施展「縮骨功」穿過柵欄縫隙,強壯的公石虎「永哥」一眨眼便成功入侵雞舍,可惜永哥矯捷的身手已成絕響。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石虎團隊(以下簡稱阿虎團隊)7月6日於社群平台證實,永哥遭到犬殺致死。但不久前的6月27日,阿虎團隊才公布石虎「西湖哥」疑似遭到犬殺的消息。本已瀕臨絕種的石虎,短短兩週內就少了二隻。
臺北動物園去年贈與捷克的一對穿山甲,2月初成功產下小穿山甲,目前體重順利增加中
2021年12月中,一名山友在花蓮山區意外看見一隻黃喉貂為了舔八寶粥空罐內的殘渣,頭部被罐頭卡住!由於視野一片漆黑,又聽到人類的腳步聲,僅能在原處附近無助亂竄。山友見此情形,立即幫牠移除罐頭,幫助黃喉貂順利返回山林。
農委會6日邀動團說明熱區犬隻移置試辦計畫,將精準劃設衝突熱區、確保移置動物福利。
真是一隻幸運的穿山甲!南投竹山分局員警查緝竊盜案時,意外在竊賊家外救出一隻穿山甲!
9月7日(2020)野生動物急救站在臉書粉絲團分享救治穿山甲的事件,有民眾在山區發現該穿山甲在道路被兩隻犬隻圍攻,趕緊從犬隻口下搶救並送到急救站。
2022.06.10 更新|縣府發佈貼文表示目前已衣食無缺,感謝民眾熱情響應。
新竹縣野生動物救傷站目前有2隻重傷穿山甲住院救治中,但因每天都要吃掉2顆大蟻窩,加上近日園區內僅尋獲小型蟻窩,不適合採摘,救傷站即將面臨「斷糧」危機。新竹縣政府農業處指出,請鄉親「順手尋蟻窩、救救穿山甲」,若發現有直徑25公分以上的舉尾蟻窩時,先不要摘除,趕緊通報農業處評估處置。
不過穿山甲喜食的螞蟻,「原料」非常難以取得,加上住院中的2隻穿山甲為成體,每隻一天都需要吃掉1整顆蟻窩,用量龐大,雖然救傷站每天都會派人在園區內找尋大小合適的蟻窩,但近期都只找到小型蟻窩,並不適合採摘,導致救傷站的蟻窩存量告急,即將斷糧,因此得趕緊公開徵求鄉親「協助供餐」。
農業處說,民眾如果在容易抵達的地點,發現直徑達25公分以上的「舉尾蟻窩」時,先不要出手,可以趕緊傳訊息通報《新竹縣政府農業處》臉書粉絲專頁,縣府或救傷站會派人前往評估。
農業處指出,穿山甲為《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範之第二級保育類動物,是體表布滿鱗片、善挖掘、喜食蟻的哺乳類動物,生活在臺灣各地淺山區域,活躍於人為輕度擾動區域,如近山村落及農墾區,但因和人類活動區域大幅重疊且被訛傳具有藥效,加上因被犬隻攻擊、棲地受破壞及遭人為捕捉等多重因素,數量變得稀少。
每年除了領角鴞以外,最常被通報救傷的保育類動物就是穿山甲,但不是因為穿山甲數量很多,而是穿山甲和人類活動範圍高度重疊,且活動速度緩慢,若受驚嚇會原地蜷曲,而不是快速逃竄,所以常被野狗咬傷最外圍的尾巴、背部,或者遭人違法獵捕。民眾如果發現活動力正常且無外傷的穿山甲,切勿干擾或帶回家,但如果有新鮮外傷或活動力不佳的情況,請盡快通報縣府前往救援。
穿山甲是世界上非法貿易量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自2011年起,美國野生動物保育組織Annamiticus將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訂為「世界穿山甲日」,希望呼籲大眾重視穿山甲保育。而在穿山甲日之外,保育工作者們的行動從未停止,跟著臺灣少數的穿山甲研究員,一同來了解穿山甲的現況吧!
屏科大2月6日接獲保育類穿山甲,檢查發現兩條後腿被截斷並露出白骨,尾巴也斷了一大截。
台南龍崎多次傳穿山甲遭犬攻擊事件,動保處也將該區設為重點管制區,遊蕩犬捕捉後將不回置。
在參與斯里蘭卡「佛牙節」遊行後,皮包骨大象「提奇莉」因消化道問題導致營養不良於9/24病逝,享年70歲。儘管飼主表示提奇莉早在半年前已進行藥物治療,醫生也建議多行走幫助消化,然而瘦骨嶙峋的照片仍令各界及動保團體指責主辦單位遴選大象未妥外,慶典過程是否符合動物福利也受到質疑。
「謝謝你們。」採訪後,連俞涵特地向一起入鏡、一起玩耍的貓咪們,表達感謝。貓咪們各據一方,她一一走向前,連聲道謝。她對待自然萬物、劇中角色還有自己皆然——先是觀察,勾勒出輪廓;後是尊重,各自活成他/牠本來的模樣。
訂戶登入就能搶先閱讀尚未公開的報導,也能查閱您的訂閱付款紀錄。
Your e-mail is required to ensur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the Website and its services and we make a commitment not to reveal it to third par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