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野火十億動物之殤,重生之路遙遙

    2020年1月15日,一場大雨緩解了自2019年9月以來蔓延澳洲東部數月的森林大林,政府、消防隊與救援團體得以更深入火災現場進行救援。大雨過後,攤在陽光底下的卻是,數十億的動物死亡、瀕危物種的生存威脅以及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


    十億野生動物死亡,逾百種受威脅物種受影響

    近日澳洲聯邦政府公佈了火災過後初步的統計資料,雖因火勢尚未完全撲滅,但目前已知有331種物種包含植物、哺乳類、鳥類、兩棲類與昆蟲棲地皆受到影響;最影響嚴重是其中有49種的受威脅的動、植物80%的生活領域受到火災破壞,甚至有學者專家表示,一些受影響的物種,可能面臨滅絕危機

    「在這場大火中,沒有人是贏家。」

    查爾斯達爾文大學教授沃納斯基(John Woinarski)表示「此次野火規模太大,許多物種都可能在火災時立即死亡。」大火可能會造成澳洲生態系統性大規模的破壞影響,並「很有可能」造成某些物種的滅絕,但這一切都得要等待夏天野火季過去,才有可能精確的作出調查統計。 

    澳洲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因其本身古老的大陸板塊,又因地理環境豐富,加上四面環海長期孤立的條件,使得澳洲成為各式野生動植物的樂園,擁有超過300種的原生物種。然而雪梨大學迪克曼教授(Chris Dickman)卻預估,在這場大火中「約有十億動物死亡,其中還不包括青蛙和無脊椎動物。」迪克曼認為這不只是澳洲損失,更是全球的損失。

    IAG0039 NRMA TheHub Koala 1650x720px v1 圖片來源|The Hub
    83778252 10158116421177262 2905197891414917120 o 受到動保團體救援無尾熊燙傷四肢仍纏著繃帶休息|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在這些受到火災影響的動物中——澳洲特有的無尾熊一直是最受到關注的物種之一。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大約有12%的無尾熊受到影響,其中這還不包括同樣是這次火災範圍的維多利亞洲。迪克曼估計,大約有8000頭的無尾熊死於這次的森林大火,佔了當地無尾熊數量的三分之一,雖然不至於導致無尾熊的滅絕,但卻對整個生態系、食物鏈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延伸閱讀:窩週報第30期|澳洲最大森林野火 超過30%無尾熊恐葬身火窟

     

    燎原野火是如何被點燃的?

    回顧這一切的源頭,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場森林大火?答案雖然是自然現象,但不可忽視地極端氣候也助長了澳洲野火的頻率與規模。每年澳洲夏季(11月到2月)期間,氣候炎熱乾燥,高溫和野火都不算少見。但根據澳洲政府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顯示往年冬季降雨水分蒸發,能有效減緩熱能使土地降溫,但澳洲已連續三年冬季降雨不足,甚至不到過往每月降雨量約100至300毫米的一半,長期乾旱,使得野火發生機率大幅提升。 

    另外,又加上印度洋正偶極發生,印度洋西側海面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得在印度洋東側海面溫度下降,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地會出現乾旱,增加火災風險。同時,南極振盪目前處於負相期,結合了平流層增溫,將熱空氣送往澳洲南部。一切的因素相加,皆加劇這次澳洲野火遠超出過去猛烈的火勢。

    世界氣候組織(WMO)發言人納利斯(Clare Nullis)表示,許多地區火災高危險天數的增加,與火災好發季節長度以及氣候變遷、溫度上升有著直接相關性。澳洲氣候環境非營利組Climate Council也說談到森林野火狀況,會比過往更加危險。

     

    一場「及時雨」變成「即死雨」的惡夢

    大火蔓延四個月後,終於迎來及時雨的解救,緩解了火勢,卻也帶來新的威脅。一條流經新南威爾斯州的麥克利河(Macleay River)水面上漂流的死魚,綿延了70公里,雪梨大學史賓賽教授(Ricky Spencer)解釋大雨後會將大火造成的灰燼與沈積物衝入河流中,造成河流污染、含氧量下降。因雨水會將灰燼帶到水中使得營養鹽增加,藻類與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藻華」使得水域優養化,水中含氧量大幅下降,導致魚類缺氧大量死亡。當地居民,甚至自備水泵安裝在河邊,希望能增加水中氧氣,拯救一些魚兒的性命。

    11872380 3x2 700x467 麥克利河上漂浮著大量死魚|ABC

    除了魚類之外,鴨嘴獸也同樣在是水域受害者名單內。鴨嘴獸們因為野火失去了棲地周圍的遮蔭植物,間接導致水溫上升而無法承受。坎培拉大學淡水生態學家羅斯.湯普森(Ross Thompson)補充:面對水溫上升,鴨嘴獸唯一應對方式,就是躲進巢穴,等待溫度冷卻,導致過去旱季有許多鴨嘴獸呆坐在巢穴死亡。 

    「情況變得很像是牠們正在被凌遲處死。」湯普森表示,2019年是120年以來澳洲經歷最乾、最熱的一年,許多在乾季受到重創的動物們尚未復原,又遭遇到如此大區域的大火「我們肯定會失去一些物種。」

     

    借住地穴驚險生還,家不見了還回得去嗎?

    而在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澳洲野火新聞中,最令人興奮、溫暖的消息,大概非「袋熊」這位無心「英熊」莫屬。袋熊是澳洲特有種,有著短短的腿和發達的肌肉,牠們會用牙齒和爪子來挖鑿地洞築城巢穴,在地洞之間還有著複雜的隧道互相連通,以躲避掠食者。平均一隻袋熊會擁有14個不同洞穴,範圍達到172公頃,相當於6.6座大安森林公園。

    53747499 296250981056804 2368956162059010048 o 袋熊|Wombat Rescue

    這些坐擁地下豪宅的袋熊會不斷於轉換巢穴休息,那些暫時沒有主人的住所,便成了火災時許多小動物的防空洞。相較於地面,地表下平均溫度波動,不會大於1°C,而地面上的日夜溫度差就有可能到達24°C,土壤具有良好的隔熱性,使得在火災時候,成為了許多動物絕佳的避難所。

    但是,這些在火災中活下來的動物們,只是通過這場生態災難的第一道難關。接下來牠們需要面對的是失去家園也失去食物的生存考驗。新南爾斯州環境與能源部長基恩(Matt Kean)表示提供食物是新州政府協助瀕危物種生存的關鍵方式之一。因此在一週內緊急空投超過2200公斤的胡蘿蔔和番薯給失去食物來源的草食動物們。

    EOB6ZcWUYAIQ9xc 澳洲短耳岩袋鼠正在政府空投的「緊急糧食」|Matt Kean twitter

    然而,雪梨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創始人里德(Joan Reid)卻認為:「如果沒有食物跟水,只是釋放東西是沒有用的。」她表示不只是植物再生的問題,而是整個生態系統需要時間恢復,大地需要雨水,蝙蝠和負鼠需要新鮮的葉子、花朵,甚至蜥蜴需要昆蟲,這些都需要花費非常長的時間恢復。

     

    劫後餘生,如何重生?

     

    「具指標性、充滿魅力的物種提高大眾對環境破壞的認識非常重要,但失去其他對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的生物也是重大損失。」

     

    迪克曼教授說,這些不被注意的生物可能在生態上扮演重要的位置。例如昆蟲是森林裡許多動物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牠們負責授粉或播種,還會分解有機物鬆動表土。若拿綠木蜂舉例,大火燒毀蜜蜂用來築巢的班克木,得花上30年,樹木才能夠再生長到適合築巢的大小。 

    生態系統的重建可能會花上數個月或是好幾年的時間,這些野生動物才有可能恢復過往生活,這勢必是一場長期抗戰。就連時至今日(2020/02/03)澳洲野火仍在新南威爾斯州持續延燒,澳洲首都坎培拉也遭遇到嚴重的火勢威脅,並於一月底發佈了72小時的緊急狀態,呼籲附近居民提高警覺。

    面對危險大火,人類也許能離開家園前往避難,但野生動物們卻直接面臨家園被毀壞,卻無計可施的境地。對此,澳洲聯邦政府目前已經出資5000萬澳幣(約10億台幣)金額投入「野生動物與棲息地復原計畫」包括野生動植物的援救、治療,植物播種復原,以及受到森林大火影響區域生態的緊急干預,例如:控制野生掠食者數量、其餘動物棲息地保護措施等。

    而對於一般民眾,當地許多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基金會,正大量招募志願者、醫療人力希望盡可能救援更多受災動物。在台灣的我們,雖無法親身投入救援行動,仍可透過捐款給當地NGO、動物救援團體,或甚至是固定認養無尾熊,來幫助動物們救援醫療以及澳洲生態復原。

    這些極端氣候造成的生態浩劫,並非只對大自然、動物造成傷害,人類同樣在無情的大火中失去家園和生命;也並非澳洲一國的問題,澳洲火災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蔓延至紐西蘭。這場難以撲滅的大火,正提醒著共同生活在這塊地球上的人們,應該更加重視氣候變遷對自然與生命的危害。

    捐款救援管道:

    澳洲消防局|捐款給仍在火場前線與大火搏鬥的消防人員,支援救災工作,感謝他們不分日夜的救助所有生命。

     

    協助野生動物|捐款救助澳洲動保團體投入野生動物的救援、醫療、照護,讓受傷、無家可歸的動物們能獲得妥善的安置。

  • 窩動保週報_第026期 氣候變遷加劇澳洲大火,估計350隻無尾熊葬身火海

    一道打在澳洲麥覺理港的落雷,讓澳洲東南部開始了近一個月的遍地野火,延燒面積高達2千公頃,而火災多發生在新南威爾斯州,也就是無尾熊重要的棲地之一,目前估計已有350隻無尾熊命喪火海了。

    圖|REUTERS

    新南威爾斯州消防局製作的火災地圖,可瞭解火災分佈及控制狀況。圖|NSW RURAL FIRE SERVICE網站

     

    麥覺理無尾熊醫院院長Sue Ashton 表示,無尾熊面臨森林火災會爬上樹頂,將身體捲曲成球狀,即使沒有直接遭火紋身,火焰高處的溫度還是會讓無尾熊活生生被燒死;或是無尾熊急於逃離現場或是尋找水源而爬下樹,火災餘溫也會燙傷爪子,使無尾熊無法再爬樹。另外,現在是無尾熊的繁殖期,火災肯定造成了無尾熊數量下降的影響。

     

    圖|Wildcare Australia Inc.

     

    其實澳洲森林本來就會發生季節性大火,只是今年的野火規模超乎以往,而且通常火災尖峰期是在每年的1月到2月,這場提前的大火災令澳洲居民措手不及,已造成六人死亡及數百棟房屋被摧毀。

    雖然火災源頭是雷擊,但眾人將異常的火災型態矛頭指向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使得澳洲越來越乾、讓火災蔓延得更快,更難以被撲滅了;森林大火和自然災害合作研究中心的行政總監Richard Thornton 認為現在的澳洲平均溫度相較於過去提升了攝氏1度,而這1度增加了火災的嚴重性。 

    倖存下來的無尾熊被送往澳洲東海岸的救援中心治療,當地的動保團體也積極搶救仍在森林的無尾熊,甚至派出了救助犬,以嗅覺來協助搜尋無尾熊

    其實澳洲的哺乳類動物滅絕的速度一直高居世界前列,日前澳洲維多利亞州才為了保護最大型的滑翔哺乳類動物——大袋鼯,而發布《大袋鼯保護行動聲明》限制砍伐原始林,讓終其一生都在樹林生活的大袋鼯受到保護,現在看來大袋鼯也面臨與無尾熊一樣的困境。

     

     


    犀牛盜獵問題嚴重,盼以假犀牛角打亂非法交易市場

     

    圖|Save the Rhino官網

     

    非法交易黑市裡價值高昂的犀牛角,一直是盜獵者覬覦的對象,即使研究證實犀牛角不過是一根固體角蛋白,成分與人類的頭髮及指甲一樣,但仍阻止不了作為中藥藥材和觀賞雕刻品的莫名需求。 

    全球犀牛主要有五種,只有白犀牛族群相對穩定,其餘印度犀牛、黑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的數量皆岌岌可危,後面三種甚至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隨時面臨滅絕的機率非常高;為打擊國際黑市引起的盜獵問題,英國牛津大學與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科學家發表一篇研究,他們將馬毛捆綁後,與再生絲基質黏合在一起,成為「人工犀牛角」,期望以贗品流入黑市,打壞犀牛角的行情及需求。

     

    A、C是天然犀牛角,B、D是人工犀牛角;從顯微橫切面來看,馬尾毛與犀牛角毛非常相似。 圖|《自然》期刊網站

    牛津大學學者Fritz Vollrath 教授認為贗品進入市場,使得犀牛角的價格下跌,降低盜獵者的利潤,相較起來非法交易所承擔的風險就顯得比較高,可降低盜獵的行為。 

    雖然立意良善,卻有其他保育人士為此擔憂;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的Richard Thomas 博士表示:

    製造人工犀牛角可能會造成刺激真品需求的反效果。

    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出聲明表示市場早已出現大量假貨,仍無法阻止犀牛角的交易,且人工犀牛角會使執法人員無法區分真偽,若製作成粉狀或是藥物更是難以分辨。

    其實嘗試保護犀牛的方法在過去不勝枚舉,不管是事先把犀牛的角切掉,或是將犀牛角染紅,甚至在犀牛角裡面加入毒藥,但盜獵事件仍層出不窮,連法國動物園內的白犀牛也逃不了盜獵者殺害。對於犀牛盜獵情況,Richard Thomas 博士認為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降低人類對犀牛角的需求。





    烏干達黑猩猩棲地遭壓縮,人猩衝突事件頻傳

     

    圖|NATIONAL GEOGRAPHIC

     

    人類遭受黑猩猩殘忍地攻擊,其實隱含黑猩猩的無奈,近年來烏干達的黑猩猩襲擊人類的事件數量增加,疑似與黑猩猩的棲地不斷地限縮有關。 

    生物多樣性公約網站來看,烏干達從1900年到2012年已減少了將近一千萬公頃的森林;人類將森林夷平作為居住範圍、農作物耕種地,或是為了開採木材、石油、礦產而大肆毀林闢路,而森林消失後,黑猩猩與人類接觸的機率勢必大幅提升。

    從2014年以來,黑猩猩已造成三人死亡、六人受傷,一名小男孩甚至遭黑猩猩抓走並吃掉體內的器官。黑猩猩整體數量剩下不到30萬隻,受到法律保護是不能殺害的,但民眾仍心生害怕,以獵捕其他動物為由進而傷害黑猩猩。針對黑猩猩攻擊人類事件頻傳,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WA)認為開闢農地是居民維持生計的方法,只能透過向居民宣導保育森林的重要性來降低人猩衝突。

     


    非洲豬瘟抬升豬肉價格,中國部分縣市對狗肉、兔肉需求增加

     

    圖|美國之音

     

    中國豬肉市場受到非洲豬瘟影響,今年9月豬隻知的數量就少了逾40%,豬肉供不應求,豬價持續上升;不過,別以為非洲豬瘟只關係到豬隻,豬肉價格提升使得中國人民轉而食用牛肉、羊肉等替代肉品,現在傳出部分鄉下地區對於狗肉以及兔肉的需求連帶提升。

    如較為貧困的江西省萬安縣,平均工資比中國大城市少了將近1/3,居民實在難以負擔高漲的豬肉價格,當地的餐廳會推薦民眾食用價格較低的狗用;超市,考量居民買不起豬肉,則將兔肉降價做促銷,吸引買氣。

    世界上作為肉品的豬隻有一半產於中國,一年高達七億隻,但2018年僅出口160萬隻,可看出中國國內對於豬肉的極大需求。

    為緩解豬肉恐慌,中國政府已積極地從國外進口豬肉;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中國的豬肉進口增長了43.6%,達到132萬噸。




    成功改變鯨魚命運,俄國鯨魚監獄放生最後一批白鯨

     

    圖|The Whale Sanctuary Project

     

    在去年(2018)11月,俄羅斯位於遠東地區的德尼亞灣有一處「鯨魚監獄」,被揭露非法捕捉並圈養著93頭白鯨和11頭虎鯨,捕捉目的不明而且海上圍場造成鯨魚健康隱憂,引起國際動保團體撻伐,全球連署釋放鯨魚的連署人數高達150萬人;在不敵國際輿論下,業者只好陸續釋放虎鯨及白鯨回到海洋,在今年11/10完成最後一批的21頭白鯨的野放。

    其實俄羅斯沒有完全禁止捕捉鯨豚,允許以教育與科學為目的、有配額地捕捉鯨豚;但「鯨魚監獄」的業者被質疑是為了將鯨魚銷往中國,以此非法牟利。 

    中國一直有鯨豚作為展演動物的需求,根據中國鯨類保護聯盟的官網,中國目前共有81座海洋主題樂園,而還有28座正在興建;自2013年起,中國陸續從俄羅斯進口了17隻虎鯨,每一頭的價碼至少100萬美金,背後龐大的非法利益,成為不肖業者捕捉鯨魚的動力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