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南投縣名間鄉濁水溪畔一處開闊地,一隻身背發報器,背部及翅膀受傷的短耳鴞被民眾拾獲,並緊急送至野生動物急救站搶救。該名民眾描述當時情景道:「追蹤器綁到翅膀都壞了⋯繩子都吃到肉裡面⋯。」

但值得慶幸的是,野生動物急救站詹芳澤獸醫師表示,這隻短耳鴞為雌鳥,經救傷後,雖然背部及翅膀上有傷痕,不過目前生命狀況正常,只是仍需休息與療傷。

短耳鴞是冬候鳥及過境鳥,喜歡在濕地、溪床、田野、草生地等開闊的地方活動,通常在黃昏跟清晨最為活躍。

協助救傷的民眾認為,該短耳鴞身上的傷勢可能為發報器所致,擔心是否是因為綁太緊而導致?也質疑為什麼發報器沒電仍要讓牠背在身上?而在此名民眾分享的貼文底下,也有其他民眾認為,「應該要找到裝設的單位要求他們改善才是!」 

但其實,為野生動物裝上發報器大多是確保野放後的生存能力或基於研究的需求,透過定位來了解牠們的存活及足跡狀況,而在目前法規上,裝發報器也有一定的規範,要盡可能在操作上降低給動物帶來的影響,用野生動物進行研究時,研究團隊也須盡可能降低牠們在過程中產生的生理及心理痛苦。 

像是例如無線電發報器的重量是否會影響野生動物,過去發報器規定只能佔動物體重的5%,經改良,現在研究採用的發報器重量以不超過鳥隻體重的3%為原則;而若有需要進行侵入性的研究,麻醉與止痛也都要以降低動物傷害的前提進行。

詹芳澤也補充:「特別是在保育類野生動物,主管機關也會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依照族群量、研究或實驗目的審核是否有裝發報器的必要性,過去也有被駁回的案例。」

儘管已經依規定及流程裝上發報器,不過野外生存考驗重重,鳥類在長時間飛行、獵捕下,不免也可能發生各種狀況,意外導致受傷。詹芳澤提醒:「救傷時僅能以傷勢去做描述,所以沒辦法知道確切知道這隻短耳鴞實際受傷的原因。」目前仍不可考該短耳鴞是如何受傷倒地,但針對這隻個體傷勢,僅能確認其確實有背部與翅膀傷痕,但目前狀態穩定。 

而針對發報器本身,詹芳澤也指出,「發報器也有可能會因獵捕過程,或是因已經背了好多年,而導致鬆脫。」據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鳥類生態研究室資料指出,通常發報器的電池約為1至3年,而發報器若沒電不再回傳研究資料後,是否可能跟著鳥類一輩子?從他們追蹤黃魚鴞的經驗也曾分享道:「多數的發報器在2-3年內就會因為細繩磨損而自然脫落,甚至有不到一年細繩就磨斷的(可能跟個體的活動量有關),因此並不會變成鳥兒一輩子的負擔。」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