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 Margaret Mead曾説:「永遠不要去懷疑那一小群有理想有抱負的公民可以改變世界,事實上,世界的改變向來全靠這群人。」
窩歷年 since 2012
- #2012 建置流浪動物媒合網站
- #2013 舉辦流浪動物插畫展
- #2014 舉辦流浪動物攝影展
- #2015 《窩抱報》創刊
- #2016 《窩講堂》動保系列講座
- #2017 《WUOSHOP》開立實體選物店
- #2018 《落難動物的重生之路》募資計畫突破328%
- #2019 《拯救臺灣石虎爺》募資計畫突破506%
- #2020 《我才跟牠不一樣》相似動物繪本募資突破811%
- #2020 《原生島國子民們》台灣保育類動物辨識桌遊募資計畫突破308%
- #2021 數位轉型啟動,推出全新窩窩獨立媒體訂閱計劃
- #2021 《拯救臺灣石虎爺2.0》募資計畫突破 307%
- #2022 推出台灣首本原生物種插畫日曆《島嶼共居 x 動物日曆》
新聞獎 since 2021
- 2021 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 入圍(解釋報導獎)
- 2021 第47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入圍(公共服務報導獎-文字類)
- 2021 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優等(專業組融媒體類)
比起其他動物,由於犬貓與人類的社會距離近,也讓我們開始學會關心動物。然而,在台灣以動物保護為名的運動,往往被窄化為犬貓保護運動。哎呀呀!當我們越深入探討,越發現其牽扯的範圍越廣。除了寵物與流浪動物的議題之外,還有經濟動物、實驗動物、野生動物、展演動物等各種因應人類生活需求所被利用的動物們。
當人類社會越文明之際,我們卻仍將動物作為各種利用來滿足需求,經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及藥品、動物毛皮製成的大衣羽絨衣、餐桌上來歷不明的大魚大肉、以及棲地不斷被破壞面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們,與我們棲息在同一片土地的牠們,總是被忽略、被犧牲。
窩窩自2012年從牧貓設計嘗試的子計畫萌芽,與公司夥伴及一群實習生用新觀念跟新技術來談動物議題,一路從認養媒合平台、街頭行動藝術、流浪動物插畫展及攝影展,到發行雜誌與舉辦論壇,每年都在嘗試新的挑戰。
窩窩七歲了,作為關注動物的新媒體,我們想做的更多!
窩窩不侷限在僅是透過報導與閱聽人對話的單向傳播,而是不斷地去重新定義媒體的可能性,也希望能夠做更多,並真正地改善人與動物的關係,也因此我們持續地發起募資計畫,無論是從教育著手的繪本或桌遊,或是能直接改善動物處境的募資如野生動物急救站、拯救石虎計畫等都是窩窩著力的面向,而接下來,還有許多的計畫等著執行,因此需要更多關注動物議題的夥伴們加入!
窩窩不僅要把事情做對,還要把對的事情做得更好!
歡迎對於動物與環境議題有高度熱情的你加入我們,在這裡,將用更全觀的角度、更多元的視野去看待動物保護所延伸的各領域議題。這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但絕對是一份充滿成就感跟社會價值實踐的旅程。
目前職缺
記者(一名)
- 工作項目:動物議題編採製作
- 必備能力及態度:獨立思考、追根究底、責任感、團隊共識,熟稔田野、採訪、寫作。
- 年資:2年以上
- 待遇:月薪36,000~45,000
- 應徵方式:來信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並附以下資料:
- 履歷
- 作品
- 期待薪資
- 為什麼想來窩窩
- 希望在窩窩做什麼事
- 最喜歡窩窩的一件作品
- 給窩窩的一項建議
- 想問窩窩的一件事
- 如果你可以變成一隻動物,你希望是
- 媒體對你的意義
-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 10:30-18:30(每週可自選一日在家上班)
- 上班地點: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50巷28號一樓(師大靜謐巷弄)
- 履歷回覆:信件書審結果不通知,面試主動通知
one more thing 我們歡迎帶寵物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