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翅鯨脊椎遭船隻撞歪呈S型,忍痛慢游最後一趟

    今年(2022年)9月7日,一頭背鰭至尾鰭骨頭呈不自然S型彎曲的大翅鯨,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近海被發現,當研究團隊透過無人機近距離觀察,發現牠的脊椎嚴重損傷,研究員確信,這是遭到船隻撞及所致,推測牠可能承受相當大的痛苦,令不少人感到相當痛心。

    三個月後的12月1日,這隻被研究團隊取為Moon的大翅鯨再次被發現,這一次牠是在前往夏威夷渡冬的旅途上,座標已經離9月被發現的地點相距約5000公里遠,研究團隊發現,對比三個月以前,牠已明顯消瘦了許多,身上也長滿了鯨蝨,這證明了牠身體正在嚴重衰弱

    也因為脊椎受傷,牠無法用尾巴推動自己,因此這三個月來,牠僅能緩慢漫游。儘管可能承受巨大的痛苦,Moon仍遵循鯨魚的本能南下渡冬,研究團隊也從牠身上看見「堅韌與悲劇」。

     《北海岸鯨類協會》是致力於研究和保護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北部海岸鯨類動物的非營利組織,根據他們的BCwhales臉書貼文,研究團隊已認識大翅鯨Moon(代號:BCX1232)許多年了,2017年便有牠公開的尾鰭照片,然而當12月再次相遇時,卻看見Moon扭曲的頸椎以及消瘦的身軀。

    船隻撞擊重創鯨魚的生命,發生頻率也比人們預期的要來得高!根據2017年一份研究,科學家分析了2003~2014年9年中拍的20萬張、共624隻大翅鯨的照片,發現每年春天至南緬因灣(位於美國及加拿大之間)的大翅鯨群中:

    有15%的個體身上有遭到一次或多次船隻撞擊痕跡,實際數量可能比過去案例來得高許多。

    研究團隊認為:「以Moon目前的狀況,這一次牠不會再洄游回來了。」儘管這樣的結果相當遺憾,但承受疼痛的同時,Moon仍然付出牠最後的力量遵循生物本能,團隊表示:「我們永遠無法真正體會那份驅使牠度過最後一趟旅程的力量,但我們應該尊重牠堅韌的生命,並認知到船隻撞擊會給鯨魚帶來毀滅性的結局。


    許多人可能會疑問,研究團隊是否會將牠安樂死、好好善終?但根據BCwhales的貼文,研究團隊應會尊重牠自然消逝,不會執行安樂死。此外,根據粉絲專頁About鯨豚對此事件的相關解說,安樂死一隻仍在游動的大型經類也是極其困難的,除了麻醉使用的劑量相當龐大且難以估算,當船隻靠近鯨魚,牠也能馬上下潛遠離。

  • 避免捕蟹造成大翅鯨傷害 加州延後珍寶蟹開採期

    圖片來源: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為了保護大翅鯨及革龜,避免牠們被船隻的漁網、捕蟹籠等傷害,美國加利福尼亞漁獵廳(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將加州蟹季捕撈期的開始時間從11月中旬延遲到至少12月1日以後,這也是連續第六年延後蟹季開採期。 

    加州以首長黃道蟹(Dungeness crab,也稱鄧金斯蟹、珍寶蟹,學名:Metacarcinus magister)而聞名,因為加州沿海水域提供優良的螃蟹棲地生態,特別是位於舊金山灣及週邊海域的捕蟹區域。每年冬季,加州蟹季開採時,當地的新鮮螃蟹非常受歡迎,成為感恩節和聖誕節的節日佳餚,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品嚐。 

    20241030news01 01首長黃道蟹,又名鄧金斯蟹、珍寶蟹的捕撈畫面。圖片來源: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

    往年約在11月15日前後開啟商業捕蟹,但近年因為鯨豚與海洋生物保育的關係經常有所延後。根據《San Francisco Examiner》報導,10月25日,加州漁獵廳正式宣佈,為了保護瀕危的大翅鯨及革龜不被捕蟹籠或漁網纏繞,今年的蟹季捕撈期再次延後半個月。

    其中一位出航的科學觀察員表示,10月20日進行空拍調查時,在舊金山灣外的捕蟹區域內觀察到108條大翅鯨,往南一點的捕蟹區也有73條大翅鯨。

    每年,大翅鯨都會在冬天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處繁殖,再向北至加州海域遷徙。春、夏、秋季,牠們會以當地磷蝦、沙丁魚為食,等到冬季再返回南方。過去,就算大翅鯨渡冬經過加州海域,也不見得會這麼靠近岸邊,與捕蟹期互有影響。

    因氣候變遷,自2014年開始,加州海域出現熱浪,導致大翅鯨不得不遷徙到更近的岸邊,一些鯨魚因此被捕蟹器具纏住或受傷死亡,像是被大型漁網纏繞,甚至拖著這些陷阱好幾個月,導致受傷、飢餓、精疲力盡甚至淹死。

    2017年,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CBD)曾對漁獵署提起訴訟,因其未能阻止因捕蟹而導致受威脅和瀕臨滅絕的大翅鯨、藍鯨和海龜遭漁具纏住、傷害甚至死亡,最終促使州政府縮短捕蟹季,以防止瀕危鯨魚進一步受傷或死亡。

    根據《Nature World News》報導,漁獵署已與相關環境保護、漁業團體以及海洋科學家調查了今年(2024年)大翅鯨受捕蟹漁具的影響。資料顯示,5月至10月21日期間已確定至少4例大翅鯨遭螃蟹捕撈漁具纏住,但除了已知案例外,汪洋大海中可能還有潛藏的案例。

    以保護海洋為宗旨的組織「Oceana」補充,除了該4例外,另有10隻大翅鯨也疑似被捕蟹的未知漁具纏住。

    20241030news01 02鯨魚被漁具纏繞畫面。圖片來源: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20241030news01 03海龜被漁具纏繞畫面。圖片來源: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然而,雖然捕蟹季縮短以保護海洋生物,但因感恩節前後亦為螃蟹銷售的高峰期捕蟹船隊也因捕蟹季節縮短而受到經濟損失。

    Oceana及CBD向政府呼籲,延後捕撈期已過時。為了平衡海洋保育與漁業捕撈,應採用更安全的彈跳式漁具(或稱無線漁具),以更好地保護海洋生物,同時不會嚴重影響螃蟹捕撈。

    據Oceana解釋,彈跳式漁具是一種防止鯨豚遭纏繞,同時可以捕魚的器具。這種裝置會將繩索、浮標、陷阱放到海底,等待機關被螃蟹觸發後再浮上水面,便於漁民取出。今年春天,加州中部漁民因禁止使用傳統捕蟹裝置而使用彈跳式漁具,經19名捕蟹漁民測試,共捕獲292,000磅(約132.5噸)螃蟹,價值約150萬美元(約台幣4600萬)。 

    20241030news01 04新型的彈跳式漁具。圖片來源:npr.org / Brand Little

    去年冬天,捕蟹季一直到2024年1月18日才開放。今年漁獵署表示,將持續觀察鯨魚與海上狀況,於11月15日提供更新,最快可能會在12月1日開放全州的商業捕蟹季,然而,11月28日感恩節將至,恐怕很難在今年的感恩節晚餐上享用到珍寶蟹了。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