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太瓶鼻海豚擱淺 成大鯨豚搶救站急募志工

    今日(5)上午六時,海洋保育署接獲通報前往救援一隻在高雄汕尾漁港擱淺鯨豚,初步判定該擱淺鯨豚為印太瓶鼻海豚(Tursiops aduncus),相關單位協力救助,現場經扶正、保濕及鎮定處理後,已於下午一時運送至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的搶救站進行醫療,目前狀況尚屬穩定

    印太瓶鼻海豚,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與西太平洋沿岸,在臺灣西部海岸出沒,東部近年也偶有賞鯨船的目擊記錄。該擱淺鯨豚是成年個體,個體體型稍微消瘦,身上無明顯外傷,有緊迫現象。

    海豚目前於成大四草鯨豚搶救站由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團隊協力照護,鯨豚照護救援需要大量人力,海保署呼籲歡迎更多夥伴投入擱淺救援,若有意願參與排班志工,【可填寫班表】,但因疫情尚在浮動,研究中心建議要符合以施打三劑疫苗的志願者較佳,並可多攜帶一套衣物作為替換。

    圖1高雄汕尾漁港印太瓶鼻海豚活體擱淺高雄汕尾漁港印太瓶鼻海豚活體擱淺
    圖2海巡人員巡查員及志工至現場協助將活體印太瓶鼻海豚扶正保濕海巡人員、巡查員及志工至現場協助將活體印太瓶鼻海豚扶正、保濕
    圖3MARN成大團隊現場初判活體擱淺情形並量測基本資料MARN成大團隊現場初判活體擱淺情形並量測基本資料


    圖4MARN成大團隊評估動物狀態後後送至成大四草鯨豚搶救站醫療照護圖4MARN成大團隊評估動物狀態後,後送至成大四草鯨豚搶救站醫療照護

    圖5擱淺印太瓶鼻海豚送入成大四草鯨豚搶救站由志工入池協助保定圖5擱淺印太瓶鼻海豚送入成大四草鯨豚搶救站,由志工入池協助保定

     

  • 失控洛杉磯野火 當地動物急需救援

    圖片來源:Pasadena Humane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美國洛杉磯地區7日開始爆發嚴重野火災害,截至1月13日,已確認造成至少24人死亡,超過10,000棟建築被毀,並迫使數十萬人撤離家園,而在季風及乾燥氣候的影響下,目前火勢仍難以得到控制。

    在這場危機之中,許多野生動物與家養動物也面臨了生存威脅,社群媒體上轉載了多則動物受驚逃難或者受傷等待救助的畫面,更有大量家養動物在災害中與飼主失散。多個獸醫診所、動物救援機構及非營利組織已積極投入救援工作,社區居民也紛紛支援,有人捐贈食物、醫療用品等物資,也有人前往救助單位擔任志工或成為受難動物的寄養家庭。

    根據洛杉磯郡動物保護與控制部門(Los Angeles Anminal Care and Control)官方資訊,大型動物和小型動物分別有不同的緊急庇護地點,也呼籲民眾應注意最新資訊,在前往之前與接收單位確認收容量能與相關規範。

    獸醫師Annie Harvilic在接受CBS採訪時表示,她每天都收到數百封求助的電子郵件,她希望民眾知道他們可以帶著寵物撤離:「人們聯繫我,認為他們必須把動物放在我們身邊,但我告訴他們:『直接去你要去的旅館或 Airbnb 或收容所,因為他們現在都在接受動物了。』」

    帕薩迪納人道協會(Pasadena Humane Society)也呼籲民眾可以帶著寵物前往指定的避難地點,不要遺棄寵物,該協會已收容了超過400隻小型動物,許多動物都有嚴重的嗆傷、燒燙傷和其他創傷,協會表示會盡力提供救治,預計將健康的動物轉移到其他地點,以騰出更多空間幫助受災動物,同時,因為空間有限,該協會也呼籲民眾暫緩捐贈物資,改以捐款方式協助。

    比起小型動物,山羊、馬等較大型的動物在災難中更難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洛杉磯馬術中心(Los Angeles Equestrian Center)收容了大約400匹馬、驢子等大型動物,其中一些是被迫撤離家園的飼主帶去的,其餘則是與飼主失散後遊蕩在外,被捕捉後帶到庇護地點安頓。

    01南加州消防員在火災中救援受災的狗。圖片來源:wolf_patriot737’s X
    02馬匹等大型動物在火災中獲得救援,正在撤離。圖片來源:Dee Siren  “From Hotwife To Healer” ’X
    03洛杉磯警察局巡邏隊正在救援遺留在馬廄中的馬匹。圖片來源: SixxMe ᵐᶠᵉ’s X。

    外地組織也伸出援手,Best Friends Animal Society是猶他州最大的動物保護組織,該協會的執行主任Holly Sizemore向Fox News表示:「自從火災爆發以來,Best Friends已經幫助將數百隻動物送出洛杉磯地區。」該組織與一群志願飛行員所組成的Wings of Rescue合作,透過緊急救援飛行幫助洛杉磯動物收容所釋放空間和資源

    04Best Friends Animal Society在火災爆發後已協助將數百隻動物送出洛杉磯地區。圖片來源:Best Friends Animal Society

    而若遇到受災的野生動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環境與永續研究所助理教授Morgan Tingley在接受Vox訪問時,推薦民眾可以利用「Animal Help Now」應用程式或聯繫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進行通報,也可以為這些野生動物提供水源,並將寵物留在室內,避免牠們與美洲獅等掠食動物產生衝突

    由於此次野火災難大面積毀滅許多動物的棲地,Morgan Tingley也呼籲民眾支持拯救洛杉磯美洲獅 (Save LA Cougars) ,該行動由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 (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倡議,透過為美洲獅創建生態友善走廊,保護了許多當地的野生動物。

    05因野火受傷失親的美洲獅幼獸Captain Cal由Oakland Zoo收治,目前復原良好,成為災難中的希望象徵。圖片來源:Pattrn’s X

    專家籲重視煙霧與長期傷害 獸醫協會宣導防災指南

    事實上,野火是加州生態系統的一環,頻繁、受控的火災能促進養分循環,為生物多樣性帶來正向影響,然而像本次規模的野火已經嚴重失控,對野生動物或當地環境將造成哪些傷害?目前仍難以預料。

    過去曾有一項研究發現,2018 年因伍爾西野火燒毀了近 10 萬英畝土地,其中涵蓋了大量美洲獅棲地,迫使牠們必須為了生存穿越繁忙的高速公路,因而帶來死亡風險,也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植群消失造成美洲獅在當地難以伏擊獵物;另外,有研究顯示野火造成的煙霧會為野生動物帶來神經損傷、一氧化碳中毒、免疫抑制和心血管疾病等傷害。

    美國獸醫協會也呼籲重視煙霧對動物健康的威脅,該協會指出鳥類特別容易受到煙霧影響,飼主不應在有煙霧時允許其外出,也應盡可能讓所有寵物待在室內、關上窗戶直到煙塵散去,而對於必須帶狗出門如廁的飼主,獸醫師Stevie Aitken則在接受abc News採訪時建議可以添購狗護目鏡和口罩,在戶外行走後也應該徹底清潔腳掌,避免動物誤食煙灰

    根據美國獸醫協會指示,當寵物若出現以下症狀時,飼主應該致電獸醫或尋求協助:

    • 咳嗽或作嘔
    • 食慾減退或口渴
    • 眼睛發紅或流淚、流鼻涕、喉嚨或口腔發炎
    • 呼吸困難,包括張開嘴巴呼吸、呼吸時噪音較大或呼吸急促
    • 疲勞或虛弱、迷失方向、步態不平衡、絆倒

    另外,美國獸醫協會也提醒飼主平常就需要為災難做準備,事先計劃並演練攜帶動物及其用品進行疏散,可以事先為動物準備包含數天份飲食、尿布墊、醫療備品等物資的防災避難包,在確認家養寵物有植入晶片之外,也可以另外準備附帶飼主聯繫方式的名牌以免疏散時候無法即時掃瞄晶片。

    目前火勢仍未撲滅,但許多庇護所都因為收容大量受災動物而捉襟見肘,且有一些動物的傷勢需要長期的治療和復健,捐款、物資認購及志願服務都是能幫助這些洛杉磯野火受難動物的有效方式。

  • 災區動物救援第一線——光復動物醫療站實地採訪

    圖片來源:蘇于寬。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貨車抵達光復糖廠「動物醫療照護站」,志工抱著五隻身上仍沾著泥濘的狗狗由車斗處下車,一一由獸醫師掃描晶片、量測體重,亦有獸醫師助理在旁協助登記資料及安撫犬隻。「這些狗都是有主人的,目前主要是眼睛有狀況。」其他志工在旁說明犬隻來歷,幫助獸醫師更了解狀況。檢驗之後,狗狗們當場入住收容區,由收容組志工接續照護,也預計隔天由作業組志工協助清潔洗護。

    自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至今已滿一週,一出光復車站,撲面而來的是泥濘乾涸後飄散的煙塵,持續有來自全台各界的人力投入清理與重建工作,與此同時,也有一群人投入動物救援行列。

    窩窩記者於9月30日前往設於光復糖廠的「災區動物醫療照護站」,該站點由花蓮縣獸醫師公會、台灣寵物保姆協會與花蓮縣政府合作成立,現場分為醫療站、物資區、洗護區、收容區與隔離區,亦有人機動參與救援或回應民眾通報,還有業者提供免費的大體處理服務。

    獸醫師進駐義診、獸醫院協助後送 現場備有500劑鉤端螺旋體疫苗

    綠椿動物醫院獸醫師陳音竹是當日執勤的義診獸醫師,她笑著說:「我本人不太適合挖土什麼的,好險有這個位置,讓我可以去幫助大家。」陳音竹形容現場醫療照護站宛如「戰地醫院」,主要協助簡便的緊急處置以及檢傷分類,也指出除了在場執勤的醫師,也有其他在市區執業的獸醫院扮演著重要的後勤角色,協助接收有密集照護需求的動物

                                   有密集照護需求的動物,會再後送至花蓮市區的獸醫院。圖片來源:蘇于寬。


    而回顧這幾天醫療照護站經手的「傷患」,傷情以外傷居多,且不少動物都受到淤泥影響出現感染情形;也有些個案因誤飲髒水而產生腹瀉症狀,或因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導致耳部發炎。陳音竹表示:

    只要能夠將動物帶來,我們就會盡量處理、盡量幫忙。

    另一位在空閒時間到現場支援的獸醫師公會成員則指出,此次義診的一大重點便是預防人畜共通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為此醫療站準備了約500劑疫苗,若來診動物沒有外傷且身體狀況適合,便會與飼主溝通安排接種。

    窩窩記者也觀察到,現場的獸醫師及志工不僅關注動物傷情,也會與飼主交流飼養狀況,藉機宣導寵物應登記、絕育及避免放養等飼養觀念。例如,一隻犬隻在照護站檢查無礙後,同步預約了下週進行結紮手術;也有民眾帶著未牽繩的犬隻前來,現場領取了三條牽繩帶回家。

    照護站提供暫託服務 助有主動物返家、無主動物送養

    除了有飼主帶著家中寵物前來就診,也有志工主動深入災區進行動物救援與資訊宣傳。光復動物救援小組資訊公關娜娜說:

    很多比較裡面的住戶,他們在災區是出不來的,沒辦法來拿物資,甚至也不知道有醫療站。

    窩窩記者也見到現場有志工攜帶網具與提籠準備出任務,娜娜說,此行是為協助一名飼養約20隻貓咪的住戶,捕捉因受災驚嚇而四散逃竄的貓咪。

    台灣寵物保姆協會執行長莊惠茵表示,協會曾於2024年配合花蓮縣政府進行防災寵物照顧演練,此次瞭解到受災戶眾多,且許多住戶家中皆有飼養寵物,因此與花蓮在地數家寵物相關業者共同發起本次行動,號召各界民眾一起提供專業服務,盼協助有需求的家庭減少後顧之憂

    照護站設有簡易收容區,讓環境仍陷於泥濘中的飼主可以暫託寵物,並由志工24小時輪留守輪班照護;除了有主動物,收容區也收留了不少救援回來的無主動物,包括每隔3至4小時就需餵奶的小奶貓,以及數隻犬隻。娜娜向窩窩記者表示,救援回來的動物會先嘗試尋找原飼主;確認無主及狀況合適後則開放認養,且送養前皆會進行簡易審核與寵物登記。

    20251002 03照護站設有簡易收容區,並由志工24小時輪留守班照護。圖片來源:蘇于寬。
    20251002 04收容區收留了救援回來的小奶貓,由志工每隔3至4小時餵食。圖片來源:蘇于寬。


    「嘟嘟,好啦!要回家啦!」現場有飼主前來領回因災害驚嚇逃竄而失散的犬隻,前任飼主表示雖然先前已將嘟嘟轉送給之前的鄰居,但晶片登記仍未轉讓,此次接到照護站聯繫,便和嘟嘟現在的飼主一起前來將牠領回。但也有犬隻因缺乏晶片仍找不到飼主,娜娜指著一隻有紅項圈的狗狗說道:「這隻在前天就出現,有項圈應該是走失,但是我們目前沒辦法找到主人。」,目前該隻犬隻已開放認養

    20251002 05因災害驚嚇逃竄而失散的嘟嘟成功與主人團圓,在前後任飼主的陪同下返家。圖片來源:蘇于寬。
    20251002 06也有犬隻因未植入晶片,仍無法聯繫到飼主,目前已開放認養。圖片來源:蘇于寬。

    救援、醫療、洗護與送行 民間各界齊心提升照護站功能

    除了一般收容區外,現場也規劃了一處「隔離區」,收治治療中、有疾病症狀或體質較虛弱狀的動物。令人振奮的是,這些傷病動物目前多已確認有人將接手領養。

    20251002 07志工獸醫師與助理為一隻身上有大面積開放傷口的貓咪換藥。圖片來源:蘇于寬。


    在醫療組擔任志工的劉頌恩,是臺灣大學獸醫系的在學生,主要負責擔任獸醫師助理。她對於現場送養的效率印象深刻,也認為這些處置有助於提升動物福祉:

    如果能夠把這些災區的狗、貓醫療好、送出去,變成別人的家人,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在隔離區旁還設有洗護區,當日由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畜產保健科主任李佩昭帶領十多位學生前來進行志願服務,窩窩記者到訪時,其中幾位學生正在為一隻藏獒剃毛與洗澡,莊惠茵說明,原先牠因為身上沾滿泥巴而難以散熱,因此飼主主動求助,將牠送來清潔

                                   身上沾滿泥巴的藏獒前往洗護站剃毛與洗澡。圖片來源:蘇于寬。


    李佩昭則忙著替一隻黑白花色的狗狗護理指甲,她表示,在洗護過程中發現許多動物其實都帶有外傷,只是先前被泥巴覆蓋而不易察覺,因此一再提醒學生服務時務必輕手輕腳、隨時關注動物情緒。

    根據窩窩記者觀察,此次洪災過後,動物洗護成了輔助診療、維持動物健康的重要環節;而不僅受災動物需要協助,前幾日志工也曾為搜救犬進行清理與照護,莊惠茵指出,這次的汙泥髒污程度超乎想像,因此希望能夠透過洗護服務,協助守護搜救犬健康

    另一方面,寵物殯葬業者拉諾彩虹的主任林俊羽也在現場待命,他背著「我是動物送行者,有動物遺體要處理請找我」的字版,向大家說明自己的身份。林俊羽表示,希望透過妥善處理動物大體,協助降低災區疫情與環境污染風險,也讓罹難動物走得更有尊嚴;雖然已規劃於10月1日晚間離開花蓮,他仍心繫災區的動物送行工作,除了呼籲更多人一同關注,也指出目前現場仍缺少活動冰櫃

    20251002 09林俊羽將身份字板背在身上,向大家說明他的身份。圖片來源:蘇于寬。

    救犬貓也救鵝、龜  逾3000人加入光復動物救援社群

    除了犬貓之外,9月29日醫療照護站也收治了一隻鵝,劉頌恩向窩窩記者分享這段神奇的經驗:「我們群組裡面的助理剛好知道有一位特寵獸醫院的院長在附近挖土,就臨時把他call過來。」在星羽動物醫院郭奕成前來進行理學檢查後,發現該「落難鵝」並無大礙,後續也快速找到認養人:「我覺得這一切都非常的神奇,需要的東西、需要的人都可以很快出現,大家的團結真的是非常厲害!」

    而協助醫療照護站安置物資的快樂狗寵物旅館則於9月30日救助到一隻蘇卡達象龜;也有災民在清理住家時拾獲保育類動物柴棺龜,不知如何處理,志工群組成員經諮詢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後,預計近日協助帶牠到合適的環境野放。**註:考量柴棺龜為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後續已交由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協助野放。

    20251002 10災民清理住家時拾獲保育類動物柴棺龜,不知如何處理,志工群組成員諮詢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後,預計近日帶牠到合適的環境野放。圖片來源:光復動物救援。


    截至10月1日晚間,由民間自主發起的Line社群「光復動物救援」人數已超過3,000人,且仍持續有人加入並介紹自身專長。志工社群總召駱小姐不是在現場忙碌就是在回覆各種訊息,她低調向窩窩記者表示不希望受到過多關注,但十分感謝各界熱烈投入與捐贈。

    駱小姐提醒,糖廠駐點服務僅會持續到10月7日,物資接收僅會持續到10月5日,而目前動物用物資已充足,較缺乏具備機車的現場機動人力,因為許多災區道路仍未能讓車輛進入,若後續有其他更新的需求,將透過官方Line@公告,請大家持續關注。

    1001 info「光復動物救援」最新公告。圖片來源:光復動物救援。


    莊惠茵則說明,救災現場瞬息萬變,懇請大眾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很感謝各界的關心,但我們在第一線現場,真的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回應所有的問題。」她舉例,原先只有花蓮獸醫師公會的獸醫師進行早上10點至下午3點的義診,但由於各界的動員,開始有外地獸醫師加入排班,補足其他時間,並有各種專業人員加入:

    事實上這些根本不在我們原先規劃裡,災害發生得太突然了,請讓我們慢慢進步,慢慢幫光復加油。

    最新消息顯示,屏東科技大學「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獸醫學系」及「行動救護獸醫師團隊」受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邀請,將自10月1日起至11月30日,進駐光復犬貓義診,免費替犬貓進行鉤端螺旋體檢驗。

    在突如其來的天災後,「災區動物醫療照護站」迅速建立,並在各界人士的熱心協助下逐步擴大功能,更在發現部分災民家中寵物斷糧時,快速募集到所需物資。窩窩記者觀察到,透過協助照護家中寵物,照護站提供了部分災民重要的心理支持,同時,照護站也透過隔離生病動物、提供疫苗等方式,在可行範圍內加強災區的環境管理。

    救災不是一個禮拜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場長期的重建。

    連續兩天在場協助的劉頌恩對照護站運作印象深刻,她提醒大家持續關注災區重建,並強調:「不只是花蓮,未來若台灣其他地區有人需要幫助,我也希望能再次看到台灣人展現同樣的團結。」

    影音報導:【沒被遺忘的牠們——直擊洪災下的光復動物照護站】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