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山神」百步蛇數量稀少,且相當不容易在野外見到,沒想到去年(2023)7月10日,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自然教育中心的環境教師惠璦玲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帶暑期營隊時,一位小朋友發現一隻百步蛇鑽進洞內,一週後惠璦玲再次確認,更驚喜地發現牠原來是媽媽,正在一處洞穴內踡伏在蛋上,照顧著牠的孩子!
林業署台中分署向窩窩記者表示:「由於野外百步蛇繁殖地點極為隱蔽,過去也不曾有相關紀錄,本次野外百步蛇護卵監測紀錄為全球首次,為了避免人為干擾,並完整紀錄,本分署隨即安排設置防護圍籬,委託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架設攝影機,盡可能蒐集到最完整的資料。
在這次的監測過程中發現,這窩百步蛇的蛋足足有20顆!由於過去不曾有百步蛇護卵的相關照片紀錄,這樣的珍貴畫面除了一併紀錄下來,幼蛇破蛋、離開洞穴的過程也全都錄,總共歷經2個多月時間的日夜拍攝。
百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是二級保育類,屬於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雖然是毒蛇,但不是有害動物!百步蛇是六大毒蛇之一,因單次注毒量大致死率高,若不慎被咬,應儘速送醫。許多人害怕蛇類會主動傷害人,但其實百步蛇多僅在在原地盤據、抬頭吐信防禦,只有無處可逃、身體被壓制時才會攻擊威脅者。
幼蛇出殼的畫面。圖片來源:林業署台中分署 野聲李昱拍攝
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
清晰又珍貴的畫面,拍攝的背後困難重重
而這樣的珍貴畫面要紀錄下來其實相當不容易,野聲的李昱研究員向窩窩記者表示,一般來說監測野生動物僅需使用紅外線自動相機,然而由於蛇是變溫動物,沒有體內的恆溫系統,因此紅外線感應不到,因此這次監測還搭配縮時錄影機、夜視鏡等的方式,才完整呈現這樣動容的畫面。
由於洞穴內相當黑暗,要不干擾母蛇育幼同時清楚記錄,還得擔心天氣狀況的問題,因此監測上的拿捏相當難以掌握,李昱也分享:「因為這是第一次這樣紀錄野生蛇類,很難找到適合的儀器好好長時間拍攝,也很擔心拍不成,甚至干擾母蛇,因此在器材使用著墨許久。」
在器材的選用上,李昱分享了許多其他細節:「這次我們除了使用單眼相機搭配老蛙特殊規格的鏡頭,可以在黑暗洞口用微弱的光拍到百步蛇以外,因為擔心干擾問題,又iPhone拍夜間是真的蠻清楚的,所以部分過程我們也有用手機不定時探入洞口觀察母蛇!」
此外,李昱也分享其他拍攝上的困難之處:「縮時攝影機一秒就可以拍一張,紅外線照相機則是一分鐘拍一張,這些器材耗電又佔記憶體,其實每天我們都要去換電池跟一張64GB的記憶卡,也因為檔案相當大,後續的檔案處理花費許多心力與時間。」不過能好好紀錄到幼蛇孵化及離穴,這一切辛苦都值得。
百步蛇幼蛇離開洞穴的畫面。圖片來源:野聲李昱拍攝
百步蛇外出的畫面。圖片來源:野聲李昱拍攝
補足圈養無法觀察的細節,母蛇護卵、曬太陽也被觀察到
曾是蛇類研究員的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也於記者會分享2000年任職於台北市立動物園時,曾恰巧參與過臺灣圈養百步蛇首次配對繁殖紀錄,對比這次八仙山的案例,他表示:「蛇類在圈養狀況下,生殖行為與生態並不會有太大改變,從在動物園的觀察發現,百步蛇都是在7月下旬產卵、八月下旬孵化,孵化期約30餘天,且母蛇產卵後也有出現護卵行為!」
林華慶進一步分享在動物園繁殖的觀察,百步蛇通常會在10月開始求偶,交配期間約3週,三週後雌雄蛇就會分開不再有互動,交配後約在隔年2月身形漸漸變粗大,並且在7月下旬產卵,產卵前更至少會有長達8個月未進食!
不過林華慶表示,但因為圈養環境下,蛇卵必須要移至孵化箱,所以沒辦法觀察到蛇卵孵化後期母蛇的護卵行為、在什麼時機會離開洞穴或幼蛇,以及是否會有護幼行為等關鍵。「八仙山的案例,剛好補足了長期以來百步蛇繁殖資料空白的後半段!這也是2000年圈養繁殖紀錄後,時隔23年的野生個體生殖觀察,完備了臺灣本土百步蛇的生殖生態資料,彌足珍貴!」
百步蛇護卵的照片紀錄首度曝光。圖片來源:野聲李昱拍攝
這次的調查也發現,百步蛇媽媽疑似會為了幫助蛇卵孵化,在上午11點至下午2點之間離開洞穴一段時間暖身子,且在每次離巢時,會有探頭5至30分鐘的行為,再緩慢離開洞穴,之後再回去照顧蛇卵,並且持續留在穴內護幼。
不過在這次的調查也發生小插曲,由於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家,根據監測畫面顯示,洞穴外頭有許多動物來來去去的,像是臺灣滑蜥、白鼻心、食蟹獴及其他蛇類,但讓人意外的是,竟然還有流浪貓!而這隻流浪貓甚至曾在母蛇外出時走近洞口附近徘徊3小時,所幸沒發現巢穴。
母蛇外出的畫面。圖片來源:野聲李昱拍攝
首度使用「諧波反射器」監測幼蛇,發報器也順利褪下
幼蛇破殼後,研究團隊也觀察了幼蛇的活動,這次八仙山的案例,從第一隻幼蛇孵化到最後一隻時間約37小時,孵化後幼蛇並未馬上離開洞穴,而是一起在洞穴裡蜷縮著休息,牠們有些2至3條蜷成一球,有的4至5條,據觀察,向來獨居的百步蛇,通常只有這時候會聚在一起。
幼蛇孵化後,母蛇離開巢穴的時間跟頻率也越來越多,在母蛇正式離開洞穴後7天,幼蛇們也逐漸離家、獨當一面,並於洞口完成第一次脫皮。而研究團隊也為牠們測量,發現幼蛇平均體長28.8公分。
之後,研究團隊為幼蛇裝上不影響牠們活動的「諧波反射器」,希望能更了解幼蛇的活動與生態奧秘,這是一種用於國外雪崩救難時的方式,可以反射訊號藉此追蹤,過去也曾在蛙類、蜥蜴等追蹤研究中使用。
林業署台中分署向窩窩記者表示:「幼蛇體型小體重輕,可使用的追蹤技術相對稀少,過去也沒有關於百步蛇幼蛇離穴後活動及棲地選擇資料,這是本次首度嘗試以諧波反射器使用於幼蛇身上。」
裝上後的追蹤結果也相當驚喜,得知原來百步蛇幼蛇離開穴後並未立即長距離移動、播遷,而是會先選擇岩縫、樹叢躲藏,再逐漸移動到周邊次生林環境中,活動時間以清晨及傍晚活動最為頻繁,也發現幼蛇的體長與體重,與活動範圍及形質沒有顯著關係。
李昱分享:「諧波反射器它非常的輕,並且無須電源,主要由約2mm大小的晶片與鐵絲形成的loop,是可以去用反射手持發射/接收器的訊號,讓我們知道訊號來源的位置,也就是幼蛇身上發報器。因為國內之前也有用這個監測攀蜥,因此趕緊向鄰近的科博館借來用。」安裝發報器過程,此諧波反射器相當輕巧。圖片來源:野聲李昱拍攝
幼蛇脫下來的皮。圖片來源:野聲李昱拍攝
由於第一條蛇僅在安裝後兩小時,在移動過程中就脫落了,為幼蛇裝上發報器監測的過程,李昱也進一步分享:「因為是第一次用在幼蛇上,其實很希望它不要太快掉,多收集一些幼蛇的情報,因為目前幼蛇食用什麼也仍是謎,但又很擔心發報器沒掉,所以在安裝上我們也是苦思許久。」
而這個反射器並不是永久黏在幼蛇上,在幼蛇第二次蛻皮後,原本黏貼在身上的發報器會跟著褪下。根據窩窩記者進一步詢問林業署台中分署,本次20隻百步蛇幼蛇,追蹤期間最短9天,最長38天,幼蛇身上黏貼發報器已於離穴後,第二次蛻皮時全數褪下,所幸並未造成幼蛇成長影響。
而這也成為第一次使用「諧波反射器」監測幼蛇的成功案例,也發現這樣的發報器可用於蛇類,不阻礙脫皮。
這次有幸能被民眾巧遇百步蛇並好好地記錄下來,相當珍貴,臺中分署也呼籲,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許多蛇類的棲地,而蛇類也是生態健全的指標生物,民眾若擔心在山中遇到蛇類,至山林活動時避免雙腳外露、或伸手觸碰枯木樹枝堆及石頭隙縫即可,遇到蛇類也不用害怕甚至攻擊、捕捉,安靜離開或待蛇自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