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神獸——石虎、黑熊、水獺和狐蝠,都是台灣原生種,並且都長期在瀕危名單中。狐蝠因為棲地受到破壞、人為獵捕的影響,數量劇減,曾一度被認為在台灣本島絕跡,但經過全島大調查,在花蓮市發現蹤跡,學者專家甚至在一夜之間,觀察到11隻次的活動紀錄。首圖|東北角暨宜蘭國家風景區
台灣狐蝠是琉球狐蝠在台灣的特有亞種,台灣共有37種原生蝙蝠,台灣狐蝠是體型最大的一個,翼展可長達一公尺。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研究整理,台灣狐蝠過去主要分布於綠島,部分生活在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的東部海岸,其他則在基隆市、新北市、屏東縣也有發現紀錄。
牠們在台灣曾有穩定族群,從林良恭和裴家騏的研究得知,1970年代狐蝠在綠島的數量估計有上千隻,但經歷大量獵捕做成食物、寵物或標本,還有當地棲地遭到開發破壞,以及人工造林,始闊葉林變成了木麻黃林地,食物來源、棲息地都減少,使得牠們的數量急遽下降。即使在20年前《野生動物保育法》通過,狐蝠受到的非法獵捕威脅降低,但一直都未曾從瀕危的名單除名,總數普遍被認為低於50隻,族群存續岌岌可危。
直至2018年開始,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針對台灣狐蝠的現況展開全台系統性調查,發現除了原本已知綠島、龜山島為狐蝠的現存棲地之外,在花蓮市也發現其蹤跡,出沒在山邊、公園、步道、校園、靠港船上等等,學者專家在夜間直接目視,並且也發現牠的食痕或排遺。調查過後,推估在全台的總族群數量,應介於78至205隻之間。
發現狐蝠是個起點,接下來,更要思考如何讓牠在現有棲地中,過上安穩的日子。狐蝠吃素,愛吃植物果實,花蓮市常見牠最愛的稜果榕、欖仁等樹種,比照綠島、龜山島的保育計畫,排除人為獵捕的威脅,以及維護棲地,並且改善、優化。針對狐蝠會食用的樹種,也可以多加種植,讓牠生活的空間更寬廣,族群數量能漸漸復甦。
其他資料:
鼠能懂人的悲?!!首間終止老鼠抗憂鬱實驗的大學
早在1970年代,科學界開啟強迫動物游泳的實驗,老鼠等嚙齒動物是主要的實驗對象,多用在測試抗憂鬱藥物的成效。游泳實驗又被稱為行為絕望實驗(behavioural despair test),老鼠必須在一個無法逃脫的有水容器中,不停游泳避免溺死。科學家透過基因重組,以老鼠模仿與人類憂鬱症相仿的基因變異,推論一隻憂鬱的老鼠會較快停止游泳,放棄掙扎。
然而,游泳實驗的方法對大部分抗憂鬱藥物的療效測試準確與否,後續沒有有效的追蹤。近年更備受質疑,有科學家認為沒有人清楚「憂鬱的老鼠到底是什麼樣子」,也有人懷疑,憂鬱症的症狀以及基因的成因複雜,難以透過老鼠仿效。此外,無法確定老鼠停止游泳究竟是因為牠很憂鬱,或是牠在嘗試適應環境,或是牠發現一停下來,實驗室人員即可能將牠從水中撈起。
去年(2019),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不鼓勵使用強迫游泳、尾巴倒吊等實驗方式,進行憂鬱症的相關研究。多家知名藥廠也紛紛決定,停止強迫動物游泳的實驗,其中包括專作抗憂鬱藥物的Sage Therapeutics。而在今年,與多間藥廠合作實驗的倫敦國王學院也承諾終止老鼠的游泳實驗,成為全球各大院校之首,讓老鼠不再承受非必要之苦。
其他資料:
延伸閱讀:
獵或不獵?全球最大型狩獵大會後的變化
二月初連續四天,世界最大的國際狩獵俱樂部大會在美國內華達州舉行,販售毛皮、角等部位的870個狩獵戰利品,狩獵對象有黑熊、狼、豹和大象等動物,以及部分的瀕危動物,還有300多場狩獵活動,包括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兒子小唐納.川普(Donald Trump Jr.)同行的阿拉斯加「尋夢」之旅(dream hunt)。
戰利品狩獵(Trophy hunting)一直都存在著爭議,支持者聲稱,因為有狩獵活動持續進行,才讓動物的棲地得以保存至今,未被開發成為農地、住家、商業用地。並且狩獵的花費也可作為動物保育基金,以及回饋給在地居民。
但反對方則認為,以獵殺動物來進行動物保育是很荒謬的,僅是此殘忍行為的藉口,並且時不時也傳出瀕危動物遭獵殺的消息,讓這些動物的處境變得更加危及,像是川普的兒子近期被爆出獵殺外蒙古珍貴稀有的盤羊。此外,狩獵的消費群眾越來越小眾,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否真能回饋到在地居民,此論點也受到質疑。
在狩獵大會前後,輿論壓力眾多,川普政府近日解散了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IWCC),該委員會支持國際大型的狩獵活動,促進狩獵戰利品進口的法規鬆綁,此被環保團體視為是一大勝利。儘管川普過去在政策上給予 IWCC很大程度的支持,但他也曾在Twitter宣稱大型狩獵是「恐怖表演」。如此搖擺不定的態度,正像是在戰利品狩獵的議題討論上,正反方持續攻防不斷的縮影。
其他資料:
鳥兒倒大楣?!!護鳥百年《候鳥條約》恐將放寬
鳥兒飛呀飛!飛過高山、溪流、海洋,也飛過都市、油田、纜線,從出發到目的地,所經之處帶著風險,難保每趟旅程都安康。世上最古老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之一,是美國1918年簽訂的《候鳥條約》(MBTA),它以終結龐大的羽毛商業貿易為起點,過去一整個世紀,守護美國境內的千餘種鳥類。
繼美國之後,墨西哥、日本、俄羅斯也簽署類似的條約,歐盟成員國同樣遵行著相似的規範,跨國共同監管鳥類的存亡。像是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嚴重的漏油事件,造成超過百萬隻鳥類死亡,《候鳥條約》就作為依據之一,讓BP支付了一億美元的罰款。
然而,川普政府在2月3日公告,擬議免除對「偶發」事件的裁罰,將非法行為限縮在「蓄意」掠奪,意味著只要不是故意的,即不會受到懲罰。當政府的監督減弱,企業可能沒有動力採取防護措施,鳥類因其商業行為影響的傷亡數量也將上升。並且若再發生類似BP漏油的事件,可能也將無依據可裁罰。
其實早在2017年發布的法律意見書,將條約的約束力限縮在「蓄意」事件過後,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署(FWS)即停止調查多起鳥類死亡事件,甚至還阻撓地方政府、企業採取保護鳥類的預防措施。2019年一份研究指出,美國有三分之二鳥類面對著滅絕的威脅,未來若條約正式變更,鳥類的不利處境勢必更難翻轉。
其他資料:
海洋太酸了吧?連螃蟹的甲殼都融掉了!
溫室氣體的濃度年年創新高!其中佔溫室氣體最大宗的二氧化碳,主要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除了存在於空氣之中,另外約有三成會被海洋吸收,使得陸地、海洋生物都受到影響。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之後,原本呈現鹼性的海水PH 值會下降,造成海洋酸化,使碳酸根離子的濃度減少,碳酸鈣的飽和度降低,以至於牡蠣、螃蟹、珊瑚、帶殼的翼足目浮游生物等難以行鈣化作用,殼體或骨骼脆化、變薄,不能好好長大、保護自己,面臨生存危機。
在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近期發布的報告中,首次紀錄到美國西海岸最重要漁獲之一的首長黃道蟹(Dungeness crab),海洋酸化破壞螃蟹幼體的甲殼、腳足,甚至喪失用來感知周遭環境、類似毛髮的器官,導致游泳、調節浮力、躲避掠食者等能力都受影響。一旦幼年有甲殼溶解跡象的個體,因發育延緩,長大後通常比較小隻,被獵食的可能性也提高。
在環環相扣的生態系中,一個物種生存狀態的改變,從來都不只是牠的事情而已。海洋酸化之下,珊瑚礁縮減讓無數的生物痛失家園,螃蟹、翼足目浮游生物的減少,連帶讓食物鏈失衡,其中,當然也包括人類在內。
其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