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虎與雞農衝突防治-雞舍改善計畫2021年已達135戶

    感謝每一位參與窩窩和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合作募資「拯救臺灣石虎:吃雞.毒殺.衝突化解——全民募資計畫」的夥伴們,藉由各位的共襄盛舉,我們得以順利完成雞舍改善計畫的資金籌募和歷經兩年的雞舍改善工作,為苗栗的石虎營造一個更安全和友善的棲地環境。

  • 農地種電不需環評?百案光電廠致石虎棲地更加破碎化

    圖片來源:石虎|陳美汀、光電板空拍圖|李璟泓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全台僅剩400~600隻左右的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生存威脅不只是路殺、雞舍衝突、犬獸衝突,也持續面臨棲地面積縮小、破碎化的問題,而近年更遭受與光電開發案爭地的考驗。台灣石虎保育協會6月25日邀請環保團體及政府單位,一同召開「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討論光電案對於石虎與生態的影響。

    會議內容從光電法規、農地光電的檢討、小光電的審查機制及國外地面光面型光電案執行參考通通網羅,環保團體及動保團體拋出諸多建議與回饋,邀請專家與政府一同討論,希望能改善光電案遇生態時的處理。

    現行制度除了濕地以外無需環評,僅靠最後一關的駁回護生態

    在現行法規《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29條指出,光電設施除非位於法定重要濕地,否則光電開發無須環評。而這項規定過去已遭許多環保及動保團體抗議,光電案場得藉此法凌駕棲地保育之上,團體僅能多靠最後階段的個案審議嘗試駁回。 

    地球公民基金會黃斐悅說明,農地光電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營農型,也就是光電板底下維持農業及漁業使用,另一類則是轉用型,也就是砍樹蓋光電這類型。黃斐悅表示:「當前有生態爭議的農地光電,都發生在轉用型。」

    「在目前的農地法規下,農地變更沒辦法用保育理由駁回,因為農地法規並不是以保育導向為主,也因此保育相關的主管機關在這當中權力相當弱,但這應該是要在選址前就審核的!所以農業部同時身為農地的主管機關跟保育的主管機關,這個功能是需要整合的。」

    黃斐悅拆解目前的農地光電案申請,主要分為「對的事」申請動機、「對的地點」選址過程以及「對的方式」個案審查與管理。但在近年欲以生態保育,或是其他重大影響來駁回光電案的成功率,僅有1.5%,且通常是在「對的方式」這關的個案審查時才決定駁回,近8成的多皆認定影響仍可控制而通過。  

    2024Solarpower 01黃斐悅拆解目前的農地光電案申請流程。圖片來源: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但針對棲地敏感地區,光電案並無環評可以去審查,因此僅能在「農地土地變更」階段去做把關。但根據審查要點7-1點:保護區之農業用地變更作太陽光電設施使用,其變更使用面積若未達2公頃,可不同意變更使用;但只要又符合為自然地形或其他非農業用地所包圍、夾雜之零星農業用地,農業主管機關就又可以同意變更使用,保護與把關的效果實質相當低。

    而2公頃以上則要先取得農業部同意文件,並根據規模大小:2-30公頃由農糧署審查、30公頃以上由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審查,但實際結果仍依農業主管機關為主,且通常會牽連著地方主管機關對該地區的重視程度,以及地方民意等聲音而有調整。 

    近年來,環境部仍在搜集各界意見修法,並計畫於今年7月辦理草案預告,預計今年年底草案發布,很多人期待上路後,可以發揮較強的監督功能。但黃斐悅提醒:「未來光電環評草案上路後,若還是僅在最後一關審查駁回,個案審議功能有限,還是沒辦法改變選址的問題。」她強調:

    保育不該以駁回的方式做把關。

    黃斐悅建議除了前述提到的選址把關機制,也應該改良並公開前階段的審查過程,不應在最後個案審查及公開討論時,才公開其生態資訊。而她也提醒,目前台灣土地開發衝突多發生在「農地」而非法定生態敏感區,呼籲農業部應加強「法定敏感區外」相關政策功能,給予地方政府更明確的指導及賦權。 

    對此,環境部也於會後的QA回應:光電環評草案中,不僅只有現有法規的濕地,生態敏感區、山坡地、野生動物保護區等都會納入環評標準,並預計在六月底公告草案預告,後續會召開會議,有意見都可以提供,草案預計十二月底修正發布。不過是否必須達一定規模才進行環評仍待草案公布。

    苗栗百案小光電,導致石虎棲地破碎化又未持續把關

    石虎面臨的威脅,除了路殺、危害移除及非法獵捕、犬貓問題、人為干擾,更有棲地品質劣化及棲地開發導致面積變小、破碎化,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表示:「像是露營區的興建、道路開發、蓋光電,都會導致棲地破碎化,這些也都是農地變更的一部分。」 

    2020年農委會頒布農地變更光電修法內容,新法規於2020年8月1日生效,小於2公頃的光電案未來皆無需再審查,但在8月1日修正生效日前提出之申請案件,其審查與核定准駁標準,須經過三階段審查制度,並且仍應避免石虎重要棲地。

    由於審查沒有確切的標準,陳美汀表示,當時就有審查委員意見相左的問題,像是當時有未審查先伐林的案子,有委員認為既然已伐林那就順勢通過,然而如此可能會鼓勵未來業主事先找上田主直接伐林,恐對生態保育有不良影響與循環。「當時審查過於倉促,有漏洞的話後面就很難再補救。」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也建議,中央應該要提供審查委員一些基本條件與標準,後續的綠能審議與監督要點也應提供,並思考如何讓公民一起參與,否則通過的案子到最後若有需要補救的地方,恐已來不及。而他也強調:

    一個壞的案例會破壞很多好的案例,應該在審查之前先做出審議要點,一起談過才比較有扛得起來。

    2024Solarpower 02陳美汀分享當初審查委員意見相左的地方,前3項為有共識的地方,後6項則為意見相左、觀念差異的地方,審查無一定的標準因此相當困難。圖片來源: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2024Solarpower 03兩公頃以下的小光電2020年8月審查結果。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光電案通過後,後續也有許多監督上的問題,像是對於位屬生態高敏感區的光電案,廠商有責任巡查監看附近生態綠廊,如有環境變動如:農業生產環境、自然生態環境、自然災害等,應主動通報各主管機關,監看範圍不得少於申請土地面積的一半。

    而廠商所做的巡檢,應將資料匯入資料庫,但陳美汀表示,以成果來看十分缺漏,沒有任何資料也不透明,甚至看不到成果報告裡的前後數據,難以對比以及得知改善狀況。陳美汀也呼籲苗栗縣政府應儘快公開小兩甲案場開發資料與監測數據成果,並檢討和落實監督查核工作:

    目前光電案缺少檢舉跟退場機制,如何為生態做把關?

    石虎保育協會棲地保育專員陳祺忠也補充說明:「當初建置苗栗縣政府三階段審查制度的時候,其實針對光電案場一旦通過就必需要有『監督、查核、懲處、退場』等機制的規定,但目前苗栗現況是監督查核機制並不嚴謹,所以在監督查核面能做的超級少,那就更遑論懲處」至於退場機制,陳祺忠則認為是形同虛設。 

    2024Solarpower 04成果報告僅列改善措施,無前後成果數據對比。圖片來源: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同黃斐悅,再加上過去的審查結果與觀察,廠商所執行的友善生態保育措施,都是在案場開發完後才開始執行的工作,因此陳美汀也在在呼籲:

    以生態保育的角度來看,生態審查應該在選址的過程就先做好,否則只能亡羊補牢。

    對此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則回應已收到專家們的建議與回饋,並就目前光電案的監督缺乏措施與手段去要求廠商停工表示:「能源局應該要有較強硬的手段,廠商也會較有作為,目前違規使用罰六萬,雖然可以持續罰,但效果不佳,所以應該要有些更強硬的停止手段進來。

    經濟部能源署則表示,生態敏感地區應該在選址時就排除:「明確不能做的地方,就能跟光電業者說不能做,其實光電也者也想知道哪些不要碰,基本上如果知道哪些敏感地區不能做,他們也不會去碰觸。」因此也建議,農業部及內政部應在地面籌設時就進行把關。

    石虎善於利用農墾地,光電場有拍到石虎出沒不等於保育有成

    雖然石虎居住的環境為淺山地區,普遍認為林地多,不過在過去的研究發現,石虎的活動範圍除了偏好天然林以外,其次則為為非天然林、草生地與農墾地。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林育秀副研究員也表示:「石虎善於利用農墾地,幾乎沒有個體不利用農墾地。」而這也連接到石虎與光電場之間的關係。 

    林育秀表示:「生多所過往拍到石虎的自動相機樣點中有些就是在農地中,且推動生態給付計畫後,許多農地在3個月的監測時間內均拍到石虎,另從石虎的野外追蹤資料也呈現個體活動範圍涵蓋許多農墾地,顯示農地與石虎的關係密切。

    不過,位於通霄北勢窩的光電案曾有拍到石虎的照片,便有「保育有成」、「石虎庇護所」的聲音。另外,一處設址於「石虎之村」的竹森村山坡農地的光電廠,竹森光電開發案廠商普登科技公司,更曾與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合作監視運營光電案場的石虎活動並表示:「經適當設計,光電案場可成為一個對石虎相對友善的環境。」


    然而陳美汀提醒:「這裡本來就是石虎的石虎熱區範圍內,原本就有石虎頻繁活動,有拍到石虎通過並不代表保育有成,況且根據自動照相機所拍攝的,北勢窩光電廠石虎OI值高的都在外圍林地的地方。」

    而雖然有拍到石虎在光電場附近的照片,林育秀也提醒:「石虎遇到圍網,習性是沿著圍網走,碰上可通行位置就會穿越,但牠並無法得知穿越後的環境為何,因此拍攝到石虎無法推測是因為光電環境佳而吸引動物利用的因果關係。」如何解讀牠經過?還是有利用光電場地?甚或是想要離開光電廠?都仍待進一步研究。

    林育秀也提醒與呼籲,石虎本身就會利用農墾地,不應將拍到石虎通過便作為保育有成的佐證,未來在大光電案件申請時,應以更嚴格態度與佐證去把關。  

    2024Solarpower 05石虎本身就會利用農墾地,不應將拍到石虎通過便作為保育有成的佐證,應更深入研究因果關係,並且在大光電案件申請時,以更嚴格態度把關。圖片來源: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從國外案例看光電案,光電與生態共榮的可行性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陳郁屏說明,台灣與光電場的距離其實相當近:「台灣國土面積及光電場設置的比例與他國相比,是相對小的,只佔國土26%,但因為國土面積小且人口密度高,國民會很容易特別感覺到光電開發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而正因如此,社會參與跟在地居民的聲音也顯得更加重要。 

    2024Solarpower 06各國光電場及發電量比例圖。圖片來源: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那麼,光電案與生態保育,難道就只能是爭地對抗的關係嗎? 

    陳郁屏以國外的案例指出:「社會參與以及與生態共榮的可行性,其實是有機會做到的,但政府必須先思考光電的需求與價值為何。」以英國的案例來說,英國在光電發展有三個基本原則:(一)光電發展不應逾越其他重要的價值,包括生態系服務、 農業功能與地方需求、(二)光電提案應該透過規劃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機會、(三)光電為暫時設施,不應造成土地功能的永久性傷害。

    建構在這些基本原則上,英國在光電場的設置就會結合社區參與、生態保育,並以短期目標進行,以降低對土地的傷害。陳郁屏表示:「所以英國設置光電場時非常鼓勵在地參與,他們在申請前就會邀請居民分享討論。而動物庇護所也是有機會做到,但需要跟生態專家合作。

    陳郁屏舉例,英國一處光電場,為了避免破壞倉鴞的棲地,與倉鴞保育協會合作,留下樹叢及倉鴞所需棲地恢復地景,並且養草、養老鼠,吸引倉鴞留下,期待能建立倉鴞基地。而德國一處前軍事基地的光電場,200多公頃只有用100多公頃,剩下地景則留給野鳥作為棲地。 

    2024Solarpower 07以英國及德國光電場案例來看,可看出光電與環境生態共融是有機會達到的。圖片來源: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陳郁屏強調:

    地景與環境規劃應該要被放在一起,並且積極活用在不同場域,

    光電廠商應該尊重並參與原本的用地使用,而不是取代原本用地。

    更要積極地去思考,光電場的功能上是否能夠不僅僅只是發電廠,而是能夠加乘上去。不同價值如經濟、自然面的共享是否可以整合,光電設置應是長期還是短期,都是可以再做得更好的地方。

    以廠商的角度來說,或許會認為談到生態保育,會成為光電開發的阻礙,但黃于玻也提醒:「國土生態綠網不該成為擋的手段,它的初衷本應該跟自然、生態共存,基於這個原則,更應該與各方討論明確的方式。」

  • 野溪整治破壞棲地!稀有蜻蜓家園岌岌可危

    稀有黃尾弓蜓的屏東獅子鄉棲地,因野溪整治而近乎遭毀,更驚見「白色濁水」順流而下污染水!

    稀有蜻蜓棲地遭破壞,溪流更遭污染

     

    臺灣蜻蜓學會日前指出,世界僅於臺灣、日本才有的珍貴蜻蜓——黃尾弓蜓,由於受到屏東獅子鄉內文溪的野溪河川整治緣故,該蜻蜓的主要棲地「幾乎遭毀」,讓族群數量已稀少的牠們面臨生存危機!

    本次河川整治工作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進行,水保局台南分局於5月30日與臺灣蜻蜓學會、鄉公所等單位一同至現場會勘,並達成初步共識。但在會勘過程將要結束時,卻驚見「白色濁水」順流而下、污染溪水。 

    蜻蜓與河川、水質習習相關,可象徵著水域健康與否,對蜻蜓生活來說更是至關重要。學會難過表示:「一條溪、黃尾弓蜓成長的環境,到底還要面對多少磨難?」,盼主管單位釐清該污染水源的確切來源及原因。 

    0531 01黃尾弓蜓的主要棲地河川原先水質相對清澈,5月30日下午卻遭不明來源「染白」,水質恐受到污染。圖片來源|臺灣蜻蜓學會提供 李宜龍攝

     

    稀有黃尾弓蜓處境,臺灣日本大不同

     

    黃尾弓蜓僅在日本及臺灣有分佈紀錄,在日本,黃尾弓蜓更被列為「絶滅危惧Ⅱ類(VU)」,意指瀕危風險正在增加的物種,因視為瀕危物種,其分布的棲地環境亦受到保護。

    臺灣的黃尾弓蜓則於1999年被首次被發現蹤影,此後多年,相關學者雖屢次南下搜索,但均無收穫。直至2005年於屏東獅子鄉內文溪再度發現其身影,為了揭開其身份,多人輪流且密集的調查方式採集蛻殼及成蟲標本,再與日本標本比對後,才終於確認該新物種是黃尾弓蜓! 

    學會指出,臺灣的黃尾弓蜓僅於台東縣達仁鄉及屏東縣獅子鄉有分佈紀錄,屬於相當珍貴的動物,但在臺灣在卻僅為一般類動物,也因棲地環境未受到保護,容易受到開發侵擾,與日本的保護棲地的方式相差懸殊。

    0531 02蜻蜓學會更貼出整治前後照片對比,過去的美麗河川,如今卻不如往昔,水源更變得較為混濁。圖片來源|臺灣蜻蜓學會提供

     

    野溪整治將改變工法,以利棲地復原

     

    水保局臺南分局表示,之所以會進行野溪工程,是因地方居民有提到附近常常有淹水的災害,為了解決淹水問題,才因此進行溪流整治的工程,沒想到卻有影響蜻蜓棲地的問題。 

    5月30日現場會勘後,水保局與學會已達成初步共識,除了部分工程將會停工,盡量減少對溪床的干擾;道路邊坡上,也將會根據學會建議變更設計,以拋石或砌石的工法重建,增加牆面的粗糙度及空隙,以利生物使用、加速棲地的復原。 

    而關於「白色污水」,水保局則表示,該水源可能為上游民眾隨意清洗油漆桶,或直接傾倒白色油漆所致。不過由於河川污染防治業務由環保局管轄,相關溯源及是否構成污染而違反《水污染防制法》等,需由環保局釐清。

    透過本次事件,臺灣蜻蜓學會除了盼野溪復原工作順利,讓黃尾弓蜓儘速回來。也持續呼籲保育單位,除應「重新盤點臺灣蜻蜓現況」,也應「建立保育單位與工程單位的橫向連結」,重視蜻蜓目受關注動物的生態環境及保育工作,減少憾事再次發生!

  • 防止石虎與雞農衝突!雞舍改善計畫已達169戶

    在2018年底至2020年底,窩窩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合作募資「拯救臺灣石虎:吃雞.毒殺.衝突化解——全民募資計畫」,共完成135戶的雞舍改善。 

    2021下半年再度攜手合作募資「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 2.0——化解雞舍衝突,打造友善石虎國家隊!」,感謝所有參與合作募資的虎友們,讓雞舍改善計畫得以持續前行,以下向各位報告目前進度。 

    撰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受疫情及雨勢影響,改建計畫仍竭力達目標85成!

     

    「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 2.0」此次募資達標的目標是100戶雞舍改善,以及2個社區保育活動。計畫2.0執行至今(2022年6月底),接受通報的雞舍有64戶,其中核定要進行改善搭建的雞舍有49戶。 

    目標原希望第一年(2021.7-2022.6)能夠完成100戶中的40戶,只是改善行動因疫情、雨勢不歇的緣故前後暫停了幾個月,並未達成目標,目前截至2022年6月底已完成34戶雞舍改善,加上計劃1.0戶數後總數累積至第169戶。

    包含農委會林務局舉辦的「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中,由苗栗縣政府委外的廠商野聲生態顧問公司架設紅外線相機,確認有石虎出沒的農戶,轉交協會協助雞舍改善。 

    部分通報案例在經過通報、訪談、現勘和相機監測後,確定不協助改善雞舍的原因包含:

    1. 並非位於石虎熱區

    2. 雖然位於熱區但周圍已大面積開發,評估不會有石虎,或自動相機監測並未調查到石虎

    3. 雞舍需改善範圍過大,超過每戶補助預算,雞舍主人不願部分自費。 

    除了完成34戶新雞舍改善外,在這期間協會也協助了9戶舊合作雞舍再補強,包含鐵柱傾斜、門框或鐵網鬆動產生漏洞,以至於再次受野生動物(石虎、食蟹獴等)入侵的雞舍。

    目前,「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 2.0」計畫除了完成34戶雞舍改善外,在這期間協會也協助了9戶舊合作雞舍再補強(圖一、二),包含鐵柱傾斜、門框或鐵網鬆動產生漏洞,以至於再次受野生動物(石虎、食蟹獴等)入侵的雞舍。

    除了進行原先圍網調整外,協會視再入侵情況,目前部分戶數已嘗試在鐵網上方再架設網子進行補強,仍在持續觀察防治成效,將於下次進度報告時進行分享。

    圖一 志工以綠色軟網進行再補強圖一、志工以綠色軟網進行再補強

     

    圖二 志工以雞農自有材料進行補強圖二、志工以雞農自有材料進行補強

     

    不畏熱陽與泥濘,三年450位志工參與協力!

     

    2021、2022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使得協會兩度暫停招募協助雞舍改善的志工,前後加起來約有半年的時間,雖然改建行動暫停,期間仍接獲不少雞舍入侵通報。

    當疫情趨緩,協會重新開放進行招募時,總能得到新舊志工的熱血支持。計畫執行過程中,志工們除了實際付出勞力改善雞舍的行動,也透過與當地居民面對面的談話,能夠更理解雞舍衝突背後的原因與農友的百般無奈。

    在地居民也在與志工的互動中,發現社會上有許多人關心著石虎、生態,進而開始了解環境與野生動物保育相關資訊,並為成為保育行動的一份子擁有責任感與榮譽感。

    當實際站在彼此的立場上思考,就發現雞農並非蓄意傷害野生動物的壞人,社會大眾也並非光說不練的旁觀者。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在石虎棲地相遇後,對生態議題得以更互相包容與信任地討論。

    持續進行的「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集結了來自台灣各地的志工夥伴,多虧眾多志工的協力,協會得以有效率地進行雞舍改善。平均出勤一次可改善兩戶雞舍,三年多來協助改善工作的志工約450位,其中有近百位參與了不只一次,參與最多的志工個人甚至參與超過60次(圖三—圖八)。

    為此,必須感謝不畏炎日與泥濘的所有志工,願意無償付出,並與協會抱持著相同信念,持續地走入在地社區,為石虎發聲。

    圖三 志工搬運雞舍改善材料圖三、志工搬運雞舍改善材料

     

    圖四 志工進行圍網固定圖四、志工進行圍網固定

     

    圖五 志工們完成第140戶雞舍改善合照圖五、志工們完成第140戶雞舍改善合照

     

    圖六 志工們完成再補強雞舍合照圖六、志工們完成再補強雞舍合照

     

    圖七 志工們完成第160戶雞舍改善合照圖七、志工們完成第160戶雞舍改善合照

     

    圖八 志工們完成第169戶雞舍改善合照圖八、志工們完成第169戶雞舍改善合照
     

    持續溝通翻轉石虎命運,讓石虎保育深耕在地!

     

    藉由兩次募資計畫和志工的協力,自2019年起至今不斷為苗栗縣內石虎出沒熱區之居民改善雞舍,原先協會與通霄鎮烏眉社區的關係一度相當緊張,在該社區進行雞舍改善工作,加上協會夥伴長期的溝通後,關係才大幅改善。

    烏眉社區更主動向協會提出合作發想,提供其信仰中心——「受天宮」外牆進行彩繪計畫,以媽祖信仰與石虎保育的結合作為社區入口意象。

    本次合作計畫,協會邀請了心繫環境生態的藝術家劉宗榮擔任彩繪牆面設計師,構思布局與線稿,帶領社區居民、在地學童與志工們著手上色,經過數個月不懈地耕耘,一筆一劃地描繪心中夢想的里山樣貌,於2021年底完成第一階段上方駁坎牆面。透過此次社區合作,協會夥伴對石虎保育與地方發展的平衡擁有了更多想像與期待。

    圖九 協會與志工討論野生動物彩繪圖九、協會與志工討論野生動物彩繪

     

    圖十 藝術家學生帶領社區學童彩繪圖十、藝術家學生帶領社區學童彩繪

     

    圖十一 藝術家與烏眉國中師生共同彩繪圖十一、藝術家與烏眉國中師生共同彩繪

     

    圖十二 彩繪完成繪製照片提供劉宗榮圖十二、彩繪完成(繪製、照片提供:劉宗榮)

     

    11圖十三、烏眉社區彩繪活動紀念合影

     

    這幾年在實行雞舍改善計畫的經驗中,  協會發現石虎保育工作的成效與在地居民對石虎的觀感息息相關,

     當在地居民對於石虎擁有較正面的態度,協會便較能順利地推展各項保育行動。

    雖然,已有一些社區釋出善意,可在目前的狀況下,並非所有社區都願意與協會建立友好的關係。從合作雞舍鄉鎮區域分布圖中可以發現除了零星台中、南投的雞農以外,苗栗縣內的合作雞舍大量分布於通霄鎮,占總改建戶數的63%。

    原因是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創辦人陳美汀博士在通霄進行石虎調查多年,過程中漸漸與一些社區意見領袖建立起良好關係,透過在地雞農口耳相傳,更是有不少農友願意主動向協會通報雞舍遭野生動物入侵。

    協會希望透過計畫2.0,盡量將此保育行動拓展深入苗栗縣內的其他同為石虎熱區的鄉鎮,並希望在改善計畫的合作過程中,將石虎保育的理念和行動推廣進入社區,而根據之前的經驗評估:計畫2.0主要拓展目標地區在先前因道路、開發等議題,對石虎相對較不友善的卓蘭、三義、西湖等鄉鎮。

    只是目前行動中遇到一困境,許多在地居民誤信謠言,擔心與協會合作雞舍改善將使家園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協會在地方上推動石虎保育因此產生了很多阻礙。

    為此已開始進行破除地方謠言的行動,如透過市內電話語音系統,推播協助石虎保育並不會使私人土地變成石虎保育區、宣傳生態給付與雞舍改善計畫等資訊,初步先在卓蘭、三義地區進行嘗試,若是得到不錯的成效,未來再推播至苗栗縣內其他鄉鎮。除了透過電話語音,同時也透過雞舍改善行動與社區意見領袖實際接觸並闡述協會的理念。

    期盼未來能突破重重阻礙,與更多社區成為共存共榮的好夥伴。

    12圖十四、合作雞舍鄉鎮區域分布圖(共169戶)

     

    改建雞舍持續前行,歡迎更多人加入打造友善石虎國家隊!

    首先,感謝每一位募資贊助人作為我們經費的後盾,同時感謝所有無償付出的志工夥伴,抱持著保護石虎與環境的願景,一同踏遍淺山完成各項工作;也必須感謝願意接受改變的在地農友,多一位農友願意加入這個計畫,就少一分石虎入侵雞舍的衝突風險。

    目前規劃「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 2.0」會持續進行至2023年底,以達到100戶以上的雞舍改善和2個社區保育活動的目標。

    接下來,協會希望能將雞舍改善與石虎保育推廣行動拓展進苗栗縣其他鄉鎮,特別是卓蘭鎮、三義鄉、西湖鄉中的石虎熱區,期盼未來能和不同社區討論出關於石虎生態與地方發展的平衡解方,除了彩繪社區牆面之外,也許能夠與願意施行友善生態農作的農友合作推廣石虎保育,透過在地小農市集等方式進行行銷。

    一方面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獸夾,能夠讓石虎擁有相對較安全的覓食環境;另一方面也希望讓更多在地居民、甚至是外地消費者了解可以透過不同方式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

    道阻且長,我們會持續努力前行,感謝虎友與社會大眾持續的關心,未來也歡迎有志之士一起加入「助雞農、救石虎」的行列。

    1800x

    之前錯過了拯救石虎的募資計畫?沒關係,你還可以在窩窩商店選購這些獨特的石虎商品,並且回饋5%捐款予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點此前往


    mainviusal pc 1

    最新的相似動物繪本集資計畫中,也將有石虎登場,每套繪本售出也都將再捐出10元的保育基金,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也是受捐單位喔!

    點此前往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