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我家,還有《阿草一家》,我們一樣有在乎的家人

    撰文|洪郁婷  責任編輯|蘇于寬

    窩窩的讀者應該對草鴞不陌生吧!牠們是貓頭鷹的一種,有著一張可愛的愛心臉,擅長在草堆裡捉老鼠。草鴞的窩藏在草叢裡,加上晝伏夜出的習性,我們幾乎察覺不到生活在城市邊緣的草鴞鄰居。

    《阿草一家》繪本作者鄭潔文,擅長描繪動物親子的溫馨互動。因為被草鴞一公一母分工合力養育下一代、缺一不可的關係打動,想要以草鴞為主角講一個「家的故事」。

    她用繽紛可愛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草鴞阿草的生活裡。阿草在五光十色的都會邊緣,找到了一片合適築巢的草地,阿草在草堆裡踩踩跳跳,踏出了一個溫暖的小窩,在某個浪漫的夜晚以迷人歌聲找到懂得欣賞牠的另一伴。


    9789570877090 b3圖片來源|聯經出版

    兩隻草鴞組隊,建立一個新的家。阿草太太在窩裡,日夜呵護蛋殼裡的小生命;阿草出門打獵,到草叢裡抓長尾麝鼩、月鼠、赤背條鼠、鼴鼠,帶回家給辛苦孵蛋的阿草太太當晚餐。

    小草鴞破殼之後,阿草太太忙著替孩子保暖、分配食物、清理環境,全心全意守護牠們成長。阿草更努力抓老鼠了。抓完草叢裡的老鼠,再到人類的田裡抓,餵飽阿草太太和草鴞寶寶們。就像人類的家庭一樣,夫妻倆齊心協力照顧著孩子們。


    9789570877090 b4圖片來源|聯經出版
     

    成年後的草鴞擁有高超的飛行和捕獵能力,幾乎沒有天敵能夠傷害牠們。雖然野狗和錦蛇的體型比草鴞大多了,成年草鴞只需要優雅拍拍翅膀,離開現場,不需要起衝突。但是剛出生的小草鴞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當野狗和錦蛇踏進阿草家的地盤,就算體型比不過,阿草夫婦一步也不退讓。

    「野狗、錦蛇、暴雨,通通不怕!」使出飛踢!全力攻擊!因為巢裡的小草鴞,是阿草夫婦最珍貴最珍貴的寶物。

    拉頁展開下一幕,「阿草夫妻會保護你們。」阿草夫妻用蓬鬆溫熱的羽翼懷抱著小草鴞。畫面橫跨四頁,裝不下阿草夫婦對孩子滿滿的親暱和疼愛,都把窩編的心都被融化成眼淚。就像我們也曾經被這樣的愛守護著,不受世界的風雨摧殘。

    近年線上保全正夯,研究保育單位透過不間斷的網路直播,放送鳥類育雛實況,讓大眾目睹雛鳥的成長史。每年育雛季節,數萬名線上保全守在螢幕前,關心小鳥何時破殼?關心下一餐鳥爸要帶什麼好料回家?小鳥能不能吃飽、平安長大?繁殖季末,當新生的小羽毛們準備好承受逆風壓力,慢慢浮空起來,畫面前的保全們總是忍不住姨母笑,祝福牠們的冒險旅程一切順利。

    但現實並不總是美好,也不是每隻小草鴞都能順利成長。窩窩曾報導過遊蕩犬侵襲草鴞巢的事件。親鳥抵不住攻勢數量佔優勢的遊蕩犬,只能暫時撤離。騷動結束後,返巢的親鳥試圖照顧小草鴞,把冰涼的小草鴞帶回到巢裡過夜,隔天才離開傷心的家。


    9789570877090 b6圖片來源|聯經出版

    阿草這一家的小草鴞們幸運的長大了,開始在巢穴附近探險。白天拜訪草堆裡的竹雞、伯勞、巢鼠和穿山甲鄰居,夜晚聽到阿草夫妻的呼喚才到草坡上集合準備吃飯。跟著阿草夫妻學習用草鴞的方式聆聽夜晚的動靜,學習拍動翅膀、無聲滑過無聲的夜空。

    作者在畫面裡藏滿現實細節,我們的日常生活,對年輕的草鴞來說卻是處處危機。工業區、遊蕩犬群、野火肆虐的草地、轉動中的巨大風機葉片和農地裡的隱形鳥網。危險四伏的環境裡中,勇敢的展翅飛翔,成為最棒的草鴞。

    在《阿草一家》之前,作者鄭潔文也曾為穿山甲、臺灣黑熊等臺灣動物創作繪本。為了要忠實呈現動物的生存樣態,鄭潔文創作之前做足研究。這次為了更了解草鴞的生活,實地到草鴞棲地調查取材,並向草鴞專家請教相關知識,讓繪本畫面除了傳遞劇情還隱含了許多知識。如果能找到繪本裡戴帽子的小溝鼠,就能發現更多草鴞的小細節哦!

    讀完繪本之後,千萬不要錯過隨書附贈的「親師手冊」。《阿草一家》的親師手冊,是由草鴞專家曾翌碩撰寫,清楚介紹草鴞的習性、環境威脅,推薦讀者在讀完阿草一家的故事之後,透過手冊了解更多關於草鴞的生態知識。

    鄭潔文過去接受Okapi訪問時曾分享,她為繪本研究過不同動物所得到的心得:「我們一樣都有在乎的家人,我們一樣都在彼此身上用心,我們一樣生活在不那麼簡單的環境,其實我們可以互相尊重的共融共處。」

    就像窩編在拉開摺頁時,被阿草夫妻對孩子那麼多的愛給療癒,被阿草夫妻面對強大敵人而不退縮的勇氣鼓舞。

    真心推薦《阿草一家》,翻開繪本,從草鴞的視野重新觀看世界,看見同一片星空下有人類的城市也有阿草的家。平凡無奇的草堆裡,有草鴞們呼喚彼此的歌聲,有阿草夫婦拼命守護的小草鴞,和小草鴞的探索和冒險。大人小孩都會愛上的《阿草一家》,沒有小孩也值得買來療癒自己。購書連結在下方,快來認識可愛的《阿草一家》吧。


    阿草一家(附贈:《一起守護草叢的精靈——草鴞》親師手冊)
    鄭潔文/文圖

    聯 經|https://linkingthink.com/L1100803
    博客來|https://linkingthink.com/B1100803
    誠 品|https://linkingthink.com/E1100803
    momo|https://linkingthink.com/M1100803


    1980X1000 1
  • 多次遭犬隻騷擾,草鴞繁殖季的重大威脅畫面曝光

    8月15日、16日林務局接連兩天舉辦【2022瀕危動物保育行動研討會】,透過不同主題及物種,來向大眾分享瀕危野生動物的族群調查、監測、保育行動等成果。15日下午,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洪孝宇博士在【青青河邊草:為草鴞保留一片荒草地】主題中,除了分析目前監測草鴞棲架的成果外,亦分享相關繁殖記錄觀察,讓大眾能更了解當前草鴞的繁殖狀況,以及共同可以努力的保育方向。

  • 環境聲景學助力草鴞大調查 草鴞不只住南部!

    圖片來源:曾翌碩。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東方草鴞(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為台灣特有亞種,是台灣唯一利用草生地繁殖的地棲性貓頭鷹,由於棲地與人類生活空間高度重疊,長期面臨棲地破壞與干擾的威脅,目前是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

    過往,人們主要認為草鴞分布於台灣西南部,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因此自2010年起成為研究熱區,然而,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總幹事曾翌碩發現,近年中部地區草鴞目擊次數逐漸增加,同時也有記錄到來自南部救傷繫放的腳環標記個體。

    為重新釐清台灣草鴞的分布現況,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於2022年啟動「草鴞大調查」,從過往曾有草鴞歷史紀錄的區域著手,透過新型態調查方式確認中部地區亦有草鴞出沒,並持續累積個體資料,增加對草鴞的認識。

    環境聲景突破調查困境 中部也有草鴞出沒 

    曾翌碩表示,草鴞行蹤隱匿,難以透過目視方式全面掌握其活動情形,過去多採用「鳴叫回播調查法」,也就是播放預先錄製的草鴞鳴叫聲,觀察環境中是否出現回應,來判斷是否有草鴞出沒。然而,這種方法存在限制,因為草鴞不一定會以叫聲回應,甚至可能完全不理會,導致偵測結果無法反映真實情況。

    隨著器材進步,自動錄音機為草鴞調查帶來突破,「我們從文獻知道草鴞是非常喜歡叫的一種鳥,牠幾乎每個晚上都在叫。」曾翌碩說明,目前的錄音設備不僅靈敏度大幅提升,電力還可連續在夜間錄製長達40天,因此,透過定點放置自動錄音機,研究者能比過往更有效率地偵測該區域是否有草鴞出沒。

    他指出,這是「環境聲景」在瀕危物種保育上的應用案例,不僅干擾性低、成本也相對可控,未來若結合公民科學,有望擴大調查規模與深度:「唯一的挑戰是資料量龐大,需要大量時間處理。」

    從歷史紀錄中可知,早期全台都有草鴞分布,不過「自動錄音機調查法」目前聚焦於中部地區,包括雲林、彰化、台中、南投及苗栗等地,「這是一個民間自發性的初期試驗。」曾翌碩說明,此計畫並未特別申請專項經費支援,雖有意持續擴大調查範圍,但仍須考量現有條件。

    儘管資源有限,已初步確認台灣中部有草鴞穩定出沒,2024年也開始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於濁水溪流域發現13筆草鴞紀錄。

    色環協助個體辨識 揭開草鴞生命故事

    與此同時,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也透過歷年救傷與繫放累積的可辨識個體,進一步探索草鴞的活動範圍,所有學會經手的救傷個體野放時,團隊皆會於腳部裝上色環,以利後續辨識與紀錄。

    「有些人不喜歡色環,」曾翌碩坦言,有人認為人工標記可能影響動物,也有攝影者認為會破壞畫面美感。但他強調,色環在保育研究上扮演關鍵角色:

    它(色環)讓我們能夠掌握野生個體的空間與時間分佈,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料來源。

    20250703 01 所有學會經手的救傷個體野放時,皆會於腳部裝上色環,以利後續辨識與紀錄。圖片來源:曾翌碩

     

    舉例而言,一隻編號「77」的草鴞自2017年起四度在不同地點被發現,包含岡山官校、台南機場與屏東機場:「如果沒有77,我們完全不知道草鴞會進行如此大範圍的移動。」曾翌碩回憶,正因為團隊可以辨識該色環,主管機關進而採取行動,成功催生草鴞衛星追蹤計畫,寫下台灣草鴞野外研究的新頁。

    近期,曾翌碩也遇見另一位「老朋友」——編號「89」的草鴞,牠是7年前衛星追蹤計畫中釋放的個體,此次第四度進入救傷系統,初步體檢顯示狀況穩定,體重達560克,仍相當健壯。

    「草鴞在野外究竟能活多久?」或許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從89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可以初見端倪,小小的色環,已成為人們貼近神祕夜行者生命旅程的重要線索。

    20250703 02四度進入救傷系統的89,已經超過7歲囉!圖片來源:曾翌碩

    科學資料漸累積 草鴞保育待起飛

    草鴞行蹤隱匿,累積科學資料相對困難,近年在多個研究單位持續投入下,資訊逐步累積,並初步應用於保育行動。

    針對草鴞保育,曾翌碩指出,棲地的不穩定性是當前最大的挑戰。草鴞偏好開闊的草生地環境,這類地景仰賴適度的擾動維持,一旦擾動過強,草地將不復存在;若擾動太少,又可能演替為森林;而疏濬、屯墾等人類活動過於頻繁時,往往直接導致草鴞適宜棲地消失。

    曾翌碩說明,枯水期河灘裸露的草生地原是草鴞的重要棲地,但疏濬工程多在此期間進行,若無適當管理,對牠們影響甚鉅;而草鴞偏好的河川高灘地,也時常被開墾為農耕地,進一步加劇棲地流失。

    另一方面,草鴞習慣在地面築巢,繁殖期間受到的主要威脅來自遊蕩犬貓,曾翌碩曾在調查期間紀錄到犬隻成群,他慶幸自己當時是開車經過,否則恐怕難以安全離開,也感嘆:

    在台灣,讓人與野生動物都能免於恐懼地生活,為什麼這麼難?

    雖然,目前部分草鴞棲地已納入遊蕩犬管理精進措施的生態熱區,但實際成效十分有限

    20250703 03曾翌碩於調查過程中記錄下遊蕩犬群。圖片來源:曾翌碩


    曾翌碩指出,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目前正初步嘗試草鴞棲地營造,他也建議現階段應優先增加草鴞可長期利用的安全棲地,並持續運用衛星追蹤個體動向,掌握牠們的活動範圍與棲地利用情形,同時,應調整河川高灘地的土地利用方式,為草鴞保留更多草生地或適宜棲地。

    「草鴞大調查」確立了「自動錄音機調查法」的可行性,加上不同單位長年累積的個體資料,為草鴞研究開啟更多可能。在台灣土地快速變遷的背景下,要為草鴞爭取更多生存空間,還需持續累積充足且精確的科學資訊,作為保育決策的基礎。

  • 處處種電!東海岸最大的溼地、草鴞的家,將種161公頃光電?

    臺灣力拼能源轉型、光電處處種!東海岸最大的草澤濕地 #知本溼地 被選中,要做全臺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園區,整片面積約200多公頃的濕地,預計種上161公頃光電...... 

    等一等!這片濕地是一片荒地?想種光電就能種?圖片來源:Hiyashi Haka@flickr/ CC BY-NC-SA 2.0

  • 買菜就能做保育,「友善草鴞標章」正式上路

    記者|洪郁婷    編輯|蘇于寬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4月16日推出「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鼓勵農友以友善農耕方式守護草鴞。草鴞標章也與全聯福利中心合作,讓消費者能夠透過日常採購支持友善草鴞標章農產品。4月16日至6月29日,在屏東智慧農業學校同步舉行「友善草鴞標章首登展」,由吉祥物「艾波」導覽草鴞的生態及標章制度。

    草鴞的困境與保育的迫切性

    全台灣的草鴞族群數量估計不到500隻,是極度稀有、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牠們主要棲息於台灣西南部平原與丘陵地帶的農田與草生地帶,與農田環境息息相關。

    然而,農業上使用的農藥、鼠藥容易使草鴞誤食中毒的獵物或直接接觸毒物,獸鋏和鳥網容易誤傷草鴞;而在地面築巢繁殖的草鴞,更容易面臨遊蕩犬貓的侵擾。

    20250418 01草鴞在地面築巢,容易受到遊蕩犬貓的侵擾。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友善草鴞標章」:將保育策略落實於農地

    為了減輕草鴞面臨的人為威脅,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推出了「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自109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已在南高屏地區推動「草鴞生態服務給付」,透過獎勵金和棲架架設等支持機制,鼓勵農友採用對草鴞生存有利的友善農法。

    20250418 01友善草鴞標章又分成生態種植與安全種植兩種。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友善草鴞標章」是繼友善石虎標章、諸羅樹蛙標章之後,國內第三個以台灣野生動物為主軸的生態農產標章。

    首批通過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的九位農友,來自屏東高樹、鹽埔、里港、九如以及屏東市等草鴞出沒活動的熱區。在他們的努力下,檸檬、番茄、鳳梨、甘蔗和各式蔬菜不只是自然美味,更是守護草鴞的承諾:

    1. 草生栽培,不使用殺草劑;
    2. 保護棲地,不使用傷害動物的資材;
    3. 提供野生動物安全棲息,不放養家犬貓及餵養遊蕩犬貓;
    4. 架設猛禽棲架,配合監測草鴞;
    5. 空間開放無阻隔(例如網室、溫室)可供生物使用
    20250418 01田間架設棲架有助監測草鴞數量,幫助保育工作進展。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在「友善草鴞標章」農友的努力下,猛禽成為農田野生動物的庇護傘,維護住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明確的標章認證,也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並選購友善農產品,共同擴大友善農業的影響力。本次活動更與全聯福利中心合作,導入小農直採制度,讓消費者能夠透過日常採購支持友善草鴞標章農產品,將保育行動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最佳代言人,「艾波(Apple)」小草鴞初登場

    標章專屬吉祥物「艾波」,以草鴞為設計基礎,長相可愛療癒,自帶超級幸運星屬性。未來將擔任保育理念的傳遞者,拉近民眾與草鴞的距離。

    「艾波」將在「友善草鴞標章首登展」擔任導覽大使,從艾波視角解說草鴞生態、標章制度、保育行動及友善草鴞的農友們。

    本次展覽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及昕昌生態科研共同策展,展期自4月16日至6月29日,地點在屏東智慧農業學校,喜歡草鴞的朋友可以把握與「艾波」見面的難得機會。

    20250418 01友善草鴞標章首登展,由吉祥物艾波導覽標章保育理念、協力農友及草鴞生態。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 遊蕩犬夜襲草鴞巢,親鳥無奈叼屍體離開傷心地(更新:農業部回覆)

    自動相機記錄到遊蕩犬圍攻草鴞巢,親鳥無助目睹巢中幼鳥被犬隻活活咬死。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