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台灣動保大事記

    回顧這一年的台灣重要動保事件,除了能引發較多共鳴與討論的寵物議題外,無論在野生動物、實驗動物及經濟動物上都較以往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動物們始終遷就著人類社會發展而犧牲著,在棲地不斷地切割退縮、物種持續地瀕危滅絕之下,自然界的反撲卻越顯激烈、頻繁,這一切都在在提醒著我們人類的渺小。

    隨著動物福利意識的抬頭,以及保育觀念的普及,也許仍為時未晚,且讓我們鑑往知來,繼續為牠發聲。

  • 十年死八隻,動團抗議再引進長頸鹿,六福村提告反擊(更新:禁止輸入)

    3月22日關懷生命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鳥語獸躍等多家動保團體聯合召開「10年死8隻!反對六福村再引進長頸鹿送死」記者會,提出六福村長頸鹿頻頻早逝、圈養環境不符合動物福利等多項缺失,呼籲政府駁回六福村欲從墨西哥動物園引進3隻長頸鹿之申請。 

    4月6日六福村則發布聲明,奪斥動團提到的多項指控均為不實,不僅誤導民眾且嚴重影響社會及主管機關對六福村的觀感,並以誹謗為由提告! 

    被告後,4月7日動團再次聚集於六福村抗議表示堅決反對,呼籲管理野生動物輸出入的林務局應公開本案的審查名單並「審查透明」。而相關專案小組亦已於同日至六福村現場勘查引入長頸鹿一案。 

    記者|呂芷晴 採訪報導

    10年內死8隻,動團提出多項不當飼養案例

    根據動團所掌握的六福村長頸鹿死亡相關紀錄,六福村園內飼養的長頸鹿不僅在10年內陸續死亡,且死亡年紀多低於10歲,遠不及野生長頸鹿死亡平均年齡27歲,目前園區內也僅剩一隻長頸鹿。 

    除此之外,3月22日記者會中,動團更直指六福村有場地設計不良,導致其中兩隻長頸鹿跌倒死亡;園區有近親繁殖長頸鹿,導致小長頸鹿有早產死亡;其中一隻長頸鹿死亡後經解剖,有發現塑膠袋在體內,表示是工作人員未善盡遊客亂餵動物的監督責任;並指出六福村環境有捻轉胃蟲寄生蟲問題,使長頸鹿生病後,久病不能痊癒。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業者若仍未改善其環境、人為因素問題,急於引進3隻長頸鹿來替補明星動物的空缺,恐造成更多悲劇。」

    截圖 2022 04 07 下午7.38.53動團將3月22日記者會內容製成懶人包,呼籲政府應終止六福村長頸鹿引入計畫。圖片來源|動物平權促進會

    六福村駁斥並提告:無近親繁殖、長頸鹿體內無塑膠袋

    對於動團3月22日於記者會的控訴,六福村隔日亦發出第一次聲明稿,反駁三點動團提出的指控。第一點強調治療團隊已縝密控制捻轉胃蟲問題,表示布丁妹長頸鹿非控訴所說的因捻轉胃蟲死亡。對此,動團亦再次回覆,他們未曾提到布丁妹死因是捻轉胃蟲症,而是因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引發腸毒血症導致的死亡。 

    六福村第二點聲明則強調,其中兩隻長頸鹿,布丁妹與斑斑,並非動團所說的近親繁殖兄妹,而是不同父母所生,然而動團回應,2010年關西六福村曾於臉書自行提及布丁妹及斑斑是「一對兄妹」。六福村第三點聲明則強調長頸鹿體內無塑膠袋,對此動團則表示有錄音存證。 

    4月6日六福村二度發布聲明並向動團提告誹謗。事後,對於布丁妹與斑斑過去所指的兄妹含義與證據,以及長頸鹿死亡的相關證明與疑問,六福村皆回應:「因偵查不公開,也希望交由司法判斷,結果出爐後會再說明。」 

    截圖 2022 04 07 下午7.43.30六福村於3月23日提出反駁聲明,並於4月6日提吿。圖片來源|六福村

    農委會成立專案小組,遭動團批閉門審查缺乏透明

     去年(2021年),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亦有長頸鹿輸入計畫,原先已獲得許可,將一舉引入18隻長頸鹿,但當時許多國內外動保團體紛紛提出警訊與缺失,與六福村雷同的是,頑皮世界長頸鹿亦因疾病、環境等因素而有早逝問題,死亡年齡多不超過十歲,10年內從原本5隻到剩1隻。經過動團與業者長達一個月的溝通後,頑皮世界最後宣布終止輸入計畫。 

    本次六福村輸入長頸鹿案仍在申請階段中,目前,農委會林務局、畜牧處及外部專家已組成專案小組,將根據《陸域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第5點,針對個體來源合法性、是否危及野生族群以及圈養設施等考量進行審查。 

    4月7日林務局表示,專案小組已前往六福村進行現場勘查。最新進度中,審查委員對六福村提出問題與建議,分別為:醫療照護、飼養場所、飼養人員配置以及環境教育等四個面向,待六福村回覆資料後,將持續審查考量。然而由於農委會目前未公開審查委員名單,也遭動團批為閉門審查,至於當日的審查結果與公開方式,目前仍待最新公告。

    截圖 2022 04 08 上午11.20.384月7日動團於被告後仍聚集於六福村抗議,反對六福村長頸鹿進口、要求政府審查要透明負責。|鳥語獸躍 

    【2023.04.05 更新】

    截圖 2022 04 08 上午11.20.38

    動物福利不佳,農委會不同意六福村引進長頸鹿

    去年六福村申請長頸鹿引進一事,因為「醫療照護」、「飼養環境」以及「運輸要求」等項目,不符合野生動物福利要求,農委會做出不同意決定,禁止六福村進口長頸鹿。

    鳥語獸躍等動保團體3月30日發布新聞稿,摘要列出農委會審查結果,六福村動物福利問題主要如下:

    1. 未詳細說明死亡個體之醫療紀錄 。
    2. 未詳細說明長頸鹿繁殖、育幼計畫以及設備規劃。
    3. 六福莊場地飼養條件不佳未改善。
    4. 環境、氣候造成寄生蟲(捻轉胃蟲)無法根治,園區所提改善仍有疑慮。  
    5. 運輸條件及緊急應變未清楚說明及佐證。 

    記者向農委會林務局求證,林務局僅表示六福村申請輸入長頸鹿,專案審查小組認為六福村在動物運輸專業能力、飼養場所、寄生蟲等問題仍有疑慮或尚有改善空間,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及《陸域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第4點第3款規定,做出「不同意」決定。

    包括關懷生命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鳥語獸躍等多家動團,去年遭到六福村依誹謗罪提告,案件目前尚在偵查中。動團律師李荃和表示,動團所指六福村動物福利問題,皆有事實依據,他認為六福村提告誹謗難以成立,最終可能以不起訴作結。

  • 非法貿易與棲地喪失:長頸鹿數量驟減的真相與美有關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陸上哺乳類動物,在野外正面臨數量減少的困境,甚至瀕危的危機嗎?

    由於盜獵、棲息地喪失和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長頸鹿的數量驟減,部分亞種的數量甚至減少了40至50%以上,例如馬賽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tippelskirchii),在過去30年就大幅減少了50%,野外約僅剩3萬5000隻,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物種。

    有鑑於此,美國聯邦政府最近有官員提案,擬將長頸鹿列為當地《瀕危物種法》下的瀕危或受威脅物種,而這也是首次對長頸鹿這一非洲原生動物進行全國性保護!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FWS)提議將長頸鹿的五個亞種列入該法案的保護名單,其中包括西非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peralta)、科爾多凡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antiquorum)、努比亞長頸(Giraffa camelopardalis)、網紋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reticulata)和馬賽長頸鹿。 

    之所以有這個提案,是為了減少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下的長頸鹿產品,像是用長頸鹿的身體部位被用來製作地毯、枕頭套、靴子、傢俱等。

    根據2018年一份報告,美國作為主要的進口大國,過去十年,來自非洲的近4萬隻長頸鹿被非法進口到美國!獵人會在當地獵殺長頸鹿並帶回美國,像是鹿皮、頭部或頸部,常被作為戰利品的象徵掛在牆上。 

    20241126news 01長頸鹿抱枕與裝飾品:圖片來源:U.S. market for giraffe parts uncovered
    20241126news 02長頸鹿皮製成的鞋子。圖片來源:U.S. market for giraffe parts uncovered 

    目前,長頸鹿面臨的最大威脅是非法盜獵,而且儘管在非洲肯亞和坦尚尼亞等地,捕獵長頸鹿是非法的,但盜獵活動仍然猖獗,長頸鹿的骨頭、尾巴和皮革等部位在當地市場有著不小的需求。 

    除了盜獵和棲息地喪失外,像是農業和開發不斷侵入牠們的生存空間,特別是在東非和中非的部分地區棲地明顯減少。此外,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也加劇了長頸鹿所依賴草原和林地的退化。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1985年至2015年間,非洲大陸的長頸鹿數量減少了40%,目前全球僅剩約69,000隻長頸鹿。特別是馬賽長頸鹿和努比亞長頸鹿等亞種。 

    根據衛報報導,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局長瑪莎・威廉斯(Martha Williams)表示:「將長頸鹿列為瀕危物種將有助於保護這些易危的動物,促進生物多樣性,並支持生態系統健康。」她表示,這一提案,不僅支持長頸鹿保育行動,也有助於打擊野生動物走私! 

    未來提案若通過,一旦長頸鹿正式列入《瀕危物種法》,任何涉及長頸鹿器官或身體部位的進口將需要政府許可,盼大幅降低非法狩獵的動機。此外,更可以因為此法而增加長頸鹿的保育資金,推動更多的保護工作。 

    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的國際法律主任坦尼婭・薩內里布(Tanya Sanerib)也指出,這一保護措施早該實施。「這些溫和的巨型動物正悄然滅絕,這一行動將有助於減少長頸鹿皮、毛皮和其他產品的貿易,並且增加用於長頸鹿保護的資金。」

    事實上,早在2017年,生物多樣性中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 IFAW)和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就曾向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提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根據《瀕危物種法》將長頸鹿列為瀕危物種。 

    薩內里布也表示,擬議的保育措施對長頸鹿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悲劇的是花了七年才到達這裡,她認為:「美國官員應該像獵豹一樣奮力抗擊全球滅絕危機,但實際上卻在以蝸牛般的速度保護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 

    而目前美國正面臨政權轉移的過程,由於人們普遍認為,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JJ. Trump)對於氣候與環境政策較為不重視,甚至近日外界也相當擔心,川普將再次退出全球氣候行動《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為全球暖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協定,目標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 2°C 之内,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C 之内。於2016年11月4日生效,成為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目前共有193個國家及歐盟加入。過去在川普2019年擔任總統期間,美國曾退出巴黎協定,直至拜登上台後才於2021年又重新加入。

    薩內里布表示,她仍抱持著希望,並期盼這個提案與進程,能在拜登政府到川普第二任期政府中持續存在!「每個人都喜歡長頸鹿,這不是黨派問題,對吧?這是一個跨越政治的物種,一個每個人都關心的物種!」 

    事實上,台灣過去亦有引入瀕危長頸鹿的相關爭議,2021年,南臺灣最大私人動物園「頑皮世界」曾從非洲引進18隻長頸鹿,並經負責審查野生動物進出口的林保署核發輸入同意,而引發動團不滿,而希望連署阻止。 

    20241126news 032021年動團發起連署,呼籲頑皮世界禁止18隻長頸鹿引入。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TAEA

    動團當時指出,頑皮世界飼養長頸鹿十年(2011至2021年)來死了四隻,認為飼養環境的動物福利不佳,要求園方改善動物飼養管理環境,因此反對政府核准進口。並表示:「別讓台灣成為長頸鹿墳場,反霸凌動物連署,希望引進『18隻長頸鹿及更多動物』到此止步!」

    後來,頑皮世界也與動團及林保署多次溝通及評估,於2021年8月24日宣布終止引進計劃,並表示,如果外界仍有疑慮,便違背了園方設立「長頸鹿復育基地」的初衷,因此,雖然已取得輸入許可、完成檢疫設施,仍決定終止此次的動物引進計畫。更表示將持續贊助非洲保育工作,讓野生動物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目前,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也正透過網路來收集公眾意見,截止日期為明年(2025年)2月19日截止,並發布最終的審查結果。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