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生態公安雙危機 民團聯合籲禁餵、勿回置遊蕩犬

Intro Image

首隻活體擱淺革龜成標本 漁網纏身傷重不治

Intro Image

人熊衝突升溫 日緊急持槍狩獵制度上路

 
 

cover for shopline vol16

800x.jpg
800x-2.jpg
800x-3.jpg
800x-4.jpg
800x-6.jpg
800x-5.jpg
800x-7.jpg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窩窩商店(隨刊好禮限量贈)長期訂閱優惠實施中

 

發刊言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野生動物早已默默陪伴人們生活許久,也是島嶼的一份子?

沿著金門太湖步行了將近半個鐘頭,目光緊盯湖面,卻什麼獺影都沒有,僅零星的運動民眾與緩緩駛過的行車⋯⋯想著是否會帶著遺憾而歸時,正在金門調查水獺的袁守立博士突然緩緩地朝我們揮揮手,示意我們小心翼翼往橋下看去,「是水獺!」我內心一驚,從水面探出頭的牠,用著活靈活現的大眼在湖中與我相望,在我面前隨意翻滾、浮游,露出牠那長長獺尾與小小獺掌;身旁跟隨的兩隻小水獺則撇了一眼後快速且活力充沛的游離視線內,消失在偌大的湖中——第一次看見野生水獺的窩編在金門自述。

首次踏上金門,始於水獺特刊的啟動;竟也幸運地成為瞧見那兩百分之一隻水獺的目擊者,看著水獺翱游的感動溢滿心中。然而,回頭審視牠們所處的環境,當晚以外我們看見的多是高聳垂直連人都無法橫越的三面光水泥護岸、乾涸而裸露泥土的溪流,甚至是種種工程開發的痕跡,不禁讓人感到擔心,牠們的生存環境卻是如此嚴苛;對照著急劇下降的水獺數量,多數人對於水獺的困境卻依舊無感,甚至可能不曉得金門還有水獺尚存。

事實上,三天來的金門採訪行程,總能強烈感受到水獺頑強地告訴我們牠還在這座島上努力活下來,不論是留下充滿魚鱗的排遺、走出的獸徑痕跡,甚至是泥土堆上的腳印⋯⋯也更加提醒了我們,從早期臺灣本島還有出沒的水獺痕跡,到現在僅剩下金門是唯一的樂土,水獺卻仍走在即將滅絕之路——該怎麼讓大家更認識水獺一些,迫在眉睫。

奉獻了三十年精彩人生予水獺的研究者李玲玲教授是這麼說著:「你的環境條件改變、棲地改變,影響的不是只有水獺,是整個水域環境、是人怎麼用水。」象徵濕地水域霸主的水獺,存亡牽動了水系生態的完整與健全與否;關心水獺,其實也是在友善人類的生活。

這一期有別於生硬的科學資料,取而代之的是「阿獺的一天」、「沒有獺是局外獺」等水獺第一人稱視角,等著你來體會、認識牠們的處境;以及透過許多位與水獺朝夕相處的人們專訪,帶領你認識不同視角的獺們。 

你聽過或看過水獺嗎?在消失前看看吧!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獻給那隻在太湖與我相遇的水獺,願你能平凡而自由地活著。




目錄

《臺灣的歐亞水獺》


- 召喚!世界水獺大集合
- 穿梭河塘的濕地霸主——歐亞水獺
- 翻祖譜、看地圖,水獺去哪了?
- 阿獺出遊記!——水獺七大生存威脅
- 我們沒有安全的家——水獺的居住正義
- 不幸殞落的水獺們——困難重重的返家之路 

人物專訪|為獺奔走的人們


- 只要牠們過好每一天,就好——動物園水獺保姆的內心話
- 啟航!為獺走上保育之路——日本亞洲水獺保護協會創辦人
- 與獺相遇,不曾想過要離開——臺灣首位研究水獺的學者 

在地專訪|與獺生活的他們


- 身處動物天堂,負起救援使命——陳光耀理事長
- 沿著牠的足跡,只為默默守護——蔡永尚大哥
- 走過今昔,水獺已不在燈火闌珊處——林勤芳長老
- 保育水獺,讓下一代與牠再相見——黃慶忠班長 

《特別企劃》一個巨星的誕生——日本寵物水獺風潮下的真相

《獨家海報》水獺們的怒吼——還我獺權! 



 

規格:平裝 / 96頁 / 2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