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鹿是___?】上篇:梅花鹿是復育傳奇,還是生態危機?

    曾經野外絕跡的臺灣梅花鹿,復育後重回墾丁,卻成為當地聞風色變的身影?

    野生梅花鹿這個神話般的假說,在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開始進行復育並野放後,成為臺灣首次野生動物「再引入註一」的復育實例。然而,人類和梅花鹿卻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啃食生態地景,吃光農民生計,昔日遍佈全臺的梅花鹿,如今卻在現代環境中迷路。

  • 【梅花鹿是___?】下篇:梅花鹿是逃逸的家畜,還是野生動物?

    復育梅花鹿在野外成功適應與繁衍後,「重新建立野外族群」的目的達成,然而當族群數量不斷上升,但僅存的棲地已不堪負荷,為了生存,牠們便奔向其他食源充足之處。

    除了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的生態衝擊,墾丁國家公園以外的週遭農墾地,也難逃梅花鹿的大快朵頤。

  • 埔心牧場虐兔又打鹿全被錄 網友呼籲應重罰

    圖片來源:民眾爆料畫面 愛兔協會提供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桃園埔心牧場於11月2日遭民眾爆料,駐場獸醫師不僅用錯誤的方式且粗魯地抓兔,剪指甲時,更直接踩住兔腳固定在地上,見兔子緊張逃脫,還作勢毆打並以工具敲打其頭部,這一對待兔子的方式全被監視器錄下。由於有影片佐證,眾多網友抨擊該獸醫師的不當行為,呼籲應嚴厲處分!

    民眾的爆料影片可見,該男子不僅以錯誤的方式抓兔子、粗魯地抓取耳朵且並無固定臀部,更疑似因為要將兔子移至另一個空間,而用腳連踢兩下,把兔子踢進另一間房間。

    台灣愛兔協會表示:「影片中為虐待動物的直接證據,清晰可見該男子欺負小動物的行為非常惡劣,光是短短幾個影片就記錄到許多不當對待動物的事實。」像是包含強硬把兔子從籠子揪出來、踩踏兔子的腳、把兔子踢走、以工具敲打再扔進兔籠等行為。

    兔子被腳用力踢。影片來源:民眾爆料畫面 愛兔協會提供

     

    兔子被踩在地上剪指甲時,更被用指甲剪敲頭。影片來源:民眾爆料畫面 愛兔協會提供

     

    遭踩踏後的兔子受傷骨折。影片來源:民眾爆料畫面 愛兔協會提供

    而桃園市動物保護處於11月3日也要求埔心牧場的兔子館暫時關閉,並派員前往調查,同時也將確認34隻兔子的健康狀況與安危。桃園動保處向窩窩記者表示:「目前目測兩隻當事兔無外傷,但已經進一步做X光及超音波驗傷,還在等待結果出爐。」

    然而,由於監視器影片時間為今年(2024年)9月10日錄下,至今已逾一個月半,也令人擔憂若為時已久恐難以驗出傷勢,此外,愛兔協會也擔憂無法確認受傷的當事兔,假設當事兔早已死亡,或是改以另外兩隻健康兔子進行檢查,就有可能無法重罰、釐清當事兔傷勢,動物福利難以保障。

    對此動保處回應:「假設檢查後傷勢不大,我們仍認為獸醫的態度以及行為,明顯對動物太輕蔑,且兔子性格溫馴對人無攻擊與危險性,實在沒必要這樣對待兔子或是摻入個人情緒,這件事仍應該罰!

    動保處也表示,無論結果為何,仍會依照《動物保護法》第6條: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進行裁處,但同時仍以驗傷結果為佐去斟酌裁罰狀況。根據《動保法》30條,故意傷害或使動物遭受傷害,而未達動物肢體嚴重殘缺或死亡,處1萬5千元至7萬5千元罰鍰。

    而對於埔心牧場的人員管理疏失是否可開罰,以及獸醫師是否有失職應吊銷執照?動保處回應:「這部分仍需等待兩隻當事兔的檢驗結果出爐,同時,這兩天也會根據《動物展演管理辦法》進行討論與釐清。」因此,是否會依《動物展演管理辦法》開罰,目前仍無結論,此外,也將依《獸醫師法》第6條*之規定,對該名獸醫師展開調查。

    《獸醫師法》第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發給執業執照;已領者,撤銷或廢止之:一、經撤銷獸醫師證書。二、經廢止獸醫師執業執照,未滿一年。三、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四、有客觀事實認不能執行業務,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邀請相關專科醫師、獸醫師及學者專家組成小組認定。前項第三款或第四款原因消失後,仍得依前條第一項規定申請執業執照。
    20241105news 01亦有其他爆料民眾分享截圖指出埔心農場早已知悉獸醫師行為,過去已有把兔子指甲剪流血過。圖片來源:民眾爆料畫面 愛兔協會提供

    埔心牧場11月2日也發布聲明表示對於照養不當責無旁貸,內部將對該獸醫師予以嚴厲處分。不過埔心牧場後來又再表示:「該獸醫師已自請離職,但對於主管的部分將記過懲戒,未來將要求獸醫師與保育員在執勤時兩兩一組,確保動物受到良好的照顧。」

    不少網友對此影片畫面感到震驚與難過,紛紛呼籲政府不應縱容獸醫師以及業者,應嚴厲裁罰並加強稽查,維護農場的動物福利,此外,亦有網友表示業者早已知悉獸醫師不當照護行為,並認為獸醫離職後,仍應調查該獸醫師是否仍適任,以免未來持續傷害動物,也應更嚴格要求埔心牧場。

    此外,根據《ENews新聞網》報導,11月4日又有民眾爆料2023年一位員工拿著錘子打梅花鹿!從民眾提供的影片可見,該員工先是小心翼翼靠近梅花鹿,看到梅花鹿靠近右迅速往後退,接著竟拿錘子用力敲打梅花鹿的頭三下,直到梅花鹿痛苦地倒地後才停手。

    而此段畫面流出,也令許多民眾在埔心牧場的社群貼文留言對於虐待動物行為的氣憤,表達對埔心牧場的失望,認為內部工作人員以及主管照養動物有疑慮。亦有不少民眾呼籲應該抵制虐待動物的牧場。

    對於員工打梅花鹿的事件,以及去年至今年這段時間有無梅花鹿傷亡?埔心農場向窩窩記者回應:「該員工去年因違反公司其他守則已予以免職,關於梅花鹿事件的資料,我們已經把全部資料轉給動保處,後續會再積極配合動保處調查與處理。」對於梅花鹿傷亡問題並未回應,而11月5日早上,桃園動保處也已與埔心牧場聯繫並同步調查梅花鹿事件中。

    愛兔協會表示,對比工作人員虐待動物的行為,該展演場所仍被評鑑為「良」級,相當諷刺,呼籲主管機關桃園市動物保護處應針對虐待動物的事實重罰,並且應對該牧場的展演評鑑調等降級、加強工作從業人員的管理,若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則應撤除展演執照。

  • 墾丁梅花鹿族群過剩?林試所擬移除遭批不負責任

    9月30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及保育單位召開會議,復育有成的墾丁國家公園梅花鹿,因野生族群過多,造成環境失衡、人鹿共存危機,規劃將對高密度的族群進行移除,擬研發副產品。動保團體認為,撲殺是不負責任的解決方式。

  • 梅花鹿死而復生? 中市府:已移送地檢署偵辦

    梅花鹿誤闖台中市民宅,通報後委外廠商稱該鹿在捕捉過程死亡,結案時卻又說該鹿已野放。

  • 澎湖動物大出走!梅花鹿1死2失蹤,孔雀還在逃

    睽違30多年,澎湖再度有了自己的動物園「童樂園」,12月20日由澎湖縣長賴峰偉、澎湖縣議會議長劉陳昭玲共同揭牌開幕。童樂園由澎湖縣政府斥資500萬興建,佔地約4公頃,兼具環境教育與收容救護受傷野生動物之功能。 

    童樂園內目前有藍孔雀、黑山羊與梅花鹿,未來預計再引入鴛鴦、陸龜等動物,豐富園區生物多樣化。但開幕當天,梅花鹿園區卻空蕩蕩。

    開幕前夕園內3隻梅花鹿通通脫逃,19日白天其中1隻梅花鹿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撞開柵門逃走,當日夜間剩下2隻疑似被野犬吠聲驚嚇,頂開圍籬鐵柵門脫逃。隔日清晨在園區附近發現其中1隻梅花鹿屍體,疑似遭浪犬攻擊而死,另外2隻仍行蹤不明。

    農漁局生態保育科長高秀銖表示,目前已委請當地派出所及縣民協尋梅花鹿,並特別加強巡視梅花鹿可能出沒的水源區域。

    然而,梅花鹿們並非童樂園走失動物首例,今年4月27日金門縣政府贈與童樂園6隻孔雀,有2隻母孔雀在抵達澎湖當天就趁檢驗人員不注意時脫逃,其中1隻已在12月7日被民眾尋獲,另1隻仍尚未尋獲。 

    縣府表示,將再尋求專家改善飼養方式。民眾若發現逃逸的孔雀或梅花鹿,可撥打1999縣民服務專線通報澎湖縣府相關人員。

  • 狩獵梅花鹿未違法? 族群爆量、地下獵殺浮現

    圖片來源:民眾提供。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屏東滿州鄉一名民眾日前在住家附近,發現一隻死亡的年輕公梅花鹿,被裝入黑色塑膠袋棄置於道路邊坡下,脖子處有明顯的彈孔痕跡,應為人類獵殺所致。

    民眾指出,現場散落許多鹿骨,先前經過時也曾聞到濃烈屍臭味,顯然此處多次被用來棄置動物屍體。現場骨骸多缺乏頭骨,極有可能是獵人取走製作成標本販售,剩餘軀體便隨意丟棄;而他發現的小公鹿僅有單側鹿角,疑因缺乏市場價值整隻遭棄置。

    該民眾進一步說明,早在約八年前,他就曾在恆春溪邊發現頭部消失的鹿屍。根據他的長期觀察,市面上穩定供給「賣相好」的梅花鹿頭骨標本,可能也側面佐證長期存在人類獵殺行爲:「如果是用撿的,雖然也有機會撿到很完整的鹿頭,但量不會這麼大。」他稱,狩獵梅花鹿在當地已是「公開的秘密」。

    20250527 02在發現疑遭射殺小公鹿屍體的位置,散落許多缺乏頭部的鹿骨,民眾也稱先前經過時就曾聞到濃烈屍臭味,顯然此處多次被用來棄置動物屍體。圖片來源:民眾提供。

    是否違法尚待釐清 梅花鹿法律地位為家畜

    針對此次案件,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副隊長江欣宙表示,案件正在調查中,雖然山區調查與蒐證難度高,警方仍會全力辦理。

    江欣宙亦分享,今年1月,第八大隊經歷數月蒐證,偵破一起梅花鹿盜獵案件,現場查獲梅花鹿鹿茸、土製獵槍兩把及其他相關證物,並將四名嫌犯拘提到案,該案現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動物保護法》及《國家公園法》移送屏東地檢署,作案動機與刑責仍待法院審理、裁量。

    窩窩記者進一步查詢資訊,釐清梅花鹿目前並非保育類動物;且《野生動物保育法》主管機關農業部林業與自然保育署說明,墾丁的梅花鹿目前被界定為「家畜」,不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

    延伸閱讀:【梅花鹿是___?】上篇:梅花鹿是復育傳奇,還是生態危機?

    此次滿洲鹿屍事件,狩獵發生地點以及獵人的槍械來源,為構成違法行為的要件,目前其實尚無定論,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指出:

    若狩獵者為具備合法持槍資格的原住民獵人,且狩獵地點位於國家公園範圍之外,那是沒什麼問題的。

    復育成功無天敵 生態承載量早超標

    回顧墾丁梅花鹿群的由來,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下稱墾管處)成立後,開始復育1969年即野外滅絕的台灣梅花鹿,陸續在社頂、九棚、滿州、恆春等地野放共233隻個體,成功重建族群,然而,卻也因為缺乏天敵,數量逐漸失控

    自2011年起,當地陸續傳出梅花鹿啃食黑豆、火龍果等作物的農損案例,全台唯一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也出現高密度的梅花鹿族群,森林的生長與演替受到大量鹿群啃食苗木及樹皮、踐踏地表與磨角等行為干擾,為當地生態帶來負面衝擊。

    而由於林地與道路交界處視野限制,加上梅花鹿常因覓食或遭遊蕩犬追逐而突然穿越馬路,鹿衝車禍的風險也隨之產生。墾管處統計,自2020年至2024年9月底,因鹿衝引發的交通事故共計25件,且由於相關財損理賠壓力過大,2024年已無業者願意承保,後續的鹿衝事故將依《國家賠償法》程序辦理。

    根據窩窩過往報導,恆春地區的梅花鹿生態承載量約為1500隻,但該區梅花鹿數量在2024年以前即超過2000隻,最新估計的族群數量更是已達3600隻,遠超當地生態系統可負荷的承載量!

    延伸閱讀:墾丁梅花鹿爆量憂擴散?學者提圍網、口服疫苗絕育

    開放狩獵? 墾管處:有效但有難處 監察院:有推動空間

    墾管處人員向窩窩記者坦言,目前梅花鹿族群增長未有趨緩勢態,分布範圍也正向外擴張。他說明,墾管處目前以口服疫苗和針劑的方式對梅花鹿進行節育,同時積極將族群引入社頂復育區進行人工管理,盼藉此緩和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受到的衝擊。

    而民眾的農損問題,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也訂定「墾丁國家公園梅花鹿致農業損失補助作業要點」,開放車城鄉、恆春鎮、滿州鄉的民眾申請補助,用於架設圍網等防護措施,避免農損情事再次發生。

    不過,針對墾丁梅花鹿族群的經營管理,監察院於今年初曾公布一份調查報告,內容揭露監察委員實地赴墾丁國家公園履勘期間,多數與會單位皆認為,現行圍網、圍籬等防護措施僅能提供短期、小範圍的抑制效果,難以根本解決鹿群過度繁殖的問題,建議墾管處應採取更積極的族群控制策略。

    墾管處人員回應,包括日本奈良地區在內,國際經驗顯示,有規劃的狩獵是管理鹿科動物最有效率的方式;但他強調,受限於現行《國家公園法》規範,及社會大眾普遍對狩獵行為存有負面觀感,目前應不可能在台推行。

    然而監察院調查報告中亦說明,雖然《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2款規定禁止狩獵動物,但該法條立法依據有敘明:「但為經營上需要增減魚類或鳥獸生息數量或焚燬草木,且由國家公園管理處執行者,則屬例外。」顯示以獵捕為族群管理手段,仍具推動空間

    對此,墾管處重申,評估開放狩獵梅花鹿要考量輿情,短期內恐怕並不可行,還要更長期的規劃與社會溝通。

    滿州鄉鹿屍事件中,通報的民眾強調,他認同在科學評估確認梅花鹿族群數量過剩的前提下,可考慮以有管理、有限度的方式開放狩獵:

    有網友建議政府將狩獵納管、收取合理費用,用以保育墾丁生態及管理梅花鹿族群,我很贊同啊!

    另一方面,他譴責此次狩獵者不應將獵物棄置如垃圾,呼籲狩獵時應該有節制、有意識地取用天然資源,以負責任和尊重生命的態度發揚獵人精神。

    墾丁梅花鹿族群仍在擴張,對環境與社會造成衝擊,在地社群似乎已經悄然發展出「檯面下」的應對之道。未來,主管機關如何加強鹿群的經營管理,落實保育精神,值得各界持續關注。

  • 窩動保週報_第021期 921二十年 向英雄搜救犬致敬

    照片中的狗狗為美國911遭恐攻後進入雙子星大樓的搜救犬Riley,已於2010.02.26離世。照片由美國海軍攝影記者Preston Keres所攝,並以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 CC0 釋出。

  • 酒後騎車撞梅花鹿,墾丁發生首起人鹿雙亡車禍

    墾丁國家公園日前發生機車騎士疑似酒駕撞上梅花鹿,成為當地首起人鹿雙亡的車禍事件。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