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年未變,臺北市立動物園門票擬調漲引熱議(更新:2024.04確定調漲)

    臺北市政府於2月25發布草案公告,市立動物園將調整入園票價,並修改收費模式為「一票到底」。對此,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批評,萬物齊漲下,動物園不應門票翻倍漲價來湊熱鬧。而動物園的民調則指出,有7成4遊客表達支持票價調漲,網路民意支持度也有6成5,但仍希望持續聆聽並彙整各方意見,做出最好決定。

    記者|陳信安 台北報導 

    25年未漲,北市動物園擬調漲票價及票種

    臺北市立動物園一直以來都是親子休閒遊憩、學校校外教學的熱門場所,自民國86年以來,入園費用為全票60元、優待票30元計價,除此之外,民眾亦可另行選擇是否要加購票券參訪教育中心或搭乘遊客列車,收費地點及模式的分散,已運行25年之久。 

    但這套制度在今年2月25日由臺北市政府的公告發出後,將有所改變!臺北市教育局公告預定訂定「臺北市立動物園門票收費標準」條文草案,動物園擬將票種修改為全票、臺北市民票、優待票、團體票,及部分資格予以免費入場等5種,票價也將改為「一票到底」,將包含搭乘遊客列車及參觀教育中心費用。 

     

    28756006533 dcc2e8f25c c除了票種與內容修正外,價格也隨之調整,全票價格從現行60元調漲為120元,學生及義勇警消等優待票也從30元調漲為60元。圖|窩窩攝於

     

    漲價有苦衷?動物園方表示:「不得不為」

    臺北市立動物園在3月1日也接續說明,除鑒於民眾對目前搭乘遊園列車、參訪教育中心需額外收費感到不便,希望「一票到底」的輿情外,在動物照顧所需的伙食、設備成本費用也連年攀升下,適度調漲門票價格是不得不為的考量。 

    在動物園的111年度預算書中,可見動物園一年預計需支付一般行政人員、動物園業務與飼養、建築及設備逾6億的營運費用,但門票、商品販售、租金等收入卻不達2億,形成強烈對比。 臺北市立動物園也指出,動物園隸屬於臺北市教育局,營運預算主要由臺北市稅收支付,但分析歷年來入園遊客比例,外縣市及外籍遊客比平均佔7成以上,因此修改收費基準,認為更符合「使用者付費精神」。

    收費規劃則是參考國內外公立動物園規模與收費標準,及國內大型場館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等票價,在以不盈利考量下,審慎評估營運成本與保育目標,最終決議出的草案。而在此基準下,臺北市民反享有60元一票到底,相較以往計價方式,可省下25元。

     

    北市議員批漲價,網民反應不一

    條文草案在公布後,2月27日臺北市議員王鴻薇便在社群平台上抨擊,認為北市動物園價格雖偏低,但已行之多年,為何挑在物價飛漲之際湊熱鬧翻倍調漲?且在兒童節前夕漲價,也有懲罰家長意味。 

    王鴻薇也指出,調漲價格若比較鄰近亞洲國家的國民所得,例如日、韓動物園的收費標準,仍相對偏高,且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北臺灣相對具規模的動物園,票價不是不能檢討,但不該動輒翻倍,而應考慮民眾感受,別讓人感覺政府帶頭搶錢。

    而該文底下的網友反應不一,有直言支持調漲,希望可帶給動物及工作人員更好待遇的契機;但也有網友認為,動物園營運主要來自於公務預算,而非門票收入,要提升相關品質,仍取決於政府願意花費多少錢。該網友也表示,動物園是屬於文教類型的公共建設,本來就是以非營利為目的,要如何衡量漲價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負面可能會造成的遊客減少導致教育推廣功能降低,仍需權衡;認為現行票價調整理由不對,且漲幅太大。

    29443035075 ed1637c09d c臺北市立動物園也指出,動物園隸屬於臺北市教育局,營運預算主要由臺北市稅收支付,但分析歷年來入園遊客比例,外縣市及外籍遊客比平均佔7成以上,因此修改收費基準,認為更符合「使用者付費精神」。圖|窩窩攝於台北市立動物 

     

    臺北市立動物園則表示,在園區的調查報告中顯示,遊客面訪調查有7成4民眾支持動物園調整票價,網路民調則有近6成5贊成,會持續聆聽並彙整各方意見,並與臺北市政府相關局處討論,研商出最適宜的方案;民眾可在3月11日前,以書面形式將意見提供給臺北市教育局終身教育科或動物園方。

     

    漲價是必然,但關鍵仍在觀念與價值傳遞與溝通

    曾就讀動物園保育生物學專業的走近動物園版主則表示,以動物園營運所需的鉅額經費來看,調整票價勢在必行,但在全民關注門票調漲政策之餘,動物園沒能把握機會將背後考量及可能影響解釋清楚,略顯可惜。

    走近動物園接續說明,在動物園界運行模式中,營運經費自籌的模式已是主流,例如透過門票、園內消費及民眾捐款獲取收入,保障動物園的財務自主性,令其能夠從專業角度出發,進行更經營策略上的嘗試與挑戰,較具有彈性;而像臺北市立動物園這樣仰賴國家財政體系做支應的案例則較為鮮見,相對易面臨預算管控及審核,「等於政府每年會賠4至5億在維持動物園運作,園方營運就會有壓力,想要做什麼樣的計畫也都綁手綁腳,或是面對立委、民代的質詢聲浪。」

    然而,是否調整價格後此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走近動物園表示,「其實調漲後營運上仍然還是賠錢,動物園也是繼續使用北市府撥的預算,且這筆門票收入仍是繳回市政府。」實際漲價後,有多少比例能運用到動物照養上,或能對動物園帶來多少正面或負面影響,目前仍有待關注。 

    「可惜的是,現況一直在強調動物園有漲價需要,但是漲價後帶來的效益討論卻僅止於動物飼養,沒能觸及現代動物園更進一步的社會價值。」

    29362562061 110ca88af8 c走近動物園強調,若動物園要發揮教育功能,甚至嘗試更多可阻止野外動植物滅絕、自然生態永續的行動與服務,那更應積極做到民眾方的訊息傳遞與宣導。圖|窩窩攝於台北市立動物

     

    因為民眾才是改變事情的根本,動物園有沒有引導民眾往他們訴求的方向走?」該如何讓民眾支持費用調漲,以及相關保育、教育的計畫推行,甚至認同動物園的行動,「讓動物園的需要與民眾的需求相契合」,仍是動物園當前的一大挑戰。


     【2024.02.02更新】:北市動物園票價將漲,最快4月非市民每人100元

  • 【他來逛動物園01】 用獨樹一格的步調,穿梭其間——專訪動物園學專家彭仁隆(上)

    「我也曾想擁有某些動物,以前常覺得動物園有鯨頭鸛該有多好。但轉念一想又覺得殘忍,應該拒絕物種歧視。」有著大大的喙、呆萌的表情與大頭的鯨頭鸛,是彭仁隆最喜愛的動物,一提及牠便藏不住喜悅,滔滔不絕地分享著。

    「你不得不說,動物有某種魔力,會讓人想要接近、甚至擁有牠。」

  • 【他來逛動物園02】人造野性已然,動物園價值何在?——專訪動物園學專家彭仁隆(下)

    談及動物園的未來,彭仁隆認為它不會消失,只會變形。他期待有一天,走進動物園時可以彷彿走入森林,有馬來熊爬在樹上、有松鼠經過、有鹿在地面走著,動物都是不經意地被人們看到的,甚至需要花費精力尋找牠們,就是他心中理想的動物園。 

    「動物園或任何地方本就是人治的社會,也就是人的聲音最大。」彭仁隆直言,圈養動物本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 北市動物園票價將漲,最快4月非市民每人100元

    臺北市立動物園票價要漲了!目前入園門票仍維持在每人60元、優待票30元、團體票7折,未來,園方將規劃更改票種,臺北市民門票依然維持每人60元,非臺北市民一般票則調整為100元,優待票50元,團體票仍維持7折,新票價預計最快4月上路! 

  • 告別「美代」!台北動物園42歲非洲象人道處置

    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台北市立動物園照養多年的42歲非洲象「美代」,自今年2月起出現左前肢步態異常,研判與老化有關,園方開始給予關節藥物治療並觀察反應。然而,美代在6月初開始身體不適,6月6日更無法自行站立,經多方評估並徵詢國際專家意見後,最終決議進行人道處置,並於7日凌晨會同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完成病理解剖。

    20250608 01今年二月,醫療團隊發現非洲象美代出現左前肢不正常步態,經診斷後啟動保守性治療及行為觀察。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吳立信表示,美代於6月2日開始出現比較異常的行為,包含有點不服從保育員的指令、較容易受到驚嚇,雖然仍能順利在展場與後場進出,但園方已提高警覺,亦透過監視器確認並無外力刺激。

    6月3日起,美代開始體溫升高,醫療團隊隨即投予抗生素進行治療,起初症狀略有緩解,6月4日的血液採樣也未檢出明顯異常;但到了6月5日上午,美代的食慾下降,也出現下痢症狀。

    6月6日上午,美代的體溫仍偏高並有脫水現象,需緊急透過輸液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但令人遺憾的是,治療過程中美代突然坐下,之後便無法自行站立,園方緊急調度人力與設備,歷經4小時努力仍未能協助牠重新站立

    20250608 02治療過程中非洲象美代體力不支坐下後即無法再自行站立。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20250608 03醫療照養團隊嘗試協助美代重新站起,經多次努力後仍無法改善現況。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過程中,園方亦聯繫北美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大象專家,經審慎評估後,認為美代的生理機能已難以恢復,繼續治療恐反而會加重痛苦,最終決定採取人道安樂的處置方式。

    台北市立動物園推廣組媒體聯絡人吳倩菊向窩窩記者說明,大象在野外雖偶爾會採取坐或臥的姿勢,但大部份時間採站立姿勢來分散身體重量,一旦長時間無法自行變換姿勢或起身站立活動,大象的身體重量將對內臟器官造成壓迫,影響體內正常循環,進而對健康造成更大的負擔

    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醫師郭俊成表示,美代離世後,園方立即與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合作,於7日凌晨2時完成病理解剖,歷時約6小時。

    解剖結果顯示,美代死因初步研判為全身性感染,其全身多處淋巴結出現結節腫大,肺部也發現局部多發性出血與壞死;此外,美代的左前肢腕關節有變形與發炎,研判是導致牠在病情急轉直下後,無法重新站起的原因之一。

    目前動物園內仍有一頭43歲的雌性非洲象「千惠」,以及分別為43歲與44歲的雌性亞洲象「友愷」與「友信」,其中,友信去年也曾因身體不適,接受多次足部治療。事實上,大象的足部因為需要承載3至6噸的體重,長期承受巨大壓力,是十分容易出現老化與病變的部位

    吳立信指出,根據過往圈養個體或野生個體的觀察紀錄,非洲象的平均壽命大約在40至60歲之間,40歲以上的非洲象已屬高齡;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會開始出現一些老化現象,包含象牙退化影響進食。

    由於大象具有高度社會性與智能,吳立信坦言,美代離世後,長年與牠相伴的千惠可能會察覺異樣並出現行為反應,未來將仰賴保育員更多的陪伴與觀察。

    至於是否引進新個體與千惠作伴,吳立信回應,大象所需的生活空間寬廣,照護標準也相對嚴格,若要引進新象,必須經過審慎評估,優先確認是否具備提供完善動物福祉的條件,再進一步討論相關規劃。

    吳倩菊補充,目前園內飼養的大象皆為圈養環境中出生,主要肩負教育與宣導的使命:

    動物園裡的每一隻動物,都是擔任保育大使的角色。

    她鼓勵民眾,透過與園區動物建立情感連結,進一步關注各種動物在野外所面臨的生存威脅,並以實際行動支持野生動物保育。

    作為動物園長年照養的代表性個體,美代讓更多人認識了非洲象的特性與魅力,也成為一代人記憶中的動物象徵。美代的離去,讓許多曾在展場前與牠相遇的民眾感到不捨,而牠的生命故事不僅加深了人們對非洲象的了解,也提醒大家保護瀕危物種與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 野外僅150隻 雄馬來虎「Arhaa」抵台配對

    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昨(29)日是世界老虎日,你知道台北市立動物園即將迎來一隻新虎嗎?

    新加坡動物園雄性馬來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Arhaa」已於2025年7月25日晚間順利落地台灣,將在為期1個月的檢疫期後,嘗試與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雌虎「Shima」進行配對,共同為極度瀕危馬來虎的族群延續貢獻力量。

    馬來虎為老虎的其中一種區域亞種,老虎(Panthera tigris)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的保育等級為「瀕危」(EN),而馬來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則面臨更嚴峻的生存考驗,被列至「極危」(CR)

    野生馬來虎棲息於馬來半島的熱帶雨林,作為頂級掠食者,牠們可以透過捕食來調節草食動物數量,守護森林健康,是維繫生態系平衡的重要角色;馬來虎的形象也出現在馬來西亞國徽與許多機構的標誌上,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動物。

    然而,馬來虎如今正面臨棲地喪失、狩獵、資源減少等多重威脅。牠們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因不永續伐木、棕櫚油種植園擴張與道路開發而急速縮減;同時,在東南亞與東亞的文化中,老虎的身體部位被視為具有藥用或收藏價值,導致偷獵猖獗。過度狩獵不僅直接減少虎群,還造成獵物匱乏,使馬來虎數量進一步減少,更迫使牠們在尋找棲地與食源時,容易與人類產生衝突,遭到報復性獵殺。

    1950年代,馬來西亞的森林中估計曾有約3,000隻老虎出沒,如今卻僅剩不到150隻,族群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內銳減超過97%,滅絕危機迫在眉睫。

    臺北市立動物園加入「國際馬來虎域外保育計畫」,透過國際單位間的個體調度促成新的繁殖配對及血緣更新,以維持該物種族群數量與遺傳多樣性,盼鞏固馬來虎的域外安全族群,為域內保育行動爭取機會。

    *域內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在物種原生棲地內進行的保育,如設立自然保護區、生態復育、棲地管理等。
    域外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在自然棲地外進行的物種保育,如動物園、植物園、基因庫、圈養繁殖等。

    2024年3月,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北美、歐洲與東南亞的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合作,自法國Le Parcdes Félins貓科園借殖來2隻3歲雌性馬來虎「Shima」和「Serikin」 ;今(2025)年再與新加坡動物園的雙向借殖,「Serikin」率先於2月25日由台北市立動物園前往新加坡動物園,而新加坡動物園的「Arhaa」則於近日來台。

    「Arhaa」是2020年12月27日出生於新加坡動物園的雄性個體,體重約138.6公斤,性格穩定,在運輸過程中展現極佳的適應力,7月25日上午不到一分鐘時間就成功進入運輸箱籠,並於晚間平安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

    目前,「Arhaa」正處於隔離檢疫階段,預計一個月後將嘗試與「Shima」進行配對。馬來虎雌性約在3至4歲時達到性成熟,雄性則約在4至5歲左右,兩虎都正值適齡;而若「Shima」成功懷孕,懷孕期約16週,每胎通常可產下3至4隻幼虎。

    20250730 01雌馬來虎Shima於2024年3月抵達台灣,同年5月對外亮相。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Arhaa」的名字寓意寧靜致遠,期盼牠的帶來,能為域內及域外的馬來虎族群帶來翻轉物種瀕危趨勢的永續未來。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