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昨(29)日是世界老虎日,你知道台北市立動物園即將迎來一隻新虎嗎?

新加坡動物園雄性馬來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Arhaa」已於2025年7月25日晚間順利落地台灣,將在為期1個月的檢疫期後,嘗試與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雌虎「Shima」進行配對,共同為極度瀕危馬來虎的族群延續貢獻力量。

馬來虎為老虎的其中一種區域亞種,老虎(Panthera tigris)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的保育等級為「瀕危」(EN),而馬來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則面臨更嚴峻的生存考驗,被列至「極危」(CR)

野生馬來虎棲息於馬來半島的熱帶雨林,作為頂級掠食者,牠們可以透過捕食來調節草食動物數量,守護森林健康,是維繫生態系平衡的重要角色;馬來虎的形象也出現在馬來西亞國徽與許多機構的標誌上,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動物。

然而,馬來虎如今正面臨棲地喪失、狩獵、資源減少等多重威脅。牠們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因不永續伐木、棕櫚油種植園擴張與道路開發而急速縮減;同時,在東南亞與東亞的文化中,老虎的身體部位被視為具有藥用或收藏價值,導致偷獵猖獗。過度狩獵不僅直接減少虎群,還造成獵物匱乏,使馬來虎數量進一步減少,更迫使牠們在尋找棲地與食源時,容易與人類產生衝突,遭到報復性獵殺。

1950年代,馬來西亞的森林中估計曾有約3,000隻老虎出沒,如今卻僅剩不到150隻,族群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內銳減超過97%,滅絕危機迫在眉睫。

臺北市立動物園加入「國際馬來虎域外保育計畫」,透過國際單位間的個體調度促成新的繁殖配對及血緣更新,以維持該物種族群數量與遺傳多樣性,盼鞏固馬來虎的域外安全族群,為域內保育行動爭取機會。

*域內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在物種原生棲地內進行的保育,如設立自然保護區、生態復育、棲地管理等。
域外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在自然棲地外進行的物種保育,如動物園、植物園、基因庫、圈養繁殖等。

2024年3月,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北美、歐洲與東南亞的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合作,自法國Le Parcdes Félins貓科園借殖來2隻3歲雌性馬來虎「Shima」和「Serikin」 ;今(2025)年再與新加坡動物園的雙向借殖,「Serikin」率先於2月25日由台北市立動物園前往新加坡動物園,而新加坡動物園的「Arhaa」則於近日來台。

「Arhaa」是2020年12月27日出生於新加坡動物園的雄性個體,體重約138.6公斤,性格穩定,在運輸過程中展現極佳的適應力,7月25日上午不到一分鐘時間就成功進入運輸箱籠,並於晚間平安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

目前,「Arhaa」正處於隔離檢疫階段,預計一個月後將嘗試與「Shima」進行配對。馬來虎雌性約在3至4歲時達到性成熟,雄性則約在4至5歲左右,兩虎都正值適齡;而若「Shima」成功懷孕,懷孕期約16週,每胎通常可產下3至4隻幼虎。

20250730 01雌馬來虎Shima於2024年3月抵達台灣,同年5月對外亮相。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Arhaa」的名字寓意寧靜致遠,期盼牠的帶來,能為域內及域外的馬來虎族群帶來翻轉物種瀕危趨勢的永續未來。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