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page
ONEpage
專題動態網站
請跟著記者的腳步,一步步揭開大絕育時代後的真實樣貌,十年來,家犬們都結紮了嗎?
Youtube
窩的立場
到Youtube 看記者聊專題
新節目已經上線!看窩窩主編與製作專題的記者對談採訪時的所見所聞吧!
播放Play
Podcast
Podcast
上班、通勤就用聽的!
絕育數十年,卻難鬆口「有成」?原因是什麼?請打開podcast頻道聽記者娓娓道來吧!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議員揭露狗肉販賣引爭議,動團籲正視動保偵辦體系

Intro Image

買菜就能做保育,「友善草鴞標章」正式上路

Intro Image

人道還是殘忍? 澳洲空中擊殺無尾熊引全球熱議

 
 

犬貓糖尿病 07 

5分鐘影音版
 

糖尿病,比你想得更靠近!

根據2016 State of Pet Health Report,美國大型連鎖動物醫院的統計,罹患糖尿病的貓狗數量逐年增加,2006年至2015的十年之間,美國狗和貓糖尿病的盛行率分別上升了79.7%和18.1%。2017年的統計則顯示,大約每260隻狗中就有一隻罹患糖尿病,而100隻貓就有一隻糖尿病貓。

隨著人類對毛孩的照顧愈來愈無微不至,毛孩的體重和壽命都不斷在增加,相對與年紀及肥胖相關的疾病也隨之開始盛行,糖尿病便是其一。除此之外,飲食習慣、疾病、用藥等也可能誘發毛孩得到糖尿病! 

什麼是糖尿病?誰容易得到糖尿病?

當犬貓的身體無法有效地利用血中的糖分時,便會造成高血糖,而血糖高到腎臟無法處理,導致最後連尿中都可驗出糖分時,即為罹患糖尿病了。依照成因,可細分為第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但無論哪一型糖尿病,風險條件大致類似——品種、肥胖、藥物使用、疾病等,皆可能是讓毛孩不知不覺成為糖尿病高風險群的原因。

其中,好發品種跟地區血系有關,即便同一品種,在不同國家,因為血系不同,統計出來的品種盛行率也不同。

在臺灣,雖然沒有完整的犬貓糖尿病統計資料,但根據惟心動物醫院邱馨慧獸醫師過去門診病例可發現,原平均兩百隻毛孩會有一隻患病,但當犬貓年紀大於七歲時,比例就上升到每一百隻就有一隻罹患糖尿病!

需留意的是,任何年齡的犬貓都有可能得到糖尿病,只是年長的犬貓可能因為符合更多風險條件或器官老化,導致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偏高!

都是糖尿病,貓狗大不同!

因生理構造不同及飲食的差異,犬貓容易罹患的糖尿病類型便不同。
  • 常見於狗狗的第一型糖尿病:動物有胰臟炎或自體免等問題,導致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
  • 常見於貓咪的第二型糖尿病:動物的胰臟雖仍有分泌胰島素,卻因為體內的細胞不敏感,胰島素無法有效作用。
楊靜宇獸醫師曾在關於寵物健康的廣播節目中如此形容:胰島素就像是血糖要進入細胞中所需的感應磁卡。第一型糖尿病就是血糖沒有磁卡可以用;而第二型則是雖然有磁卡,但細胞的感應器卻感應不良,導致血糖還是進不去細胞內!
參考資料:
惟心動物醫院邱馨慧獸醫師與楊靜宇獸醫師談「犬貓的糖尿病」:http://yt1.piee.pw/3agyhc

犬貓糖尿病 01

  • 品種:在臺灣,狗常見好發品種有薩摩耶、米格魯、雪納瑞等;貓則是緬甸貓和挪威森林貓等體型較大的貓。

  • 肥胖:毛孩運動量不足或飼主餵食過多導致體重過重、肥胖,造成體內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形成糖尿病。

  • 飲食習慣:不恰當的餵食,可能會造成貓咪貪吃或攝取過多熱量而肥胖,或給狗狗吃太油導致胰臟炎等,都會讓毛孩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 發炎:當犬貓身處發炎反應而影響到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就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例如一開始是口腔或泌尿道感染,最後卻併發糖尿病。

  • 藥物使用:當犬貓使用了會影響血糖的藥物,若用藥劑量較高、時間過久、或本身同時屬於高風險族群,就有可能誘發糖尿病。

  • 代謝疾病:年紀大的犬貓較常發生代謝性疾病,例如狗的腎上腺機能亢進,或貓的甲狀腺機能亢進,都常伴隨糖尿病發生。

  • 性別:賀爾蒙也會影響犬貓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因賀爾蒙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因此未絕育的母狗比公狗容易罹患糖尿病;而公貓因本身對胰島素較不敏感,因此不管是否絕育,都比母貓容易罹患糖尿病。

參考資料:

 

仔細觀察,毛孩吃喝拉撒都不放過!

及早發現毛孩罹患糖尿病,需仰賴毛爸媽平日的細心觀察,諸如毛孩吃飯、如廁等稀鬆平常的小細節都不要放過。一發現不對便可及早就醫,千萬不要等到併發症都出現了才後知後覺!

犬貓糖尿病 02

  • 吃多、喝多、尿多、體重變輕:俗稱糖尿病的四大症狀。毛孩的飲水量、尿量和食量都較原本增加許多。尿中的糖分會產生利尿效果,使毛孩尿多,進而造成毛孩會喝多來補充水分。而由於身體無法利用血糖,因此毛孩雖然吃多但體重卻是逐漸下降。

  • 毛皮無光澤、彈性:毛孩的毛皮會因脫水而缺乏彈性、失去光澤,甚至出現較多皮屑。

  • 精神不佳:因為身體無法將血糖化為能量,導致毛孩沒有活力。

犬貓糖尿病 03

  • 呼吸有淡淡果香:當身體無法使用糖份作為能量來源時,就會啟動利用脂肪的機制,而脂肪代謝後的廢棄物大量累積在血液中時,就會造成酮酸血症。嚴重時會造成毛孩死亡,必須立刻急診治療!

  • 狗狗的視力變差:糖尿病可能會引發狗狗白內障,不過貓卻少見此併發症。

  • 貓咪的後腳異常:糖尿病可能會造成貓咪出現神經病變,通常表現在後腳。

症狀判別小提醒:

  • 當出現上述任一症狀,建議毛爸貓們立即帶毛孩就醫檢查!
  • 定義上狗一天的飲水量超過「體重公斤數*100毫升」,貓超過「體重公斤數*50毫升」為多喝水。不過毛孩的飲水量受食物種類和活動量影響而不同。若毛爸媽觀察到毛孩的飲水量是以前的兩倍,即使未達定義的水量,仍算是喝多的症狀。而每日尿液超過「體重公斤數*50毫升」則為尿多。

 

診斷糖尿病,飼主的居家觀察是關鍵

犬貓糖尿病 04

  • 問診:即飼主是否觀察到毛孩在家中有吃多喝多尿多但體重變輕的糖尿病四大症狀。獸醫師主要從飼主敘述來判斷,一旦提及糖尿病典型的「四大症狀」,便會進行進一步地檢查。

  • 血液檢查:除檢驗毛孩的血糖外,在院內還會利用果糖胺的檢查,來確定毛孩是否長時間維持在高血糖狀態,以排除毛孩因到獸醫院緊張而暫時性地血糖飆高。

  • 尿液檢查:檢驗尿中是否出現葡萄糖(尿糖),通常有高血糖和尿糖就可確診為糖尿病了。同時可藉由尿液檢查評估是否有發炎和感染。

  • 理學檢查:觀察毛孩外觀,檢查是否已有白內障或行動異常等併發症。

  • 其他:檢查並排除其他可能造成高血糖的原因,例如胰臟炎(狗)、腎上腺機能亢進(狗)或甲狀腺疾病(狗貓)。

需要尿檢但毛孩不配合……

對於容易緊張的毛孩,飼主可先於家中收集尿液再帶至醫院進行檢驗(一小時內的新鮮尿液尤佳!)。

 

治療糖尿病需要恆心和毅力!

不論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都是藉由幫毛孩注射胰島素來治療,以維持體內的血糖平衡。若罹患的是第一型糖尿病,必須終身施打胰島素;但第二型糖尿病有可能透過改善造成動物胰島素不敏感的原因而治癒(例如肥胖控制)。因此對於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貓咪而言,妥善的飲食控制搭配胰島素注射,有機會可以在六個月後康復!

然而,不論能否治癒,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並不會影響毛孩的生活品質,只要飼主持續謹守正確的治療方式,讓毛孩的血糖維持穩定,毛孩還是可以過著跟以往一樣的生活!

確診為罹患糖尿病的毛孩,首先會住院治療,由獸醫師先找出適合的療程方式,再由飼主帶回家中繼續照顧。

院內治療:

  • 抽血並製作血糖曲線:每兩或三小時抽血測量,製作出毛孩的血糖曲線圖,用以顯示毛孩血糖變化的狀況,以便獸醫師規劃治療方式。

犬貓糖尿病 05實際上的血糖曲線則會依每隻毛孩和牠的療程設計而有所不同。

 

  • 施打胰島素:調整施打胰島素的量,將毛孩的血糖控制在90到250mg/dL之間。當血糖穩定後,就不會再有四大症狀,而生活也就可以和一般犬貓無異了。

  • 口服藥:有些飼主因害怕幫毛孩打針而希望使用口服藥。但口服藥的作用是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故不適用於第一型糖尿病。但就算是第二型糖尿病,因藥物機制是促使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可能造成胰臟過度運作而損傷,故口服藥不會是首選。

  • 調整飲食:貓咪:須調整為高蛋白質(大於百分之40代謝能,代謝能在飼料包裝上通常會以ME表示)、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組合;狗:均衡飲食,並可添加纖維素增加飽足感以及減少飯後血糖波動。且每日餵食的食物種類和份量都要固定,以配合胰島素治療;此外,無論毛孩是消瘦或過重,皆須透過飲食調整慢慢恢復並維持健康的體態,讓糖尿病控制可以更順利。

不可不知的餵食小知識!

各種食物因營養成分及含水量的組成不同,除了造成所含熱量和美味程度的差異外,需要的消化時間也不同,而這會影響毛孩飯後飽足感的延續時間,以及其血糖的波動,所以食物種類也會是設計飲食計劃很重要的一環喔!

居家照顧:

  • 克服打針的恐懼:根據邱馨慧獸醫師的經驗,多數飼主最大的衝擊就是要長期幫毛孩施打胰島素,飼主必須先面對自己的心魔,克服幫毛孩打針的恐懼!

  • 維持規律生活:回到家後,飼主務必持續遵守獸醫師為毛孩規劃好的療程,如此才能確保毛孩的血糖能繼續維持穩定。例如施打胰島素的時間和劑量、餵食的食物種類和份量都必須固定,同時要讓毛孩適度地運動。

  • 定期回診:毛孩情況穩定後仍需要固定每一或二個月回診一次,測量毛孩的血糖曲線並視情況調整療程。

  • 為毛孩量身打造療程:在居家照顧糖尿病毛孩的過程中,飼主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狀況,需透過與獸醫師不斷地討論來逐步規劃出應對方式。例如常見毛孩會出現挑食、拒吃、進食時間不固定等情況,就須透過改變施打胰島素的種類(長效型、短效型或混和型)或劑量來解決,或找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問題(例如口炎),飼主切勿貿然中斷療程。

  • 避免毛孩低血糖:當胰島素施打量和毛孩飲食量沒有配合好時,也可能引發低血糖,而低血糖嚴重時會致命,不可不慎!飼主需要多留心毛孩狀況,或也可以自行幫毛孩測量血糖。當毛孩低血糖時會精神不佳、軟腳,可先餵食蜂蜜或果糖,或是請獸醫師提供葡糖糖液放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若毛孩因低血糖發生癲癇狀況,則必須立即送醫,因癲癇時毛孩無法自主吞嚥,若強行餵食糖水反而可能會造成吸入性肺炎!

血糖機看仔細,人用毛孩用不一樣:

飼主在家中也可以自行幫毛孩測量血糖,但要注意若使用人用的血糖機,可能就會出現測出來的血糖值低點太低、高點太高的狀況,因此還是建議使用動物用的血糖機。

 

難纏糖尿病,有機會事先預防嗎?

雖然如品種等先天因素已無法改變,但毛爸媽們還是能夠以後天努力來預防毛孩得到糖尿病:

犬貓糖尿病 06

  • 飲食習慣:避免讓貓咪無節制地進食,攝取過多熱量;狗狗除了需均衡攝取營養,還要注意不可餵食高油脂食物以避免增加胰臟負擔。

  • 體重控制:飲食不要過量,適時安排運動機會來避免毛孩過重,例如狗狗可以每日外出散步,而養在室內的貓咪可定時以逗貓棒等玩具進行互動。

  • 避免發炎:炎症會不利胰島素作用,因此飼主平時就要照顧好毛孩的健康。例如可以藉由做好口腔護理來避免牙齒發炎,以及帶毛孩定期健康檢查,確保健康。

  • 注意藥物使用:有些藥物會影響胰島素作用,獸醫師在選用藥物時有責任提醒飼主相關注意事項,同時飼主也需告知平時有無餵食毛孩保健食品,供獸醫師參考是否會產生交互作用影響。

  • 留心代謝疾病:例如有腎上腺機能亢進的狗狗會有多喝多尿、身體側邊的毛脫落、皮膚容易感染等症狀;而貓咪甲狀腺機能亢進時,指甲會長得特別快或個性變得很狂躁。由於這些疾病都可能與糖尿病同時發生,當觀察到上述症狀時,建議及早就醫,並留心照顧,以避免之後併發糖尿病。

 

放寬心,把自己顧好,毛孩才會跟著好!

「毛孩得到糖尿病並不是世界末日,只是需要飼主有耐心地去控制它。」

A6501964邱馨慧獸醫師提醒,飼主需和獸醫師進行良好的溝通,說清楚自己可以為毛孩做到什麼程度、時間可以如何安排,以利獸醫師進行評估,並規劃出合適毛孩的獨特療程。

 

戰勝糖尿病,最重要的是規律!飼主必須將自己的生活建立好規律,讓毛孩的生活也跟著規律,使控制血糖這件事習慣成自然地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才是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方法。

此外,邱馨慧獸醫特別強調:

不要被數字綁架了!

飼主若在家自行幫毛孩測血糖,不需要一直執著於自己測出來的血糖值,畢竟數值多少會有誤差,而判斷血糖穩定與否的方式主要還是以毛孩的狀況為主。只要毛孩沒有表現出糖尿病的四大症狀、也沒有低血糖問題,就代表血糖控制得非常成功喔!

A6501958

特別感謝|惟心動物醫院 |邱馨慧獸醫師

毛孩家庭醫學 訂閱Bann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