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Koala Alliance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過去一個月,澳洲維多利亞省政府能源、環境和氣候部( Department of Energy, Environment and Climate,下稱DEECA)授權了一項行動,透過直升機上的狙擊手擊殺布吉比姆國家公園(Budj Bim National Park)中受到大規模森林火災影響的無尾熊,估計超過700隻無尾熊遭射殺,這項不尋常的行動引發全球關注。

DEECA 首席生物多樣性官員James Todd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

「這項決定主要是基於動物福利。」

他表示,觀察到許多無尾熊在火災時受到燒傷、嗆傷,加之持續乾旱及火災後食物匱乏,盼以此方式協助狀況不佳的個體,擺脫傷病、脫水和飢餓的折磨:「這不是一項輕率的決定。」

布吉比姆國家公園(Budj Bim National Park)因雷擊於上(3)月發生森林大火,火勢自2025年3月10日開始,延燒近一週才獲初步控制,總計約2200公頃的森林棲地遭焚毀,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40%,其中包含大片無尾熊賴以維生的桉屬植物多枝桉Eucalyptus viminalis)。

20250429 01布吉比姆國家公園散發大量煙霧。圖片來源:DEECA Baron South West
20250429 02總計約2200 公頃的森林棲地遭焚毀,其中包含大片當地無尾熊賴以維生的桉屬植物多枝桉(Eucalyptus viminalis)。圖片來源:DEECA Baron South West

 

James Todd說明,布吉比姆國家公園為火山岩地形,地勢崎嶇、險峻,本就少有步道可供通行,火災更摧毀了許多路徑,目前園區估計僅有約30%區域可實際到達而且無尾熊通常棲息在較接近樹冠層的高處,考慮到火災後樹木有隨時倒塌的安全風險,近距離救援及評估並不可行。

因此,經獸醫師、野生動物專家、動物福利專家等專業人員共同商討後,決議以直昇機從空中對每一隻無尾熊進行評估,在30公尺的距離以內,使用雙筒望遠鏡等光學設備觀察,並對狀況不佳的個體,以槍殺方式實行人道安樂死。

空中擊殺引眾怒 遭質疑黑箱、誤判、幼體連帶死亡

無尾熊聯盟(Koala Alliance)主席Jess Robertson表示,據她所知,總計有約2200隻無尾熊被評估,而其中估計有超過700隻個體遭到人道處置。

Jess Robertson對當局的決議表示不滿,認為人道處置需要更審慎的評估,包含對每隻無尾熊個體進行抽血、秤重,她也質疑:「從空中槍擊無尾熊,真的能確保個體死亡(達到人道處置的效果)嗎?」

而後,無尾熊聯盟訪問了無尾熊國家研究網絡(National Koala Research Network)專家成員Stephen Phillips,並在社群平台引述他的見解:「除非幼體當時有(離開育兒袋)爬到背上,你無法從直升機上判斷一隻雌性無尾熊是否處於育幼階段。」

Stephen Phillips估計,此時當地可能有60%到75%的母無尾熊正處於育幼階段,而無尾熊的幼體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內,都會待在母親的育兒袋中,即使已離開育兒袋,也許仍需要仰賴母親的奶水;此階段母無尾熊若死亡,可能使幼體在痛苦中死去。他強烈指責此舉並非安樂死,而是不恰當的屠殺。

環保非政府組織墨爾本地球之友也抨擊這是一項惡劣的先例,並表示當地人向該組織聲稱,許多樹木其實沒有被燒毀:「火災燒得並不嚴重,因為火勢不均勻。」認為政府的決議過程缺乏公開透明,且事發至今,布吉比姆國家公園道路完全封鎖,外人無法了解內部情形。

許多人亦質疑當局決策過於草率、殘忍,且由於無尾熊是備受關注的保育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此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譴責。 

無尾熊聯盟指出,此影片以無人機於當地時間4月25日拍攝,畫面中可見布吉比姆國家公園中央有一區植被轉為棕色:「從這個角度看,火災似乎並不嚴重。」影片來源:Koala Alliance

 

當局重申動物福利 支持者憂輿論影響未來「安樂死」決策

對此,主管機關DEECA向Yahoo新聞解釋,他們認為大多數健康的無尾熊已經移動到國家公園內的其他區域,仍留在火災區域的動物,多是已受到火災傷害的個體。

James Todd亦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補充,透過直升機觀察到,原本習慣獨居的無尾熊,在火災區域會擠在枝葉燒盡的枯樹上,許多個體更是已對直升機的噪音與接近喪失應有的反應,他堅定地表示:「完全不行動只是加深牠們的痛苦。」

James Todd也進一步說明,雖然這是首次由空中進行無尾熊的人道處置但根據前期試驗,比較空中評估及專業野生動物獸醫在地面評估的結果後,發現從空中進行評估和擊殺的方式十分準確:「試驗期間,經空中小組評估和安樂死的所有無尾熊的健康狀況都確實非常差。」

維多利亞省省長Jacinta Allan對於DEECA的評估方式表示支持:「這種方法可以識別無尾熊是否處於強烈痛苦。」

參與制定維多利亞省無尾熊管理策略的野生動物生態學家Desley Whisson亦認為,雖然手段十分激烈,但考量當前情境,應視為一種仁慈的處置:「若看到數百隻無尾熊被燒傷、被阻燃劑覆蓋以及其他痛苦的反應,我想你會同意讓牠們擺脫痛苦。」

「不採取任何行動其實更容易。」她肯定當局冒著政治風險,做出積極決策,並十分擔心目前的輿論導向

當下一場火災來臨時——它一定會來——他們(政府)可能會選擇不再採取行動,因為他們擔心公眾的憤怒。

她在社群貼文中語重心長的呼籲: 「如果我們真的想保護無尾熊,我們必須面對令人不那麼舒服的事實,倡導以動物福利為基礎的決定,而不是訴諸情緒或悚動的標題。」

森林火災暴露棲地短缺危機 民間請願檢討

此次事件除了處置手段引發爭議,也使維多利亞省長期的無尾熊管理政策受到檢視。

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的無尾熊研究員Rolf Schlagloth向Vox指出:「這是當局對無尾熊及其棲地長期管理不善的又一案例。」

事實上,布吉比姆地區估計平均每公頃棲地就有1至1.5隻無尾熊,密度極高,始終面臨著棲地、食源不足的風險。對此,DEECA定期以人為干預的方式調控當地族群數量,2022年及2023年都曾捕捉一百多隻個體,對其中部分健康的雌性無尾熊注射激素以進行生育控制,並對健康狀況不佳者實行安樂死。

為什麼布吉比姆地區的無尾熊族群會如此密集?背後原因與當地的開發與伐木產業息息相關。早在 1990 年代,此區域即開始推行種植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並採收其木材的產業,雖然藍桉也是無尾熊會取食的桉屬植物,但是到了伐木期,便會整片夷為平地。

20250429 04無尾熊聯盟表示,這片最近砍伐的藍桉種植園位於布吉比姆國家公園南邊,曾有數百隻無尾熊在此棲息。圖片來源:Koala Alliance

 

時任動物正義黨議員Andy Meddick曾在2022年向Yahoo新聞說明,超過110,000公頃的藍桉種植園在種植期為無尾熊提供了充足食物,促進族群增長,而伐木後大量無尾熊被迫遷移至附近的森林地區,甚至使森林被過度啃食:「我們一直在重複這個循環。」

Rolf Schlagloth 憂心指出,對於布吉比姆地區的無尾熊來說,藍桉種植園加劇了棲地不足與破碎化的威脅

真正的問題在於棲地之間缺乏連結性,以及未能有效管理無尾熊棲地和原生植被。

在此脈絡下,森林火災對無尾熊生存資源的衝擊更是嚴重,維多利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執行長 Lisa Palma指出:「當國家公園旁種植著大片藍桉,一旦國家公園遭到火災侵襲、藍桉種植園又同時被砍伐,對無尾熊而言,無疑是災難性的。」

更令人憂心的是,已有研究指出,在氣候變遷的趨勢下,森林火災預計將更頻繁發生、更具破壞性

另一方面,藍桉種植園是澳洲許多地區的重要產業,以西澳南部為例,當地林業工作者,該地區藍桉種植園的年產值估計為 3.45 億美元,為 6,000 多人提供就業機會;同時,也有人認為藍桉在碳交易中具有潛力。

綜觀此事件,維多利亞省政府當局空中擊殺無尾熊的手段引發全球關注,而該決策是否適切的爭論背後,是人類開發擴張、棲地破碎與氣候變遷交織的保育困局。

不贊成這件事(從空中對無尾熊實行安樂死)應該發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認為這是過去二十年來管理政策失當造成的結果。

Jess Robertson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如此說道,其所屬的無尾熊聯盟,長期呼籲DEECA應改革藍桉種植產業,他們強調:「DEECA 監管林業,也管理無尾熊,這是利益衝突。」

目前,無尾熊聯盟正對維多利亞省議會發起請願,要求對此次DEECA空中擊殺無尾熊的做法進行公開透明的調查,並且立即停止藍桉樹種植園的伐木行為,直至在在該區域完成準確、科學的族群數量估算,並持續研究該產業對無尾熊的影響。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