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隻雞因黑熊入侵受損 林保署已捕捉並評估野放

Intro Image

美國實驗室逃脫43隻猴 13隻仍待抓 警方呼籲勿接觸

Intro Image

再度「為野生動物而走」,千人持續呼籲政府重視遊蕩犬貓問題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835

 

原來,根據Yasemin Baban的說法,土耳其很流行養黃金獵犬的幼犬,甚至很常會將可愛的小狗當作禮物送給別人,但是當幼小的黃金獵犬長大成為成犬時,土耳其人不再覺得他們可愛,家裡也養不下大狗,就會把牠們野放在街上或森林中。這種風氣,導致土耳其收容所裡面都是成年的黃金獵犬,卻沒有人想要認養。

 

 

從落魄到搶手 

Baban觀察到了這種狀況,於心不忍之餘,發現美國人對黃金獵犬的瘋狂偏愛,甚至有專屬于黃金獵犬的領養人等待名單,決定透過亞特蘭大黃金獵犬認養組織(Adopt a Golden Atlanta,簡稱AGA),將土耳其的黃金獵犬送至美國找家,因為在美國,幾乎不會有黃金獵犬不被領養,反而炙手可熱。

 

這些黃金獵犬因為曾經與主人同住,通常都非常的親人,脾性也相當的好,但同時也因此喪失了野外求生的能力,被棄養後在街頭流浪的健康狀況都不是很好。不過正因為與人一起生活過,之後被領養後,牠們的好脾性能夠讓牠們順利地適應有人陪伴的生活,而且也深得美國家庭的喜愛。而如今已經有超過200隻土耳其黃金獵犬送至美國被認養。

 

儘管是做善事,但是Baban也時常被人威脅,多半是因為有人謠傳著這些黃金獵犬是被送去美國做實驗,或者是被送去終結生命的。要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不時的謠言,其實需要追朔到流浪犬在土耳其的歷史,以其當地人對浪浪的看法。

 

02

Baban和狗狗們(photo fron CNN)
 
 

伊斯坦堡的浪浪

土耳其的流浪狗已經存在許久,從鄂圖曼帝國時期至今,流浪狗已經成為伊斯坦堡的一景,在當地並不是什麼特殊的事。或許在百年前,流浪狗在街頭生存不易,但是在現代,牠們其實深受居民喜愛。有固定居民餵食牠們,有的餐廳、咖啡廳甚至歡迎牠們,客人們也喜歡他們坐在位置旁陪伴。對大多數居民來說,這些街犬是屬於伊斯坦堡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大家願意共同照顧牠們,也會為狗兒們的權益挺身而出。

 

2012年,土耳其動保法打算修法,賦予政府有權將沒有主人的流浪犬安樂死,引起了許多人不滿,幾千人上街抗議反對修法。順應民意,現在伊斯坦堡改採用捕捉、標記、原地放回的方式,追蹤狗兒的狀況。

 

當地居民對流浪動物的態度,不是將牠們視為問題,而是認為牠們就是城市的一份子。也因此,當Baban將這些黃金獵犬送出國時會引起質疑,既然這些浪浪被大家所愛,何必送出國呢?事實上,這些街犬的狀況並不如民眾表面看到的這麼樂觀。Baban說:「上一批我們救援到美國的狗,其中有40%的牙齒都斷了,裡面的神經暴露在外。可以想見牠們有多痛苦。狗狗不會說話,當人們認定牠們是健康的時候,牠們無法反駁,而且牠們在這邊的中途之家或收容所完全沒有健康檢查的機會。」

 

所以Baban 和其他志工會先確認被救援的狗兒已經植入晶片、絕育,並且健康狀況足以撐過長途飛行到美國。送達美國,AGA負責治療狗狗,讓他們恢復健康,而這些龐大的開支,都是由民眾的捐贈來平衡的。目前,Baban也希望能夠幫助其他品種的流浪犬,她知道她的工作大概沒有結束的一天。

 

 

03

送至美國AGA負責照護狗狗的健康(Photo from Turkey’s Golden Retrievers Saved by AGA)

 

 

窩觀點

其實不論是不是土耳其的黃金獵犬,這種因為一時的風氣過了而棄養的情形一直都存在。台灣前陣子流行的拉布拉多、黃金獵犬、吉娃娃、米格魯、紅貴賓、比熊犬,或是法鬥,很多都是因為一時興起而跟風養的寵物,等到流行退潮,不少民眾膩了就棄置街上。會有這樣的舉動,可能是因為人們認為寵物只是附屬品,炫耀、賞玩的動物,卻沒有意識到,他們也是有生命的個體,會思考且有感情。不只是生存不易,被遺棄的寵物心理上也會感受到悲傷、痛苦,只是牠們不會說話,沒辦法表達牠們的需求。

 

況且,相較於伊斯坦堡,台灣普遍對流浪動物的態度並沒有這麼友善,寵物在街上生存的機會也比較小。要減少這些情形的發生,除了努力救援以外,我們還需要在觀念上改進,認知到不論是貓、狗,都是有感情的生命,不是人們的玩具,不能隨意丟棄。

 

 

參考資料:

1. How Istanbul's abandoned street dogs end up in America|http://goo.gl/QafzNl

2. 100th Golden Retriever Rescued from Turkey Arrives in Atlanta|http://goo.gl/lYO8ZC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