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翊蕾    編輯|陳信安    設計、插畫|陳莉卉

Tooth Resorption 01

常發生但不常被注意到的齒吸收疾病

原典動物醫院的院長孫全根據經驗表明,「臨床上蠻常發生(齒吸收)的,但很常是在飼主帶貓咪至獸醫院定期洗牙、清潔牙結石時,才意外地發現!

據統計約有3至6成的貓咪會出現齒吸收問題。然而,貓咪善於隱藏不適,若飼主對齒吸收疾病沒有足夠的了解,將導致無法及早、甚至沒有發現貓咪的牙齒出現問題!

 

貓咪的牙齒不見了?

那什麼是貓齒吸收疾病(Tooth Resorption,TR)呢?就是指貓咪的牙齒遭自身免疫細胞攻擊,最後消失的疾病。依情況可分為二種,第一型齒吸收通常由發炎引起,故經常伴隨牙周病一起出現;第二型齒吸收則是沒有任何原因,「牙齒默默的就開始消失」。

貓咪不會蛀牙!
 
曾經,貓咪的齒吸收疾病被誤認為是蛀牙。二者在外觀表現上相似,成因卻不相同。齒吸收是牙齒受到自身的免疫細胞侵蝕;蛀牙則是食物殘渣經細菌酸蝕後,造成牙齒破損。
貓咪的口水偏鹼性,牙齒形狀也不易殘留食物,因此貓咪其實不會蛀牙!
齒吸收、牙周病和口炎哪裡不一樣?
雖然有可能同時發生、也同為貓咪的口腔疾病,但齒吸收是牙齒破損、牙周病是牙齦下的骨頭流失、口炎則是牙齦本身出現問題。
孫全解釋,「牙齒就像房子,房子的城牆缺損就是齒吸收,牙周病則是支持牙根的骨頭、意即房子的地基流失,口炎則是在後口上下顎交界處,(三者發生的)區域是不同的。」

孫全非常鼓勵飼主平常多關心貓咪的口腔和牙齒。最顯眼的4顆是犬齒,貓咪攻擊的武器;犬齒前面有上、下各6顆的小門牙(門齒),功用是叼東西和啃皮膚;後面兩側是咀嚼用的臼齒,(左右各有)上面4顆、底下3顆。

Tooth Resorption 02

根據一篇研究顯示,最常被吸收牙齒是下顎犬齒後的第一顆淺臼齒。孫全無可奈何地表示,「也有蠻多貓,這顆吸收完之後,就不會再發生吸收了。很微妙,我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Tooth Resorption 03

「米克斯(混種貓)比較會有牙周病的話,可能就會有第一型的齒吸收;品種貓不太容易會有牙周病的基因,就比較容易有第二型的齒吸收,所以我覺得也不太具有(品種上的)特異性。」孫全不斷強調齒吸收疾病對獸醫師而言還充滿著許多未知。

「齒吸收發生的原因不明,僅能推測可能和口腔發炎、牙齒受傷有關,但很多時候獸醫師並不知道為什麼這隻貓咪會在這個年紀、這個時間點發生齒吸收。」

 

牙齦紅紅的就要注意

在齒吸收的初期,病症多發生在牙齦底下,難以觀察;後期才較有機會能從外觀發現牙齒變小、出現破損區域、牙齦增生發紅等。

Tooth Resorption 04

美國獸醫牙科學院(American Veterinary Dental College, AVDC)也依照吸收程度將貓咪的齒吸收疾病大致分為5個階段。

TR diagram all stagesAVDC的貓咪齒吸收階段圖示,愈到後期,牙齒遭破壞情況就愈嚴重,直至最後牙齒消失。|圖片來源:AVDC

 

Tooth Resorption 05

孫全直接了當地說到,「大部分貓咪坦白說可能沒有太多臨床表現。」齒吸收不像許多疾病有讓人一目瞭然的「典型」症狀,但貓咪可能正在默默忍受疼痛。「有些飼主覺得貓咪沒有怎麼樣,不過處理完之後,飼主跟我說貓咪明顯精神食慾變好了。」

 

發生在牙齦下的問題,外觀難以確診

Tooth Resorption 06

  • 理學檢查:外觀僅能進行初步判斷,觀察牙齦是否紅腫發炎,或是否有口臭、牙周病的徵兆等。
  • 抽血檢驗:齒吸收疾病無法經血檢的項目驗出,但幫貓咪拍攝全口X光和進行牙周探測皆必須在麻醉狀態下才能執行,因此獸醫師仍需要替貓咪抽血檢驗,用以評估貓咪的健康狀況是否適合麻醉。
  • 拍攝X光:口腔X光是診斷齒吸收的主要方式。例如經由X光結果可看到第二型齒吸收的牙齒,其牙根和骨頭的分界處模糊不清,代表牙周韌帶的部位已經開始發生「吸收」了。
  • 牙周探測:利用探針檢查牙齒的破損程度。
只是拍個X光,一定要把貓咪麻醉嗎?
替貓咪拍攝牙科X光時,X光感應片不只要放入口腔內,還需要貓咪將其穩定咬著才能拍攝。而在處理口腔問題時,僅接受鎮靜的貓咪仍會有反射,因此有較高機率發生嗆到、吸入自己口水等意外。是以雖然相比「鎮靜」,麻醉會讓貓咪進入更深層的昏迷狀態,但反而能讓獸醫師更好掌控貓咪的狀況,是相對安全的方式。
此外,洗牙和拔牙等醫療行為也必須在貓咪麻醉時才能操作,若檢查完便會直接著手治療,一開始就對貓咪施以麻醉可免於貓咪被重複「麻倒」。

 

拔牙是唯一的選擇

牙齒的吸收時間不一定,可能會持續幾個月或幾年之久,若不拔除,貓咪就會一直受到疼痛折磨。

孫全表示,縱使是獸醫也無法挽回開始被吸收的牙齒,「因為我們現在不曉得齒吸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所以我們無法防止它發生、也無法讓它停止演進。意思就是當破損開始後,只會越破越大,而這顆牙齒就會有疼痛跟可能感染的情形,所以我們只能用拔牙來解決這個狀態。

不過,孫全希望飼主放心,「拔牙後都會清理乾淨、確認沒有牙根殘留,縫線則都是可吸收的縫線,所以其實飼主在家不用做任何口腔的照顧,完全不需要。」

貓咪拔牙後的照護非常簡單,僅須提供貓咪約5至7天的軟食、視情況使用頭套、以及給予貓咪2至3天的止痛藥即可。

貓咪拔掉牙齒後,吃東西會不會受到影響?
 
貓咪的進食方式是利用舌頭將食物捲入口中,利用臼齒把食物「剪小」後吞食,不像人類需要將食物「磨成泥」,由於貓咪原本就能夠吞下小體積的東西,理論上就算所有牙齒都消失了,依然能夠正常攝入乾飼料、罐頭和鮮食。

 

替貓咪養成刷牙的習慣

發炎可能會引發第一型的齒吸收,每天刷牙、控制牙菌斑形成、避免牙周病等,或許有助於預防第一型的齒吸收。而第二型的齒吸收雖然無法預防,但藉由每天替貓咪刷牙來觀察牙齒、觸碰牙齒和牙齦交界處看看是否變得敏感,也有助於提早發現齒吸收疾病。

Tooth Resorption 07

Tooth Resorption 08

 

貓咪值得「好的生活」

齒吸收疾病不會致命,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因此可能不若其他口腔疾病受到飼主重視,不過千萬別忽略了疼痛對貓咪造成的影響!

孫全分享了一個令他印象很深刻的案例,病患貓咪約有兩年的時間只會在窩、貓砂盆和飼料碗之間「三點移動」。處理完牙齒問題後,飼主回診時表示貓咪又開始跟兩年前一樣會爬紗窗和嚎叫了。「很感動貓咪可以展開不痛的人生。」

「所以,我可以解讀說其實疼痛、牙痛,是真的會影響到貓咪的行為,比如說因為痛而不願意動、行為比較單調。」反觀許多貓咪在治療後,精神、食慾和與飼主的互動都有明顯的提升,這才是貓咪應該擁有的「正常的生活」吧!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