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翊蕾    編輯|陳信安    設計、插畫| 黃品瑄

FIV 01

貓愛滋的盛行率各處不相同

貓愛滋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盛行率依地區、族群而異。根據一份2024年對全球貓愛滋的彙整統計研究顯示,約有9.43%的貓咪其貓愛滋檢測結果為陽性,而亞洲地區的陽性率則為14.34%。

極光動物專科醫院的蔡仙瑩獸醫師一開始便開宗明義地說到,「愛滋貓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主要還是跟接觸到、或者統計的族群有一定關連。而來極光動物醫院就診的貓咪中,愛滋貓約佔1%。」

另一份臺灣的研究則提到,在對約300多隻貓咪進行調查後發現,流浪貓和家貓的貓愛滋病毒感染率分別為14%和7.9%,流浪貓的感染率幾乎是家貓的2倍!

 

名字比本尊可怕的貓愛滋

貓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 FIV)會攻擊破壞貓咪的白血球,導致貓咪的免疫機能低下,造成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中文簡稱愛滋),因此被稱為貓愛滋病毒,而感染FIV的貓咪也被稱為愛滋貓。

不過蔡仙瑩補充說明,「FIV和造成人類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也就是HIV——雖然都屬於反轉錄病毒科,但並不同屬;且FIV非常有種別的特異性,意思就是它只會感染貓科動物,不會造成人類疾病。

FIV在貓科動物之間主要透過體液,例如唾液、血液傳播。而最直接會使貓咪接觸到大量帶有病毒新鮮唾液的方式,則以被帶原貓咪攻擊、咬傷最常見。此外,雖然性行為也可能傳播FIV,但並不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FIV 02

  • 唾液傳播:任何會誘發爭鬥的因素都會增加貓咪罹患FIV的風險。例如未結紮的公貓較容易為了占地盤或爭奪母貓而打架、放養的貓咪更有機會與流浪貓逞凶鬥狠。收容所或多貓家庭若環境擁擠,也可能造成貓咪出現較多攻擊行為。而年紀愈大的貓咪,累積打架次數愈多,遭感染FIV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 血液傳播:輸血時若不慎輸到了帶原貓咪的血液,就可能被感染。
  • 垂直傳播:FIV也會經由母貓胎盤或母乳傳染給胎兒或幼貓,但比例低。
貓愛滋病毒在環境中活不久
 
FIV的穩定性不高,在環境中僅能存活幾小時,相比打架會直接接觸到大量新鮮的唾液,貓咪因一起吃飯、一般的理毛、共用食碗和貓砂盆等行為而感染FIV的機率很低。

 

不同階段有不同症狀的貓愛滋

FIV感染可分為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臨床期三個階段。

急性期

急性期約發生在感染後的1至3個月,病毒開始在貓咪體內複製、並擴散至全身的淋巴結;而貓咪的身體也會開始產生抗體,最後將病毒量穩定地控制住。

FIV 03

無症狀期

無症狀期又稱亞臨床期或潛伏期,此時期病毒複製的速度緩慢,貓咪幾乎不會表現出任何異常,亦幾乎沒有症狀。此狀態也許維持數月或數年,甚至有貓咪終其一生都不會進入下一階段。

臨床期

病毒持續在貓咪的免疫系統中傳播,使貓咪的免疫功能低下。雖然FIV不是造成貓咪身體不適的主因,但貓咪會出現許多繼發性感染或免疫問題,例如反覆性的口炎、泌尿道發炎、寄生蟲感染等,甚至出現腫瘤、神經系統問題或免疫調節的血液疾病。若貓咪併發多種嚴重感染,則可能死亡。

FIV 04

 

多重檢驗,減少誤判的機會!

貓咪感染FIV後,免疫系統就會開始製造對抗FIV的抗體。動物醫院常見的使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測定(ELISA)技術的快篩試劑,或實驗室可進行的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或免疫螢光染色(IFA)測定,都是檢驗貓咪血液中是否存在FIV的抗體。

蔡仙瑩進一步地解釋,「(飼主)有時候會覺得為什麼沒有辦法只靠單一次、或者是單一的檢測就確定結果。因為很多檢測都是針對抗體做檢驗,有許多因素會造成偽陰性或偽陽性,因此常常需要再一次確認!」

FIV 05

  • 偽陰性的可能情況:
    • 貓咪剛感染FIV,體內產生的抗體量尚不足以被檢測到,建議待至少2個月後再次複檢。
    • 貓咪處於感染FIV的後期階段,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體內抗體量稀少,導致檢測結果為陰性。
  • 偽陽性的可能情況:
    • 幼貓體內存有來自感染母貓的移行抗體,須待斷奶後再持續追蹤。
    • 貓咪若施打過FIV疫苗,體內也會出現抗體,造成檢測結果為陽性。

獸醫師會同時觀察貓咪是否表現出臨床症狀(例如淋巴結腫脹、反覆感染疾病且難以痊癒等)、詢問飼主貓咪有無接種疫苗或外出打架受傷等病史、或進一步利用可檢測病毒的聚合酶鏈反應(PCR)測試,來判斷貓咪是否「真的」感染了FIV。

進行FIV篩檢時機:
  • 飼主想為家中貓咪增添新成員時。
  • 貓咪出現淋巴腫大、發炎、反覆生病等疑似感染FIV的症狀。
  • 於貓愛滋後期階段確認病程。
  • 貓咪有外出打架等明確的接觸史。
  • 年度健康檢查時。

 

FIV無法治療,只能和平共存

蔡仙瑩無奈地表示,「目前針對貓愛滋的治療,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直接的治療的方式。」雖然有抗病毒藥物,但價格昂貴、具副作用,其效果也不甚明確。然而,貓咪有機會能和FIV和平共存,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事實上,愛滋貓和未感染FIV的貓咪相比,壽命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變短)美國貓科醫學會(AAFP)和美國收容動物獸醫師協會(ASV)也有共識,認為無需在貓咪確認感染FIV時就進行安樂死。

不過蔡仙瑩也強調,「FIV不會直接造成貓咪死亡。但貓咪有可能因為免疫系統遭破壞、容易出現各種感染,進而影響了存活率。」

因此,照顧愛滋貓分別有兩個重要的面向,一是避免FIV再傳染給其他貓咪;另一是維持愛滋貓的身體健康,防範病程從無症狀期進入臨床期。

FIV 06

  • 愛滋貓進行絕育:防止公貓因求偶而打架、或在交配過程中傳播FIV。母貓絕育可免於產下愛滋小貓的風險。
  • 與其他貓咪隔離:讓愛滋貓待在室內、不放養,多貓家庭確實做好隔離及環境的清潔消毒。除了可避免貓咪間的打鬥將FIV散播出去,也可防止愛滋貓遭其他貓咪傳染疾病。
  • 減少壓力:飼主多加陪伴貓咪、營造舒適環境,避免噪音、變動等,維持貓咪的心情愉悅平靜。
  • 適當飲食:提供貓咪營養且均衡的飲食,同時避免餵食生蛋、生肉、或未煮熟的食物,乳製品也應經過高溫滅菌,以免貓咪感染細菌或寄生蟲。
  • 定期健檢和施打疫苗:定期施打疫苗。至少每6個月替貓咪安排一次健康檢查,進行詳細的血液檢驗、尿液檢驗、追蹤體重是否減輕,並特別確認牙齦、眼睛、皮膚和淋巴結的健康狀況。

蔡仙瑩指出,重點在於讓愛滋貓的免疫系統能夠愈穩定愈好。「盡量避免感染,因為只要有任何疾病的發生,都可能導致免疫系統不穩定,若FIV有機會大量複製到無法控制的情況,貓咪就可能會進到下一階段(臨床期)!」

愛滋貓生病怎麼辦?
 
與健康的貓咪相比,愛滋貓需要更及時、更積極地去治療疾病,而療程可能也需時更長。

 

預防貓愛滋,唯一的方法就是遠離病毒

被帶原貓咪咬傷是FIV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讓貓咪留在室內、不接觸流浪貓;家中若有愛滋貓(尤其是貓咪會互相打架)則確實隔離。避開任何被咬傷的機會,就能大大減少感染FIV的風險。

可以打FIV疫苗嗎?
 
由於FIV疫苗的保護效力有待商榷,施打後又會造成檢驗時出現偽陽性,是以在FIV盛行率低的地區並不建議施打。故FIV疫苗並不屬於核心疫苗,在臺灣亦無法取得此疫苗。
若身處可取得FIV疫苗的地區,且飼主高度懷疑貓咪遭愛滋貓咬傷,可在事發的24小時內替貓咪施打FIV疫苗。尚若經半年、一年後地持續複檢,FIV快篩結果由陽轉陰(因疫苗產生的抗體會隨間而消失,不會終生存在),則表示疫苗發揮效用了。

 

愛滋貓也可以有幸福的一生

蔡仙瑩分享了一隻流浪貓的故事,貓咪因狀況不佳被善心人士帶至動物醫院就診,但感染嚴重、距安樂死僅一步之遙。「在尋求第二意見時來到我們診所,檢驗後發現是隱球菌感染,同時也確診出貓愛滋。由於免疫力低弱、加上在外流浪,才導致隱球菌感染看起來那麼嚴重。」幸而貓咪在積極治療後,恢復了肥嫩嫩、胖嘟嘟的帥氣樣子。

FIV 07圖說:治療前和經過治療已半康復的貓咪憨面。|感謝社團法人臺北市支持流浪貓絕育計畫協會甘明士小姐同意刊登。

 

「遇到這種案例真的很開心!」是以蔡仙瑩想勉勵飼主,「基本上我覺得就是不用太擔心,因為我們就是知道說,牠(貓咪)其實可以跟這個病毒和平共存很長一段時間,只要維持牠有一個很穩定、健康的生活,然後有均衡的飲食,提供牠一個很愉快然後充滿愛的家庭,其實牠們會是非常的幸福的!」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