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洪郁婷 編輯|朱翊瑄 設計|陳億瑞
Q1:外來種都是不好的嗎?
A:不是!
你也許聽過埃及聖䴉、綠鬣蜥、福壽螺,但外來種還包括了實驗室裡的白老鼠、田裡的水牛、牧場裡的雞、鴨、豬;動物園的大象、河馬、長頸鹿;以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鴿子、貓和狗。
這些由人類引進臺灣的外來生物,無論是為了娛樂觀賞、經濟食用、科學研究、生物防治而刻意引入,或是無意間帶入的生物都稱為外來種,並非所有外來種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Q2:貓、狗算不算是外來入侵種?
A:是!
臺灣沒有原生的貓、狗。臺灣犬雖然冠著臺灣兩字,最初是由南島語族引入臺灣;家貓則推測約在16世紀末跟隨中國移民、日本人或荷蘭人的船隻來到臺灣,因此貓、狗皆屬於外來種。
走至現代,身為家中的寵物貓狗,一旦因人類棄養、放養或是無意走失,便有機會進入自然野外傳播疾病、捕獵原生動物或瓜分其生存資源等,對原生生態造成負面影響。不只臺灣,犬貓在許多國家都是強勢的外來入侵種,名列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全球外來入侵種資料庫中。
Q3:成為外來入侵種,算不算是「適者生存」?
A:不算。
「適者生存」一詞源自達爾文演化論中的天擇——意即在沒有外力干擾下,自然環境的物種生存競爭中,因各自的條件差異,進而留下或是被淘汰。經過天擇成功生存下來,即是「適者生存」。
外來入侵種是人為帶入生態中,若此環境沒有相應的天敵,原生生物的生存能力又不及外來物種,外來物種得以排擠原生物種而生存。外來入侵種是人為造成,並非天擇,因此不適用「適者生存」。
Q4:外來入侵種也是生命,為什麼要移除?
A:因為造成危害。
外來入侵種可能掠食原生種、與原生種競爭資源、傳染疾病、基因汙染,甚至造成原生態系統改變,許多原生動物因此滅亡。因此外來入侵種也被國際公認為生物多樣性的威脅之一。
除此之外,外來入侵種也威脅到人類的經濟與健康,例如秋行軍蟲造成農業損失;紅火蟻咬傷人類,造成灼熱痛癢,甚至過敏休克等。
移除並非無緣無故的奪取動物生命,是基於上述的理由,才必須移除外來入侵種。
Q5:外來入侵種,非死不可嗎?
A:通常如此。
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種,捕捉後會進行「人道處理」,以最短時間,最小痛苦的方式進行安樂死,但也可能因為入侵規模、政府預算、人力資源、社會輿論等因素,採取不一樣的管理方式。
在動物數量較少或資源可負擔的情況下,也可以採取永久收容的方式或 TNR(誘捕、絕育、放回原地),像是入侵武陵農場的9隻中國藍鵲,便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容安置。而流浪貓狗則因為人類對其有特殊情感,過去撲殺作法導致社會輿論反彈後,目前採取TNR、中途送養或收容作法。
Q6:人類算不算外來入侵種?
A:不算。
據農委會資料,自原生地外帶入的生物都稱為「外來種」;帶入後造成負面影響稱為「外來入侵種」。
人類靠自身能力遷移世界各地,而非外力引入,並不屬於外來種。但人類為了開發砍伐森林、汙染海洋、獵捕野生動物等……對自然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其危害更甚於外來入侵種。然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好壞,取決於我們的作為。關心生態並採取行動,我們也可以是環境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