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篇
滅絕以前——臺灣石虎專題
小草:兩次路殺的啟示
「我常說,小草都透過兩次的車禍跑出來『自救』了,如果我們還不替石虎做些什麼,那真的是犧牲了牠的自救。」石虎研究員林育秀嘆道。
播放Play
阿樹篇(上)
滅絕以前——臺灣石虎專題
阿樹之死(上)
阿樹是早期(2007年)遇上的石虎個體,兩次從獸鋏中生還,積極治療下免去截肢之苦,卻在第二次野放後一個月就遭到毒手⋯⋯
播放Play
阿樹篇(下)
滅絕以前——臺灣石虎專題
阿樹之死(下)
阿樹,死在養雞戶的附近,因為「偷吃雞」所造成的居民財產損失而產生的獵捕、下毒等行為,跟阿樹一樣受害的石虎數量可遠遠超過了我們熟悉的路殺⋯⋯
播放Play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796

 

記者|羅奕儒 編輯|蘇于寬 設計|黃品瑄

以下內容為會員限定,您可以免費註冊會員就能立刻閱讀!如果覺得文章很棒,也希望您能夠訂閱支持我們繼續製作更多報導。

登入 註冊 訂閱


瞭解河川對於石虎的重要性後,也才發現不止淺山地區的開發威脅石虎;河川的整治、開發工程也同樣對於石虎族群造成影響、甚至掠奪僅存的棲地。

 

 

 人工整治的河川,再也無法作為石虎的棲地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博士指出,河灘地來看,河川中下游的兩岸多為長草地,若旁邊剛好有比較稀疏的樹林和荒野,草的長度高低錯落、又容易有老鼠、蛇等動物活動,對於石虎就是很適合的覓食環境。但整治工程通常會把草都割除,若開發成果園、水稻田或其他用地,高度開發、大量農業使用,石虎會利用的機會就很低。

 

另外,原本的河道應是蜿蜒、有寬有窄,石虎可以利用比較窄的河段跳躍或游渡河流兩岸,但整治工程卻把河川截彎取直,兩岸又加上水溝、提防等水泥工程,快速的水流、提防的高度落差都讓石虎無法穿越河道;而減少穿越後基本上就增加了阻隔,石虎必須冒險從其他地方穿越,就增加了被捕捉、路殺的死亡率。



姜博仁博士詳細解說河床開發對於石虎族群的影響。



 遭大規模開發的貓羅溪——卻是連結彰投石虎族群的重要廊道

 

在南投縣邊緣,小草頻繁出沒的貓羅溪,大規模的開發計劃正在進行中。

2017年行政院推出前瞻計畫,南投縣政府提出貓羅溪中游段生態及生活廊道重建計畫,以「防洪、淨水、治水」為目標進行開發,由行政院核定約三億五千元經費。然而,過去兩年間,貓羅溪沿岸已發生五起石虎路殺事件,特生中心與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在河床架設的自動相機也拍攝到石虎的畫面,這樣的開發計畫,將對石虎族群造成極大影響。

第三河川局整治後留下的示範區,未來長草區將可供動物活動、覓食。(照片來源:特生中心)

 

「如果八卦山要留給石虎用,我們就務必把貓羅溪留下來。」特生中心研究人員林育秀如此強調。

 

貓羅溪存續的重要性在於,從目前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八卦山脈確實有石虎個體,並且會透過貓羅溪移動。而事實上,石虎對於河川的利用,或許也反映了在平地上可移動的路徑因為人為開發、聚落或道路的切割而無法通行,因此選擇藉由河床來移動;若失去這條移動路徑,石虎族群移動、交流的機會將變得更低。 

為了能留下貓羅溪,特生中心研究人員密切地與南投縣政府、第三河川局溝通協調,初步也得到共識,前瞻計畫內容將會有所調整,像是將保留連續且足夠的長草區供野生動物使用,研究人員也期望加入更多友善野生動物的考量,讓貓羅溪成為生態豐富溪流、廊道。但另一方面,由於案子已經核定並進入規劃程序,即便計畫改變、量體減少,仍無可避免對於環境仍有一波擾動。

 

為了石虎還是害了石虎?大安濕地公園

 

資料來源:苗栗縣卓蘭鎮大安濕地公園亮點計畫 https://pse.is/7ZBT6

 

同樣以前瞻計畫為名的開發案,大安濕地公園計畫位於卓蘭鎮埔尾段,總面積約為51,792平方公尺,工程預算約新台幣八千萬元。卓蘭鎮公所以發展觀光為名,提出大安濕地公園的建設計畫,希望能串連國道、休閒農業區、自行車道等建設推展當地觀光;同時,因應卓蘭鎮近兩年就發生兩起石虎路殺事件,也希望透過濕地公園豐富的生態吸引石虎棲息而避免路殺。 

然而,臺灣石虎保育協會發文指出,公園並非石虎的棲地,棲地遭擾動後石虎只能冒險穿越馬路,反而更容易遭到路殺,呼籲不該用錯誤的方式保育動物;同時也積極與政府單位溝通,希望能擋下這次的開發。

 

針對大安溪開發計畫的近況,美汀明白指出:「前瞻水計畫來說,當計劃下來、甚至已經發包,對於公部門就會有時程上的急迫性,不太可能就停下來什麼都不做。」但美汀也補充,目前卓蘭鎮公所有意識到這個地方是石虎的重要棲地。目前第一期的工程來說,因為已經發包了,所以並沒有停工,否則會有承包商要求賠償、追究責任等問題。但卓蘭鎮公所也願意釋出善意,就目前還沒施工的部分以及第二期的開發計畫來看看能怎麽挽救。 

威廷則進一步補充,以臺灣石虎保育協會目前的立場,也並不是只要是石虎的棲地就任何開發都不能進行,而是透過溝通、討論,在滿足實際的需求下,同時針對石虎族群與關鍵棲地做一些迴避、保護,「開發與生態保育,絕對是可以並存的。」但另一個需要被重視的問題是,開發的需求真的存在嗎?當每個地方的高灘地都規劃成生態公園、花卉區、生態池,沒有特色、沒有吸引力、同時種滿了各種外來植物,「我們會高度懷疑這種類型的觀光遊憩的需求和價值。」

 

干擾不斷的小型整治工程

 

影響河川生態的,不只有大型工程,甚至某種程度來說,前瞻計畫不過是標的比較大的箭靶。 

像前瞻水環境計畫這類量體龐大的開發工程,對於棲地會造成嚴重的干擾,但也因為計畫龐大、施工金額高、影響的層面廣,通常也較容易引起關注。但以河床地區來說,其實每年都會有各種不同名目、規模的小型工程進行。 

以貓羅溪為例,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和特生中心在貓羅溪沿岸架設的自動相機,其實都受到不少工程的影響,像是河川的治理、疏濬工程、雜木林推平開路或是鋪設成水泥地等;再往南邊,南投縣政府甚至將整個高灘地推平,作為舉辦燈會、沙雕節等大型活動的場地。同時,透過 google earth 的正射影像圖,也能看出貓羅溪沿岸的河床持續受到各種擾動。

 

貓羅溪沿岸的河川整治工程(劉威廷提供)



貓羅溪南段的高灘地遭推平,並作為舉辦燈會、沙雕節的活動場地。(照片來源:南投國際沙雕藝術文化園區)

 

 

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水環境?

 

「我都說石虎也出來自救,經過小草第二次的死亡,如果我們真的什麼都不做,那就真的犧牲了牠的自救。」育秀這麼說著。

事實上,過度開發、破壞溪流生態,影響的絕不只是石虎。位於水陸交界帶的溪流環境,擁有豐富的生態系,包括石虎、食蟹獴等食肉目動物、猛禽、黃魚鴞、夜鷹、野鼠、野兔還有兩棲爬蟲類等,都高度依賴這樣的環境生存,當生態遭破壞,每種動物皆深受其害,石虎不過是其中近年比較受到關注的物種。

而就算跳脫生態的角度來看,過去期待人工砌成的水泥河岸能達成疏濬、防洪的效果,但事實卻是每年梅雨或颱風季來,洪水暴漲、泛濫成災的事件仍不時發生,排水成了溪流無限制、不間斷整治的藉口,卻遲遲未能看到效果。至於河濱的使用,在複製一個又一個生態區、親水公園後,使用率卻往往不及最初所預期,徒增維護、管理成本。 

當國外逐漸意識到溪流的重要性,逐漸打破水泥堤防、恢復河川本來的樣貌,我們還要深陷無限整治的循環嗎?抑或我們能重新看見河川的價值,營造出人、水、生態共存的環境?


「滅絕以前,臺灣最後的貓科動物——石虎」窩窩報導訂閱募資計畫啟動。

這一次,窩窩從屏東、南投、苗栗再回到台北,走訪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台北市立動物園,試著全面性地了解到底石虎的現況為何?是如苗栗縣議員所說的多到惱人的開發絆腳石?還是研究資料所顯示的剩不到500的瀕危族群量?

而每一次的採訪、撰稿、設計、繪圖,都需要耗費龐大的人力成本,對於沒有雄厚財力的獨立媒體的確是不小的負擔。因此窩窩透過「訂閱式募資」的計畫,期待每位讀者的小額資助來維持我們的編採運營,能夠繼續替動物們發聲!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