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生態公安雙危機 民團聯合籲禁餵、勿回置遊蕩犬

Intro Image

首隻活體擱淺革龜成標本 漁網纏身傷重不治

Intro Image

人熊衝突升溫 日緊急持槍狩獵制度上路

 
 

 

撰文|走近動物園     責任編輯|蘇于寬

如何定義動物園?

世界上的動物園確實有各式各樣的存在形式,甚至連字典對於這個名詞的解釋都大相逕庭。比如在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中對於「zoo」的解釋是:

一個飼養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以供人觀看或研究的場域 (an area in which animals, especially wild animals, are kept so that people can go and look at them or study them)」

而當我們看到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解釋則變成了:

一個為了讓大眾觀賞而飼養野生動物並在同時對牠們進行研究、繁殖以及保護的地方(a place where many kinds of wild animals are kept for the public to see and where they are studied, bred and protected)」

到了亞洲,就算同在日本,不同辭典一樣也對該詞彙給出截然不同的釋義,比如新明解的:

把抓來的動物放在人工的環境裡規律地餵食,背離野生,作為會動的標本向人展示並兼具啟蒙意義的娛樂設施」以及小學館的數位大辭泉中「飼育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各種動物,以調查、保護、教育、娛樂等為目的的設施

至於我們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則是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畜養各種動物,供人觀賞、研究或教學的場所

我想,曾經閱讀過本專頁貼文的朋友都不難發現,以上的釋義沒有一個能涵蓋現今動物園行業的複雜性,甚至,沒有一個提到「保育(Conservation)」這個字眼。那麼重點來了,世界上的動物園們又是如何定義自己的呢?

 

從職責與願景看動物園

 

www.chesterzoo.org截自www.chesterzoo.org

 

基本上,我們可以從各個機構的「Mission」以及「Vision」中看出端倪,前者可以解釋為「職責」,也就是該機構正在做的事情,而後者則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靠著恪守職責達成的「願景」。時常被評價為英國第一、世界頂尖的Chester Zoo,在2018之前訂定的Mission為「成為保育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主力(To be a major force in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worldwide)」,而Vision則是「一個多樣化、興旺發展並且永續的自然世界(A diverse, thriving and sustainable natural world)」,很明顯地,前些段落的字典們所提供的解釋完全無法解釋像Chester Zoo這樣的存在。

我在過去的文章中曾提到,許多全球性保育組織旗下都有自己的動物園,但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實際的狀況是,隨著動物園行業的發展,許多一線的動物園在追求理想中的自己的同時,逐漸轉變為經營動物園的保育組織,家喻戶曉的Jersey Zoo一步步從Durrell自己的秘密花園蛻變為以Saving Species from Extinction為宗旨的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就是完美體現這一趨勢的案例,並且事實已經證明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動物園加入它的行列。

另一方面,曾經被我多次提到的Pairi Daiza,作為一座被認為與保育連結不深、以文化娛樂為主要導向的動物園,他們替旗下基金會訂定的Mission為 ”Support our adventure, outside the walls of Pairi Daiza”。而他們篩選、執行保育的依據則是「是否能達到人類文化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屬於「延續冒險」的途徑之一,且正因為讓人看到了他們朝著自己的願景邁進的樣貌與態度,基本上沒有人會批評他們「為了人類犧牲動物」,反倒是佩服他們對於重現文化景觀的投入與堅持

至於我們的台北動物園與新竹動物園,前者在政策白皮書中,把總目標列做「成為世界一流的生物多樣性教育與保育機構」;後者雖然沒有在官網中明確的給出,但「拉近人與動物的距離,打造全新的生命教育場域」是在相關報導中被重點提及的目標。可以看出,台灣的動物園夥伴們在訂定Vision這一方面,考慮到現實狀態,格局相較Chester以及Pairi Daiza要來得小一些,尚未跳脫出園區的框架,但總體而言,台北想走的方向與Chester更相近,新竹則與Pairi Daiza同樣以「人」為關注重點

 

動物園可能是主題公園、保育機構、或教育研究場域——

但也不僅於此

至於中國最有名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做為中國式野生動物園的代表,在官網上對自己的描述為「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具有国际水准的野生动物园,是动物种群众多、大型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也就是說,他們的自身定位是「主題公園」,描述中提到的保護、研究、科普則像是這個公園存在的「依據」。

雖然我個人並不欣賞這樣的詮釋,但我不會沒事就批評長隆在亂搞、汙衊動物園,因為他們的作為確實與自身定位相符且證明了這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毋庸置疑是現階段「動物園」的體現形式之一。 

但是若是因為習慣了長隆這樣的導向,轉過頭來說Chester這樣以保育為目標的機構很虛偽,或者在我評論一個機構現行狀況與自身目標的差距時,把長隆的那一套當作唯一解並且用來「指導」那就有點有趣了,因為雖然談論的名詞一樣是動物園,但實際上已經是不同的概念。

就好像,本專頁的名稱是「走近動物園」,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分享我對動物園的觀察,邀請各位一同走近、仔細看看動物園的存在。倘若每次發完文章都有人因為我沒有分享可愛的動物影片或者科普某一物種的生理資料,而批評說我的文章重點錯誤、欠缺全方位考量,那未免有點莫名其妙,因為那並不是我給自己的定位。 

對於看到這裡的各位,希望這篇前導文能幫助各位了解動物園的各種存在形式,而一座動物園究竟是如何轉變為自己理想中的樣貌,還請移步至正篇的「知,然後行──《The Call:對抗滅絕的動物園與他的戰略》讀後感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