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截圖自@Seph Lawless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近日,一段由Seph Lawless以無人機拍攝、取景於法國今(2025)年1月已停止運營的海洋主題樂園「Marineland Antibes」之影片引發關注。

法國「Marineland Antibes」於1970年成立,曾經是法國規模最大的海洋主題樂園,鼎盛時期每年遊客數量有120萬人次,但近十年下降到僅每年42.5萬人次,加上2021年法國政府通過《動物虐待防治及強化人與動物關係法案》,其中明訂將於2026年11月30日後全面禁止鯨豚展演,促使Marineland Antibes經營者於今(2025)年1月宣布停止運營,但至今園內仍飼養著虎鯨(Orcinus orca)母子Wikie和Keijo,以及12隻寬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

根據Seph Lawless的說明,滯留園區的兩隻虎鯨Wikie與Keijo原本孤單而絕望地漂浮在渾濁的水池中,發現無人機後,竟主動開始表演:「(牠們)彷彿記起『被看見』的感覺。」影片曝光後受到全球矚目,許多人都呼籲法國政府與園方採取行動。 

20251106 02Seph Lawless指出,Wikie與Keijo原本孤單而絕望地漂浮在渾濁的水池中,發現無人機後,竟主動開始表演:「彷彿記起『被看見』的感覺。」|圖片來源:@Seph Lawless

倡議組織Tide Breakers批影片捏造:表演行為實為「行為豐富化」訓練

然而,致力於「廢止鯨豚圈養」的倡議組織Tide Breakers指出,事實並非如此。該組織說明,影片中所謂Wikie與Keijo「對著無人機自行表演」的畫面,其實是訓練師為了提升牠們的行為豐富化而正進行訓練;但在Seph Lawless的影片中,訓練師的身影被刻意剪除,只為營造戲劇效果。

「訓練員每天都會照顧牠們、餵養牠們,並安排一些娛樂活動來豐富牠們的日常生活,雖然訓練員的陪伴時間不如我們希望的那麼多,但他們一直都在。」Tide Breakers共同創辦人Marketa Schusterova在影片中澄清。

20251106 01

Tide Breakers說明,Wikie與Keijo「對著無人機自行表演」的畫面,其實是訓練師為了提升牠們的行為豐富化而正進行訓練;但Seph Lawless為營造戲劇效果,刻意將訓練師的身影隱藏。圖片來源:截圖自Tide Breakers


Tide Breakers也批評:「這位內容創作者多次非法闖入園區,導致動物受驚與焦躁。」並指出Seph Lawless聲稱自己正與加拿大動保團體Animal Justice合作,Tide Breakers求證後卻發現並非實情。此外,Seph Lawless自述因拍攝該影片而受到法國政府刁難,但Tide Breakers在內的多個團體皆曾紀錄並公開Marineland Antibes現況,並未遇到他所述的阻撓情形。

這一切都是捏造的、戲劇化的無稽之談,損害了那些真正致力於保護這些動物並尋求解決方案的組織的運作。

Tide Breakers措辭嚴厲,直指Seph Lawless純粹是在利用Wikie和Keijo的故事博取流量,並表示團隊曾多次嘗試與他聯繫、要求更正錯誤資訊,卻屢遭封鎖

轉移困局:鯨魚庇護所未完工,他國圈養機構恐動物福利不足

事實上,在決定關閉Marineland Antibes之前,園區經營方曾嘗試自行聯繫,安排園內鯨豚轉移。據傳,他們曾與日本的GRANVISTA集團聯絡*,也與西班牙的海洋主題樂園「Loro Parque」進行接洽。

*註:日本的GRANVISTA集團現正運營鴨川海洋世界(Kamogawa SeaWorld)和神戶須磨海洋世界(Kobe Suma Sea World)兩處海洋主題樂園。

這兩處轉移地點皆遭動物保護組織反對,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曾以「Marineland Antibes的鯨豚值得更好的保護」為題發布聲明,反對將園區內的鯨豚出售給國外的圈養機構擔憂牠們再次被迫成為被奴役的表演動物,或者被利用來繁殖下一代的圈養鯨豚,造就「殘忍的循環」。

法國生態轉型部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也公開反對將園區內的鯨豚送至日本:「在日本,動物福利並沒有如此完善的規範。」此宣言受到包括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C’est Assez和One Voice等多個動物保護組織支持。

雖然西班牙Loro Parque積極表示願意接手Marineland Antibes的鯨豚,但動物保護組織指出,該園區圈養虎鯨的死亡率偏高,且仍持續進行繁殖,並非理想選擇,此外,西班牙一家科學機構對Loro Parque設施進行評估後指出:「這些設施在表面積、體積和深度方面均未達到為此類動物提供最佳飼養條件的最低要求。」根據此意見,西班牙政府拒絕了轉移計畫

那麼到底哪裡是合適的去處呢?

海洋守護者協會指出,Marineland Antibes的鯨豚皆出生於圈養環境,缺乏野外生存能力。協會強調:「我們的目標是說服相關部門允許這些無法放歸野外的海豚在海洋保護區安享晚年,讓牠們能夠過上應有的幸福生活,再也不用為了死魚等食物而取悅遊客。」

然而,Agnès Pannier-Runacher坦言:「目前全世界仍沒有專門的虎鯨保護區。」雖然加拿大正在籌建的「鯨魚庇護所」(Whale Sanctuary Project)表明願意收容Wikie與Keijo,但法國生態轉型部認為,長途運輸可能對動物造成過大壓力,且加拿大當地水溫可能不適合長期生活在法國的虎鯨,因此仍決定拒絕轉移。

而根據「鯨魚庇護所」官方網站其建設仍處於初期階段。2025年10月的最新進展顯示,該計畫已獲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政府發布的理事會命令(Order in Council)批准,取得部分皇家土地(Crown lands)的租用權,並持續籌措所需資金

法自建保護區?  Tide Breakers:設施劣化,現在已是緊急狀況

今年4月,Marineland Antibes的動物飼養員合約期滿,經營方公開譴責生態轉型部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你一手造成目前的局面,你必須立即承擔起解決的責任。」敦促部長向西班牙當局施壓,或批准將動物轉移到日本:「你非常清楚沒有其他解決方案。」

Agnès Pannier-Runacher則在參與聯合國海洋大會(UNOC)期間回應:

在我看來,公園有責任照顧那些多年來為他們帶來利潤的動物。現在,公園應該向我們提出方案。

並強調在找到具體解決方案前,經營方應確保這些圈養動物的動物福利。

後續,Agnès Pannier-Runacher也提議在歐洲內部自行籌建「鯨魚保護區」,海洋守護者協會法國分會對此表示認同,分會主席 Lamya Essemlali向法國媒體 《Le Monde》表示,她有信心籌集必要的資源,以運營一個既能有效解決虎鯨危機又能為虎鯨研究提供前景的保護區,但《Le Monde》也指出,法國生態轉型部透露,保護區計畫難以在一年內完成

今年6月,Agnès Pannier-Runacher又宣布,Marineland Antibes內的12隻海豚確定可以在未來轉移至法國國內正在建設的「博瓦爾動物園」,該園預計兩年內完工。但Tide Breakers這項方案緩不濟急:

我們不認為,那些仍被困在惡化、老舊、破裂、且無法修復的水池中的海豚與虎鯨還能再等兩年,這是緊急事件!

該方案並未提及虎鯨要如何安置

此前,Tide Breakers曾多次呼籲外界正視Marineland Antibes原本就老舊的圈養設施正持續劣化,包括水池中藻類不斷滋生、建築結構逐漸出現裂縫等問題。

該組織於11月5日指出:「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園長Pascal Picot坦言水池結構已受損,若內部隔牆倒塌,虎鯨可能會受傷。」即便工作人員嘗試挽救這些設施,但在虎鯨近距離施工所產生的粉塵,恐使牠們罹患致命的呼吸道疾病,也可能衍生其他意外——2024年3月,Wikie的兄弟Inouk便是在誤食了水池設施的金屬碎片後死亡。

Tide Breakers強調,他們與「為了『終結圈養』而犧牲這些虎鯨個體的團體」不同,對可能轉移Marineland Antibes的可行方案持開放態度:「希望牠們能夠活得足夠久,親眼見證真正的海洋庇護所誕生的那一天。

目前,Marineland Antibes的圈養鯨豚未來命運仍未知,多方立場仍陷僵局。而台灣僅存的2座鯨豚展演場域,展演許可也將在2026年到期,屆時,台灣的鯨豚展演場域是否也會面臨關閉?圈養的鯨豚個體又該何去何從?法國的案例或可提供重要借鑑。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