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Intro Image

災區動物救援第一線——光復動物醫療站實地採訪

Intro Image

光復啟動犬貓義診 獸醫籲關注鉤端螺旋體風險

Intro Image

中國藝術家炸山引發爭議 臺灣國慶焰火恐威脅石虎

 
 

 

撰文|薇伊   責編|羅羅

 

 

「糾纏不休的敲擊聲蓋過牠們彼此的溝通,海豚間的連繫中斷,牠們的自然回聲定位也受到影響,船隻把牠們從遼闊的海面上逐步圍攏起來、切斷牠們的退路,海豚越來越頻繁地呼吸,牠們完全喘不過氣來了,為了更快逃離此地,牠們開始跳躍,恐慌爆發了!每一個從圍堵牆側面逃離的嘗試都失敗了。這一切,站在船首圍欄裡的值崗者都看在眼裡,裝設強力發電機的獵船很好駕駛,馬力全開時速度比海豚還快......海灣無情的越來越靠近,噴出濃煙的船隻緊追在後,最後一次的逃亡很快就宣告失敗。此刻,筋疲力竭的海豚徹底放棄了,隱身在後的是死亡海灣,海豚已落入陷阱裡。」
- 擷取至 《血色海灣:海豚的微笑是自然界最大的謊言》
 
 

血染的東洋大海

 

何謂海豚獵捕

每年從秋高氣爽的九月份一直到繁櫻初落的四月,位於日本和歌縣的太地町,以傳統文化之名,進行大規模海豚驅獵活動,一年平均約有2300隻海豚死於殘忍的獵殺活動。利用海豚對音波極度敏感的特性,漁民將鋼管置於水中,使用錘子不斷敲擊,製造恐嚇海豚的聲牆,再將其趕至淺水處,追獵過程中,有些海豚因體力衰竭而死、心臟衰竭而亡、母親被迫離開孩子,或船尾的推進器在海豚身上畫上可怕的傷口,此時筋疲力竭、遍體鱗傷的海豚,早已無力反抗,漁民便利用漁網將其封鎖,待商人們進行挑選,外型討喜的海豚會被選為海洋公園的表演用海豚,終其一生被困在狹小的水泥池裡,伴隨觀眾刺耳的尖叫,做著水中舞蹈、空中跳水、頂球甚至是親吻觀眾等非自然行為,未中選的海豚則被漁民以金屬條刺穿脊柱的方式,全數屠殺。

 

為什麼牠們不逃

被用漁網封鎖起的海灣,對海豚來說牠們大可以縱身而躍,逃離漁網回到寬闊大海,但難過的是因為牠們的天性,使牠們不會這麼做。海豚有極其靈敏的聽覺,牠們用回聲定位的方式辨別方向,漁網在牠們眼裏就像獵捕人用鐵桿發出噪音般陌生,海豚無法用牠們的水下雷達這道網眼做的隔牆後面有什麼,牠們感到害怕而不敢躍過漁網,同時海豚是極為群體化的動物,牠們不會扔下受傷、疲倦或幼小的家庭成員自己逃生,而獵捕人也因此大肆利用海豚這樣的天性進行屠殺。這一切血淋淋的真相,在2009轟動世界的紀錄片──《血色海灣》中被公諸於世,由路易·賽侯尤斯,帶領各方精英,以堪稱「特種部隊」的突襲方式,在地形險要的海灣中進行拍攝,冒著被殺害與關押的風險,在深夜間潛入秘密海灣。

 

03

利用海豚天性,進行圍獵捕殺猖狂的捕鯨市場|來源:https://goo.gl/fMJ6t5
 

 

不過就是個「科研捕鯨」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通過《禁止商業捕鯨決議》,禁止商業捕鯨,日本至此便開始用「科學研究」為理由,在當地與南極海進行大規模的鯨豚獵捕。每年大約獵殺一千頭大型鯨魚的同時,也差不多有兩萬多隻不受保護的海洋哺乳動物慘遭屠殺。2014年聯合國國際法院,下令日本停止在南極地區進行年度捕鯨活動,日本遂於2014年-2015年捕鯨季暫停捕獵行動,隨後把2015至2016年度捕鯨配額從原計劃的900頭縮減至333頭,向國際捕鯨委員會申請繼續捕鯨。2015年12月,日本不顧國際撻伐仍重啟於南極的科研捕鯨,遭到美國、紐西蘭、澳洲、歐盟會員國等33國向東京當局提出強烈的「正式抗議書」,但日方仍舊一意孤行,日本不放棄以「科研」名義捕鯨,也許可以從三個面向解釋,首先,農漁業是日本的標竿性的行業,對於執政的自民黨而言,農民和漁民是大票倉,如果政府公開反對捕鯨會失去大批選民;再者,日本經濟復蘇緩慢,一旦捕鯨活動停止,整個捕鯨產業鏈將為之崩潰,大量工人面臨失業,導致稅收減少;第三,行科研捕鯨之名同時,能夠行公海捕撈之實,一旦取消捕鯨活動,也就意味著日本痛失「順帶」捕撈公海漁業資源的「便利」。

 

04

日本水產廳11月將依據修訂過的計畫,於2015-2016年捕鯨季恢復捕鯨行動(共同社提供)
 

 

活海豚買賣

「種類、外觀、大小、年紀、性別、訓練狀態」這些都在活海豚的買賣市場裡形成「價格等級」,一隻經「完整」受訓的海豚可以賣到15萬美元的好價格,相反若只是供食用的死海豚,也許只能賣到600美元。海豚需求量龐大,太地町如今被視為全球輸出活海豚的最大轉運中心,根據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09到2014的5年間,出口到大陸的海豚就有216隻;另外烏克蘭則有36隻、韓國35隻、俄羅斯15隻、美國1隻等一共出口到12個國家。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全球約近兩百個海豚機構,但確切的數目根本難以估算,除了各地海豚館、水族館,還有各式軍事、民間研究機構,光單單在日本就有約50座海豚館,從事著「海豚表演」、「海豚療法」、等活動,對「補給海豚缺額」的需求短時間看來難以遏止,近年隨著中國海洋主題樂園、水族館的建設大幅擴張,對鯨豚表演的需求也致使中國成為野生海豚和鯨魚的最大輸入國,當今中國大陸已有39座海洋公園,同時有14座正在興趣中。許多地方極其惡劣的圈養環境,引發社會爭議。中國境內的海洋公園正圈養著超過500隻、涉及11個種類鯨豚,當中有超過一半是過去5年於日本太地町及俄羅斯鄂霍次克海所捕獲的。

 

05

2015來自日本的八隻海豚,正式在中國南部最大海洋館之一-合肥海洋館亮相|來源:取自合肥晚報
 

2015年,世界動物暨水族館協會(WAZA),對日本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日本不得再購入非人道方式獵捕來的海豚,若日本暨水族館協會(JAZA)拒絕,將除名於WAZA,撤除會籍的後果,將使JAZA無法使用WAZA的各種資料庫,其中包含「血統資料庫」,對於各國動物園、水族館交換繁殖相當重要,日本於此壓力下,「不情願」的接受WAZA的要求,JAZA公開承諾將禁止會員水族館購入或取得來自爭議海域的海豚。

 

06

JAZA招開記者會同意WAZA要求,承諾禁止會員水族館購買殘忍獵捕而來的海豚 (取自產經新聞)

 

究竟是「堅持」還是「濫用」傳統

 

文化帝國主義

「歐洲和美國長期以來都是喝牛奶、吃牛肉,日本則是吃鯨魚肉,因此我們無法理解,為什麼鯨魚被當成如此特殊的生物」,「捕殺鯨魚和海豚在日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如果現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只因為海洋哺乳動物對很多人來說很特別,那麼這就是文化帝國主義。」以上是國際捕鯨委員會日本代表對-森下助二對西方的怒斥,由此可見,看起來像是「大哉問」的文化差異,日本充分的拿來做為非人道捕殺鯨豚的擋箭牌。

 

輝煌的捕鯨史

事實上日本的捕鯨歷史可以追溯至西班後第八世紀,便有食用鯨豚肉的記載,1606年左右太地町便使用精心且殘酷的圍獵方式,1910年代日本逐漸出現蒸氣動力船,隨後開始建立起強大的工業捕鯨船隊,看到這裡,也許我們還忽略的一個事實,二戰結束後,日本嚴重慘敗,全國人民陷入空前的飢餓,當時美國駐日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為了降低運送糧食到日本的費用,便把主意動到了捕鯨事業上,美國允許日本人帶領兩艘魚類食品加工船,及十二艘捕鯨船前往南極大陸,只要把價值超過四百美元的鯨油交給戰勝國,便可留下鯨魚肉,由此可見,日本口口聲聲高喊「國家傳統」的捕鯨行業,西方強權的美國,也得負起部分責任,所謂的「文化傳統」並非如此純粹,背後還牽涉太多經濟與政治利益。

 

除了太地町、東京近郊的富戶村、還有長崎縣的壹岐市,都是日本著名的鯨豚獵殺地,根據「愛爾莎自然保護」資料顯示,富戶村至2004年後便沒有再出現圍獵行動。壹岐市也很多年沒有出現了,但這裡曾是最恐怖的海豚大屠殺現場。

 

當然不只有日本,撐起這個利潤豐富的鯨豚工業鏈,包括韓國、冰島、挪威、秘魯、巴西、加拿大、俄羅斯、丹麥的法羅群島、及阿拉伯和非洲的地中海各國於市場上、加勒比海島嶼上,都是捕殺鯨豚的重點國,完整的清單根本無從列完。

 

 

民心不愚昧

當我們回到日本食用鯨豚肉的內需市場來看,根據2014年一份報告,日本民眾九成五完全不吃或幾乎不吃鯨肉,目前約有一千萬噸鯨肉冷凍在港口冰庫中,環保團體研究指出,日本政府已補貼捕鯨業四億美元支撐這個夕陽產業,鯨類研究也是年年虧損。如此不符合經濟效益的的鯨豚工業,仍有國會議員全力為選區內的捕鯨業者爭取補貼,換取選票,對於日本鯨豚保育人士來說,情況特矛盾,如果外國施加更多政治壓力,他們的保育工作就更難執行,似乎總有一種「誰反對捕鯨,誰就是叛國」的奇怪風氣,而捕鯨擁護者深知如何煽動這樣的情緒,當自身文化受到批評,捍衛文化就是全民責任。縱使佔滿國際版面的多是官方的發言,但越來越多來自日本內地的聲音,逐漸意識到該國捕殺鯨豚的可怕現實,而面對這嚴峻議題,再多的國際撻伐也許都比不上日本民眾一次強而有力、齊聲怒吼、堅決抵制的內在力量。

 

07
民眾上街抗議太地町的圍獵行動及反對海豚表演 (取自Faccebook :Save Japen Dolphins )

 

 

《血色海灣》給世界的一巴掌

 

太地町釋放海豚

「太地町將大約一百隻捕獲的海豚中選出一些賣給海豚館,不過剩下的他們將予以釋放」,據2009年通訊社報導,這是海豚第一次從海灣被釋放出去,據當地漁業合作社的一位匿名人士表示,這個決定是對電影<血色海灣>的回應,縱使仍有為數不少的海豚被捕殺,以及送到水族館,但這仍是一次好的發展。<血色海灣>中關於海豚獵捕與嚴重汞中毒後果的驚人畫面,在全球廣為流傳,日本媒體也開始跟進,2009年<日本時報>報導了一則檢驗太地町居民頭髮樣品中的汞含量的新聞,並同時分析了海豚肉和長肢領航鯨肉的樣本,最後得到驚人的檢驗結果,這些海洋生物肉品的汞數值,高出上線值得3.08倍至161.5倍,由此可見於魚肉受到有害物質污染,尤其是海豚肉,而利潤龐大的捕鯨遊戲,除了拿「傳統文化」、「科學研究」做為冠冕堂皇的背書外,賭上的更是民眾的健康。

 

 

我們能夠做什麼

省下你手上那張水族館的門票,若想觀看鯨魚或海豚大可以選擇出海賞鯨的方式,不帶任何武器、不懷任何貪念,只用雙眼、相機、期待且尊敬的心來欣賞這些美麗的海洋生物,就算我們不能像鯨豚保育人士一樣在第一線衝鋒陷陣,但我們能可以拒看鯨豚表演、拒吃含汞毒素且聽說食之無味的鯨豚肉,當我們為這樣的大屠殺感到憤怒、感到心痛,想要反抗時我們可以支持可靠的組織、請願連署、捐贈金錢,當越多人站出來,像漣漪一樣影響身邊的人,再微弱的的聲音,都能變得擲地有聲。

 

08

有時候,也許生命與生命之間能以更美的方式遇見 (取自Malta攝影作品 http://www.maltm.com/2015/10/02/underwater-photography/)
 

 

後記- 據說愛上一隻動物,能喚醒人類的靈魂

 

曾經窩編和一位幾乎環遍世界的資深導遊問到:「嘿,傑克,你去過那麼多地方,到底哪裡讓你印象最深刻啊?」這看似簡單但總令人猶豫的問題,本以為會聽到傑克列舉無數個意想中的答案,但他只頓了頓,淡淡說:「南極海,在那裡坐著破冰船出海賞鯨,一隻好大的鯨魚從船邊而過,看著牠的眼睛,居然連自己掉淚了都不知道......太美麗了...真的太美了。」我和傑克坐在塞納河畔談著這隻如今不知在何方的鯨魚,他眼神望得老遠,堆滿風霜的臉上,好像灑了一層厚厚的想念蓋住了笑容,他說,去過再多地方,最美、最動人的永遠是與牠四目相交的那一刻。

 

我想,若嬌羞溫嫩的櫻櫻粉紅能帶走那片腥紅海水,海豚群舞跳耀,沒有屠殺鯨豚的櫻花季,一定很美。

 

 

 

延伸閱讀

-《血色海灣:海豚的微笑是自然界最大的謊言》|作者:Hans Peter Roth&Richard O’Barry|出版:漫遊者

-Ric O'Barry's Dolphin Project

-台灣的捕鯨史

-教育或監獄?台灣海洋機構現況

-日本水產廳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

-世界動物暨水族館委員會 WAZA

-日本動物暨水族館協會JAZA

-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