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潛水面鏡深入海裡,眼前的白色珊瑚海,見證了我們身處在一個發燒的時代,人類造成的破壞,將可能使珊瑚王國的美麗畫面,不再重來。
撰稿|林采昱 編輯|洪郁婷 設計插畫|林昕慧
氣候變遷 全球珊瑚白茫茫
氣候變遷造成溫度與天氣異常,是造成台灣珊瑚大規模白化的主因。全球暖化造成的升溫影響,使2020年成為台灣海溫為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年,而預期能為海洋降溫的夏季颱風,在最熱的七、八月皆未出現。
2020年整個夏天溫度高居不下,過熱的海水使全台珊瑚所在的海域,都成了不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共生藻因此離開珊瑚,留下一片白,原本充滿生命力的珊瑚礁海域,恐慢慢步入沈寂。
「我在潛水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墾丁這二十年,水溫是逐漸在增加,以前很低的水溫現在不會碰到了,然後現在的高水溫比以前還高。」在墾丁陽光潛水教練鄭毓毅的觀察下,當海溫提早升高,維持在高檔的時間延長,「珊瑚擋袂牢 (tòng bē tiâu),就開始白化。」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長期在野柳海域監測海溫變化,
我做氣候變遷和珊瑚研究,長期下來發現台灣北部的水已經不會再那麼冷,暖化的確是在發生。
低緯度的夏天熱上加熱,使珊瑚長期泡在高溫海水如同發燒過久;而高緯度的冬天逐漸消失,溫度調適力不足的珊瑚難逃一死。
2020年大白化,野柳海域的細枝鹿角珊瑚全數死亡。|Photo: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團隊
然而,受到熱壓迫的並不只有台灣珊瑚,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紀錄,2020年北半球平均海面溫度達到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比20世紀平均海溫高了0.76°C。
根據過去的白化研究紀錄,僅以0.02°C略低於最高海溫的2016年,那一年澳洲大堡礁有29%在白化後死亡,相當於2.8個台灣的面積。大堡礁的許多易危或瀕危物種如儒艮、海龜、鯨魚等,持續在經歷珊瑚礁棲地逐年減少的命運。
紀錄片《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曾拍攝紀錄2016年澳洲珊瑚從大白化到死亡的過程。
海中熱帶雨林垮 生物無處藏
珊瑚死亡後,生物就開始流浪了,變成流浪螃蟹、流浪蝦子、流浪魚。
陳昭倫憶起1998年,那年因聖嬰現象導致第一次的全球珊瑚大白化,當時台灣南部的珊瑚集體白化,有些珊瑚便在那時候消失了,消失的種類大部分是對熱最敏感的軸孔珊瑚。
「一般去珊瑚礁浮潛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五顏六色的魚會在那邊游來游去,大多是有軸孔珊瑚的地方,因為牠基本上是奇形怪狀,像森林一樣。」軸孔珊瑚是珊瑚礁最重要的建構種之一,相較於其他珊瑚種,牠有著較快的造礁速度,是形成美麗珊瑚礁與生態多樣性的重要功臣。牠奇特的生長型態,讓許多小動物喜歡躲在牠手指般支狀的、桌狀的珊瑚森林裡。以珊瑚為食的生物,也喜歡吃軸孔珊瑚,因為牠骨骼比較脆,肉比較好取食。
然而,生活在淺水域的軸孔珊瑚,卻成為熱衝擊下第一線的受害者。「像在森林裡,一旦打雷,燒到的一定是上面那棵大樹。」陳昭倫形容軸孔珊瑚在生態地位的可貴,本質卻也嬌貴,在發生劇變的環境下,軸孔珊瑚容易死去,獨留白骨森林裡眾多的海洋孤兒。
健康的軸孔珊瑚,有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出沒。|Photo:鄭毓毅
耐受不了海水高溫,大量軸孔珊瑚白化、死亡,生機不再。|Photo: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團隊
珊瑚礁死亡 人類如溫水煮的青蛙
其實珊瑚礁支撐的不只是海底世界而已,在人類社會中,珊瑚提供的生態服務涵蓋漁業、休憩、海岸防護、醫學到文化,更是全球5億多人的食物和收入來源。
漁業方面,珊瑚礁海域吸引了各種海洋生物聚集於此,成為海洋資源形成的重要場所。於觀光勝景,珊瑚礁的特殊地貌,是近距離接觸海洋生命的奇幻舞台。於海岸防護功能,珊瑚礁有造沙及抵抗海流的能力,是預防海岸退縮的天然防波堤。於醫學領域,珊瑚曾被視為21世紀的藥櫃,是醫療研究的一道曙光。於文化意義,珊瑚與許多海島民族生活的連結,交織出無可取代的海洋文化。
隔了一層海面,人便難以共感海洋正在經歷的危機,然而,海洋在氣候變遷影響下,珊瑚作為第一線受害者,正在用白化做出警告,海洋繼續改變,世界也將跟著改變。鄭毓毅教練無奈表示,
今天山禿了,我看到土石流。但是海裡面的珊瑚白化、死掉了,其實你不會覺得對生活有影響,等到察覺嚴重性,已經來不及了。
溫水煮的青蛙,起初沒有異狀,但是當溫度漸漸升高,無法回頭,才發現整個世界早成了致命滾水。
其實,早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巴黎協定》中,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即祭出警告,若地球升溫2°C,99%的現存珊瑚礁將死亡,因此必須竭力將地球升溫控制在與工業化前的溫度相比的1.5°C內,以挽救全球10%-30%的珊瑚礁,保住珊瑚礁生態系一線生機。但時至今日,全球溫度仍逐年上升,而人類正是造成全球暖化與珊瑚大白化的最大元兇。
全球暖化造成珊瑚白化日益嚴重。與20世紀平均海溫相較,海溫逐年上升,珊瑚大白化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頻繁,持續時間更長,影響也更劇烈。(資料來源:NOAA)
面對人類 海洋壓力山大
白化的珊瑚尚未死亡,但是像是虛弱的病人一樣,需要良好環境與足夠時間才得以康復。
從過去的研究可知,在自然界正常運作下,珊瑚恢復所需的間期為5至10年。然而,當暖化持續嚴重,大白化頻繁發生,珊瑚還沒康復就必須再面臨下一次的熱壓迫,恐徹底死亡。
氣候變遷將會是導致珊瑚死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陳昭倫表示,氣候變遷的主因為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其中主要為二氧化碳。而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量由海吸收,造成的暖化與酸化已深深衝擊海洋。
以「低碳」作為一個生活的態度,或多或少都會幫助珊瑚礁跟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
陳昭倫指出,若要拯救珊瑚礁,必須急速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台灣作為二氧化碳主要貢獻的國家,在減少碳排放的路上,我們起步卻已比其他國家還晚。「不要以為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你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情。」珊瑚的小宇宙,在陳昭倫眼中,正發著求救的信號光。
另一個影響珊瑚恢復的關鍵因素,是區域性的人為干擾,其中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海洋污染、不當觀光,是台灣珊瑚持續面臨的壓力來源。
珊瑚礁指標魚類,以經濟性物種為主,多是人類食用、作為裝飾品的採捕對象,端上餐桌的石斑、石鱸,做成號角的大法螺,串成風鈴的鉛筆海膽,製成煙灰缸的硨磲貝,煮成佛跳牆的海參⋯⋯過度捕撈問題,成為珊瑚礁生態系的一大壓力。
以指標生物龍蝦為例,在人為干擾較不嚴重的珊瑚礁海域,龍蝦如海底蟑螂一樣,數量多且常見。然而在台灣,大多時候只能從海產店看到身型較小的待宰龍蝦,高經濟價值的龍蝦遭到濫捕,數量越來越少。於是小隻的、賣相差的,只要還有市場,看得到的都抓來賣。
EcoDiver培訓教練楊東陸談到要解決過漁問題,必須先落實海洋永續觀念。
以前會有人說「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可是其實台灣人也沒有海鮮文化。
對於什麼東西該吃,什麼東西不該吃,大多數的消費者一無所知,手中的刀叉無形中便切壞了海洋生態網。
「大家真的要先去認識海、海裡的生物,包含我們日常在吃的。」楊東陸舉在珊瑚礁也面臨嚴重捕撈危機的鸚哥魚為例,若大眾不再吃鸚哥魚,漁船就自然不會到近岸下網捕魚,其他的魚類也不會在這邊被誤捕進來。海鮮的美味,必須建立在懂得做出正確選擇的智慧。
「上禮拜潛水時幸運看到一條鯊魚,非常開心!」鄭毓毅教練緊接著話鋒一轉,「但也覺得很悲哀。」過去屬於珊瑚礁鯊的白鰭鯊原是海中常見的身影,後來在餐廳的出場次數漸漸多過海洋,如今要在野外目睹全憑運氣。
鄭毓毅認為,台灣四面環海,許多資源也都取之於海,身為取用者必得兼負起保護之任,且人人有責。
地球生態是一個動態性的平衡,不管你在哪一個環節,只要讓它失去了平衡,整體都會受影響。
不論是人類向自然環境取用的資源,或是人類活動長期製造的污染,在沒有考量到環境承載力的狀況下,已經使海洋環境失衡。
最終,白化的珊瑚將如同在壓力爆棚的醫院裡,遲遲等不到病床的病人一樣,等不到海水降溫,等不到汙染削減,孤單死亡。
守護珊瑚之役 共創海中結局
珊瑚面臨的這場世紀之役,將成為各種生態系接連崩壞的序曲,還是能及時成為警鐘,使人們覺醒?
如果從今天起,每個人對環境有多一點的意識,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再去做一些改變或是選擇。每個人扮演一個更知海、愛海的角色,在生活中節能減碳、選擇友善環境的產品、食用永續海鮮、懂得海洋遊憩的禮儀。
正視珊瑚白化的警訊,每個人都握著彩繪珊瑚未來的畫筆。沒有人生活在海裡,但所有人都可以從自己生活裡,對海洋與珊瑚多盡那麼一份心。
延伸閱讀:我們可以為珊瑚做什麼?聽聽珊瑚疫情指揮中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