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Intro Image

災區動物救援第一線——光復動物醫療站實地採訪

Intro Image

光復啟動犬貓義診 獸醫籲關注鉤端螺旋體風險

Intro Image

中國藝術家炸山引發爭議 臺灣國慶焰火恐威脅石虎

 
 

 

撰文 朱翊瑄 | 編輯  羅奕儒 | 設計 林昕慧 黃品瑄

1993年,雪山森林,小熊跟在母熊身旁,一會兒啃食地上的嫩葉,一會兒快步接上媽媽的腳步。走著走著,牠似乎聞到了些什麼,循著一股甜味,逐漸分心走進右前方的芒草堆中。「喀擦!」一聲,伴隨而來的是驚慌失措的放聲哭吼,母熊立刻回頭,但為時已晚,小熊的後腿硬生生的被獸鋏咬住,動彈不得,焦急的母熊只能隨伺在側、踱步、吼叫,卻什麼也做不了......

獵人來了,一槍結束了母熊的生命,也決定了小熊往後三十年的命運——終身圈養,因獸鋏而斷肢的三腳小熊,從此與野外及家人告別。

獵人將小熊帶回家,關在農舍屋簷下的鐵籠中,日復一日。直到有天,來了一個與獵人不同氣味的人開始移動牠的鐵籠,小熊不停的亂竄、焦慮不安,卻只能再次任由人類決定牠的去向。雪霸國家公園警察經民眾密報後,於臺中達觀村查緝到被非法私養的三腳小熊,轉送至就近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收容。

初來乍到的三腳小熊

因尚無合適籠舍,小熊暫時被安置在特生辦公大樓中的舊房舍裡,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類、加上舟車勞頓與新環境的刺激,焦慮不安的小熊,只要任何人靠近,便會不斷衝撞、低吼,研究人員只好盡量避免進入房舍,希望減緩小熊的緊迫。

健檢前進行吹箭,緊張不安、攀爬到屋簷的小熊|照片提供:特生中心 黃秀玉

 

面對第一次收容小熊,研究人員既擔憂又忙亂,幫小熊進行身體檢查,確認斷肢狀況後,更召集臺灣熊類相關研究的專業學者們,希望共同討論小熊的未來。 

「母熊,10.2公斤,約六個月大,因右後斷肢且沒有母親照料,野放後應無法生存。」臺灣黑熊的哺乳期約5-12個月,幼熊會待在母熊身邊學習覓食技能與社會行為直至一歲,才會獨立生活。才半歲就失去媽媽的三腳小熊,顯然也失去回到野外獨立生存的機會,只能仰賴人類的收容照料。

準備進行健康檢查的小熊,因麻醉藥效,一臉快睡著的樣子。|照片提供:特生中心 黃秀玉

 

有了屬於自己的家,收容生活正式展開

時間飛快,兩年後小熊正式入住特生為牠專屬打造的「家」——低海拔試驗站。 

低海拔試驗站的籠舍以考量黑熊習性、與照養員的安全所設計,包含擁有天然植物的活動場、與配置棲架、平台的單間籠舍,活動式閘門的結構等等。搬至低海拔試驗站後,有了較大的活動空間、也少了人為干擾,小熊緊迫的狀況漸漸改善。

幾年後,為進行臺灣黑熊繁殖與育幼研究,從壽山動物園調度了公熊,期待能與小熊繁殖後代。研究人員讓兩隻黑熊共同待在一個籠舍,兩熊似乎頗有來電,但當公熊出現騎乘動作時,小熊卻顯得相當吃力,頻頻坐下,無法順利交配。

後續試驗站陸續收容了近十隻黑熊,其中也有繁殖成功的案例,唯獨小熊的配對狀況頻頻卡關。經過研究人員的觀察推測,也許是因為小熊只能用三隻腳支撐著自己與公熊的重量,導致配對的成功機會低,無法順利繁殖。

剛搬去試驗站不久,正在享用美食的小熊|照片提供:楊吉宗

 

三隻腳的體重難題

配對期間,小熊曾一度出現「假懷孕」的狀況,不只開始出現做窩的行為,食慾也大幅增加。誤以為小熊懷孕的研究人員擔心牠營養不足,除了三餐蔬果肉類,更添加熊飼料,沒想到最後發現烏龍一場,小熊沒有懷孕,還因此變得圓滾滾的,再也瘦不下來。 

過胖與不願意動成為小熊健康上最大的難題,因為斷肢關係,左後腿幾乎必須支撐她身體的重量,擔心牠承重過度的獸醫師,曾經嘗試聯絡義肢公司,替小熊特製了一支專屬義肢,希望輔助牠的生活。

但裝填義肢的不舒服感總讓小熊抗拒,義肢不斷掉落,成功穿上的時間最多不過20分鐘,最終只好改以訓練與環境豐富化的方式,鼓勵小熊多多運動。

為小熊量身打造的專屬義肢|照片提供:特生中心

 

小熊剃毛,準備穿義肢囉!照片提供:特生中心

 

穿戴完成,十分合身!可惜都穿不久就會脫落|照片提供:特生中心

 

回不去的森林,關不住的小熊

一晃眼二十多年過去,小熊逐漸步入熟齡,已適應了收容生活的牠,不再害怕人類。在試驗站人員細心的照料下身體健康,斷肢也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現在也可配合訓練師的指令完成各種訓練,只是比較緩慢一些。

「小熊,這裡,過來!」照養員拿著小熊最愛的食物誘惑著,希望小熊挪動渾圓的屁股前往隔壁籠舍,以便進行打掃。但小熊今天卻顯得興趣缺缺,黝黑深邃的眼神中仍透露出一絲野生動物才有的倔強,寧可坐在原地與照養員四目相接,一動也不動。

小熊,是否有時候仍會突然想起媽媽的模樣,與森林的氣味呢?

 

正在刻板行為的小熊,不斷地左右踱步,右後斷肢清楚可見。

 

小熊現在已經26歲了唷!

 

即使少一隻腳,進到水池裡泡澡依然沒有問題。



野外遭遇斷掌或斷趾的,並不只三腳小熊

臺灣黑熊斷掌紀錄中,最早即為1993年雪霸國家公園森林警察所查緝到的三腳小熊。接著,1998年研究學者黃美秀進行臺灣首次野外黑熊研究,前後三年捕捉繫放了15隻黑熊,未料發現半數以上皆非四肢完整,有的熊掌缺了幾個趾頭、有的則是整個前掌都不見了。 

2014-2015年第二波野外黑熊研究調查的結果,或是近期新聞報導、民眾偶然於山區目擊的熊跡、尋獲的屍體等,仍處處發現斷手斷腳的黑熊們,彷彿揮舞著缺趾的掌在向我們求救。

斷掌,何時停止?

 

照片與資料提供:黃美秀、林莉萱、特生中心

 

斷掌比例可能超過54%

熊類研究學者表示,目前曾接觸過的所有臺灣黑熊中發現的斷掌比例約為54%,但尚未計算從陷阱上脫逃傷亡的,或誤捕後遭人擒拿、非法買賣等個體。可想而知,現有已知的斷掌紀錄還只是全島狀況中的冰山一角,全臺黑熊的斷掌數量可能更多。 

臺灣黑熊為什麼斷手斷腳?

目前臺灣黑熊身上所發現的斷掌或斷肢傷口多半已癒合,但從傷口外型可清楚看出為陷阱傷害所致。

曾於野外研究親眼見證斷掌慘況的黃美秀,肯定的說著。

臺灣黑熊為森林性動物,棲息地多集中於中海拔森林地區,正好與鄰近高山居住的原住民部落重疊。早期黃美秀便曾針對高雄、花蓮與臺東地區的13個布農族部落進行訪查,試圖了解狩獵活動對臺灣黑熊的影響。

高山地區的狩獵行為多以套索、獸鋏等陷阱獵捕草食性動物,且一次會鋪設幾十至幾百個,黑熊可能途經獵區,或是被已捕獲的山羌、山羊等氣味吸引來而誤觸陷阱。黃美秀指出,訪談時即曾聽聞獵人巡視陷阱時發現誤捕黑熊的經驗、或所設的陷阱被黑熊破壞甚至帶走、或在陷阱上撿到遺留的黑熊趾頭等,與後期野外研究時所看到黑熊斷掌、斷趾的情況不謀而合。

 

正常的臺灣黑熊腳掌渾厚且有力,前後掌皆有五趾,爪長且尖銳,為主要生存工具,除支撐與行走外,覓食、爬樹、禦敵等皆必須使用。照片提供:黃美秀

 

斷掌與斷趾,對野外黑熊有什麼影響呢?

臺灣黑熊都會爬樹,幼熊爬樹通常是為了躲避敵人,成熊則是為了覓食、採集果實。熊爬樹時必須四肢併用,且會以指甲牢牢抓住樹幹使力。斷肢或斷掌的熊因少了一隻前腳,無法成功攀附,沒辦法爬樹;至於斷趾的熊則因指甲變少、攀附力變弱,腳掌可接觸面積變小,爬樹較為吃力。此外,熊捕捉獵物時須以兩隻前腳抓住獵物,斷掌的熊獵捕、覓食的能力都會大幅降低,使其生存變得更加不容易。

從小熊的案例中也可以發現,斷掌或斷肢的熊在交配上可能會出現困難與挫折,繁殖成功率也因此大大降低。由此可推想,當野外臺灣黑熊若有四肢殘缺的問題,將會影響其在族群中繁衍的能力,或許也是造成目前黑熊數量無法增加的原因之一。

特生獸醫師林桂賢指出,臺灣在歷經五十多年來人類的大肆開發後,現今能夠倖存的野生動物基本上都算是相當強勢的物種,有一定的繁殖能力。以黑熊來說,每兩年可以繁殖一次,一次約一至三胎,若是沒有人為的干擾,族群數量絕對可以慢慢回升,但是目前始終沒有,代表臺灣黑熊在野外依然持續受到壓迫


棲地破壞、狩獵活動等人為威脅一直都存在,讓全臺唯一最強壯、高大的熊科動物一再遷移、失足,步上瀕絕之路。

 

提起臺灣黑熊,你腦中浮現的是可愛的熊讚?還是動物園站立的波比?臺灣黑熊為全島最大、也是唯一的熊科動物,無論機場、捷運等隨處可見,代表臺灣精神與形象。然而人們卻總是遺忘,還有一群穿梭在山林之間、努力生存的野生黑熊們。1998年學者發現了野外黑熊斷肢斷趾的情況,二十年過去了,黑熊族群數量卻持續下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樣粗勇健壯的動物,難逃瀕臨絕種的命運?會不會有一天,臺灣黑熊就真的只剩吉祥物了呢?

窩窩用一整本的雜誌來介紹關於石虎與黑熊的繁榮過往到瀕危現況,也透過數十篇的網路報導來述說關於牠們的生存危機以及相關保育的行動,期盼透過閱讀建立正確的知識與觀念,誠摯邀請您訂閱雜誌或網路報導。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