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篇
落難的臺灣黑熊專題
被收容的黑熊你們好嗎?
南安小熊來到了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執行為期一年的野放訓練計畫,而這裏正是專門收容落難臺灣黑熊的圈養中心,這些熊在這邊過得如何呢?
播放Play
專訪篇
落難的臺灣黑熊專題
黑熊媽媽黃美秀專訪
對於臺灣黑熊而言,最大的生存威脅是什麼?為什麼現在熊剩這麼少?禁止狩獵能夠解決問題嗎?還是積極地圈養繁殖呢?政府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做才好?
播放Play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撰文 朱翊瑄 | 編輯  羅奕儒 | 設計 林昕慧

根據研究學者的調查與推算,臺灣黑熊現全島僅存約300-500隻。其中棲地破壞、非法買賣與狩獵活動皆為臺灣黑熊的生存威脅。

國內目前並沒有捕獲黑熊的全島性統計資料,但已發現的野外黑熊個體中有半數以上皆四肢殘缺,研究學者推估,誤觸狩獵陷阱很可能是黑熊數量始終無法回升的主因之一。但,難道我們無法試圖降低誤捕的傷害或是避免再有下一隻失足的黑熊嗎?

狩獵的不合法,讓臺灣黑熊失去了被救援的機會

熊類專家黃美秀進行部落訪查時曾聽聞布農族人表示:「我不小心抓到熊了,我並不想抓牠、我也很害怕,所以就趕快回家了,三個月後回去看那個熊死掉了。」這並不是唯一的案例。

訪查資料顯示,若屏除非法買賣情況,多數原住民不小心誤捕到臺灣黑熊時,因涉及獵熊禁忌與違法的疑慮,通常不敢聲張多直接離開,假裝沒有這件事。但黑熊被誤捕時並不會立即死亡,常錯失了第一時間仍有被救援、存活或四肢健全的機會。

此外,雖然野保法第21-1條中明定,原住民可以基於傳統文化、祭儀等理由申請狩獵,但其條件規範多難以適用原住民各族文化,造成諸多爭議與衝突;多數族人不願意申請,也使法規流於形式上的管理,實質上狩獵行為仍於檯面下進行。 

採行不合法的狩獵,過去狩獵物種多為山羌、山羊、水鹿等保育類動物(2018年野保法修訂後,山羌不再是保育類動物),再加上對管理單位缺乏信任,當原住民誤捕黑熊時多半不敢、也不願意確實通報,導致誤捕黑熊的數據、狀況,甚或是狩獵對其他動物族群的影響皆無法評估與進行管理。 

解方一:狩獵需合法管理,通報機制必須建立

 「狩獵實際上一直都存在,對黑熊的傷害早就出現了。現在水鹿、山羌會增加不是因為沒有狩獵,是沒有早期大規模商業性狩獵。如果有合法狩獵存在的話,我認為獵人不會不敢通報。」屏科大野保所的裴家騏教授認為狩獵需合法管理,才能掌握動物實際的狀況。 

因陷阱受傷的山羌(照片提供:黃美秀)

 

就科學來看,狩獵會讓動物消失嗎?

 

很多人都會錯意,認為獵殺就會讓動物數量下降。

黃美秀提到,狩獵一定會讓動物死亡,但是族群量未必會下降。美洲黑熊在美國屬於一般物種,一年可容許10%-15%的合法獵殺量,管理單位定期監測、估算、控管死亡率,每年美洲黑熊的成長率仍高達2%。

(資料來源:黃美秀、繪製:窩窩)



此外,裴家騏認為,若能建立通報機制,才能有機會讓獵人回報誤捕黑熊的狀況,並由學術單位或政府支援後續醫療、野放,估計只要大家願意通報,熊受到影響的數量會少掉一半以上。 

2018年起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與林務局合作建置黑熊通報系統,希望逐步累積野外黑熊相關資料,包括目擊、死亡登記、誤捕後救傷、收容等皆會建構完整的SOP。但通報機制的建立與狩獵管理仍必須同步進行,即使有通報系統,族人有意願通報才是減少黑熊誤捕的關鍵。

解方二:巡查、拆除與取締非法陷阱

臺灣黑熊保育的經營管理單位主要為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林務局。針對誤捕現況,管理單位目前作法是於例行森林巡查業務中加強取締、一旦發現陷阱直接拆除,範圍包含國家公園及國有林地轄區。 

獸鋏陷阱,原住民俗稱鐵夾,因為使用十分簡便,獵人也會以獸鋏捕獵動物。(照片提供:黃美秀)

 

套索陷阱,意即以繩索圈住動物捕獵之,材質過去多為黃藤皮,現代以鋼索為主,獵人通常會多個陷阱連續設置。

 陷阱類型獵具究竟合不合法?

 

野保法第19條與第21條規範中,獵捕野生動物除獵槍外,陷阱與獸鋏皆不得使用,但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祭儀目的可不受其限制,但須先合法申請。2017年農委會公布解釋令,非營利自用目的同樣適用申請。

然而,以研究資料中臺灣黑熊活動密度最高的玉山國家公園為例,法律明訂為不可狩獵之保護區域,狩獵活動卻從不間斷。根據玉管處的說法,每月例行巡查路線以步道為主,除非有人通報或發現有可疑的跡象才會深入巡察。

獵捕野生動物的陷阱主要設置於動物密集的獸徑,並不會放置於步道,巡查效果顯然有限。現況查緝也多是找到無主獵具,少有實際狩獵行為人,難以有效執法。黃美秀分析,巡查與拆除陷阱的方法沒問題,但執行上所挹注的努力量是關鍵要點。包含巡視的天數、所花費的人力、範圍是在步道上或深入山裡,?都將會影響巡查的結果。

解方三:定期普查臺灣黑熊數量與分佈

臺灣黑熊的數量與分佈必須定期監測與評估,才能檢視其受威脅的影響狀況。 

目前國內唯一一次的黑熊數量與分佈普查始於2006年,研究學者耗費五年的時間進行全島系統性的研究,以熊痕跡調查(爪痕、足跡、食痕、排遺等)與訪查、自動相機等方式收集與推估臺灣黑熊分布資訊。

是否能定期執行這樣的調查,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表示:

政府經費體制下,很難針對所有物種定期定量調查,目前野保法公告的瀕絕動物有24種,需有優先順序,不可能每年針對24種物種來做。

近年來管理單位受限於經費、人力的限制,自2010年後便尚未再監測與調查臺灣黑熊狀況。臺灣黑熊移動範圍廣大,最高移動紀錄為500多平方公里,約五萬個足球場面積,其棲息地的管理勢必須挹注大量資源與預算,但唯有持續的普查、監測與管理才能夠有效掌握黑熊實際現況,並進一步評估例行巡查、取締與拆除陷阱是否確實降低黑熊的風險。

收集臺灣黑熊留在樹上的爪痕,記錄其分佈地點也是黑熊普查的其中一個方法。(照片提供:黃美秀)

 

解方四:重視並復甦原住民傳統文化 

黑熊本來就與我們共存,不是我們的獵物。

布農族學者海樹兒.犮剌拉菲說明,黑熊誤捕問題對在地原住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傳統狩獵文化的式微。受到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大部分族人多未居住於部落而遷居都會地區,與傳統規範早已脫節,對狩獵禁忌也逐漸不如過去嚴謹。

我們族人的狩獵觀念要重新要建立。比如說傳統就是不能隨便抓黑熊的,所以你要想辦法避免。當然不能完全保證黑熊不會誤觸,但是至少有意識,就能減少誤捕機率啊!

海樹兒感慨地說道。

原住民是第一線與黑熊接觸的對象,若協助原住民復甦其狩獵文化與禁忌,自然會對臺灣黑熊形成保護作用。臺灣原住民文化中也有生態智慧、永續的意涵,與保育完全不衝突,時常是與自然共榮共生的。 

臺灣黑熊常被原住民視為神秘與敬畏的存在。(照片提供:黃美秀)

 

對於獵場與黑熊棲地的重疊性問題,目前法規明定國家公園禁止狩獵,原住民基本法之中卻明定原住民於傳統領域中可採集、狩獵自然資源,法規矛盾造成國家公園內狩獵活動常有諸多爭議,目前依然可發現狩獵活動。海樹兒認為,部分山區原先就是族人們的傳統領域,原住民本身的權利仍須顧慮,族人們也會關心瀕絕野生動物,但期望在任何規範制定時,原住民是有權力共同參與討論的。 

解方五:陷阱精準化,不再誤捕黑熊

目前參與多個部落的「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的裴家騏提到,許多合法狩獵國家會使用改良式陷阱精準化獵捕目標動物,若未來執行計畫時納入其獵具規範,也可能解決黑熊誤捕問題。 

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的用意是達到永續與保育的目標,一級瀕危物種會特別明定不可獵殺,也會要求合作部落需提出承諾,達成自主管理的協議,並採取適應性管理的做法,隨時因應部落以及動物監測、評估的狀況調整計畫方向。另外,也包含為了人與動物的安全,爭取制式獵槍的使用,及改良陷阱的目標獵物精準度,利用陷阱口徑調整或其他有效的做法,讓陷阱不再毫無選擇性的捕獵到黑熊。



(資料來源:裴家騏/繪製:窩窩)



然而,改良式陷阱是否真的能降低誤捕,其他學者尚有不同的看法,黃美秀便提出日本案例說明。 

日本為合法狩獵國家,黑熊規定只可以獵槍射殺,但嚴禁使用陷阱。在部分熊出沒的地區若想使用陷阱捕獵其他動物,需遵守其規範(套索口徑12cm以內)。但今年五月日本長野縣(日本黑熊分佈地區)管理單位研究資料顯示,2017年通報誤捕黑熊、發現因陷阱造成斷趾的數量仍有近百件。黃美秀認為,黑熊誤捕問題應採取階段性經營管理,例如在數量尚未回升的熊出沒地區暫時禁止陷阱的使用,或減少擺放數量,待黑熊族群量回升後再逐步開放。 

改良式陷阱能否改善黑熊誤捕問題尚未有定論。但若能透過持續討論與管理,規範陷阱的形式、使用時機或數量等皆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日本長野縣的黑熊誤捕統計數據,2016年起已近百件(照片提供:黃美秀)

 

長野縣當地遭誤捕的黑熊,仍發現斷趾情況(照片提供:黃美秀)

 

狩獵自主管理計畫是什麼?

自野保法公布以來,國內動物保育意識逐漸興起,和狩獵文化爭議不斷,後來更因野保法法規第21-1條與原住民基本法第19條中「非營利自用」的規範互相抵觸,多數族人誤以為非營利自用已開放,結果紛紛觸法。

2004-2016年間,有380多位原住民因日常性狩獵被起訴,其中判刑最重的布農族獵人王光祿案件也讓許多族人紛紛走上街頭,捍衛自己的日常狩獵權益,狩獵自主管理的聲音也逐漸出現。 

相關新聞:史上第一次!王光祿打獵案 最高法院評決停審、聲請釋憲

 

各原住民族因文化不同,現行法規或管理上難以一體適用,狩獵自主管理便讓部落以各自社會規範為主,結合公部門的行政量能,動物研究學者的專業共同合作,自主性監督、管理部落內的狩獵情況,維持獵場的永續經營。2017年林務局於八個林管處分別進行示範計畫,目前仍在與各部落溝通與協議,尚未進入實務執行階段。(相關報導|原住民狩獵自主管理有好處 裴家騏:在地、多元治理最有效

狩獵自主管理如何進行?

(資料來源:裴家騏、繪製:窩窩)

 

解方六:教育不能停歇,提昇人對熊的正確觀念

對於與熊生活環境相近的住民而言,多數人對臺灣黑熊有其大型猛獸兇猛的刻板印象,例如「我不殺牠,牠會殺我」的錯誤觀念,造成因防衛心獵殺或誤殺黑熊的可能性。

黃美秀表示,自己過去聽聞黑熊闖入部落工寮、或造成財產損害的案例不在少數。當有接獲通報並抵達現場勘察時,會發現民眾因害怕仍會放置陷阱以自保,雖然多半願意聽從建議拆除陷阱,改以架設自動相機方式監測後續狀況,卻證實人們多會因害怕而對黑熊主動出擊。事實上黑熊生性怕人,目前國內研究資料中,並未曾出現臺灣黑熊無故攻擊人類而導致傷亡的紀錄,顯示提升人們對黑熊的認識與正確觀念的重要性。

 

今年六月即曾發生一起部落圈養的雞隻不見的農損事件,專家到場勘查後證實為黑熊所為。(照片來源:台東林管處)
 相關新聞:武陵部落疑似台灣黑熊現蹤跡-林管處急邀專家現場調查

 

攜手合作,讓臺灣黑熊不再因失足而殘缺。

黑熊誤捕的解方涉及多方領域議題,除了需建立黑熊普查資料外,通報系統、合法狩獵的管理、非法狩獵的確實執法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延續等缺一不可。目前臺灣黑熊瀕危的狀況,有任何一隻的犧牲,對整體族群來說都是相當大的傷害。

對原住民來說,臺灣黑熊多半是又敬又畏的存在,對於大部分的族人而言,並沒有人希望黑熊消失,也多半認同黑熊是應該被保護的對象。我們不能忽視現況狩獵活動對黑熊造成的傷害,讓狩獵進入管理是必要的,但在管理的過程中,如何與在地部落居民進行溝通、取得共識,共同找出雙贏的管理方式也是相對重要的事。

從生態保育的角度來看,位居食物鏈頂端的黑熊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指標。而永續的自然資源也才有機會讓狩獵文化得以延續。狩獵與黑熊保育無需對立,更應攜手合作解決誤捕問題,才可能讓臺灣黑熊的保育課題向前邁進,創造自然資源豐碩的健康山林。

 

提起臺灣黑熊,你腦中浮現的是可愛的熊讚?還是動物園站立的波比?臺灣黑熊為全島最大、也是唯一的熊科動物,無論機場、捷運等隨處可見,代表臺灣精神與形象。然而人們卻總是遺忘,還有一群穿梭在山林之間、努力生存的野生黑熊們。1998年學者發現了野外黑熊斷肢斷趾的情況,二十年過去了,黑熊族群數量卻持續下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樣粗勇健壯的動物,難逃瀕臨絕種的命運?會不會有一天,臺灣黑熊就真的只剩吉祥物了呢?

窩窩用一整本的雜誌來介紹關於石虎與黑熊的繁榮過往到瀕危現況,也透過數十篇的網路報導來述說關於牠們的生存危機以及相關保育的行動,期盼透過閱讀建立正確的知識與觀念,誠摯邀請您訂閱雜誌或網路報導。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