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截自X @whyyoutouzhele
記者|張愷丰 編輯|蘇于寬、陳信安
「五、四、三、二、一,點火!」9月19日,由中國藝術家蔡國強與戶外服裝品牌始祖鳥(Arc'teryx)合作設計、在喜馬拉雅山脈施放的煙火秀「昇龍」,招致諸多批評。從畫面可見,彩色的煙火從山頂一路綻放至山腳,頗為震撼。但多數網友認為,這樣的煙火秀並不美麗,更不相信煙火所留下的物質、造成巨大的聲響,對生態環境沒有影響。
沿著山脊施放的彩色煙火。圖片來源|截自X @whyyoutouzhele
在中國文藝的影片中,蔡國強宣稱這些煙火使用環保、可降解的材質。中國首都師範大學植物生物學系副教授顧有容(顧壘)反駁,強調事發的青藏高原,是中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該區海拔高、氣溫低,全年無霜期短,植物生長期有限、地表生物量低,若受到外界干擾,植被恢復的能力很低。
「可降解材料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更不是免責聲明,」顧有容在文中提醒,可降解材料在分解過程需要生物參與,但分解速度取決於生態系中分解者的種類與活躍度。他指出,煙火的材料據說是玉米澱粉,而玉米澱粉對青藏高原也是外來生物材料,要花多久時間降解,仍需數據佐證。
隨著負面輿論持續發酵,始祖鳥在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承諾將邀請專業環保機構評估,據此展開補救行動。蔡國強也發表聲明,未來將主動配合政府行動,若煙火秀對環境確有影響,願意採取補償措施。
但9月23日,影音創作者「千鈞的摩托日記」在bilibili上傳影片,揭露青藏高原的現況。從影片可以看出,目前有大規模人員上山撿拾爆破後所產生的垃圾,顯示仍有許多需靠人工清理的汙染物。且該創作者也說,當無人機飛過山岳時,可以看見岩羊等動物逃竄的畫面,難以想像當這些野生動物遇到煙火時,會感到多麼恐懼與緊迫。
國慶焰火近貓羅溪畔,石虎協會:施放點為石虎重要棲地
將視野拉回臺灣,國慶日(10月10日)將至,南投縣政府預計在鄰近貓羅溪畔的南天府道濟禪寺施放焰火。根據南投縣政府新聞稿,今年焰火以南投自然景觀為背景,靠近貓羅溪、情人橋,透過天際與河岸交織出獨特的風景。當日晚間8點,預計施放長達40分鐘、超過3萬發焰火,規模為十年來最大。
施放國慶焰火的南天府道濟禪寺,鄰近石虎的重要棲地貓羅溪畔。圖片來源|截自Google map
然而,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下稱石虎協會)對此表達擔憂。6月25日,石虎協會即發文指出,焰火施放地點是石虎族群相對穩定的區域,更是其重要的交流廊道。而焰火秀從場地整備、舞台搭設到試放彩排,都可能造成石虎受驚,離開棲息場域、誤闖道路甚至死亡。
石虎協會強調,他們並不反對舉辦慶典,但希望有更好平衡生態的方法。據此呼籲主辦單位:
- 審慎評估施放地點的生態敏感度
- 避開石虎活動核心區域
- 考慮低影響的光雕、水舞、無人機等替代方案
石虎協會發文呼籲主辦單位,在焰火施放地點上,應仔細評估生態敏感度、避開石虎活動核心區域。圖片來源|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不過9月16日縣府已於貓羅溪畔進行焰火試放,在3分鐘內發射1000顆焰火。這也為石虎的生存狀況埋藏隱憂。石虎協會理事長劉威廷指出,近年的研究發現,溪流是石虎重要棲地與關鍵廊道,像是濱溪帶、高灘地都有繁殖紀錄。而因陸域環境承受不同程度的開發壓力,石虎在已開發的土地、道路通行充滿阻礙與風險,此時溪流反而是暢行無阻的廊道。
9月16日,南投縣政府於貓羅溪畔試放國慶焰火。圖片來源|南投縣政府
劉威廷進一步解釋,包括臺中市大安溪、烏溪;苗栗縣後龍溪;以及南投縣的貓羅溪,都是石虎出現頻率相對高的地區。而從石虎路殺熱點來看,多筆資料也聚集在溪流旁的道路,顯示溪流擾動對石虎的影響。「現在路殺熱點,在烏溪、筏子溪、貓羅溪匯流的上下游,本來我們不知道原因,現在比較清楚是溪流擾動。」因此,石虎協會也到第三河川分署分享相關資訊,希望降低河川工程對石虎的影響。
石虎路殺與河川整治工程的關係。圖片來源|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劉威廷認為,焰火施放後,若影響較小,短時間動物也許會跑到其他地方;但若運氣不好,在動物迴避影響區時,就可能發生路殺或犬殺。他指出,焰火活動對石虎的影響,包括活動需求使用高灘地,對棲地的直接影響、難以預測與管理的人流干擾,以及焰火本身的聲光刺激。
劉威廷強調,此聲明「不是要給大家壓力,說要馬上改變」。但至少要漸進讓更多人知道溪流在石虎保育上扮演的重要性,以及國慶煙火等人為、環境擾動潛在的影響,社會對生態觀念的養成需要時間。若遇欲瞭解更多石虎保育資訊,民眾可收看石虎棲地重要議題論壇。
而針對協會呼籲,窩窩記者已致電詢問南投縣民政處,但截稿前尚未獲得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