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有心人教唆狗屠殺貓咪?還是狗貓天生就不合?現在的街頭到底存在著怎麼樣的問題?利用這個懶人包,讓我們一起來找尋貓狗大戰背後的主謀者⋯⋯
來,就讓犬隻行為訓練師帶你解析狗狗的天性,先了解狗怎麼來的:
1. 過去的背景:狗從原先的野生動物狼祖先,後來因為人類的需求而育種、馴化成有功能的工作犬、陪伴犬,如牧羊、看守等犬隻。
2. 挑選並培育繁殖:由於是藉由犬隻獵捕的自然本能機制中挑選並培育繁殖出適合的各式犬種,因此即便是較不受人為育種控制的米克斯犬隻,也依然擁有犬隻自然的本能。
狗的本能有哪些:
1. 狩獵本能:對於找尋食物、發展社交、得到快樂或刺激感等層面都造成影響,不盡然是為了獵捕動物來作為生存食源。
2. 群聚習性:狗為群體性動物,當有共同目的,且原先自各資源互不衝突的話,狗多會群聚在一起。當牠們群聚時,本能更會自然的反應出來,激發出以狩獵作為社交、玩耍的行為。
看到這,也許你會問:「可是我家的狗很乖啊?」
1. 後天學習的緣故:狗狗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訓練與貓和平共處,前提是狗貓生長在人類所掌控的環境當中,且要依著每隻狗貓的先天性格、幼年經驗,還有生活的環境來調整與訓練。
2. 人為資源掌控者:由飼主來提供充足的食源、穩定的生活品質,不同的狗貓之間以及不同的飼主分配控制,都會有不同的相處結果。
那當狗狗在野外呢?
1. 環境有別:野外流浪動物的資源、生活環境都與居家飼養的狀況有所落差,牠們展現的行為模式也會與家犬、家貓不同,並不適合用家中的狗貓來推測野外的狀況。
2. 浪犬在野外的實際狀況:實際看相關監視錄影畫面,不難發現大多數狗咬貓狀況都是一群狗圍攻一隻貓,從其他影像也可以發現狗並不是只咬貓而已,亦有穿山甲、白鼻心等野生動物遭受過攻擊。
浪犬:
1. 天性會警戒、迴避人車:野外遊蕩犬隻,或其所生的下一代大多會迴避人車,避免到人口密集的都會住宅區覓食狩獵,這樣的害怕、警戒才能幫助牠們在野外活下去。
2. 餵食介入後:但是當人接觸、餵食親近後,因為沒有生存壓力上的考量,反而更能有餘裕能夠玩耍或打獵;或是產生壓力轉移行為(指當犬隻可能因飢餓,導致對於環境的耐受程度降低,產生追人車、其他動物的行為。
浪貓:
1. 天性習慣居於高處:野外貓隻亦有警戒心,習慣生活於高處並避免與人接觸互動,避免遭到其它動物的捕殺。
2. 餵食多放置於樹下、車底下:人類親近與餵養的介入後,會造成貓咪的警戒心下降,且開始習慣在地面活動。
結果:當野外浪犬貓原生活方式改變,加上被餵食而必須共享資源(如馬路邊、休息的車底下等),便容易導致衝突產生的機會增加。
我家的狗在家都很乖啦!
受過訓練的狗狗的確可以在飼主的視線與掌控之下當乖巧呆萌的寵物,但若是夜間無人管理且於街頭遊蕩,只要其資源與原先的遊蕩犬隻不衝突,加上有共同狩獵玩耍目的話便可能結伴活動。
放養犬經人為飼養飼養,不怕人的特性更會間接會造成或參與狗咬貓的事件。
吳晉安隊長分享到,在偵辦過程中,有幾起狗群咬貓的其中某隻狗是目擊民眾指認為附近居民放養的家犬,或者是繫有項圈的家犬參與了流浪狗群的行動。因此未來也會加強犬隻疏縱的查緝,避免類似問題再產生。
動保法第20條則規定,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應由七歲以上人伴同;另外在部分縣市的自治條例中亦有規定寵物外出需繫上牽繩。若是民眾放養犬隻造成其他狗、貓傷亡的實際舉證,飼主亦有過失傷害動物的刑罰責任!
農委會動保科作為中央主管機關亦有未來執行方向的建議:
1. 針對現況盤點:了解區域內餵養管理狀況
2. 適當減壓:高度重疊區的族群適當移除
3. 適當減量:降低餵食頻度
4. 溝通對話:狗貓餵養者雙方要協調,避免更多衝突產生
地方動保處可以做的:
1. 夜間巡查:針對現況、衝突熱區加強夜間巡查,避免狀況再次發生
2. 積極偵辦:事件已發生,應積極的進行偵辦,釐清是否為人為操作,或協助捕捉問題犬隻
3. 放養家犬查緝:對參與咬貓案的放養家犬之飼主開罰
4. 街犬貓收容:收容衝突熱區的街犬貓,避免更多死傷產生
5. 餵食管理:若要餵食,應規劃出全面的餵食管理方法,避免產生民眾私自餵養而導致的衝突。若能藉由完整的管理方法,控管犬貓的進食、行為活動、搭配絕育等措施,才能達成流浪犬貓的減量、衝突,以及族群管理的效果。
民眾不應該獨自隨便餵養、無管理的餵養。不餵養的原因:
餵養只是過渡手段:目前餵養只是管理流浪犬貓族群的一個過渡手段,且可能造成流浪犬貓間、與其他物種間的衝突。缺乏對犬貓的正確估算:小魯媽提醒道:「現在的流浪動物管理中,幾乎都缺乏對犬貓族群數量的正確估算,以及不同犬貓群體的組成、覓食、棲息等數據,甚至是與其他物種的關係、對整體生態的影響。但缺乏這些重要的數據資料,其實很難做到適當的管理,可能延伸出其他的問題。」
如果真的要餵養呢?
由政府作為主責機關:由政府作為主責機關來管理餵養,而非民眾單獨隨意餵養。餵食前先規劃:考量狗跟貓的族群間行徑路線、覓食時間,再決定適當的餵食地點,除了避免族群重疊所導致的衝突外,亦也避免干擾其他民眾,餵食前應將餵食與周遭環境的相互關係都納入考量中。乾淨餵養與管理:避免環境髒亂,並做到管理責任,如行為觀察、針對問題犬貓隻協助收容,甚至是當繁殖季節來臨時應加強巡視,避免衝突的產生,或是奶貓、懷孕母貓因較為脆弱而遭到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