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LiCheng Shih

香港觀鳥會「2023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成果指出,今年全球黑面琵鷺度冬數量達6603隻,為歷年最高。作為該物種重要度冬地點的臺灣,也在今年觀測到4228隻黑面琵鷺,亦創下歷史紀錄。

此次調查於2023年1月6至8日完成,普查地點包括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南韓、越南、菲律賓等130處。臺灣部分,由中華鳥會統籌,聯繫各地調查員、志工計算數量,觀測量佔全球64%,顯示臺灣依舊為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地,且為全球族群變化的關鍵區。

相比去年,今年臺灣觀測數據增長10.6%。包含離島在內,全臺共13個縣市都有記錄到黑琵族群,比起往年分佈範圍更廣,但主要族群仍集中於西南沿海。其中,位於彰雲交界的濁水溪口,觀測到360隻,較去年成長200多隻,是從少量到大量群聚,為未來值得注意的度冬熱區。

黑面琵鷺為IUCN紅皮書所記載之瀕危物種,全身潔白、嘴巴烏黑寬扁像琵琶,故有「飯匙鳥」之稱。而到繁殖季節,黑面琵鷺頭後與前胸會長出黃色飾羽,像掛著金項鍊的優雅舞者。每年10月黑面琵鷺會從北方飛至曾文溪口度冬,直到隔年3至5月才陸續離開。

今年黑面琵鷺觀測總數再創新高,然而據中華鳥會引述臺南調查員說法,今年南部地區冬季降雨量低,許多鹽田與魚塭過於乾旱,提升人員觀測難度。此外,根據資料指出,肉毒桿菌中毒的黑琵數量有增加趨勢,推測與環境變化有關。中華鳥會也提醒:

「黑面琵鷺數量增加值得欣喜,但大環境的變化如氣候變遷、棲地縮減的問題仍是未來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

此外,近年光電開發、濕地非法填土,也威脅黑面琵鷺的棲地分佈。而今年三月更有鳥友在嘉義布袋,發現被捕獸鋏夾住的黑琵個體,亦顯示人類行為對鳥類生存的影響。

民眾如想進一步瞭解黑面琵鷺保育議題,可關注中華鳥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社群,支持相關生態研究與保育行動。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