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card
實習記者|陳怡潔     編輯|陳信安

日前,有民眾於台北市大湖公園記錄到一起柴犬攻擊綠頭鴨致死的事件,影片與事件經過上傳到社群平台Dcard後(詳見影片),引起許多人重視與議論。

拍攝影片與發布貼文的民眾描述事件經過,指出看見柴犬咬住原本在走路的綠頭鴨,但是主人完全沒制止,於是該民眾和朋友大聲喝斥,拿起手機錄影走近,主人才開始用器具輕拍自己的狗,但並沒有效果,綠頭鴨當場死亡。當事民眾在社群平台為文抨擊狗主人的處理態度過於消極,質疑為什麼不制止或把狗的嘴巴拉開。

會思考的狗行為獸醫團隊徐莉寧醫師向窩窩記者說明:「影片中的行為應為狩獵行為。」不同於攻擊行為通常是犬隻對於外界壓力的反應,狩獵是日常生活中即可能展現的行為。徐莉寧指出,狗是社群的動物,本身不會想要特意展現攻擊行為,而牠們會狩獵則屬於天性。

網友拍攝的影片中一開頭就是綠頭鴨已經被咬住的畫面,但是最關鍵的其實是飼主在狗咬住綠頭鴨之前的作為。徐莉寧表示:

飼主帶狗出門散步遊憩本身應該是一件需要花心思的事情,要注意環境的控制,還有狗狗的狀態。

環境控制指的是飼主需要管理犬隻接觸的週遭事物,舉例來說,當地面有來路不明的食物時,飼主宜阻絕犬隻靠近,以免誤食造成健康疑慮;以本次事件來說,當綠頭鴨經過時,飼主也宜拉緊牽繩、立刻帶狗離開該區域。

至於如何觀察狗的狀態?徐莉寧強調每隻狗的性格略有不同,飼主應在日常相處時多了解所飼養的狗的性格和行為模式;而就狩獵行為而言,犬隻經常展現的前導動作包含:全神貫注盯著目標、身體轉向目標或調整重心蹲低準備衝刺等,都是可以觀察的指標。若注意到上述肢體語言,飼主可以趕快以拍手、叫喚名字等方式轉移狗的注意力,也應儘速遠離對犬隻而言是刺激的事物。

至於事件影片中拍攝者與飼主對於當下處理方式的分歧,徐莉寧說明狗在情緒激動時會失去思考能力,也難以聽從指令:「事前積極避免狗咬到鴨子才是最重要的。」事發當下其實只能採取補救措施,建議要盡量讓狗冷靜下來,避免拍打、尖叫等可能讓犬隻情緒更加激昂的互動方式。

但因本次事件也造成動物的死亡,對此,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也向窩窩記者說明,初步判斷本起事件可能和以下法規相關,分別為:

  • 《動物保護法》第20條: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成年人伴同,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前項具攻擊性之寵物及其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得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同時主管機關應令飼主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逕行沒入其動物)

  • 《動物保護法》第7條:飼主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若致造成他人生命或身體傷害之動物或者飼主經勸導拒不改善,而其飼養之動物再次無故侵害他人之自由或財產,主管機關得逕行沒入。)

  •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7條:非基於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獵捕一般類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野生動物,應在地方主管機關所劃定之區域內為之,並應先向地方主管機關、受託機關或團體申請核發許可證。(得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雖然已於6月24日請飼主到動保處說明,但目前本起事件仍在調查階段,動保處尚未釐清飼主違反哪些法規,亦尚未開罰。動保處解釋,相關案件的處理通常會調閱監視器作為資訊來源,若無監視器,則可能透過民眾攝錄的照片、影片以及訪問目擊者等相關人士瞭解情況,待蒐集到足夠資訊後才會依據動保法裁罰處理,後續會將調查結果提供給陳情人(以本次事件來說是當事飼主)。

窩窩記者另外向動保處詢問是否會提供飼主講習或輔導以避免類似情事再次發生?動保處也回應在6月24日已將相關規定都和飼主說明清楚,並呼籲民眾外出時一定要善用牽繩、嘴套、寵物提籠等器材,在外出過程中多觀察飼養動物對周遭環境的反應,避免動物本身或他人受傷。

而若目擊到衝突事件,協助攝錄蒐證,對主管機關也會有一些幫助。

另外,在事件發生後,部分民眾在社群上討論到不同犬種的差異,認為攻擊事件僅會出現在特殊犬種上。對此,徐莉寧也再次提醒:「狩獵是犬隻的天性。」不論何種品種的狗,都可能發生影片中柴犬的狩獵行為。任何犬種的飼主都應該重視所飼養的狗的需求和性格,也要履行完整的飼主責任,外出務必做好環境控制,為自己犬隻的行為負起全責。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