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rossroads Animal Hospital。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關節炎是許多犬貓步入老年後常見的慢性疾病,不僅影響牠們的活動力,更嚴重降低生活品質。近日,台灣引進兩款新型止痛藥「力洛貓(Solensia)」與「力落犬(Librela)」,每月注射一次,即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然而,Librela過去在國外曾因副作用引發爭議,甚至面臨集體訴訟。
這兩款藥物皆由碩騰生技(Zoetis)研發,屬於單株抗體藥物,針對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下稱NGF)發揮作用。研究指出,受損的軟骨細胞會釋出NGF,進而與感覺神經元表面的TrkA受體結合,引發疼痛訊號傳遞;而單株抗體則可阻斷此過程,從而緩解關節疼痛。
2020年,歐盟率先核准用於犬隻的bedinvetmab(商品名稱:Librela或Beransa),成為歐洲首款也是唯一獲准用於治療犬骨關節炎疼痛的單株抗體藥物;2021年,貓用的frunevetmab(商品名稱:Solensia)也獲得核准,其後,陸續推廣至全球,目前已於 25 個國家上市。台灣則於 2024 年先後通過這兩款藥物的動物用藥許可,目前已可由獸醫師開立使用。
臨床試驗顯示,每月注射一次即可顯著改善犬、貓的關節疼痛與生活品質。而且,由於單株抗體藥物不經由肝腎代謝,對肝腎功能的影響相對較小,為無法長期使用傳統止痛藥的年長動物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不過,與許多藥物一樣,這類新型止痛藥也存在副作用風險。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統計,2022年1月13日至2024年3月31日間,共收到3,264起貓出現疑似與 Solensia 相關不良反應的通報;而狗的部分,從2023年5月5日至2024年6月30日,約一年的期間內,則有約6,000 件疑似不良反應的通報。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案例較多,並不一定表示Librela風險較高,可能僅反映出狗的使用族群較廣。
在藥物試驗階段,主要觀察到的副作用為:狗的注射部位腫脹或發炎;貓則可能出現皮膚搔癢與脫毛。
而在美國FDA通報獸醫師的信函中,疑似與Librela相關的不良反應包含:運動失調、癲癇發作、其他神經系統異常(包括但不限於輕癱、無力臥地、尿失禁)、多尿與多飲;在部分案例中,這些不良反應導致死亡或必須執行安樂死。
目前,社群上有民眾成立飼主支持社團,交流用藥後的經驗,也有飼主於連署網站上呼籲藥廠召回產品並重新進行測試。
2024年10月,美國部分飼主對碩騰生技發起集體訴訟,控訴公司未充分揭示產品潛在風險,並誤導性地宣稱該療法對犬隻「安全且有效」。 2025年4月,澳洲也有飼主向媒體表示,計畫針對Beransa帶來的不良反應發起集體訴訟。
對於不良反應的相關爭議,碩騰生技在一封寫給澳洲獸醫的信函中說明:
目前Beransa(即Librela)在全球的配送量已超過 2,500 萬劑,沒有任何一項單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超過每 10,000 劑一次,顯示該產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該公司亦提醒,許多老年犬隻突發性重病,未必與藥物直接相關。他們表示,由於各國法規不同,有些被列為藥品副作用的不良反應,並未進一步確認因果關係;而各國上市的藥品所標示的副作用存在差異,也只是反應了此現象。
根據澳洲《ABC News》對獸醫師的採訪,多數獸醫師表示使用Beransa的經驗以正面為主。
獸醫師Andrew Spanner認為,Beransa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幫助動物爭取更多與飼主相處的時間:「我們並不能讓牠們永遠存活,但能讓牠們多活六到十二個月,這可能是牠們原本無法擁有的時間。」
另一位獸醫師John Carruthers則表示:「我們從不期待任何藥物完全沒有風險。每次開立處方前,我們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是疾病本身更危險,還是藥物帶來的風險更高?」
另一方面,也有獸醫師持強烈反對立場,澳洲獸醫師Edward Bassingthwaighte指出,NGF 是對多個身體系統具有多重調節功能的蛋白質,包括免疫系統:「如果你關閉動物體內的生理機制,那麼發生意外副作用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他也認為,與Librela機制相似的藥物Cytopoint同樣存在風險:「我認為這些單株抗體藥物具有重大傷害風險,這些傷害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
香港太子獸醫古道則持保留但務實的態度,他說:「如果老狗老貓不願意行走,整天哀鳴,身體太差不適合其他止痛藥或沒有用,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用因噎廢食。」
而他也提醒,該藥物只適用於長期止痛,短期止痛成效不顯著;同時,有研究顯示,這種藥劑若施用在健康的犬隻身上,似乎有引發關節炎的風險。因此,古道建議飼主應審慎評估使用必要性,他本人並不建議用於七歲以下的動物。
面對資訊較少的新型藥物,飼主可多方了解資訊,與信任的獸醫充分討論,評估自家毛小孩的健康狀況與實際需求,再審慎評估治療選項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