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安 編輯|蘇于寬

2023年的6、7月,在台東海瑞鄉及花蓮卓溪鄉,分別皆有台灣黑熊受困於陷阱套索中經通報救援,所幸及時救助醫療,11月13及14接連二日,二隻黑熊皆順利野放重返山林。

防治農田獸害陷阱,卻接連傳黑熊誤觸受困

台灣東部山區除了有寬廣的闊葉林地,孕育許多野生動物外,這些土地也有部分為原住民保留地,或為原住民居住的部落。但也正因緊鄰自然棲地,許多野生動物,像是台灣獼猴、台灣野豬等,就可能進入農田踩踏或覓食作物等。

為了防治野生動物帶來的危害,有些居民會在田地附近放置以金屬繩索、彈簧裝置製成的陷阱( 俗稱山豬吊),用以捕捉野豬等動物來降低損失;但這類陷阱大多並無針對性,非目標物種也可能誤觸。

而在今年6月及7月,在台東海瑞鄉及花蓮卓溪鄉,分別就有兩隻台灣黑熊受困於陷阱套索中。

6月30日,台東海瑞鄉紅石產業道路旁現身一隻左前肢斷掌的黑熊,其左前肢又遭套索緊束而發炎、動彈不得,被當時正在協助監測當地野生動物棲地資源的「台東縣崁頂村傳統狩獵文化生態永續發展協會」原住民族人發現。在即時救援及就醫後,也發現這隻黑熊是目前救援的黑熊紀錄中,最高齡的熊隻,推估已有18-22歲。

無獨有偶,7月在花蓮卓溪鄉一處山域的私有咖啡農園旁又有黑熊受困陷阱。根據當時通報人表示,咖啡園附近因山豬數量多,常有人放置陷阱捕捉,卻可能因此發生本次誤捕黑熊事件。

01卓溪受困的黑熊。圖片來源|林業署花蓮林區管理處

而經通報及救援後,確認受困黑熊是隻成年的公熊,其左前肢腕部關節因遭套索壓迫腫脹,但無開放性傷口,亦無斷指,協助執行醫療的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獸醫師為避免患肢持續腫脹而壞死,也緊急在現場施行清創手術,完成後並將這隻黑熊後送至位於臺東池上的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暫留觀察傷勢。

仰賴通報救傷機制,兩黑熊得以重返山林

而這兩例案例,都是自從林業署推動「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方案後,願意主動協助通報並能成功救援的案件,對此林業署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顯見黑熊活動熱區居民已知道也願意積極通報救援,讓誤捕黑熊不再淪為私下處理的黑數。

6月在台東海瑞救援的黑熊,在野放前也以通報的族人邱玉山族名,取名為Hundiv (閽帝夫),象徵部落對黑熊保育的認同及參與的成就感。林業署台東林區管理處提到,這隻黑熊的救援野放也創下臺東地區部落參與黑熊保育的多項里程碑,如救援通報及參與野放的「臺東縣崁頂村傳統狩獵文化生態永續發展協會」是臺東第一個加入「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的部落團隊,而Hundiv更是其協會在執行棲地巡護期間通報救援及野放的首例。

02Hundivu野放出籠的畫面。圖片來源|林業署台東林區管理處

11月14日上午,在多位族人,野灣團隊及臺東分署的共同參與下,Hundiv帶著眾人的祝福,順利野放回歸山林。

而在14日的前一天,7月於花蓮卓溪救援的黑熊,則由當地布農族清水部落命名為Da qu-ali(達古阿里),寓意為布農族一個偉大「領導人」的名字,族人期待牠野放重返自然後,能成為森林中的領導者。牠也在眾人的祈福及命名儀式後,伴隨森林護管員的驅離槍聲及氣鳴喇叭聲響中,朝森林深處奔去。

03Da qu-ali野放的畫面。圖片來源|林業署花蓮林區管理處

黑熊熱區傷亡多,保育策略應加速

台灣黑熊目前是台灣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過去研究學者以全島分布範圍、棲地品質,以及玉山國家公園樣區黑熊密度等資料進行模擬,推估黑熊約為300至500隻。

然而,在學者黃美秀的台灣黑熊全島分布調查中,統整包含研究資料、民眾目擊回報,以及自動相機監測等資料,結果發現黑熊點位最密集區域為玉山國家公園的東南區,包含此兩隻黑熊救傷的花蓮縣卓溪鄉、台東縣海瑞鄉,皆是黑熊出沒熱點,但近年在這兩區也有多起黑熊中套索陷阱的救傷事件。

雖然近年林業署積極推動「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呼籲有獵具使用需求的農民或獵人到林管處或工作站申領換發改良式陷阱,但在政策全面普及以前,仍有許多黑熊因此受害。除了這兩例外,今年5月1日,卓溪部落一處海拔僅365公尺的私有苦茶園中,也有一隻黑熊左前掌遭套索捆束,導致第4趾嚴重壞死需截肢。6月9日更有一隻黑熊因受困套索最終脫水而亡

當時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黃美秀就在臉書發文呼籲,「山豬吊的問題不好好面對和處理,這樣的傷殘甚或死亡恐不會止息」,強調「臺灣黑熊死傷零容忍」,期望更多人正視瀕危物種所受的威脅,並加快黑熊保育腳步。

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認為,黑熊關鍵分佈熱區應「零吊子」,像是主管單位應移除分佈熱區內的所有陷阱,並主動組織在地巡護團隊,加強非法陷阱的通報與巡守次數;而針對改良式陷阱,則應將規格、標準納入法規,並明定入法時間,以此區隔並取締、拆除未申請或非法的陷阱。

要如何將黑熊通報系統透過長期持續的宣傳,使民眾關注和保護黑熊外,有效制定出管理政策來避免誤捕黑熊,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黑熊保育能否再往前邁進很重要的一步。

野放的下一步:人熊安全能否兩顧?

除了如何確保野放的黑熊不再受到傷害,如何兼顧野放環境周邊住民的安全也相當重要。

在這兩隻黑熊野放前,也都需召開當地的部落說明會,除了讓族人了解黑熊野放後的情形外,也宣導人熊遭遇的因應措施,像是黑熊出沒棲地應加強食物管理、鼓勵協助移除獵具陷阱等,避免人熊衝突的產生。

而台東海瑞、花蓮卓溪黑熊在野放後也皆安裝了頸圈衛星追蹤發報器,會透過發報器回傳的定位資訊,追蹤黑熊移動軌跡及範圍;一旦黑熊接近部落或跨越電子圍籬警戒範圍,將視情形啟動必要措施,像是警戒、驅趕等錯失,以確保人熊安全。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