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將東卯山黑熊遺體裝袋運送至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解剖以鑑定死因 69459工作人員於距離武界產業道路不到100公尺處發現被掩埋的東卯山黑熊遺體,將運送至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解剖以鑑定死因。圖|林務局提供

 

被大家稱為7-11熊的編號16711大雪山黑熊,是台灣少數因滋擾事件、人熊衝突而流連人間的公熊,曾誤中多次陷阱,歷經2次人為救傷。第二次被收容照養495天後,終於4月12日由林務局採「異地野放」的方式重返山林。7-11熊的故事,除了血淋道盡牠們所遭遇的生存威脅,也提醒著我們,若要人熊共榮共生,作為熊鄰居的人類還有更多課題需要學習與努力。

記者|陳信安 採訪報導

誤中陷阱多次,熊生坎坷的7-11

一隻編號16711的大雪山公熊,是台灣黑熊研究團隊在2018年11月因捕捉繫放與追蹤,而被建檔的個體。初次登場的牠,除了壯碩魁武的體型令研究人員印象深刻,而被冠上「大胖公熊」的稱號外,前肢的創傷癒合痕跡、部分斷裂的腳趾,也暗示牠過往在野外討生活而不為人知的熊生滄桑——「之前可能已經誤中陷阱至少兩次。」是研究人員最終做下的推測。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本應只顯示移動軌跡在人造衛星追蹤器的牠,2020年10月的中秋節,再度狼狽地出現在眾人眼前。台中谷關東卯山一帶的私家果園中,牠被陷阱「山豬吊」的鋼索圈住、動彈不得,甚至不斷發出怒吼、忍痛用嘴啃咬鋼圈,導致滿口手的鮮血。掙扎近18.5個小時,才由東勢林管處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獸醫師團隊趕赴救援脫困。

01 初次受困套索、啃咬自己的7-11黑熊。圖片來源:東勢林區管理處

 

密集治療與觀察近2個月,7-11熊漸漸恢復行動力,甚至會爬鐵籠、上下吊床或棲木,對人亦同樣保持警戒與迴避。2020年的12月,相關單位選擇將牠帶至鄰近國家公園的原始森林野放,是牠過去兩年冬季主要的活動範圍,而食物豐度也足夠令牠遠離人為活動環境。

然而,7-11熊並未像大眾所預期般消失蹤影,反滯留於人間,牠頻繁地在苗栗麻必浩部落及台中桃山部落的不同果園間活動,野放還未滿一個月,統計7-11已滋擾4處果園,闖入工寮、鐵皮農舍,掠奪狗飼料、雞飼料、家禽,甚至破壞冰箱與櫥櫃,開箱冷凍豬肉等生鮮食品。

原訂相關單位想透過驅熊行動,讓牠離開部落,降低民眾的人身安全恐慌,牠卻搶先再度受困於甜柿園內的陷阱。

這一次,牠被人為收容了495天。

02第二次中陷阱而受困的7-11熊。圖片來源:東勢林區管理處

 

反覆救傷的7-11,再野放前評估格外謹慎

至於這次相隔1年多之久才決定野放,林務局指出,雖然收容期間觀察7-11熊對人類警戒,但不至於到有攻擊或親近行為,且野外相關生存的攀爬、移動技能與身體狀況良好,「重返野外的家」是傷癒野生動物的最佳選擇。

但因7-11熊是首例與人類活動區域產生「高度接觸」的個體,評估作業勢必得更加謹慎。像是山村居民的安全與態度,或是盤點適合棲息的地點、該地的食物資源、與部落相隔距離,以及後續配套措施皆為重要考量因素。 

03尚未被野放前的7-11黑熊,照養約9個月,傷口及健康復原良好。圖片來源:林務局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曾於社群表示:

熊是具高度智力與學習能力的動物,若是讓牠一再得逞,就可能養成不好的習慣,進而不斷出現滋擾行為。

覓食作為機會主義的黑熊,若多次從人為環境中取得食物,便可能永生難忘,從此在人間流連忘返;而從7-11黑熊的情況也顯示,很可能是過往驅趕力度可能有所不足,或是未能即時且有效的施加,以至於衝突產生。

而本次野放前,相關單位不僅選擇春季森林有較多嫩芽綠葉、食物資源之際,避免7-11黑熊因食源不足而再闖人間;同時,東勢林區管理處也在野放前召開說明會,向野放區域周邊居民詳細說明野放地點及相關安全措施規劃,取得民眾支持。甚至也沿著野放地點周圍的部落範圍劃設電子圍籬,若7-11熊進入了圍籬的預警戒範圍,將會啟動示警、驅趕等行動、若是進入了部落設定範圍,考量居民人身安全,也將直接啟動捕捉作業。 

最終7-11熊於4月12日戴上衛星發報器抵達野放地點。運輸籠打開後,森林護管員透過鳴槍等負面刺激,讓7-11熊朝森林深處跑去;目前野放兩週的牠,持續被野放團隊監控著。

7-11黑熊帶來的啟示:我們身處於有熊國

另一方面,若分析7-11黑熊過去的人造衛星定位,整個苗栗北部的大安部落到台中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都是牠的正常活動範圍,相關移動軌跡範圍更達到270.8平方公里,是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7倍大。黑熊媽媽黃美秀亦曾引述一名原民耆老的觀點:

這個地方是我們的傳統領域,也是黑熊的傳統領域。

對於活動範圍廣大的黑熊而言,難免與人類有所重疊。而從7-11熊故事來看,除了讓人熊衝突的管理問題浮出檯面外,也暗示了整個台灣黑熊保育管理的難度,包含如何讓牠們能有連續的自然棲息地使用、控制有熊環境中的人為干擾與威脅,如陷阱管理、農損衝突等,再到民眾觀念的推廣,缺一不可。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也指出,目前2至5月為台灣黑熊頻繁出沒的重要季節,若民眾到訪玉山園區,就可能會在步道上或公路上遭遇黑熊,應對方式如下: 

  1. 上山攜帶熊鈴、哨子製造聲響,並結伴同行。

  2. 食物妥善放置,勿使味道溢散吸引熊前來;離開時請將自身的垃圾、廚餘帶下山,避免引起黑熊等野生動物取食而干擾其自然習性。

  3. 如果看到黑熊,請保持冷靜,安靜儘速離開現場。 

04玉山國家公園中的紅外線自動相機所捕捉到的臺灣黑熊。圖片來源:玉山國家公園

若發生黑熊危害農作或受傷的情形,林務局則建議可打1999向地方政府通報,或就近聯繫各地林管處及工作站通報協助。同時,利用申辦補助電圍網及改良式陷阱防治野生動物危害,也才能減少對野生動物傷害或誤捕瀕危動物。 

通報贈臂章,一起成為護熊公民科學家

台灣黑熊的數量稀少,一般要在野外發現牠們的機會並不高。但若民眾真的幸運目擊黑熊,請先收起恐慌,多數時牠們會自動迴避!同時,也可將這個幸運通報給相關團體,例如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線上通報:https://www.ysnp.gov.tw/BlackBearNotification/C004400 

此舉可幫助台灣的黑熊研究團隊,了解目前黑熊的野外族群分布情況和變化,甚至是人熊互動的發展與狀況。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也創製「熊出沒通報系統」,只要民眾目擊任何黑熊的活動痕跡,如爪痕、折枝、食痕、窩巢、糞便、腳印等,都能填寫通報資料,由團隊協助確認是否為黑熊足跡。 網頁也有更多說明如何辨識黑熊痕跡:https://www.taiwanbear.org.tw/questionnaire/

 

05一旦判定為黑熊,協會也會贈送「黑熊臂章」,感謝民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圖片來源: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