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朱翊瑄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王浩文說明,小虎鯨生活於熱帶與亞熱帶海域,常出沒於較深海域,台灣東部及西南海域偶有目擊。小虎鯨因為骨骼外型與俗稱殺人鯨的虎鯨(Orcinus orca)類似而得名,但體型遠比虎鯨小許多,是不一樣的物種。
小虎鯨攻擊性強,牙齒成圓錐狀,相當具咬與撕裂的能力,在復健和野放的操作中需要特別注意操作人員安全。今早野放前先由獸醫師實施鎮定,再搬運上船,前往台南安平外海水深約110米處野放。
今早於台南外海野放過程,影片中可以觀察到小虎鯨野放後第一時間並非直接離去,而是在遠方望向船隻。(影片|海洋保育署)
今早鎮定後的小虎鯨,吊掛上貨車準備前往安平港,進行野放。(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新聞稿)
臺南安平外海,在船上的團隊人員正協助替小虎鯨進行保濕,靜待野放時機。(圖片|海洋保育署)
重返大海的小虎鯨,剛下海時在海面上漂浮了一陣子,野放團隊擔憂的觀察牠的換氣狀況,直到野放船準備返航,小虎鯨突然加速游動追逐船隻。(圖片|海洋保育署)
小虎鯨上陸,全臺參與救援復健工作
今日野放的牠,正是今年四月底迷航高雄第二港口的18隻小虎鯨中,唯一活體救援個體。其餘的擱淺同伴們7隻相繼死亡,其餘半數跟隨大船游出港區。
接著整個春季,台灣西南沿海紛紛傳出小虎鯨擱淺事件,幸運的被救援人員推回海裡、不幸的陸續被發現陳屍在高雄港中、台南將軍沙灘、嘉義布袋沙洲⋯⋯至五月底已累積近20隻小虎鯨死亡。
根據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臉書貼文說明,4月25日當晚接獲MARN(海保救援小組 Marine Animal Rescue Network, MARN)通報在高雄港紅毛港南提附近有死亡擱淺小虎鯨,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團隊到現場後,發現附近還有一隻活體的小虎鯨,擱淺卡在位在堤防與H型消波塊交界處。4月26日凌晨協調潛水人員、海巡弟兄、成大志工與吊車等將該隻小虎鯨救出,暫時收容於成大位於台南四草的鯨豚搶救站救援池中進行治療、復健。
因當時卡在消波塊上,剛進入搶救站時,小虎鯨有嗆水狀況、氣孔有大量分泌物,肺部明顯發炎、身上多處深度擦傷,且因無法自行浮起換氣,需要大量的人力,24小時輪班以毛巾協助小虎鯨漂浮、保定、灌食、餵藥,並幫忙獸醫師與團隊人員進行治療等。
五月底時,小虎鯨的健康有逐漸穩定,也會嘗試讓牠短暫自由追食,但仍需要人員協助漂浮保定,才不致入沈入池底無法換氣。
體力已恢復的小虎鯨,對比之前僅幾位志工即可保定,近日至今早的野放前準備時,都需要大批人力才能加以控制、進行鎮定。(圖片|海洋保育署)
在麻醉藥緩緩推入後,小虎鯨漸漸緩和下來,準備與野放團隊一起踏上野放返家的旅程。(圖片|海洋保育署)
根據成大團隊的臉書表示,任務進行到今天,已經56天,參與現場排班執勤的志工人次,已經超過了1560人次,共有超過860位來自全台各地的朋友們,連同每天醫療參與的志工人次,更已遠超過2000人次,向各方團隊、專家學者與參與志工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則於新聞稿說明,四草救援池中的小虎鯨日前終於可以自行由動換氣與漂浮,傷口癒合良好,經過檢驗各項指數趨於穩定,且在小虎鯨身體恢復後,對人類警戒心提升,獸醫師和志工下水進行保定醫療困難度提高,經團隊、專家與獸醫師綜合判斷,決定進行野放。
感謝某楊姓攝影專家KH20200425-1 小虎鯨救援與復健,Day 56 2020年4月25日星期天晚上八點接獲MARN系統通報,在高雄港紅毛港南堤附近,有三隻死亡擱淺的小虎鯨,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團隊到現場後,利用重機具吊掛時,又發現附近有一隻活體的小虎鯨,擱淺卡在位在堤防與H型消波塊交界處,由於當時已開始退潮,小虎鯨卡在消波塊無法動彈,遂協調港區作業潛水人員、海巡弟兄、中心志工與吊車共同作業,將其移到擔架布上後再吊掛到車上的水箱內,與隔日(4/26)凌晨四點吊掛到成大位於四草的鯨豚搶救站救援池進行救援和復健。 由於和同一批擱淺死亡的小虎鯨相較,在這隻小虎鯨身上也採樣到相同的環境細菌感染,同時在擱淺現場有氣孔嗆水、全身兩側多處擦傷,牠在進復健池後無法自行漂浮,需要志工24小時在水池中協助牠漂浮與保定;同時,在做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其肺部有明顯發炎的現象。 在每日志工們接力的保定、獸醫與工作人員的醫療和灌食下,身上的傷口逐漸癒合、肺部感染狀況改善、胃部和腸道寄生蟲狀況排除,第7天開始會主動開嘴吃魚、第15天可以在吃魚時自主游動追食、第35天可以完全自主漂浮與游動、第36天移到大池進行復健。 期間除了有許多初次參與、多次參與救援的志工的排班執勤,善心人士/單位的戰略物資即時救援補給,還遇到了梅雨季節大雨的挑戰、落雷跳電等狀況應變,但是都在大家合作與共同意志中,解決問題、繼續執行任務。 任務進行到今天,已經56天,參與現場排班執勤的志工人次,已經超過了1560人次,共有超過860位來自全台各地的朋友們,連同每天醫療參與的志工人次,更已遠超過2000人次;同時,不論是政府、民間單位、個人的實際參與、物資提供或捐款的支援,尤其是在最艱苦的凌晨時段、還有需要24小時的保定時段,都會有幾組熱心熱血人士、甚至是熟悉的朋友,一看沒有人就騎車或開車來救援站值班(甚至是從高雄、台中、桃園和台北的朋友喔),在此,代表成大鯨豚中心向大家致上最高的謝意與敬意!
由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發佈於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分享小虎鯨回到海裡的第一瞬間,相當令人感動
原在大洋悠遊的小虎鯨,為何會擱淺?
鯨豚是水生哺乳動物,需要浮出水面換氣,一旦身體不適或狀況不好時會主動游至沿岸休息,可能因此過於靠近人為活動處而遭遇噪音干擾、船擊、漁網纏繞等而迷航、受困或擱淺;但也可能是死亡後擱淺、漂浮至岸邊被人們發現。
若擱淺死亡的鯨豚腐爛程度不太嚴重,多半可提供珍貴訊息,例如其外觀不合理的傷勢可能是遭誤捕、體脂肪厚度可推測是否營養不良等。
「對我來講那已不是正常的鯨豚游進港裡,第一群集體擱淺死亡的7隻小虎鯨其重症程度是我解剖很多鯨豚以來,很少遇到的。」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楊瑋誠說明,4月25日第一群擱淺死亡小虎鯨最能帶來關鍵訊息,結果發現每隻皆嚴重細菌感染,而肺部、淋巴結、脾臟更因感染有腫大現象,類似人的惡性傳染病。
由楊瑋誠領軍的鯨豚實驗室學生們正在擱淺死亡的小虎鯨耳骨,希望找出更多擱淺線索。(圖|鯨豚調查局)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更指出,在四草救援池的小虎鯨氣孔中、4月26日在嘉義布袋發現的8隻死亡小虎鯨身上皆採樣到同樣細菌,後續發現的死亡個體也幾乎有同樣感染現象。因小虎鯨是群體行動的物種,家族數量可高達二、三十隻,推測今年台灣西南沿岸頻傳擱淺事件是同一群的大規模感染,只是發病時間不同而分散各地擱淺。
「根據我們了解這類細菌在靠岸海域較多,然而小虎鯨習性出沒在深水海域,過去也多只在花東外海一帶活動。推論今年這群小虎鯨是被不明原因逼到淺水海域而感染,而是什麼導致牠們離開原棲地,才是關鍵。」楊瑋誠推測受海上人為活動影響最有可能。
哪些因素可能導致鯨豚擱淺?
水下噪音:軍事聲納、工業噪音或地質探勘等水下噪音可能影響鯨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導致無法判斷方向。抑或是因此受到驚嚇或壓力,而快速上浮出現潛水伕病等。
漁業混獲:漁民誤捕可能使海豚淹死或窒息,屍體被棄置於海中。
船擊:人為活動的船隻撞擊,導致鯨豚受傷或死亡。
海洋垃圾:誤食或遭廢棄漁網等海洋廢棄物纏繞。
海洋污染:因多氯聯苯或重金屬污染而導致身體衰弱。
疾病:受傷、生病或大規模感染導致虛弱而群體擱淺;或因聽覺器官損壞而迷航。
生命週期:難產、流產、老年或自然死亡
其他:上述因素可能合併發生。
今年春季群體擱淺西南沿海的小虎鯨並非首例,過去十多年來,原先僅在花東海岸賞鯨才會巧遇的小虎鯨,大約每四到七年左右會發生一次西南沿海集體擱淺事件。然而,從2018年至2020年已連續三年,只要進入冬末春初的季節,小虎鯨便集體出現在台灣西部。而究竟原因為何,專家學者仍在積極調查中。
在四面環海的臺灣,我們如何降低海上活動對於鯨豚的威脅與干擾?在臺灣海洋保育的研究基礎與擱淺防範上,我們做的又是否足夠呢?
四草小虎鯨成功救援、順利野放肯定了各個臺灣鯨豚保育民間單位、研究團隊的專業與努力,更需要全臺志工不辭辛勞的熱血參與與政府單位的支持才能達成。
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仍須正視歷年來鯨豚頻繁擱淺的現況,加緊進行海洋動物保育相應的研究計畫或相關政策,因為若沒有鯨豚擱淺,也就不需要救援、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