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底,環保署公布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研究針對小於5 mm之微型塑膠進行採樣及檢測,結果指出,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養殖及野生貝類均驗出微型塑膠,顯示微型塑膠污染已不僅侷限於海洋,而是深入淡水區域,甚至家戶飲用水中。
另一方面,隨著去年各國陸續發佈食鹽遭微型塑膠污染的調查結果,10月初,清大研究團隊也證實,在食鹽中檢驗出片狀、條狀和顆粒狀微型塑膠。其中,三款台灣鹽均含有微型塑膠,且數量難以估算,其中又以粗鹽含量最高。同時,研究團隊也針對7款市售瓶裝水和3家加水站的水進行檢測,只有1款瓶裝水沒有檢驗出微型塑膠。
在肉眼無法判別的狀況下,微型塑膠早已隨著生物鏈進入人類體中,我們卻渾然不覺。
沙灘表層採樣
顯微鏡呈現樣品檢測結果
海洋中的微型塑膠,很多必須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調查結果
新聞來源:
微型塑膠?塑膠微粒?究竟是什麼?
環保署引用 2008年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之定義,微型塑膠指的是尺寸在 5 mm (相當於一粒米粒的大小)以下塑膠碎片,其會快速被生物攝取,對生物的傷害比大型的塑膠碎片來的高。
微型塑膠來源包含大型塑膠製品經裂解而成的碎片,以及塑膠製品產製過程中產生出的微型塑膠。它具備塑膠耐久、不易自然分解的特性,也因此成為令人頭疼的污染源。
微型塑膠也普遍被翻譯為「塑膠微粒」,但根據環保署公告,塑膠微粒指粒徑範圍小於5mm,做為人體去角質或清潔用途之固體塑膠顆粒,其材質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
而國家地理雜誌則將微型塑膠翻譯為微塑膠(Microplastics),可分為初級和次級二種。「初級微塑膠包括融化後用來製造塑膠產品的樹脂小粒,又稱為塑料微粒(nurdles),以及添加在化妝品、肥皂和牙膏裡當作研磨劑的塑膠柔珠(microbeads)。次級微塑膠則是較大型塑膠物品碎裂所產生。」
比起肉眼可見的垃圾,微型塑膠更是來勢洶洶。
微型塑膠從哪來?很大宗是從大型塑膠製品經陽光曝曬、海水侵蝕與氧化後裂解而成。而根據環保署研究過程之材料鑑定,合理推斷來源包含日常隨處可見的一次性塑膠餐具、寶特瓶、吸管、包材等。
漂浮於海面或沉於海中的大型塑膠垃圾,數量驚人,不只造成動物纏繞、受困、誤食,也造成嚴重海洋污染。然而,微型塑膠的影響卻更加驚人!
相較於大型可見的塑膠,微型塑膠更容易經濾食、攝食進入動物體內,並經由食物鏈不斷累積於生物體中,甚至進入人類的肚子裡。且因為肉眼難以辨別,不只無法經挑選避免,影響力更容易遭忽視。
吃進塑膠微粒,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事實上,目前世界各國尚未建立針對微型塑膠的健康風險評估和安全容許標準。2017年聯合國魚類及水產品中微型塑膠(Microplastics i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報告更說明「目前評估結果顯示海鮮含有微型塑膠對於人體健康風險不高」,綜整微型塑膠可能的風險與海鮮的營養價值評估,仍鼓勵攝食海鮮。但是,卻沒有證據能證實微型塑膠確實對人體無害。
就目前研究來看,微型塑膠確實會隨著食物鏈與飲用水循環、累積於生物體內。而這些微型塑膠被吞下肚後,並不會被消化,而是累積於生物體內。此外,這些微型塑膠即便目前無法證實對人體有害,但仍可能遭水溶性化學物質吸附,進而變成有毒物質,國外有學者指出,塑化劑、雙酚A、重金屬等都可能吸附於微型塑膠,並累積於器官,可能導致部分癌症、過動症、自閉症。
對於海洋、對於生物、對於我們的身體,面對這波微型塑膠的侵略,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
-
勇敢拒絕一次性塑膠用品
-
不使用含有柔珠的清潔用品
-
替自己訂下目標,逐步落實減塑行動
-
將資訊分享出去,鼓勵更多人一起參與
-
對於政府願意提出政策給予肯定,但同時積極監督政策是否落實!
延伸閱讀:
- 窩專欄:一碗名為海洋的塑膠濃湯
- 《海洋垃圾》失去奇蹟的海龜
- 《海洋垃圾》迎戰海洋廢棄物:困境與解方
- Ted-ed:塑膠粒的海洋稱霸
- 國家地理雜誌:什麼是微塑膠?海洋垃圾帶?你不能不懂的塑膠汙染知識
- 環資:環署首份調查 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都含塑膠微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