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為野生動物而走」將於10月29日於立法院前濟南路舉行,活動倡議為「野生動物正告急,犬貓有家不遊蕩」。主辦單位「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由台灣各地大專院校學生自主發起,希望以青年世代的力量為野生動物發聲,獲得眾多迴響,目前共計有94個團體、735位個人以及50餘位專家學者共同響應。
據農業部調查,去年全台遊蕩犬隻已達 16 萬隻。今年截至2023 年 10 月 14 日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統計顯示,野生動物遭犬貓攻擊案件為十年前的 3 倍,趨勢呈曲線上揚;另一救傷機構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總結年度救傷狀況,發現因遊蕩犬貓致傷的野生動物死亡率高於8成,足見威脅性。從地理分佈來看, 全臺野生動物受犬貓攻擊分布區域,多座落在劃設的國土生態綠網生物多樣性網格周遭,屬於全國性問題。
此外,石虎目前全台估計僅剩不足 500 隻,百年內滅絕機率達 98%,其棲地多與遊蕩犬貓重疊,令人心憂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2017 年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追蹤總計追蹤 31 隻石虎,14 隻確認之死亡個體中有 7 隻與犬有關,比例高達二分之一。
世界各國關注保育狀況的穿山甲,也長期暴露在遊蕩犬的威脅下,2020 年研究發現犬隻攻擊致傷案例成為近 10 年以來穿山甲受傷主因,2023 年截 至 8 月 16 日,野生動物急救站收治的穿山甲中,亦以犬隻攻擊佔最多數。另以山羌為例,據高雄壽山地區 2022 年調查顯示數量較十年前已減少9成,有區域性滅絕風險,且肇因多為遊蕩犬隻。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統計顯示,野生動物遭犬貓攻擊案件為十年前的 3 倍,趨勢呈曲線上揚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2017 年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追蹤總計追蹤 31 隻石虎,14 隻確認之死亡個體中有 7 隻與犬有關,比例達 1/2。
除了犬威脅,今年 5 月台灣發生了第一起幼小石虎被「貓殺」的案例。國際上的案例更顯示,遊蕩貓帶來的疾病傳播風險,是值得注意的隱憂。同時,台灣仍然被列為狂犬病疫區,近年野生動物感染的案例逐漸向北擴散,當浪犬與野生動物頻繁接觸,加之現有的狂犬病疫苗只有一定的時效性,恐怕難以保證不受疾病侵擾,甚至可能危及大眾健康安全。
主辦方認為,⻑久以來,台灣已為遊蕩犬貓問題付出巨大的社會與環境成本,⺠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疾病與公共衛生、落實飼主責任的認知欠缺,是造成政策窒礙難行的背景因素,各級主管機關不積極作為,致使行政效能空轉,更造成此嚴峻勢態。因此行動聯盟以「野生動物正告急,犬貓有家不遊蕩」為題,於10月29日,在立法院前舉辦「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呼籲各界正視遊蕩犬貓議題、重視野生動物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