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網站&遊戲
ONEpage
到不了的天空
你知道每天都有鳥撞上玻璃慘死嗎?這不只是意外,而是城市隱形殺手──窗殺。點進來了解更多!
短片(上)
窩的立場
窗殺:看不見的陷阱(上)
紅12墜落的那一天:揭開鳥類窗殺的真相與希望
播放Play
短片(下)
窩的立場
窗殺:看不見的陷阱(下)
從動物園到捷運站:台灣該如何一步步阻止窗殺悲劇?
播放Play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以下為刊誤說明:

名詞誤植:

  1. 沙發花園→沙發「」花園:沙發后花園位於台中后里,因此「后」字代表其地理位置,而不是後面的意思。
  2. 因此在單元開頭、關於羅根爸媽的簡介裡,驅車前往的是台中后里,而非泰安。
  3. 文章裡面解釋輔助治療療效的物理治療師,為「子晏」治療師
  4. 其他:

    沙發后花園的真面目

    沙發后花園,是隱蔽在鄉間的親子餐廳。提供成人身心障礙者,在此學習餐飲安排、廚務學習等,不僅可以提供來此小憩的民眾服務,也讓他們習得能自食其力的工作技能。除了為慢飛天使的庇護所外,也為附近社區提供日間孩童照護服務。

字句修改:

此篇的字句修改,是為了更貼近真實狀況,以及羅根爸媽的真實想法。因為專訪的篇幅較大,用頁數搭配小單元以及段落來標示。

單元:Morgan 天使的降臨與離開

  1. 第四段:

   通過訓練且考取治療犬證照Morgan一擔任治療犬就是九年 (P.61)

單元:羅根 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相遇

  1. 第一段:

   Morgan確診罹患淋巴癌後,羅根爸媽一方面悉心照顧牠,卻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桃園新屋收容所安樂死公告裡的羅根。而羅根的特質竟然是可以接替動輔療程的犬隻。 (P.62)

單元:羅根與羅根爸媽在周三下午與慢飛天使們的約會

  1. 第二段:

   當天羅根還未進入團體教室內,學員就開始蠢蠢欲動。先在室外穿上印有自己名字的治療犬制服後,羅根彷彿「變了一隻狗」般,收起玩心,似乎知曉上班的時間來到了。不再主動靠近其他人,而是緊盯著戴上裝有飼料和道具腰包的羅根爸,隨時聽候他的指令。 (P.64)

  1. 第六段

   「飯飽酒足」之後,在打扮之前,擁有長毛的羅根也必須先將毛髮梳理整齊才行。羅根媽說,可以給陌生人梳毛,是治療犬很重要的特質之一,除了是信任人的表現外,也代表治療犬擁有包容的特質。羅根端坐在軟墊上,讓學員們為自己服務,儘管有學員不小心逆著毛髮梳、拉扯毛髮,羅根爸則會細心教導並協助學員完成正確方式。(P.65)

  1. 第七段

   當學員七手八腳為羅根穿上教具服裝時,羅根同樣展現了牠穩定的特質。不習慣身上有東西的羅根,耐心等待學員替牠穿上服裝後,也只是稍微向羅根爸表示好惡。羅根爸與物理治療師子晏也藉此課程主題「打扮」,讓學員明瞭治療犬和人一樣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差別。(P.65)

 

  1. 第十段

    服務時,治療犬羅根和動輔員羅根爸,他倆是密不可分的夥伴,下課後就是最重要的家人。一家人並不急著離開沙發后花園,而是在露天咖啡座上稍做休息,回憶著剛剛服務時,充滿學員天真笑聲的教室。那些發自內心的笑聲如此快樂,讓人印象深刻。讓在一旁觀看課程的人都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充實了心靈。 (P.65)

也許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1. 第一段

   自從認養羅根之後,羅根爸媽的心中就產生了感慨:為什麼明明為人類付出那麼多的狗,有些最終還是難逃被拋棄的命運甚至無情的對待 (P.66)

  1. 第三段

   於是多年來,除了投入動物輔助治療的宣傳和志工服務外,羅根爸媽也深信透過教育,「提升犬貓在人類社會的地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 (P.66)

動物會流浪,其實並不是牠們的錯,飼主才要對此負責。

  1. 第四段

   如果每位飼主,在決定飼養動物前,都能了解飼養動物會產生的困境、狗或貓的思考迴路,也能明白如何修正自家毛小孩干擾他人的壞習慣。也許在收養動物時,就能預料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且用正確的心態與方法去處理種種毛小孩帶來的小小不快。能夠訓練飼養犬隻不隨便對人吠叫、不隨便在外大小便,如同教養孩子般,「讓犬貓成為這個社會的公民」,好好教育牠們也等於人們應負的責任。也許就能漸漸改變人們對於犬貓的觀感,以及減少被棄養的機會 (P.66)

  1. 第五段: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所以羅根爸媽也積極宣導飼主應受飼養教育。希望有一天,台灣也如德國、英國等國家,立法規定飼主在飼養動物前後,必須上飼主專門課程,才能真正了解、陪伴動物,讓彼此的愛鞏固 (P.66)

 


專題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