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安    編輯|朱翊瑄    設計|林昕慧、顏吟竹 插畫|林昕慧、顏吟竹

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乘載著人民的期待,為公立收容所的發展翻開嶄新扉頁。

然而,被譽為動保運動一大里程碑的政策,卻也暗藏著龐大動物數量、收容所硬體老舊,人力資源匱乏等隱憂前進,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副教授吳宗憲直言,「其實都知道後面有這些問題啊,但政治壓力在前推動就是會過關。」顯示出當時民氣可用但配套不足的窘境。

臺灣公立收容所多建至於1999年至2001年間,早期設備簡易,也缺乏動物福利、疾病防疫等相關專業考量,儘管政策上路後各收容所逐步投入改建行列,但不曾間斷的「爆籠超收」、「狗咬狗致死」、「人力吃緊」、「環境照護不佳」等新聞,都反應出收容所備受注目的困境與壓力。

零撲殺政策走過4年,收容所中的硬體缺失是否隨著改建而修整?動物們生活品質是否提升?而既存動物該如何送養與收容?甚至面臨動物生病與衰老等長期照護,人力與醫療該如何因應?在「後零撲殺時代」,被收容的動物們有了重生的機會,抑或是成為倉促政策下的犧牲者?

猜猜看,現在的收容所與動物過得如何呢?

 

公立收容所改建的十年長征 

2013年,電影《十二夜》赤裸地呈現臺灣存在已久的流浪動物人道撲殺政策、揭露了過去藏在社會角落的公立收容所真實處境——簡易鐵皮與鐵籠搭建後卻年久未修,老舊、缺乏設計而通風、排水、環境不良與噪音等問題,「遠、臭、悶、吵、髒」的收容所印象,深植人心。

早在2010年便開始有動保團體透過陳情、記者會、抗爭行動抨擊公立收容所形同動物的死牢、地獄,讓政府不得不開始評估改善的必要;在電影上映的同年,一份收容所改善計畫列出全臺收容所存在的問題——籠舍皆不符合動物的天性與需求、超過八成有環境不良、空間不足的問題。最終順應著零撲殺政策上路,行政院農委會調增近20億元的預算,補助各縣市政府改建或重建收容所內設施,希望改善動物福利與民眾觀感轉型。

音檔配圖 01 1

文章一_照片01.jpg
文章一_照片02.jpg
文章一_照片03.jpg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第一篇 01圖表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在2014年至2018年年度的「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畫」中,統計分析全臺20個縣市收容所存在問題(不包含當時委託由公所代收容動物的新北市、無建立收容所的雲林縣。)


「我們剛好就搭上這個時機點,在蓋的時候期待很深,希望民眾到收容所裡耳濡目染,到外面也許對待動物方式會改變,甚至影響流浪動物的產生。」臺中市動保處長林儒良有感而發地說著轉型企圖,收容與認領養動物的收容所是整個流浪動物問題的最末端,而影響動物進所的原因,關鍵在於前端的源頭管理。期待能在收容所中,發揮飼主責任與生命教育教導。

同時,林儒良形容過去后里收容所陰陰暗暗、水好像永遠掃不乾的模樣,與現在外觀明亮整潔、籠舍空曠通風,被譽為全臺最美的收容所天差地遠,這也是另一個層面的轉型,「希望透過后里園區,帶動臺灣其他縣市,讓民眾知道收容所能有不一樣的樣貌!」若能設計美觀得宜,成為觀光與遊樂的地標,也是幫助整體收容所形象轉型,成為在地的社區中心。

文章一 照片05早期的后里動物之家,以鐵皮屋搭建的鐵絲網舍為主。圖片來源:臺中市動保處提供
文章一 照片04現今的后里動物之家半開放式的採光與通風設計,降低收容所常見噪音、悶熱與惡臭問題。圖片來源:李宜龍拍攝


而在這波改建計畫中,雖然主旨為動物收容品質,但類似后里動物之家思考轉型、推動收容所更多價值與功能的縣市也不少!像是高雄市的燕巢動保園區在改建過程中也設置並申請成為環境教育的場所,讓收容所能代替學校宣揚動物保護教育,成為多面向的教材。

但也並非每個縣市都如上述順利,從2014年啟動全臺收容所改善計畫起,部分縣市就不斷面臨收容所被民眾視為嫌惡設施而興建受阻,舉凡擔心噪音、水源、空氣污染、影響周圍市容或觀光發展,甚至成為棄養之地,導致流浪動物危害居民安危等原因,導致尋址幾經波折與衝突。例如彰化縣溪州鄉曾為此發生民眾與聲援興建收容所的動保團體肢體碰撞衝突、台南市學甲里民出席說明會抗議市府霸道,最終都導致能另址重建的收容所僅佔一成左右,進度落後。

像是雲林縣,便在民眾反對後而決定不再辦理收容所興建工程,但彰化縣、屏東縣等仍持續進行溝通。屏東縣農業處處長鄭永裕分享,「其實我們也帶在地民眾到新竹跟台中,參訪兩個收容所,藉由這些互動來讓他們了解說未來我們在那邊做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鄰避效應往往是收容所的殤,要如何讓民眾破除對收容所的刻板印象、理解收容所的功能與運作價值,並可放下疑慮,也成為了地方縣市政府最嚴竣的挑戰。 

第一篇 02圖表全臺33間收容所,絕大數都仍在原址,另地興建面臨選址壓力及民意考量,僅有4間收容所達成。|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畫」第三次修正計畫書,統計與盤點2014至2024的收容所改善進度,並經窩窩人工分類為四項、排序加總。


除了鄰避效應,公立收容所的施作工程在台灣較為少見,加上動保行政人員可能較缺乏工程採購等專業背景,亦或者預算不足等原因,皆導致建商投標意願低、經常流標等狀況,使得工程進度延後。全臺收容所改善計畫更因此從2014年延展續辦至2024年,目前仍有近三成收容所未完成硬體改善。

音檔配圖 01 2

文章一 照片06


除了硬體改善之路漫漫,「農委會因應零撲殺,編了兩個預算,一個是做硬體的提升,一個是軟體能力的增加。如果沒有辦法同步提升獸醫師人力與醫療技術,光把空間變大,還是照護不來的。」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前秘書長劉盈如則強調,近年部分收容所皆將心思花在硬體面,但因應零撲殺需調整的動物行為與管理知識,甚至照護方式,明顯仍有待改善。

音檔配圖 01 3

文章一 照片07屏東縣縣公立犬貓動物之家的一籠一動物設計,盡可能降低管理難度。|圖片來源:林采昱拍攝。 

 

有限空間下的危機——收容壓力與動物管理 

不再倒數十二天以後,動物滯留收容所的時間拉長,甚至可能面臨動物只進不出的窘境。就算有全新的空間,但籠舍總是有限,如何安置每一隻動物並分配資源成了另一項挑戰。目前在〈公立動物收容處所管理規則〉中僅規範——需依照動性別、體型、生理與行為狀況做分籠管理並觀察。

「分籠的適切度,就是直接影響到這個籠子裡面每一隻動物的福利。」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研究員陳庭毓強調,此重責卻仰賴現場人員的經驗與反應。

音檔配圖 01 4

音檔配圖 01 4


「一籠一隻比較不容易打架,一籠裡面關很多隻的話緊迫,你怎麼知道這隻跟這隻關會不會不合?我們就是一籠一隻,所以打架的情況很少。」承接管理屏東縣公立犬貓動物之家的愛狗人協會理事長顏杏娟分享著,過去屏東縣公立犬貓動物之家死亡率曾高居20%以上,在她接手後因堅守動物獨籠飼養、籠滿拒收等動物福利原則,近年屏東縣公立犬貓動物之家幾乎無犬隻互咬的情形發生,且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然而,臺灣每個收容所籠舍大小設計不一,且可收容的動物數量也不一,並無一個最適標準,且並非每一個縣市都能做到獨籠飼養,站在收容所運行的效益來說,若最初設計為一籠多犬的大籠舍,不可能只收容單數,不僅浪費空間,也會影響收容量能。再加上,現行法規的動物福利標準僅訂定「每隻動物應提供5平方公尺的活動空間」,由此計算所內可飼養的數量。

而放眼全台現況,僅四間收容所採獨籠飼養為主。

第一篇 04圖表窩窩2021年向全臺22個縣市共30間收容所進行問卷調查,經由所方提供全臺收容所籠位配置資料後,窩窩分類製表。


但可飼養的數量,並不一定是最適當的收容數量。

要達到適當收容,不僅要長期觀察與了解動物、分析是否有各自的地雷,進而評估分配籠舍——誰與誰可以成為室友?後續更得持續觀察動物互動、進食狀況,不幸發生衝突時還需要調整籠位或隔離照護,「每一個動物的個性不一樣,其實在相處的調和很困難,管理難度是會更高的。」劉盈如說著。

文章一 照片08「基本上就是盡可能同一個欄位收容的數量少一些,因為實際上當數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動物會有生活壓力,也會有資源競爭。」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李宥明獸醫師說。|圖片來源:蘇于寬拍攝。


「很常遇到有很多照顧或清潔細節會被忽略,甚至工作人員也不會很細緻的觀察或是紀錄,對於場內動物的狀況,他們其實大部分都很不了解。」陳庭毓也分享觀察,在人員配置、業務與工作內容、動物數量與人員專業程度綜合影響下,並不是所有分籠管理都能維持動物福利,各收容所狀況也會存在差異。

除了專業能力考驗外,收容壓力也是一大影響,新竹市公立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陳家華獸醫師便無奈地說道:「最適量當然一籠關一隻是最好啊,但民眾通報我們就是一定要去處理啊!有必要救傷的一定要去救、有公安問題的一定要抓⋯⋯」給予動物足夠空間是最好的理想,但就現實層面上,往往得考量各方壓力、各種不得不收容的情況,甚至也會因此導致「爆籠」。

根據109年的全國遊蕩犬調查結果指出,有15萬多的犬隻在外,對應全臺收容所加總僅能收容7664隻犬隻,稍有更多動物被迫進入到有限的收容體制內,便可能因為籠舍密度過高而衍生更多問題。

文章一 照片09南投縣公立動物收容所的丸子,某日半夜因地震而躁動與其他動物互咬,被同籠兩隻室友咬到見骨,經獸醫師由鬼門關搶救回來。圖片來源:南投縣公立動物收容所提供。


「爆籠當然影響牠們福利嘛,一旦很多動物關在同一籠,就一定會有護食、爭食、打鬥的行為,基本上一定會有外傷,變成增加獸醫師工作負擔,民眾也會陳情很多狗受傷。」彰化縣流浪狗中途之家的承辦洪世恩獸醫師說著過度收容對人與動物的影響,動物的福利受損、民眾抗議動物受傷對於所內工作人員來說都是雙重的巨大壓力,照護動物應接不暇,行政工作量瞬間激增,但解方也只能積極送養,減少動物收容數量。

第一篇 05圖表超收爆籠不僅有限的空間變小外,也會提高動物資源競爭、緊迫的風險,甚至增加人員管理的難度。|資料來源: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可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搜尋,每日皆會更新收容所即時的動物在養數量。
 
 
音檔配圖 01 5

文章一 照片10


除了盡可能避免飼養密度過高外,林瑋真獸醫師則認為,更應積極尋求空間的再利用,像是籠內設計籠中籠,讓較難以融入群體的動物能有空間自處,或增設高低落差的跳台營造三度空間,讓不同適性的動物可選擇至高或躲藏,「就是在最不可能的環境下,讓動物稍微有一點生存上的喘息空間。」

但林瑋真也坦言:「收容量沒有往下掉的話,其實我們很難把動物福利再做得更好。」軟硬體改善壓力的背後,比起治標的補強作為,更應正視治本的關鍵,作為末端的收容所就像是承接漏水的盆子,最重要的是能否將有如水龍頭般的源頭鎖緊,減少動物入所量及控管流浪動物產生來源。

音檔配圖 01 6

文章一_照片11.jpg
文章一_照片12.jpg
文章一_照片13.jpg
文章一_照片14.jpg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僅有平面空間時狗狗衝突多難避免,也因此現在許多收容所會設計跳台、跳板等垂直空間,讓狗狗能躲避、佔領不同空間,避免衝突。

補不足的人力,該如何照護龐大數量的動物?

過去收容所人力匱乏,一名獸醫師照護200隻犬貓都可能屬於常態,甚至人員工作繁雜、兼任業務眾多,問題嚴峻到2016年5月,選擇犬隻安樂死方式自戕的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簡稚澄獸醫師,也在遺書當中直言:「選擇用狗安樂死的方法,是要凸顯現有台灣動保結構的問題,末端的資源、人力不足,源頭管制工作無法做好,流浪狗到了最下游的收容所都是苦難。」 

憾事導致輿論延燒,又因應零撲殺政策上路,也讓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得不透過計畫的援助與臨時人員的增補來「修補破洞」,讓人力資源能符合法規規範,「在我們能力可及處,地方上需要什麼我們就盡量去協助他們,該聘人就聘人。」農委會動保科鄭祝菁說道,自2015啟動的人員行政效能的計畫,以12億預算補助地方政府增設人力,2021年的全臺收容所工作人員也相較2016年時增加了41位。

而問題是,若投入的資源並非通盤考量各縣市的組織分工差異、人員業務與工作量、動物福利照養需求,解決的可能只有讓人力數字變得美觀、符合法規標準;實際上,地方一線工作人員卻並不一定因此得到喘息與轉圜。

法規只是最低標準,不同收容所分配到的工作量天差地遠

公立動物收容處所設置組織準則規定,一名獸醫師醫療管理100隻動物、一名工作人員則需照養40隻動物,但這些人員是否能專心只照養動物,常隨著組織編制而天差地遠。

臺灣的動保業務隨著修法而逐年累加,六都紛紛設置專責的動物保護處來執行應對,但也不少縣市仍是在「農業處、產業發展處、疾病防治所」底下兼辦這些業務。陳家華便分享,新竹市動物保護及防疫所本身單位小、組織編制不如其他縣市收容所來的健全完善,一個單位要綜合辦理動保、家畜疾病與傳染病、動物用藥等業務,全由四名獸醫師負責,他自己雖掛專責收容所醫療管理獸醫,但仍不免碰上動物醫療照護、行政工作蠟燭兩頭燒。 

儘管收容所透過計畫補充人力後,每個人仍是多工且需要相互應支援,「像清潔人員裡面有兩位大哥他比如說早上打掃犬舍對不對?下午的話,他可能還有捕犬啊、危難救援啊,需要去支援,我們大家真的都沒有很純的只做一項業務,就互相cover。」陳家華緩緩說著。

而願意且可挹注資源的縣市,就能透過詳細的組織分工,讓收容業務能有獨立的單位運作,甚至將部分業務採外包方式委外營運,讓收容人員的分工更細緻、業務單純化,連帶提升人員提供給動物的照護精細度。

第一篇 06圖表

徵不到人、請假輪休,人力變動而依舊緊繃的第一線

「我們是有約聘的獸醫師,但如果說獸醫師請假或流動而缺額需要應徵,在沒有人的時候,我就要上去幫忙。」洪世恩說著彰化的狀況,收容所行政業務,舉凡計畫承辦、執行、陳情案件回覆等大小事都專門由他負責,近期因獸醫師離職,他也需要分擔醫療照護、籠舍環境管理等工作。

高流動率也是存在已久的問題,儘管以計畫與經費開增人力缺額,但在錢少事多的情況下,聘約的獸醫師與照護人員難徵,不少收容所持續面臨人員來來去去,補不足人力;或現有剛剛好的人力一旦碰上請假排休、或動物有突發狀況時,就會變得更加吃緊。

人力應付不暇,雪上加霜的特殊動物照護

零撲殺後要面對動物的老年化,醫療需求會變大,但最大問題是專業人力不夠、經費不夠。」中興大學獸醫系副教授林荀龍也同樣點出收容所現今面臨的困境,隨著停止撲殺後,收容所醫療需求也大幅增加,例如新進動物的預防投藥、絕育處置、疾病的控管、餵藥或傷口的包紮處理、生理狀況觀察監測等工作加重。

「像是年老、特殊動物的照顧相對需要勞力,但人力不足就會反應在這些特殊動物沒有辦法被照顧得很好。」陳庭毓解釋,一來是人員本身可能就已分身乏術,二來是人員可能根本沒有相關特殊動物的專業照護能力,這是源自於過去所內獸醫師多在處理行政公務、實務的臨床經驗也較少,對於動物醫療就不是那麼擅長。 

且部分所內人員過去多僅負責清潔打掃等體力工作,像是動物基本照護知識、行為習性了解等專業知識與能力也仍有待培訓,「人員專業提升很重要,但很多時候在人力不足、時間也不夠的情況下,要做額外的培訓,不但他可能沒有動力,甚至也覺得很累。」陳庭毓強調。 

種種軟體能力是否能撐起每一隻動物都享有最適的動物福利,就現況來說,資源仍有落差。在資源有限、動物數量滿載的雙層夾擊下,全考驗著整個收容所工作的人們如何看待收容所自身的定位、功能,進而採取應對措施與資源分配。


後記:第十三夜起,收容所是中途還是終養?

「收容所原本是扮演一個中途的角色,也就是說動物並不是預計要在這邊終養到老。」桃園市動保教育園區的李宥明獸醫師認為,儘管不再撲殺動物作為流浪動物解方,但收容所功能終究是應幫助更多來到此的動物找到永遠的家。

收容所就像停車場一樣,固定的籠位是固定的車子,要有動物出去才有辦法再進來,我們行政機關要一直去想很多認養出所的管道。如果真的終養的話,只會增加我們的負擔而已。」洪世恩也提到,收容所硬軟體設計皆是盡可能以發揮中繼角色作為運行。

「從零撲殺後我們其實就開始有心理準備做終養了,因為你其實沒有辦法送出去,當中繼站是最美好的,動物能夠因藉著我們的手進家庭,這絕對是夢想,但就是夢想。」南投縣公立動物收容所獸醫師黃捷美則感慨說道,部分動物送養不出去只能滯留於所內。因此也不得不思考,如何漸漸轉型與調整,讓動物福利品質往提昇的方向走。

「就是只能這樣子,因為送不掉的真的就是送不掉。而且現在狗越來越老了,怎麼辦?我也不知道啊。」黃捷美也不免擔憂,整體收容所對於動物長照的條件仍不足,其實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如何確保收容所能帶給動物最大的生活福利?與每一間收容所的資源、定位不同而激盪出不同的結果,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延伸閱讀|【等家的每一天2】要收容所的動物好,我們對人好了嗎?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