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變成寵物,影片動物高達65%為瀕危物種

 

台灣SPCA與全世界13家動物保護團體組成的反對社群媒體虐待動物聯盟(Social Media Animal Cruelty Coalition,簡稱SMACC)指出,社群媒體用戶為了按讚數、留言與點閱率所拍攝的影片,正在使野生動物,如猴子、老虎和蜥蜴,承受「心理和生理上的虐待」,研究指出,這些網路上瘋傳的影片,更助長飼養野生動物的趨勢! 

SMACC在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共搜集840個來自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ikTok 和 Twitter 等平台中,用戶們所飼養野生動物的各種亂象影片,根據統計,影片中除了至少有97種野生動物被當作家中寵物飼養,舉凡蜘蛛、猴子、熊都有!更有高達65%的動物為瀕危物種註一,像是老虎,以及極度瀕危物種,如紅毛猩猩被豢養著! 

看著嬰猴穿著嬰兒裝用奶瓶進食、老虎被拴上牽繩被帶去公園散步等影片,許多民眾的心因此被融化,分享著這些影片,也出現不少詢問該如何購買取得的留言。然而影片真實的另一面,卻是創作者刻意營造危險的環境,讓動物身處溺水、受傷的環境所拍攝的,令人難過的是,有些影片裡的動物更遭受飼主的性虐待。

註一:

配圖01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或稱IUCN紅色名錄,簡稱紅皮書,瀕危物種即為EN等級,而極度瀕危物種即為CR等級。灰色區塊則為野外已有數量上的威脅等級。圖片來源|SMACC

配圖02配圖03為了吸引更多人按讚分享,創作者經常會營造成救援影片,實際上是刻意讓動物溺水、受傷的狀況下所拍攝。報告統計,靈長類動物在這些影片中佔76%(獼猴佔 60%),野生貓科動物(老虎和其他野貓)佔 8%,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則佔 2.6%。圖片來源|SMACC(報告23、27頁) 

 

配圖04野生貓科動物被當作狗狗飼養,實際上並不符合他們生活環境與習性,變相虐待動物。圖片來源|SMACC(報告25頁)

 

影片拍攝的真相,隱藏虐待動物行為、助長貿易

 

報告指出,影片不僅合理化飼養野生動物的行為,也助長大眾飼養慾望及貿易行為,儼然成為野生動物貿易的驅動力,目前許多交易僅透過社群平台及通訊軟體就能進行,像是Facebook社團及Whatapp,部分野生動物數量下降的源頭,正是民眾對寵物的需求上升所導致

而許多動物所做出的可愛行為,實際上也可能是牠們受威脅、害怕的防禦行為。根據窩窩《社群媒體照騙術》專題,過去網友瘋傳懶猴搔癢影片,許多網友以為懶猴高舉雙手,是在享受被搔癢,但實際是牠正處於驚嚇害怕的狀態,分泌腋下有毒物質的防禦行為。

會思考的狗行為獸醫團隊獸醫師謝明穎認為,對於家中飼養的犬貓,若飼主意在跟牠建立好的關係,握握手、轉個圈多無傷大雅,但重點是要學習判讀動物的狀態,不能以人類的想法妄自推斷。許多動物會透過肢體行為表現害怕,若不瞭解卻又執意而為,就可能讓動物受苦!

面對網路上各種可愛動物影片,許多民眾也會想效法養一樣的動物,嘗試影片上對動物做的行為,但除了飼養本身、互動方式可能就是錯誤的行為,謝明穎也提醒:「每隻動物的容忍度都不同,不僅是不同物種存在著差異,即使是同個物種,不同個體也都不一樣。」就算用同樣方式對待同種動物,也不代表是正確的,每隻動物也不一定都可以接受。 

此外,據窩窩報導,影片的去脈絡化,除了容易掀起民眾仿效飼養的效應,導致民眾只看見動物可愛的一面、忽視牠真實的需求,也可能進而引發棄養潮,曾極一時的刺蝟後來產生棄養潮便是一例;日本風行的水獺飼養,也導致牠們大量被非法走私買賣,野外數量面臨瀕危處境。

 

配圖05住在俄羅斯的懶猴Sonya,「被搔癢」的模樣讓許多網友覺得可愛,在全球廣傳分享,實際上這個行為這是牠受到威脅與危險,高舉雙手分泌有毒物質防禦的行為。|擷取自Youtube

配圖06傘蜥蜴以美麗的頸傘為著名,當牠們受到威脅便會開傘防禦自己。然而創作者為了增加點閱率,便讓牠們身處恐懼、受威脅,迫使牠們開傘方便拍攝。圖片來源|SMACC(報告53頁)

檢舉也未下架影片,社群媒體企業漠視虐待動物行為

 

SMCC表示,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任何人都可觀看內容及轉發,不只是集中在某些國家。然而,對於此嚴重問題,SMACC指出:「社群媒體企業卻未積極付諸行動,僅仰賴使用者檢舉違規內容,檢舉後也未將影片下架,讓影片持續流通,未堅守企業自行訂下的規範。

面對這些岌岌可危的現況,SMACC聯繫數個社群平台,迫切要求下架這些影片,也提議改善相關規範,然而除了Meta及Tiktok已和SMACC接洽,其他平台皆未回應。SMACC認為,社群媒體企業的消極已造就野生「寵物」的惡性循環,強烈呼籲社群媒體企業正視並改善。 

而這並不只是社群媒體企業需改善的問題,SMACC建議,平時若看到豢養野生動物的影片,民眾亦可以做以下五件事,停止助長野生動物被合理當作寵物的行為: 

  1. 察覺與判斷:有些影片所呈現的動物虐待並不明顯,尤其當影片涉及到動物救援、把野生動物當作寵物把玩時,民眾應多加留意,因為在這些影片的背後,可能暗藏動物痛苦的另一面。 

  1. 檢舉:檢舉疑似虐待動物、或將野生動物當成寵物飼養的影片,並且鼓勵更多人檢舉。每個平台的檢舉原因類別都不同,如果沒有「虐待動物」的選項,盡可能使用相近類別。儘管檢舉看似無意義,但實際是具有價值的工具,並且可展現民意問題。 

  1. 不要看:不要特別去看這些影片,因觀看次數越多,便會助長這些影片更受歡迎,並且擴及到越多人觀看,潛在盈利也會更高。 

  1. 不要參與:不要特別去留言、按憤怒,避免助長影片觸及率更高。 

  1. 不要分享影片:不要分享影片在自己的頁面中,避免助長影片更受歡迎以及盈利能力。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