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陳信安 編輯|蘇于寬 攝影|蘇于寬 設計|林昕慧
特別感謝馬修單車 MathewBike案例提供&Karren's Photography 照片授權
李明翰: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碩士畢,曾任臨床獸醫師十多年;2018年創辦「享家寵物到府安樂計畫」,為台灣第一位專職寵物到府安樂執行與評估的獸醫師。
是你,讓我看見道別可以很美。
臨床獸醫師十三年間,日復一日的看診時光總不免撞上生離死別;一直將解除毛孩痛苦視為與拯救生命同等重責的李明翰獸醫師,早已將安樂死納為醫療的選項之一⋯⋯在一次的經驗中,更讓他萌生專職到府提供安樂死服務的想法。
2016年李明翰親哥哥的狗兒——家家罹患腎臟病,16歲的牠幾經治療,腎功能仍不斷衰竭步入了末期,與家人商談後放棄了積極治療,「就剩下血液及腹膜透析治療,都蠻有治療風險,也可能只是換了一點延長時間。」為避免治療造成家家更多痛苦,轉而執行安寧治療並做下煎熬的安樂死決定,希望讓牠好好走。
直到秋季,要跟家家道別的那日——一家人早已請假在家中,把握最後的陪伴時光。施打前置的麻醉藥時,家家在凝視著哥哥眼眸下緩緩睡去⋯⋯當再予以讓心臟停止跳動的針劑後,眾人的淚水便不受控地佔滿眼框,邊強忍悲傷,祝福牠不再飽受疾病折磨,卻又捨不得將來的日子只能乘載著想念度過。
李明翰回憶說著:
過程很平靜順利讓我們感到蠻欣慰,不是每隻狗都能看著主人的眼睛,慢慢且無壓力的睡著。
家家臨終前,彷彿全世界僅剩牠與家人關愛,這樣的景象讓他深深意識到,所有飼主們都應該享有如此的善終選擇。
家家,促使李明翰想專職到府安樂的契機。(圖|李明翰提供)
2018年,伴隨即將呱呱墜地的新生兒,擔心無法兼顧家庭及獸醫臨床工作的李明翰,終鼓起勇氣決心離開穩定但工時較長的獸醫院,走向專職陌生、恐充滿議論的到府安樂死之路。希望能讓重症的毛孩能在最熟悉的家中、有最愛的家人陪伴離去;而飼主能好好地抒發情感、好好地說說話,護送毛孩到世界的彼岸,無病無痛。
至今已走過一個多年頭,不知不覺中陪伴許多毛孩逝世、分擔無數飼主的哀痛,李明翰有些體悟地說道:
安樂死在臨終的價值,真的很因人而異。
過去習以為之認定安樂死為「好的死亡」,但實際上,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同這樣的說法。「我想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要面對安樂這件事?」當有些惡性疾病來的快且急,飼主壓根來不及思考分離與死亡,這時候安樂死就僅是終結毛孩的痛苦,為不得不的選擇。對於仍活著的人而言,便較難以有幫助甚至價值上的意義。
有時也會碰到基於一些個人因素,像毛孩仍算健康狀態下,因身心壓力過大做出安樂死決定的飼主、或因生命歷程改變,如新生兒誕生、搬家後鄰居抗議等。「安樂其實在法律上有個底線,是要動物有病痛或對人、公共安全造成立即性危險。」除了委婉拒絕請託外,李明翰也不免感嘆此時的安樂死或許僅是「圖個方便」。
採訪當日被李明翰獸醫師家中毛孩們簇擁著,因為牠們相伴,議題再沈重都能帶點溫暖。
原來死亡,就像是場畢業典禮。
談及死亡,大多的飼主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躊躇徘徊,深怕一不小心就走進一條死巷之中而無法邁開步伐。李明翰另外一項工作,便是盡量客觀地協助飼主評估安樂死與否,陪他們走過天人交戰的路程,盡量不留下悔恨及遺憾。
長期評估的過程中接觸到各式安樂死需求,更深深地感受到不同飼主傳遞出對毛孩的相同疼愛。
因為愛,想再陪伴一些時日而延緩安樂的;
因為愛,捨不得毛孩痛苦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勇敢決心放手的⋯⋯
但讓李明翰最印象深刻的,是有隻罹患鼻腔腫瘤的貓咪。
嚕嚕咪,不幸罹患鼻腔惡性腫瘤,最終飼主因捨不得牠疼痛而做下安樂的決定。(圖|Karren 高愷蓮攝)
當時飼主眼見貓咪因腫瘤而需灌食、打皮下點滴及嗎啡且毫無生意,便尋求他評估是否應安樂死,「那是她的第一隻貓,看得出來她想讓牠走、不要再痛苦,卻又想再好好陪牠一下⋯⋯」於是李明翰建議延緩安樂時間,除了陪伴,也能好好準備。來到約定當天,飼主不但調整好心情,更精心佈置貓咪的床、準備花朵、燈飾、相片等,甚至請來了彼此共同的親友們,在邊哭邊笑氛圍中,與孩子說再見。
就像場Party,對面對離別的飼主來說,死亡沒有那麼可怕,反而像畢業了。
看貓咪睡得安詳放鬆,對比腫瘤痛苦折磨的狀態,主人釋懷了,她知道這是對的選擇,只是會用一輩子懷念。「總有一天生命會結束,我們都應該開開心心的。」這是他踏入到府安樂死的初衷,善終地讓毛孩完全沒有痛苦地離開,也希望透過服務讓飼主明白,這是一個好的決定。
嚕嚕咪在家人的陪伴、李明翰獸醫師的禱告下,藉由安樂沈沈睡去。(圖|Karren 高愷蓮攝)
道德輿論與法規交織,走在鋼索上的出診。
儘管深知安樂死良善的意義,但問起到府安樂剛開始走的是否顛簸,李明翰尷尬地說:「其實最初我不敢拋頭露面的做,不知道輿論會怎麼看待我⋯⋯安樂在台灣畢竟是較忌諱的話題。」卻仍迎來被檢舉而遭到動保處約談。
由於一般獸醫師在執行任何醫療行為前,除了取得獸醫師證書,也應由具有開業執照的動物醫院提供獸醫師執業執照。當時李明翰的開業執照是由原先受聘的動物醫院提供,基於擔心使動物醫院招得負評,到府安樂死初始大多被動地讓飼主委託,自己並未公開宣揚所屬的動物醫院名稱,卻因此引來質疑。在與動保處深談、釐清相關的法規後,李明翰決定回頭自行成立動物醫院,讓享家的服務都得以合法進行,並進一步將相關的法規說明、證明文件放上官網來回應飼主疑慮。
動物安樂死,有法源依據嗎?
動保法第十二條的第五、第六點為獸醫師能執行動物安樂死的法源依據。
獸醫師需擁有獸醫師證書與執業執照,才能提供動物安樂死服務。
獸醫師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若有醫療廣告行為,應為獸醫診療機構。
獸醫師法第七條指出獸醫應飼主需求到府出診,並不受執業執照登記地點限制。
至於輿論壓力,他反看的坦然,曾在社群平台上分享家家的故事,不免有「這樣安樂是殺生、動物又沒有同意」的批評,李明翰僅有堅持理念前行,因為知曉往往飼主與獸醫師們不敢做下安樂死的決定與執行,多是出於濃厚的情感與不捨,自己就這麼一肩扛起終結痛苦的使命,無懼旁人眼光。
到府安樂,常需仰賴獸醫師與飼主的相互協助、配合。
「的確安樂會面臨到生死的問題,但我會覺得牠們就是這麼不舒服了⋯⋯」對於李明翰來說,正因深深地疼愛,才更捨不得牠們受苦;而安樂死,恰是最後的溫柔。「首要之務,是不可以傷害。」——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寫下的誓言,他是這麼遵行著。
因為我知道,終有一天會再見面。
「我很確定以後我們還會再見面,等一等就好,就算要等蠻久的也沒關係。」
來回擺渡許多生命,回頭審視自己李明翰有些語塞:「有時候我也會懷疑如果是我們家的誰,我能不能做啊⋯⋯?」面對道別放手,就算作為安樂死執行者其實也跟所有的主人一樣,是那麼難以擺渡自己。
一個好的安樂死,重點是要引導飼主做好心理準備,李明翰這麼說著。(圖|Karren 高愷蓮攝)
看似對生死淡然的李明翰,也曾有過不去心裡的那一關。他分享學生時期曾痛失第一隻愛貓,當時牠因被室友新養的狗狗嚇到,貓咪遭到追逐而不幸墜樓身亡;接獲噩耗的自己只能抱著遺體哭的聲嘶力竭⋯⋯
剛失去的時候還沒有辦法面對現實,藉由打電動來轉移注意,但只要停下來的瞬間就開始哭。
強迫自己忙碌,避免空閒時回到令人窒息的現實。
在行屍走肉了近三個月,原先沒有信仰的李明翰忍不住想藉由宗教,詢問上帝自己的愛貓過的好不好?隨手翻了手邊的聖經,得到《以西結書》第十六章第六節的一段經文開導:「我從你旁邊經過⋯⋯看見你在血裡蠕動;你滿身是血,可是我不忍讓你死去。」「我是不得不相信神蹟。」李明翰說著,愛貓墜樓後身上的確有些血跡,令他十分的無法釋懷;然而經文上描述情景幾乎與當時遭遇相同,「我是很愛動物的人,而上帝用這種方式向我表達祂明白且同理我的遭遇⋯⋯。」
提著一只醫療用品箱,往每個需要協助的飼主家走去,為李明翰獸醫師的日常光景。
這次特別的經驗中除了得到安慰,他也漸漸放寬心胸相信,上帝會替自己照顧好在天之靈的毛孩,對於毛孩離世,自己只需堅信終有一天能在另一個世界相見的信念。此後,帶著因愛流過的淚水與思念,在每一次的生離死別執行過程中鼓舞自己,領著飼主勇敢放手道別。
有一天,我們會在路的盡頭重逢,李明翰是這麼安慰自己與飼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