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生態公安雙危機 民團聯合籲禁餵、勿回置遊蕩犬

Intro Image

首隻活體擱淺革龜成標本 漁網纏身傷重不治

Intro Image

人熊衝突升溫 日緊急持槍狩獵制度上路

 
 

撰文|About鯨豚     責任編輯|蘇于寬

近期,日本一隻圈養的孤獨海豚之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隻海豚名叫「Honey(甜蜜)」,是一隻雌性寬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

殘酷真相——

進入水族館,或成盤中飧——孕期被捕的「甜蜜」負擔

2005年2月,在廣闊大海中自由生活的Honey以及她的家族被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的漁船驅趕至海灣內,那時年輕的Honey被水族館的相關人員現場篩選並指定活體捕捉。能保住性命殘存下來的多數為成熟或年幼的雌性海豚,剩下的同伴們在血海中慘遭殺害,成為了食物。

接著,Honey被運至千葉縣銚子市的《犬吠埼水族館(犬吠埼マリンパーク)》,並關在狹窄和骯髒的水池裡。幾個月後,6月26日Honey生下了她的兒子「Marin」。寬吻海豚的懷孕期約為12個月,這表示Marin的父親來自野外,Honey被捕獲時已經懷孕了。

圖3圖3《犬吠埼水族館》正面及背面空拍全貌,飼養海豚的水池為露天設計。(圖|FRIDAY DIGITAL) 

 

據日本非營利組織《動物權利中心(Animal Rights Center)》記載,日本媒體《朝日新聞》2005年7月13日有一篇名為「意外的誕生:海豚在犬吠埼水族館出生」的報導,內容指出,「母親於今年2月剛從和歌山縣太地町被捕獲後運到了該館。在自然界受孕後,飼育員直到臨產前都沒有察覺到海豚已經懷孕」。收購Honey的飼育員表示,『如果知道懷孕了,就能判斷動物不能承受從太地町到銚子市16個多小時的卡車運輸,並且不會同意這場交易。』」

由《朝日新聞》的報導來看,日本鯨豚圈養產業長期以來會由動物飼育員親自至太地町挑選將要被終生囚禁的生命,以及似乎缺乏對動物的完善健康管理。如果一開始有對Honey進行血液化驗等身體檢查的話,便能發現懷孕的徵兆。

然而如果當下Honey沒有被飼育員選中的話,她的下場卻是變成食用肉品。

 

雜耍炫技的背後——是在狹小池內一次次的犧牲

而在Honey來到《犬吠埼水族館》之前,館內的水池裡有一隻海豚名叫「Bee」,她是1993年4月從長崎縣壹岐市運來的雌性海豚。在狹窄的水池裡,Honey、Marin和Bee三隻海豚過著漫長的生活。然而2016年Honey的兒子Marin在同一個水池裡去世。此後變成了Honey和Bee兩隻的生活。 

日本非營利組織《動物解放團體LIB》於2017年9月首次前往《犬吠埼水族館》視察時,發現水池裡的水質非常骯髒並且呈現綠色,而Honey和Bee就居住在這裡並且為遊客表演雜耍。在經過《動物解放團體LIB》與參與要求改善水質的民眾努力下,同年12月,動物才擁有了乾淨的水池。但不幸的是,Bee在不久後即離世。從此之後,就只剩Honey一隻獨自在這水池裡生活。


圖42017年,《犬吠埼水族館》的水池水質呈現綠色,圖中為Honey和Bee。由此圖也可見整個建築設備的老舊狀態。(圖|動物解放團體LIB

 

《犬吠埼水族館》在1954年開業,屬民間經營,高峰時期每年有多達三十萬人次到訪,但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核災難後,這間面向太平洋的水族館入場人數大減,加上要斥資改善防震措施,水族館於2018年1月31日正式關閉。然而館內的生物卻未得到妥善的安置,雖然館方表示有委託前飼育員幫忙進行照顧,但這也形同棄養。

動物被遺棄在館內的消息曝光後,《動物權利中心》委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從事獸醫師的Heather Rally博士,依現有的Honey照片及影像評估動物的健康狀況。她是美國《PETA善待動物組織》「圈養動物執法(Captive Animal Law Enforcement)」專案監督的獸醫,在海洋哺乳動物醫學和海豚健康評估方面有培訓經驗。 

Heather Rally博士在診斷書中指出,圈養海豚的水箱周圍的金屬絲網廣泛腐蝕及嚴重生鏽,並且鏽蝕似乎正在流入水池。此外,水箱中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遮蔭,海豚無法擺脫有害的紫外線。另外依照2018年5月至8月的所拍攝的影片來看,Honey失去浮力調節功能,具體而言是浮力過大的現象。從在水面上的異常起伏,爲再次被水淹沒需要很大的努力,以及諸如休息時保持在高處,偶爾側身傾斜的行為可以看出這一點。另外,在背部的噴氣孔附近可以看到繼發性皮膚病變。由於上述障礙,該部位似乎很難浸入水中,因此會長期乾燥和曬傷。




C:UsersappleDesktop窩窩-Honey1.jpg由圖片中可以明顯看到Honey背上已出現多道因曬傷龜裂的傷痕。(圖|動物權利中心
 
C:UsersappleDesktop窩窩-Honey2_DJI_0017_ E3 81 AE E3 82 B3 E3 83 94 E3 83 BC_tzi4yw.jpg.jpg《犬吠埼水族館》提供給海豚生活的兩個小水池。可以見到金屬絲網的鏽蝕流入水池的痕跡。而自從Bee不在後,Honey長期都處於浮漂狀態。(圖|FRIDAY DIGITAL

 

診斷書最後Heather Rally博士提及,海豚的浮力協調能力減弱是潛在嚴重疾病的臨床徵兆,需要緊急進行獸醫護理和檢查診斷。並強調應該要由專門從事海洋哺乳動物的合格第三方獸醫立即對海豚進行獸醫學診斷和治療。



無視專家呼籲 孤獨的甜蜜形同凌遲而死

然而沒有任何人聽取Heather Rally博士的建議,無論是館方人員或者是參與協調的千葉縣地方政府,他們依舊放任Honey獨自待在老舊、狹小的水池裡,最終Honey於今年3月29日凌晨死亡,死於阻塞性腸炎。從2018年1月31日水族館正式關閉,直至2020年3月29日——

整整二年多,他們毫無作為任其動物被病痛糾纏而死。


《動物解放團體LIB》在Honey死前一個月拍到了飼育員餵食的影片,這段影像可能是她生前最後的身影。

 

由畫面中可以見到,Honey的外表並不怎麼好。背部的皮膚有好幾處淺褐色凹凸不平,皮膚和嘴巴周圍的區域看起來很糟糕。這就是館方所謂地有請前飼育員對海豚進行照顧。從影片中來看,除了定期餵食(死魚)外,對動物的健康則是完全置之不理,任憑Honey的生命被消耗殆盡。


C:UsersappleDesktop窩窩-Honeyハニーを忘れない/We do not forget Honey|動物解放団体リブ - YouTube (1080p 60fps).mp4_000007891.jpg水池台上的飼育員與Honey。
C:UsersappleDesktop窩窩-Honeyハニーを忘れない/We do not forget Honey|動物解放団体リブ - YouTube (1080p 60fps).mp4_000042475.jpgHoney在下潛的瞬間可以看到背部左右兩邊損傷的皮膚狀態。



甜蜜之死的元兇——太地町海豚捕獵季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每年都會舉行「海豚捕獵季」,每一季的時間為當年9月初至隔年2月底,這半年內只要海象許可便會出海尋找鯨豚,一旦發現動物便會將其趨趕至海灣內屠殺。

然而事實上,整個捕獵季是以挑選活體進行圈養販售為主要目的。

據《動物解放團體LIB》2019年一篇觀察太地漁民趨趕海豚的紀錄報告,內文提到該町捕獲的海豚有一半是出售至海外,主要是銷往中國市場。2000-2015年的記載為:中國216隻、烏克蘭36隻、韓國35隻、俄羅斯15隻等包括12個國家或地區。而台灣花蓮的《遠雄海洋公園》在2002-2005年期間總共從太地町引進了15隻寬吻海豚及2隻瑞氏海豚

太地漁港和森浦灣有許多海洋圍欄,這些圍欄就是被捕捉的活體鯨類的「暫時存放」地點。在整個太地町,經常有超過100隻的鯨豚,多的時候會有200隻以上被圈養。如果海豚捕獵季不消失,那日本圈養產業便永遠學不會如何妥善照顧並且珍惜動物,這些生命對館方業者而言就是商品,「壞了」再買就好。這也就是為何海豚捕獵季平均活體捕捉數量約200多隻,目的就是要讓太地町有源源不絕的「現貨」可供銷售。



C:UsersappleDesktop窩窩-HoneyMAP_太地町の生簀-01-1-中文.jpg太地町目前現有的海洋圍欄位置圖及所屬的經營者。(圖|動物解放團體LIB。已取得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依《動物解放團體LIB》製作的圖表來看,太地町目前總共有四處海洋圍欄圈養著鯨豚。

  1. 太地町立鯨魚博物館:為館方所有的圍欄,雖然美其名為博物館,但也有提供海豚表演及餵食海豚、與海豚共游等娛樂收費項目。

  2. 不明:位於太地漁港出海口附近。

  3. 海豚基地:位於名為「海豚度假村」水族館前方海域的圍欄,是太地町的一項大型計劃,要將此地打造成為世界級繁殖及圈養訓練鯨豚的場所。

  4. 太地町開發公社代表人為太地町町長三軒一高。該社宗旨是爲了推動整個太地町合理、計劃性的城鎮發展的綜合開發,並為促進和擴展本町的旅遊產業經濟和居民的福利做出貢獻。

*註:「血色海灣」為海豚捕獵季時期進行屠宰動物的地點。



其中「太地町開發公社」所屬的圍欄腹地相當廣大,依該社的宗旨來看,再加上「海豚基地」的計劃,太地町目前正將鯨類動物視為振興當地經濟的生財工具。這也間接證實為何太地町會如此堅持並保護海豚捕獵季,並且極力向日本民眾宣導海豚肉安全可供食用,以及盡可能美化圈養產業,他們的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自身的金錢與益利。

接續閱讀:「甜蜜」卻孤獨而死的海豚媽媽——解析日本殘酷鯨類圈養產業真相(中)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