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安 編輯|蘇于寬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日前為了釐清國內野生動物狂犬病疫情,也循例在疫情交界處主動進行小型食肉目野生動物的捕捉、監測計畫,但今年(2023)1月間在苗栗縣卓蘭鎮、泰安鄉捉到5隻鼬獾,皆於圈養期間死亡,其中的3隻在事後送至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更發現確診感染狂犬病。
此3例不僅是苗栗縣內首次檢出的鼬獾狂犬病陽性案例外,也是大安溪以北地區的首例。因從2013年開始展開的狂犬病疫情監測,過去案例多是發生在台中以南的山區野生動物上,此次新發現,也令人擔心是否病毒已越過大安溪往北擴張。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由狂犬病毒會引起人的急性腦脊髓炎,對哺乳類動物則可能出現麻痺、遲緩或出現神經質具攻擊性的行為。
苗縣首次檢出狂犬病,全臺案例累計10縣市
臺灣最早有狂犬病是在日據時代,根據防檢局資料指出,過去是以1951年的238例為最高峰,並從1956年開始進行野犬撲殺、家犬注射疫苗等工作,1961年臺灣才因控制住疫情脫離狂犬病疫區。
但絕跡近半世紀的狂犬病,在2013年後才又再度從野生鼬獾身上檢驗出。當時臺大獸醫團隊在執行野生動物的狂犬病監測時,發現三隻因傷病而被民眾送往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救治的野生鼬獾,經解剖有疑感染狂犬病的跡象,後續經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才確認為感染狂犬病。
近年,防檢局為了釐清疾病來源,也加強執行野生動物監測工作,從2013年開始至今年2月底,一共檢測食肉目等野生動物、犬、貓及蝙蝠共13014件案例,其中有904件確診感染狂犬病,包括892例鼬獾、1例錢鼠、1例遭鼬獾咬傷後隔離觀察的幼犬、1例黃喉貂及9例的白鼻心。
本次在大安溪北岸的苗栗縣卓蘭鎮、泰安鄉捕捉監測了5隻鼬獾,皆於圈養期間死亡,其中有3隻確認檢驗出狂犬病陽性,是苗栗縣首次檢驗出的案例,目前累計案例發生地區已達10縣市91鄉鎮,包括苗栗、南投、臺中、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10縣市均有狂犬病案例發生,但疫情仍以野生動物鼬獾為主。
農委會防檢局從2013年開始監測國內野生動物狂犬病疫情,今年首度於苗栗縣檢出鼬獾狂犬病陽性病例。圖片來源|防檢局
對此,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表示,從2013年臺灣開始爆發狂犬病疫情後,為了守住大安溪,從2018年開始也在大安溪沿線的鄉鎮,如苑裡、三義、卓蘭等地進行犬貓數量調查,到府或下鄉定點執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希望提升疫苗注射率、防止疫情擴散。
然而,本次因是苗栗及大安溪以北首例,意味病毒可能已經越過大安溪往北擴張。防檢局也表示,將請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加強轄內動物巡視及疫情調查,並加強巡迴設站,為高風險地區民眾所飼養的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以防範疫情擴及犬貓。
傳染給人不治療致死率近100%,疾管署籲提高警覺
而為什麼狂犬病如此令人擔心?主要是這種病毒可感染給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從高風險的食肉目貂科(鼬獾、水獺)、犬科(狗、狼),再到貓科(貓、石虎),甚至牛、羊、鼠、兔、人等皆有被感染的風險,是極具風險的人畜共通傳染疾病。
以人為例,病毒可能透過被感染動物的唾液因抓咬傷而進入人體,進而引發急性腦脊隨炎,潛伏期更達1至3個月。若不採取醫療措施,致死率更近100%,民眾可能因麻痺、吞嚥及呼吸困難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世界每年有約5萬多人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其中98%正是因被犬隻咬傷而感染。
狂犬病傳播給人的方式。圖片來源:〈以危機管理角度探討我國狂犬病防疫措施〉
兩不一要原則,協助降低狂犬病疫情擴散
要防範疫情擴及犬貓與人,防檢局也指出,民眾應遵守「二不一要」原則,包含:不要棄養寵物、不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要每年帶家中犬貓及人工飼養食肉目動物(如雪貂、白鼻心、浣熊等)施打狂犬病疫苗,即可避免狂犬病在人寵間傳播。
若是未依規定帶寵物完成狂犬病疫苗注射,防檢局也提醒,依照〈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緩。
而若真的不小心被哺乳類野生動物或犬貓咬傷,疾管署則建議,民眾應用以肥皂及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可以前往具有「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的醫院就醫,並經醫師評估看是否有狂犬病感染風險,決定是否接種接種免疫球蛋白及人用狂犬病疫苗,藉以降低發病風險。
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則提醒,如果民眾位於高風險地區有遊蕩犬貓移除問題,可洽其前往處理;若發現任何死亡野生動物,需通報,切勿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