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797

 

 窩窩前陣子發了一篇關於軟殼蟹的貼文—一位朋友吃著香酥軟殼蟹時,腦海中忽地迸出了這個簡單卻又一時答不上來的問題:

 

「我現在吃的軟殼蟹,是怎麼來的?」

 

憑著事情沒搞懂晚上睡不著的精神,窩窩編輯部開始了追尋軟殼蟹生命之旅的過程,訪問大學念水產養殖系的朋友、聯繫曾經撰寫軟殼蟹報導的記者、國內外養殖協會和網站四處尋求資訊—追尋至今,整理出一些說法供大家參考。不過,資料量老實說並不若期待的多,如果有讀者有相關經驗,也歡迎大家指正或補充資訊。

 

搞懂身家背景——誰是軟殼蟹?

 

並沒有一種螃蟹叫「軟殼蟹」。軟殼蟹是指剛蛻殼不久、身軀尚未硬化的螃蟹,較常見的蟹種有藍蟹、花蟹及梭子蟹等海水蟹,在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十分風行,吃的時候不用剝殼,多用酥炸方式料理,廣受各地食客歡迎。

 

盤中軟殼蟹有些來自漁民出海捕撈,有些來自養殖業者的飼養箱。目前全人工飼養的海水蟹養殖技術還在發展階段,因此許多業者是出海捕撈螃蟹回來,養在個別箱裡待其蛻殼。不過,軟殼蟹能保持外殼柔軟,是因為剛蛻完殼的螃蟹馬上被帶離海水,才能防止外殼迅速硬化。要抓準蛻殼時機點並不容易,有時也有螃蟹已長成沒有要繼續蛻殼的情況。有些業者便想出一種辦法—折斷螃蟹部份手腳,使其面臨生存威脅而被迫換殼長腳,方便統一管理、收成。

 

 

kepiting soka trobos

(圖片來源:Epicurina

 

 

多少螃蟹被折腳換殼?

 

有網友質疑,折斷手腳的飼養方式是子虛烏有,報導誇大不實。

 

關於折斷手腳飼養方式的媒體報導,臺灣最早是由現任天下雜誌的呂國禎先生,2007年任商業周刊時所作的採訪報導。窩窩與呂國禎先生聯繫,得知他當時採訪對象為印尼台商會長陳來旺、峇里島台商會長鄧文瑞,在東南亞親眼所見受訪所得,他參觀鄧文瑞先生的養殖場,其主要採購與養殖基地在印尼,當地也是主要軟殼蟹供應地,因而得知折腳的「兩腳蟹」飼養方式,並透過陳來旺先生得知,印尼加里曼丹有一處「兩腳」軟殼蟹養殖場面積逾1,000 公頃,專門供應台灣食客。(2007情況)

 

除了東南亞台商養殖業者的敘述,軟殼蟹折腳情況亦可從部分當地報導中看出端倪。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有一篇軟殼蟹養殖業文章,圖片中可見被折腳的兩腳蟹;印尼美食料理網站Epicurina曾有對軟殼蟹飼養方式質疑的報導;另外,在一支業者提供的軟殼蟹介紹影片中,6:19-6:28秒時,亦可見許多手腳消失的兩腳蟹。

 

 

640x409.2009.07.01.I623SW03

(圖片來源:星洲日報報導)

 

螃蟹折斷手腳之後,面臨生存危機,便會全力進食,以蛻殼長出新手腳,所以我們在盤中所見的酥炸軟殼蟹,或許仍是保持肢腳的。然而,透過部分業者敘述及報導資料,可知折斷肢腳的飼養方式在東南亞地區確實存在,只是並沒有數據讓我們知道,這樣的飼養方式佔全部東南亞軟殼蟹養殖業的比例。

 

 

斷腳還活得下去嗎?臺灣有這樣的養殖方法嗎? 

 

斷了肢腳的螃蟹活得下去嗎?答案是可以。斷肢會長回來,不過需要時間,同時也需要攝取更多食物來長回肢腳,年紀越大的螃蟹所需時間越久。斷肢可能會影響螃蟹打架、攝食時的優勢,蝦蟹是殘食率高的生物—處於虛弱狀態的個體,容易被同伴分食掉。不過,軟殼蟹的飼養不同—較多養在個別飼養箱裡,確保食物來源充足並且相對安全。畢竟是頗具經濟價值的螃蟹,任其自相殘殺只是徒增經濟損失而已。

 

而臺灣有折腳的養殖方法嗎?窩窩目前缺乏臺灣業者的採訪與資料,並不知道這樣的養殖方式是否存在於臺灣,或是此種養殖方式所占全體比例。一名作水產養殖的朋友表示,這樣的方法可行,不過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又是另一回事。各國國情和飲食習慣不同,有時也反應到畜養手法的差異上。臺灣吃蟹強調保持全形,且折腳再生需要投注更多食物讓螃蟹成長,或許還不如投藥集體換殼來得有效益。

 

 

4326994812 5b68655dc5 b

flicker_Sue Cantan

 

牠們會不會痛? 

 

或許有些人皺起眉:斷其手腳,螃蟹會不會很痛?這可是個大哉問:子非螃蟹,焉知螃蟹有無痛覺?

 

不是螃蟹的我們,很難想像這些神經構造不同於我們的動物,究竟如何感受外來刺激,又能感受到什麼程度。蝦蟹對環境刺激的的感知能力,大部分建立在條件反射的生存本能上,很難論斷他們到底能否感受「痛覺」或「痛苦」;畢竟我們人類感受痛覺的方式是經過腦袋,而腦袋還賦予我們許多能力—思考、情緒、頓悟、學習—而蝦蟹的構造與我們不同。但是我們可以知道,身為生物,蝦蟹具有大部分生物與生俱來、想活下去的本能,面臨外界刺激或危急時,為了保護自己生存,會有不同的求生反應。

 

有些神經和生物科學家,試圖透過實驗設計的方式證明:蝦蟹等甲殼類動物不只具有單純神經系統反射性的「痛覺」,還有些許記憶能力,進而成為痛苦感受的來源(有興趣看相關研究,請見文末補充連結)。此類研究現在仍在初步階段,或許之後會有更多的研究結果供我們參考。

 

不過也有些人說:說真的,就算這些螃蟹被斷手腳,又怎麼樣呢?我們本來就是為了吃而抓、而養牠們的。這些螃蟹的存在,最終就是為了要進入人類的五臟廟。

 

 

 

2121642920 733d58721e b

flicker_Natasha Wheatland
  
 

價格和好吃之外的其他 

 

關於怎麼養、怎麼吃動物的討論,本質上是道德、哲學以及經濟的問題,第五期《窩抱報》裡用了很大篇幅,試圖提供吃動物和現代養殖產業的更多討論觀點。而在這部份,窩們有自己的立場—以動物福利的原則實踐「吃」這件事。

 

現代的飲食與食品業已與早年農耕生活自給自足的模式大不相同。現代資本社會,大規模生產才能攤提成本,每個環節用最省成本的方式養殖,才能提供便宜大量的肉、奶、蛋、魚給嗷嗷待哺、甚至過度消費的市場。動物被當作無機的「商品」,重要的是統一管理、確保品質產量,作為「生命」部份的追求則已被剝奪殆盡。

 

而飼養與生產的畫面都被擦得乾乾淨淨—在超市裡,一包包的魚肉蝦蟹全無原本面貌的痕跡;來到我們桌前的時候,肉蛋魚奶呈現的是料理過後準備被食用的樣子。少有人真的回過頭去想想—這顆蘿蔔糕上的蛋是怎麼產的?這條盤中的魚是哪裡來的?

 

窩們的立場是,飼養過程中,希望生產業者能夠使用盡量減少動物痛苦的手段;在購買的過程中,消費者追求的不只是便宜,還能想一想食物的來源。

 

蝦蟹魚類值不值得被人道方式飼育對待,日前仍較無討論,窩們期待能有更多資訊和觀點投入這一主題中,激盪出更多想法。相較之下,肉、奶、蛋等產品的動物福利討論較為完備,台灣已有少數符合動物福利飼養的畜牧業者及蛋雞業者默默耕耘。願大家在能力許可範圍內,支持友善環境和動物的生產者。這樣的風潮若興,將鼓勵業者揭露生產資訊,並採用善待動物及環境的飼育方式。

 

吃亦有道,窩們相信,作為生命值得尊重的生存之道。人如是,螃蟹亦如是吧。

 

 

 

《補充閱讀》蝦蟹的痛覺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原文刊登於「The Scientist」網站上

泛科學關於無脊椎動物痛覺之文章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