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郁婷 編輯|陳信安 照片|洪郁婷 攝
5月30日,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動督盟)、台灣樹人會、台中市希望愛生命關懷協會、浪孩不孤單粉專等60多個動保團體,號召近500名動保人集結在凱達格蘭大道,抗議農委會即將於6月新施行的區域遊蕩犬移除試辦計畫,要求「乾淨餵食反霸凌、要移置不要移除」等6項訴求。
日前農委會盤點出全臺2176個人犬衝突熱區、9個野犬衝突熱區,表示將禁止區域內餵養行為並移除熱區內的遊蕩動物,政策消息一出引發動保團體恐慌。
加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於5月9日的公開會議中針對源頭管理,提出家犬全面盤點絕育,而捕捉難度較高的野犬,可能需委請林務局獵人協助移除,使動保人將本次試辦計畫,視為「假移除真撲殺」。
許多愛爸愛媽也擔心未來擴及為全國禁止餵食後,遊蕩動物將無人照料,而亦不滿多年餵養抓紮的努力遭到否定。
當日畜牧副處長江文全也來到現場,代表農委會接受動團訴求,表示所有訴求都將審慎處理,確保達成有效溝通才執行。然而群眾對農委會的不滿已累積多時,現場氣憤要求「道歉!道歉!」江文全只得尷尬下台。
愛爸愛媽否認餵養造成流浪動物問題,堅決反禁餵
動督盟常務理事蕭安汝、傾聽浪浪粉專經營者丸子,在臺上發言都強調遊蕩貓狗不是愛爸愛媽餵出來的,要求政府應該落實犬口普查、寵物登記,嚴查家犬繁殖、棄養問題,從源頭管理遊蕩犬貓問題。
丸子更直批政府無能,將責任甩鍋到愛爸愛媽身上!她從校園推廣經驗發現,每個班級都有1/3以上學生家中飼養犬貓,但做好絕育的只有個位數。臺灣家犬結紮比例太低,政府放任家犬繁殖,不落實絕育,才導致動物源源不絕出現在街頭。
台灣愛狗人協會理事長顏杏娟表示,餵食是管理遊蕩動物的重要手段,堅決反對禁餵政策。不過她也呼籲在場群眾「當個好愛媽」,乾淨餵養、落實抓紮,不該餵的地方不要餵,並要求政府做好源頭管理,嚴查家犬繁殖棄養。
除了愛爸愛媽被迫背黑鍋,動團認為遊蕩犬貓也受到汙名化。作家林纓舉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橫行為鑑,當時人們對貓咪的妖魔化,才導致鼠疫爆發。而根據她的觀察,動保與野保之間的仇恨是特定人士為了獲得關注,故意張貼野生動物遭犬貓咬傷的血腥照片引發仇恨。
遊蕩動物移出生態敏感區?動保人各有觀點
蕭安汝表示,動保人一樣關心野生動物保育、生物多樣性,也認同應將遊蕩動物移出生態敏感區。而本次動團致總統府陳情書中,也提到「不反對生態敏感區移置遊蕩動物」。
不過蕭安汝也提醒政府,捕獸夾、氣候變遷、棲地開發等人為活動,才是野生動物真正的威脅主因,應受到同等重視。
而動保人對生態敏感區遊蕩動物應如何管理,似乎也未有共識。資深動保人黃泰山就表示,即使是保育等級遠高於生態敏感區,陽明山國家公園也有愛媽持續餵養,難以全面禁止。他認為政府應以輔導、提供資源,協助愛媽愛爸確實做好餵養抓紮工作。
遠從臺東都蘭到場聲援的生態作家王家祥,揹著都蘭國小書包象徵對農委會及野保人士的「不爽」。他分享自己的餵養經驗,從來都沒有受到支持鼓勵。王家祥說到激動時更表示:「就算農委會要來查緝我,都蘭是生態敏感區,我沒差!我躲給你看啦!」此番發言也獲得臺下群眾的掌聲和叫好。
精準捕捉攻擊性犬隻,移置開放式收容所
為了讓被移置的浪犬獲得妥善安置,黃泰山要求政府建置「開放式收容所」,讓犬隻可以自由奔跑,愛媽也能安心前往餵食。但當記者問到,目前動保處統計將近16萬隻遊蕩犬隻,需要多少面積的開放式收容所才能容納?黃泰山並未直接回答。他表示,開放式收容所主要針對造成社區問題、不適合野放的犬隻,而且是逐步收容。開放式收容所犬隻也必須總量管制,否則只會淪為超大型狗場。
此外黃泰山亦表示安置必須要多元,在未有妥善安置方案以前,可以將部分犬隻留置在郊區。但遊蕩犬留置郊區是否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威脅?黃泰山表示有餵養者的地方都是離住家比較近的,他舉陽明山為例,愛媽餵養多在硫磺谷、鳳凰谷一帶,該區域屬於住宅區,不會有野生動物。
不過根據英國動保人Robert Smith 在羅馬尼亞經營開放式收容所的經驗,85公頃面積僅收容600多犬隻,以維持犬隻自由健康。若以農委會2023年統計數字進行估算,臺灣有將近16萬遊蕩犬,換算約需要17,000公頃土地,相當於654個大安森林公園。
臺北市愛媽卓媽媽表示「很多流浪狗根本不需要移置,因為牠們只要吃一口飯而已,吃那一口飯就會乖乖躲起來。」她認為,不會追車咬人、不會造成社會問題就不需要移置。卓媽媽認為要餵養就要負責,她也自詡為負責任的愛媽,將會追車、造成社會問題的犬隻收容在自家狗園中。
「乾淨餵食反霸凌」動保集會提六大訴求
除了集會宣示決心,動保團體也將陳情書上交至總統府,當中再次強調六大訴求
訴求一:移置(移出安置)不移除
建置「友善環境:開放式收容中心」,在地動保團隊協助九大生態熱點的移置
訴求二:拒絕仇恨反霸凌要對話
農委會是動物保護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主管機關,不僅應保護野生動物及解決人犬衝突等,也應開拓雙方對等溝通機制,非讓仇恨、霸凌當道。
訴求三:開放政府,落實公民參與,資訊透明化
農委會應公開有關生態熱點、人犬衝突區的評估標準與認定依據,接受社會各方公評。
訴求四:末端減量,無法解決問題;源頭管理,動保野保雙贏
農委會行政怠惰不管不罰,造成台灣動物界種種浩劫。解決流浪動物問題應溯源回歸源頭管理:限縮繁殖、全面普查,落實寵物登記、晶片結紮,重罰棄養…才能避免生態熱點遊蕩犬的增生。
訴求五:餵食是落實DPM(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 犬隻族群管理)絕育回置及管理策略之一,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動物福利指標
浪浪餵食管理是DPM必要手段,也是農委會責無旁貸的動物保護行政責任。乾淨餵食與未盡飼主責任有別,污名化及霸凌愛媽,只是凸顯政府放任人犬衝突加劇,惡化臺灣動物福利。
訴求六:人犬衝突需藉由社區參與方案,以「人犬安全友善互動」的生命教育結合「社區資源」才能有效解決
人犬衝突應被視為社區議題,不宜以行政裁量強制處置。反對農委會黑箱作業,粗暴認定人犬衝突區,並奇想以獵人大隊及標案方式移除!人犬安全友善互動的生命教育與社區參與的社區工作才能真正在地解決人犬衝突。
【2023.06.02更新】
反禁餵集會後,林務局:熱區浪犬移置刻不容緩
圖片來源|林務局、特生中心
為保護原生物種,農委會日前提出試辦計畫,要將遊蕩動物移出重要野生動物棲地。部分動保團體單位擔憂餵養行為遭禁,並質疑試辦計畫是「假移除真撲殺」,5月30日集結上凱道抗議。
530動團反禁餵集會後,林務局隨即以「生態熱區遊蕩犬移置,刻不容緩」為題在臉書發文。林務局在貼文中強調,遊蕩犬貓對本土生態威脅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林務局表示:「山林野地裡的遊蕩犬貓,經常會捕食、騷擾原生的中、小型野生動物,對生態造成的威脅與衝擊在世界許多地區都已被證實。」
根據野外自動相機監測資料,當某處野地拍到遊蕩犬貓頻率越高時,野生動物被拍到的種數或次數都會大幅減少,甚至因此不再出現,表示牠們的棲息空間嚴重被壓縮。
林務局提出東方草鴞遭遊蕩犬隻騷擾、石虎受犬隻攻擊等案例,也引用野灣野生動物救傷報告提到「穿山甲的救援案例中,45%遭受犬隻攻擊」。而根據特有生物研究及保育中心野放石虎追蹤紀錄,過去7年,特生中心野放的21隻石虎中,有7隻遭犬隻咬傷身亡。
林務局提醒,生態熱區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的威脅性,以及生態熱區中犬貓移置工作確實有其必要。至於動團所擔憂「假移除真撲殺」,林務局則再次強調,移置遊蕩犬貓將獲得妥善安置而非撲殺。移置目的是讓犬貓與野生動物都有各自的一片天地,給野生動物安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