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截圖自農業部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第92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簡稱WOAH)年會於5月25日至29日於法國巴黎舉行,台灣於會中正式獲得「豬瘟非疫國」認證,繼取得WOAH正式認可的口蹄疫、非洲豬瘟非疫區地位後,台灣成為亞洲唯一同時達標的「三大豬病非疫區國家」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6月4日於民進黨中常會中,感謝歷任政府、第一線防檢疫人員、養豬業者及全民的共同努力,強調這是一場跨部門協作與全民參與的勝利;亦表示「非疫區」不代表「免疫區」,政府將持續強化防疫措施,守護得來不易的維持防疫成果。

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又稱豬霍亂,是由豬瘟病毒引發的一種高傳染性、高致死性疾病,病毒自然宿主為家豬及野豬,患病豬隻可能全身性出血、發燒、腹瀉、併發神經症狀以及流產或死產。農業部指出,亞洲地區國家均受到豬瘟疫病影響,而台灣自2005年撲滅最後1例豬瘟案例後,後續未再有發現豬瘟確診病例。

過去十數年間,農業部持續推動疫苗免疫、監測通報及強化生物安全等相關措施,並針對產業面執行畜牧場查核、屠宰前後檢查、教育訓練及緊急疫苗儲備。同時,邊境檢疫成為防堵境外病原的關鍵:包括加強機場、港口及郵包查驗,阻絕動物及其產品非法輸入,並明定活豬進口來源須來自非疫區,且進行隔離檢疫與檢測。

為使台灣豬瘟防疫成果達成國際標準,農業部自2021年起即展開「拔針」計畫,分三階段進行:

  • 第一階段(2021–2022年):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監控環境風險並加強產業溝通。
  • 第二階段(2023年上半年):逐步停打疫苗並進行評估。
  • 第三階段(2023年7月起):全面停止疫苗施打並向WOAH申請非疫國認證。

各階段配合多項監測機制,包括階段性停打疫苗試驗、哨兵豬測試、屠宰場淘汰種豬及野豬監測等,均未檢出豬瘟野外病毒,符合WOAH《陸生動物衛生法典》「豬瘟非疫國」申請要件,故於2024年8月正式向WOAH提出申請,並於今年獲得認證。

回顧台灣防治豬隻疾病的歷程,1997年年口蹄疫疫情曾重創台灣養豬產業,影響全台逾20縣市,迫使當局於4個月內撲殺300多萬頭豬隻;爾後,2003年台灣曾獲「施打疫苗之口蹄疫非疫國」認可,但因仍偶爾零星案例,直至2020年才取得「口蹄疫非疫區」認證

面對2018年自中國爆發的非洲豬瘟,台灣則堅守邊境防線,疫情未曾入侵,並於2024年取得「非洲豬瘟非疫國」認證,是除了日本之外,東亞唯二的非疫國。如今再添豬瘟非疫國資格,台灣已成為亞洲唯一同時獲得三大豬病非疫國認證的國家,寫下防疫史重要里程碑。

農業部說明,取得非疫國地位後,可節省養豬場疫苗及人事成本,亦可減少豬隻因施打疫苗造成緊迫或副作用帶來的損失,有助提升我國豬肉產品信譽與外銷競爭力。未來,農業部將持續強化國內監測與檢驗量能,深化與WOAH及各國防檢疫單位合作,同時致力為台灣的優質豬肉拓展國際市場。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則提醒,過去日本也曾名列豬瘟非疫國,但2018年病毒再次擴散,未能控制而遭WOAH除名,呼籲國內仍需繼續儲備疫苗,並且不可鬆懈防疫。

此次豬瘟非疫國認證標示著台灣防疫成果再創高峰,但這不是終點,而是邁向更高標準的起點。而若要讓「台灣豬」成為出口新亮點,除持續強化防疫體系外,亦須在基礎建設、動物福利與產業升級等方面同步精進。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