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打在澳洲麥覺理港的落雷,讓澳洲東南部開始了近一個月的遍地野火,延燒面積高達2千公頃,而火災多發生在新南威爾斯州,也就是無尾熊重要的棲地之一,目前估計已有350隻無尾熊命喪火海了。

圖|REUTERS

新南威爾斯州消防局製作的火災地圖,可瞭解火災分佈及控制狀況。圖|NSW RURAL FIRE SERVICE網站

 

麥覺理無尾熊醫院院長Sue Ashton 表示,無尾熊面臨森林火災會爬上樹頂,將身體捲曲成球狀,即使沒有直接遭火紋身,火焰高處的溫度還是會讓無尾熊活生生被燒死;或是無尾熊急於逃離現場或是尋找水源而爬下樹,火災餘溫也會燙傷爪子,使無尾熊無法再爬樹。另外,現在是無尾熊的繁殖期,火災肯定造成了無尾熊數量下降的影響。

 

圖|Wildcare Australia Inc.

 

其實澳洲森林本來就會發生季節性大火,只是今年的野火規模超乎以往,而且通常火災尖峰期是在每年的1月到2月,這場提前的大火災令澳洲居民措手不及,已造成六人死亡及數百棟房屋被摧毀。

雖然火災源頭是雷擊,但眾人將異常的火災型態矛頭指向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使得澳洲越來越乾、讓火災蔓延得更快,更難以被撲滅了;森林大火和自然災害合作研究中心的行政總監Richard Thornton 認為現在的澳洲平均溫度相較於過去提升了攝氏1度,而這1度增加了火災的嚴重性。 

倖存下來的無尾熊被送往澳洲東海岸的救援中心治療,當地的動保團體也積極搶救仍在森林的無尾熊,甚至派出了救助犬,以嗅覺來協助搜尋無尾熊

其實澳洲的哺乳類動物滅絕的速度一直高居世界前列,日前澳洲維多利亞州才為了保護最大型的滑翔哺乳類動物——大袋鼯,而發布《大袋鼯保護行動聲明》限制砍伐原始林,讓終其一生都在樹林生活的大袋鼯受到保護,現在看來大袋鼯也面臨與無尾熊一樣的困境。

 

 


犀牛盜獵問題嚴重,盼以假犀牛角打亂非法交易市場

 

圖|Save the Rhino官網

 

非法交易黑市裡價值高昂的犀牛角,一直是盜獵者覬覦的對象,即使研究證實犀牛角不過是一根固體角蛋白,成分與人類的頭髮及指甲一樣,但仍阻止不了作為中藥藥材和觀賞雕刻品的莫名需求。 

全球犀牛主要有五種,只有白犀牛族群相對穩定,其餘印度犀牛、黑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的數量皆岌岌可危,後面三種甚至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隨時面臨滅絕的機率非常高;為打擊國際黑市引起的盜獵問題,英國牛津大學與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科學家發表一篇研究,他們將馬毛捆綁後,與再生絲基質黏合在一起,成為「人工犀牛角」,期望以贗品流入黑市,打壞犀牛角的行情及需求。

 

A、C是天然犀牛角,B、D是人工犀牛角;從顯微橫切面來看,馬尾毛與犀牛角毛非常相似。 圖|《自然》期刊網站

牛津大學學者Fritz Vollrath 教授認為贗品進入市場,使得犀牛角的價格下跌,降低盜獵者的利潤,相較起來非法交易所承擔的風險就顯得比較高,可降低盜獵的行為。 

雖然立意良善,卻有其他保育人士為此擔憂;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的Richard Thomas 博士表示:

製造人工犀牛角可能會造成刺激真品需求的反效果。

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出聲明表示市場早已出現大量假貨,仍無法阻止犀牛角的交易,且人工犀牛角會使執法人員無法區分真偽,若製作成粉狀或是藥物更是難以分辨。

其實嘗試保護犀牛的方法在過去不勝枚舉,不管是事先把犀牛的角切掉,或是將犀牛角染紅,甚至在犀牛角裡面加入毒藥,但盜獵事件仍層出不窮,連法國動物園內的白犀牛也逃不了盜獵者殺害。對於犀牛盜獵情況,Richard Thomas 博士認為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降低人類對犀牛角的需求。





烏干達黑猩猩棲地遭壓縮,人猩衝突事件頻傳

 

圖|NATIONAL GEOGRAPHIC

 

人類遭受黑猩猩殘忍地攻擊,其實隱含黑猩猩的無奈,近年來烏干達的黑猩猩襲擊人類的事件數量增加,疑似與黑猩猩的棲地不斷地限縮有關。 

生物多樣性公約網站來看,烏干達從1900年到2012年已減少了將近一千萬公頃的森林;人類將森林夷平作為居住範圍、農作物耕種地,或是為了開採木材、石油、礦產而大肆毀林闢路,而森林消失後,黑猩猩與人類接觸的機率勢必大幅提升。

從2014年以來,黑猩猩已造成三人死亡、六人受傷,一名小男孩甚至遭黑猩猩抓走並吃掉體內的器官。黑猩猩整體數量剩下不到30萬隻,受到法律保護是不能殺害的,但民眾仍心生害怕,以獵捕其他動物為由進而傷害黑猩猩。針對黑猩猩攻擊人類事件頻傳,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WA)認為開闢農地是居民維持生計的方法,只能透過向居民宣導保育森林的重要性來降低人猩衝突。

 


非洲豬瘟抬升豬肉價格,中國部分縣市對狗肉、兔肉需求增加

 

圖|美國之音

 

中國豬肉市場受到非洲豬瘟影響,今年9月豬隻知的數量就少了逾40%,豬肉供不應求,豬價持續上升;不過,別以為非洲豬瘟只關係到豬隻,豬肉價格提升使得中國人民轉而食用牛肉、羊肉等替代肉品,現在傳出部分鄉下地區對於狗肉以及兔肉的需求連帶提升。

如較為貧困的江西省萬安縣,平均工資比中國大城市少了將近1/3,居民實在難以負擔高漲的豬肉價格,當地的餐廳會推薦民眾食用價格較低的狗用;超市,考量居民買不起豬肉,則將兔肉降價做促銷,吸引買氣。

世界上作為肉品的豬隻有一半產於中國,一年高達七億隻,但2018年僅出口160萬隻,可看出中國國內對於豬肉的極大需求。

為緩解豬肉恐慌,中國政府已積極地從國外進口豬肉;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中國的豬肉進口增長了43.6%,達到132萬噸。




成功改變鯨魚命運,俄國鯨魚監獄放生最後一批白鯨

 

圖|The Whale Sanctuary Project

 

在去年(2018)11月,俄羅斯位於遠東地區的德尼亞灣有一處「鯨魚監獄」,被揭露非法捕捉並圈養著93頭白鯨和11頭虎鯨,捕捉目的不明而且海上圍場造成鯨魚健康隱憂,引起國際動保團體撻伐,全球連署釋放鯨魚的連署人數高達150萬人;在不敵國際輿論下,業者只好陸續釋放虎鯨及白鯨回到海洋,在今年11/10完成最後一批的21頭白鯨的野放。

其實俄羅斯沒有完全禁止捕捉鯨豚,允許以教育與科學為目的、有配額地捕捉鯨豚;但「鯨魚監獄」的業者被質疑是為了將鯨魚銷往中國,以此非法牟利。 

中國一直有鯨豚作為展演動物的需求,根據中國鯨類保護聯盟的官網,中國目前共有81座海洋主題樂園,而還有28座正在興建;自2013年起,中國陸續從俄羅斯進口了17隻虎鯨,每一頭的價碼至少100萬美金,背後龐大的非法利益,成為不肖業者捕捉鯨魚的動力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