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安 編輯|蘇于寬

去(2021)年6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曾有超過5000人附議的「禁止餵養流浪動物」與「反禁止餵養流浪動物」提案,於同年10月召開會議,也在事前舉行焦點座談會,但最終仍因缺乏明確共識與決策,激辯三小時未果。

事後,農委會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回應,禁止餵養與否未具共識,實務上可行性低。 現行政府處理遊蕩犬問題,仍會以密集絕育工作、減量以達控制遊蕩犬隻族群為目標。若涉及生態敏感區,則與林務機關、國家公園管理機關合作進行遊蕩犬族群控制工作。

而今(2022)年7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再有民眾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以及主張「反對『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提案」,也皆在9月獲得5000人附議達標。

由於輿論、立場觀點等陷入兩極,雖11月11日曾召開過第一次提案會議,但卻也發生讓與會提案「恢復流浪犬貓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犬貓」方表示:該會議不僅多只邀請動物保護團體列席,缺乏生態保育學者、專家角色與觀點,加上會議途中有線上音訊不佳、關閉線上會議留言功能等問題,因而質疑官方立場偏頗,要求舉行二次會議。

農委會於12月28日再舉辦實體協作會議,除了邀請2案之提案人到場說明提案外,也邀請關係團體的代表進行對話與溝通,並提供線上直播,讓關心議題的民眾與會。

image7提案會議直播截圖。會後直播影片並未留存或公開,另有網友備份:https://youtu.be/-MFvjr88F_o,以及逐字稿

 

遊蕩犬貓安樂死二度開會,重談安樂、餵養與生態影響

 「議題如果正反都有5000人,就是社會上蠻爭議的議題,會開比較盛大、所謂的協作會議。」會議主持人台南大學公共行政系吳宗憲教授在開場時率先表示,由於提案所涉及的安樂死流浪動物否、生態敏感區流浪犬隻移除及餵養問題,是三項懸而未決的爭議議題。

為求討論能多元展現,會議召開前官方決議透過分組形式,讓生態、動物保護、政府官員、法律學者等與會人,平均被分配於每一小組,並透過小組討論、產生結論與方案後於全場會議進行分享。

然而方案公布後,與會的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張惠東旋即提出:「就我認知,公共政策交流協作會議。政府機關方應該是決策角色,拿來聽大家意見會是比較妥當的。」他指出,從上一次會議經驗終可知,參與人員不夠多元、時間有所限制,導致交流不夠充分,此次更應妥善分配時間,讓每人能相互交流表達意見。

此提議修改議程的插曲,也讓原先預期透過協作會議討論出中立解方的主持人吳宗憲教授語重心長表示:「去年我也參與了類似會議,也是雙方談了沒結果。坦白說我自己最不樂見,如果我們繼續拖下去沒有實際方案,我覺得最痛苦的還是物⋯⋯我放不下兩方的動物。」若僅只是對話,但在涉及兩極意見的情況下,缺乏共識或行動方案,仍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但最終仍在全場與會人投票下,將原先協作會議形式修改為全體與會者逐一限時發言。

 

安樂死與否?提案正反雙方意見兩極

2015年在紀錄片電影《十二夜》效應、動保團體與立委的倡議下,《動物保護法》獲得三讀修正通過,於2017年起正式實施「收容動物零撲殺」制度;原先期待就此實踐動物保護價值與彰顯動物福利,卻因缺乏完整配套措施與人力等資源的情況下,產生更多危機。

由於公立收容所的籠位有限,但與當前台灣龐大的遊蕩動物數量成強烈對比,對內有只進不出、爆籠等動物福利隱憂與壓力,為了控制入所數量,僅能仰賴精準捕捉、絕育後回置原地(TNVR)的作法,卻也造成對外有餵養、人犬衝突、野生動物及生態影響的問題。

「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的提案人(正方)黃小姐表示,「是為了人民安全,更為了生態保育、(因犬殺身亡的)石虎永哥,做了這樣的提案。」她指出,公立收容所會因為各方壓力而不敢執行正當的安樂死,導致老病殘、問題犬貓只能在收容所漫無目的的等死;與此同時,野外遊蕩動物族群數量則隨著零撲殺政策而增加、TNVR卻無法解決流浪動物問題,更可能波及野生動物

image5石虎永哥,死於犬口下。圖片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石虎研究團隊(詳全文:慟!頻繁走跳雞舍的大頭石虎永哥,不敵犬咬致死

對此,「反對『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的提案人(反方)廖小姐則反駁表示:「身為一個家長,我不知道怎樣對我的下一代解釋,我們這些大人為了保護某些特定的動物,必須要把其他動物趕盡殺絕?」她質疑,若零撲殺政策缺乏配套措施,以安樂死來撲殺動物又有什麼配套?此行動是否為犧牲動物生命來解套收容所的空間不足。

廖小姐強調,做出反對的提案是為了下一代努力,當前自己正與政府一起承擔現今TNR政策的執行結果,「如果我們進行方式是一個對的,為什麼要開民智的倒車回到過去?應該想怎麼樣才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而不是毀滅一群生物,這樣並不會讓世界更美好。」

 

反對「撲殺」但不反對「安樂死」?與會者提多元觀點

台灣動物行政監督聯盟召集人王唯治表示,流浪動物議題不僅是專業問題也屬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各種面向非常多元,解決問題也會有不同方法,不是只有單一做法。」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應為人性價值,而非強調最有效手段。同時,他也強調沒有看到世界上哪個國家有「為生物多樣性而消滅流浪動物」的主張。

對此,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的教授許皓捷反駁,「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這些報告。」他也舉澳洲為例,計畫移除200萬隻遊蕩貓。澳洲政府因發現貓造成許多原生物種的滅絕,及很多原生物種死傷,據統計,每年能殺死多達8億1500萬隻野生動物,其中粗估有56%是澳洲本土物種。許皓捷也強調,犬貓在家庭中屬於同伴動物,但到了野外為「外來種」定義很明確,因此若要解決遊蕩犬貓造成的生態與野生動物危機,移除為唯一選項。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顏士清則認為,若從埃及聖䴉的案例來看,有完整規劃的撲殺對於源頭與族群管理確實有幫助。但若從社會民情、實際執行等層面考量,全面撲殺遊蕩動物並不可行。但他提醒,「適當執行安樂死是為了動物福利。」籲應反向思考,若都不執行安樂死,讓犬貓在收容所到終老,或被棄置於野外、被送往不當私人狗園等,是否反更不人道?

會議中,也有部分與會人傾向不支持全面撲殺,但贊同有條件的安樂死。

挺挺網絡社會企業創辦人劉偉蘋表示,現今仍不乏民眾安樂死的認知與早期的非人道撲殺劃上等號,導致收容單位的獸醫師並無空間可做出專業評估與決策,甚至影響動物福利。「應該要把權力回歸到真正在現場照顧這些犬隻的獸醫師,讓他們發揮。我憑什麼覺得我可以比地方動保機關更理解他們照顧的動物需不需要安樂死?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則提出,國際皆呼籲不能以撲殺來解決源頭問題,且撲殺並沒有辦法解決流浪動物數量,針對流浪動物造成的問題,一定要因地制宜想出解決方案。

姜怡如強調,「現在並不是零安樂死,要有一些前提是基於動物福利。」像是異常行為、攻擊性犬隻、不適合被圈養的馴化犬等皆無法適應收容所環境,則應透過安樂死人道評估流程來維護其動物福利。她也呼籲農委會應修訂公私立收容所的動物福利規範。

image6農委會2017年委託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訂定安樂死標準,提出7項建議原則。(詳全文:《零撲殺專題#04》零安樂死不等於零撲殺——談收容所犬貓的生命品質
image4不僅是互咬狀況,大量犬隻混合飼養,也可能造成傳染病、犬瘟在所內蔓延,整天關在籠裡,也使疫力下降,提升染病機率。(詳全文:《零撲殺專題#04》零安樂死不等於零撲殺——談收容所犬貓的生命品質



重申遊蕩犬貓與餵食對生態威脅,研究員籲多管齊下

除了安樂死外,另一個被不斷被提及的焦點,則是野生動物及餵養問題。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林育秀表示,參與會議當天的2年前,她正哀悼一隻因犬隻而死亡的石虎,「我們在座的大家一起想一想,我們還有幾個2年要等下去?」她強調,應多管齊下來針對流浪動物問題做解決,且流浪動物不會因為被餵飽而不攻擊,反可能因成群結隊而造成更大的攻擊,呼籲讓其回到家庭才是根本。

 
野外自動相機拍攝到山羊、山羌、穿山甲被犬隻干擾、追捕、攻擊的畫面|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同為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獸醫師詹芳澤則指出,從穿山甲救傷數據來看,近十年狗的攻擊是很多,的確看到遊蕩犬隻影響非常大,甚至光2018年每個禮拜都有穿山甲進來。處理平均天數20幾天,很長的可到40幾天,消耗社會資源非常大。」詹芳澤擔憂,流浪動物問題若未能解決,野生動物受傷的情形會越來越多。

image3「要特別提穿山甲,被狗攻擊的百分比越來越高。」詹芳澤獸醫師如此提醒。|數據:野生動物急救站,繪圖:窩窩(詳全文:餵養之殤(上)——一個餵養各自表態,飽餐就能救浪浪?

許皓捷也憂心闡述,在中海拔森林以自動相機拍到遊蕩犬貓的比例皆逐步上升,顯示這些動物正在原始林、國有林班中嚴重威脅原生動物。以石虎來說,目前拍攝到石虎的自動相機中,同樣拍攝到100%的犬隻,但石虎的偵測是逐步下降,在在顯示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影響非常明顯,而國外又已有動物因犬貓而滅絕的血淋淋實例。

從去年至今年,雖餵養禁止與否及安樂死與否的提案,意見不同的與會人仍激烈爭辯。但長時間的對話,針對餵食及野生動物問題,已初步形成共識,但仍欠缺明確行動方案。

動保團體已經表態非常清楚,支持法定國家公園、生態敏感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遊蕩犬隻族群管理。

TSPCA姜怡如表示,至於要如何管理,應再持續討論。劉偉蘋則提議,當遊蕩犬貓造成野生動物危害時,至少應先列入精準捕捉的範圍。同時,也應由該野生動物所在的屬地機關去立牌禁止餵養,讓該區犬貓自然減少,也相對減緩捕捉後的收容壓力。

而針對餵食,姜怡如也表示支持餵養人的管理與規範。但高晨鈞則提醒,若餵養要管理,不僅需討論機制,且餵養人的條件,執行單位也應做篩選與教育,以免產生更多問題。

image1餵養人若不願妥協、缺乏相關配套,訴諸管理再添失敗變數|(詳全文:餵養之殤(下)——設條件、推入法、餵養管理可行嗎?

 

相較安樂死與餵養管理提議,一線無奈表達心聲

本次會議也不乏各地方縣市的一線動保人員參與,對於與會中的方案討論反相對保守,抑或認為有諸多實際的問題與挑戰。

高雄市動保處收容組長李東融便表示,看著一線同仁面臨龐大收容壓力、民眾無奈訴求或人犬衝突,現今最大的挑戰仍是在於遊蕩動物數量過多,認為重點應擺在要如何達成減量,以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的面向管理。

李東融也提到,行政機關在執行政策時,各方都會無法退讓其意見,或要求面面俱到,卻反使地方力有未殆。例如若TNR政策難以徹底落實、碰上沒有責任的餵養者,皆會產生相關後遺症,導致難以面對或處理。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課長徐寶如則說,「很努力執行,但源頭有點無奈。」嘉義縣為解決流浪動物問題,已成立管制隊及增加人員,但每天仍民怨電話不斷接到,棄養仍持續,捕捉也未停。但與此同時仍要承受人員流動率高與隸屬農業縣經費不多的窘境。甚至,平常也會碰到不一定能溝通的愛心人士質疑,坦言很需社會大眾給予空間。

而台北市動保處前後任的動物救援隊隊長吳晉安、林庭君紛紛表示,無法落實執罰原因在於人力。吳晉安強調:「禁止餵養政策問題真的是無法執行。動保執法虐待問題已經很嚴重,查緝餵養會不會犧牲動保人力?餵養人有無限時間可以跟政府機關周旋。政府卻無法24小時跟蹤。

林庭君則認為,重點在於「教育」,民眾不喜歡聽政府勸導,卻又對法規了解不足,反而需要動團等角色幫忙發聲,「幫我們告訴大家這樣是好的、這樣是不好的。」

會議尾聲,農委會代表的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也出面表示,若大眾認為零撲殺政策通過,對生態保育造成影響而需要調整,應回到對立法機關的倡議,「我們就是法令下的執行者,決定權絕對不是行政機關。

她再回應,針對衝突問題都有在做,但就現行動保資源來看,全國縣市政府的動保人力僅197名,不能只依賴行政機關有限的量能。「問題解決是需要通力合作,必須說農委會還是一個平行單位,無法影響其他部會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呼籲大眾不要僅是倡議,而應一起推動工作,

用嘴巴講很容易,下來做,拜託。

 

未於會議定案提案結論,農委會於1月12日前需完成回應

而雖農委會需於2023年1月12日前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回應提案討論結果,但劉偉蘋也在會議結束前喊話,呼籲農委會應成立專案小組,針對下一步可以怎麼做積極處理,而非持續顢頇。

我真的很怕對今天達到共識了,對生態敏感區要移除、對餵養應該要管理,但是因為務實上面有這個困難那個困難,我們繼續在原點。」劉偉蘋疾呼。

你同意恢復安樂死以及管理遊蕩動物餵養嗎?

 


【2023.01.15更新】

農委會正式回應安樂死與餵養管理 民眾憂原地踏步

依據日前農委會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的正式回應,內容結論彙整如下:

一、安樂死:收容所內動物依現行動保法經評估後可進行安樂死,行政機關應依職權執行。
二、零撲殺:將維持現行零撲殺政策,是否修法須由立法機關決議。
三、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造成侵害處置:需由主管機關依照野保法管制。

  • 3-1. 野生動物重要棲地應由地方主管機關劃定保護區,並執行相關許可或禁止的行為管制(野保法第10條)。
  • 3-2. 影響棲息地的非原生物種,可由主管機關進行必要處置(野保法第14條)。
  • 3-3. 國家公園內餵養行為已有法源可禁止(國家公園法第13條),不需修改動保法。

後續推動規劃:本會將持續透過跨部會與跨域偕同方式,由林務機關、國家公園管理機關及動保機關協同合作,善用區域屬地法規規範限制餵食動物行為並移除區域內犬隻。

 image1完整回覆如附圖,或見平台之說明。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報導分類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