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警方提供資料照
記者|呂芷晴 編輯|蘇于寬
2022年5月,保七總隊接獲屏東縣來義山區有獵人放捕獸鋏捉熊鷹,經過警方追蹤,後發現該陳姓獵人家中留有70根羽毛、2個鷹頭頭飾以及2支鷹腳,事證確鑿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函送,兩年後判決出爐,三罪各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得易科罰金並緩刑3年。
熊鷹(Nisaetus nipalensis),又叫赫氏角鷹,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全島族群僅剩328隻;牠不僅是臺灣體型最大的留棲性猛禽,在排灣族及魯凱族的大多數部落裡,更有著守護部落、尊貴的形象!因此在原住民文化中極具意義,在重要的傳統祭儀中,部落的領袖、勇士、貴族頭冠甚至可見熊鷹的羽飾,不過,這也成為牠被盜獵的原因之一。
熊鷹體長約70-80公分,展翼約150-160公分,捕獵時常隱藏在高樹上觀察,等發現獵物蹤跡再急衝下攫捕捉。圖片來源:usaviah
陳姓獵人犯下3次非法盜獵,分別於2019年11月20日、2020年2月29日、2021年3月15日某時許,所擁有的熊鷹相關物品,是他用捕獸鋏捕捉後,拔下牠的羽毛及身體其他部位製作頭飾使用的,雖然是傳統祭儀用,但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18條,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等,以及19條,獵捕野生動物不得使用陷阱、獸鋏或特殊獵捕工具。
正因為部落所需,再加上野外族群量下降,黑市的羽毛價格飆升至每根數萬元不等,因此不只有原住民,也越來越多人意圖盜獵熊鷹。
為了保育熊鷹,再加上維持部落傳統文化以及遏止非法盜獵下導致的影響,林業署近年持續推動以繪製羽毛取代野外獵捕的熊鷹羽毛,希望藉由推廣仿羽,以更友善的方式讓真羽的黑市交易降溫,減少羽毛盜獵的風氣,搶救熊鷹的生存。
美國印第安原住民在傳統祭儀上,也會使用白頭海鵰和金鵰的羽毛,美國漁獵署為了維持牠們的野外族群數量,成立一個國家鵰類庫儲室,收集來自全國保育機構、動物園等合法飼養的白頭海鵰和金鵰死亡個體及產製品,提供年滿18歲以上的印地安原住民族申請。
2014年屏東科技大學也仿效美國的經驗,建構了「熊鷹羽毛庫房」,從主管機關查緝的非法盜獵、販賣沒入的羽毛,或是國內外合法圈養熊鷹的機構自然落羽收集起來,並拍照建檔。而庫房也有徵詢頭目家族對於真羽申請資格和條件的意見建立制度規範,不過根據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表示:「目前制度還在建構跟討論中,所以還未開放給有需要的人使用。」
屏科大野保所成立的熊鷹羽毛庫房,希望未來制度建構順利完成後可供有需要的原住民族使用,降低盜獵問題。圖片來源:屏科大野保所
入庫建檔的羽毛。圖片來源: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
其實因為熊鷹羽毛而遭判刑的案例不只有這例,2022年6月,一名男子去玉山國家公園登山時撿到2根熊鷹羽毛,帶回家後於蝦皮購物網站,以標價1萬元供民眾下單購買,遭警方循線查獲逮捕,雖然販售事實明確,但因無前科且坦承犯行、態度尚佳,處有期徒刑6月緩刑2年,並繳公庫4萬元。
撿到2根羽毛被罰4萬,盜獵70根羽毛卻只罰6萬?這罰則的落差可能在於用途上而有異,前者有拿去販售的事實,後者在檢察官蒐證的過程中,發現陳男僅用於傳統祭儀。
根據判決書內容,在檢察官的調查以及陳姓獵人的自述,透過比對白鷺部落文史紀錄,以及現任宗長配戴的頭目頭飾的身分證照片,確認陳姓獵人具有部落二頭目的身份,也負責獵捕熊鷹製作傳統頭飾。這樣的身份也與屏東地區排灣族原住民使用熊鷹,作為文化表徵有相當大的關聯,因此法官判定陳姓獵人捕獵熊鷹的原因,確實僅供傳統祭儀的頭飾用,非盜獵販售使用。
基於陳姓獵人坦承犯行及其身份,再加上犯後態度良好,法官判定陳姓獵人可能因對禁止捕獵保育類動物較不熟悉,才用獸鋏捕獵熊鷹,最終處有期徒刑6個月,得易科罰金18萬並緩刑3年。但仍須繳公庫6萬元以及接受法治教育課2堂。
另根據野保法第16條,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均不得陳列、展示及持有等,再加上是犯罪所用之物,因此捕獸鋏、70根羽毛、2個頭飾以及2支鷹腳也都已全數沒入。